书城科普生活环境:清除日常污染
6318800000017

第17章 附录 畅想天人合一的新世纪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以至中国文化中最古老、最广泛的概念,长期以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走进21世纪的人类,并没有解除人生、社会与自然的困境,各种矛盾交相错织,问题与困惑似乎是越来越多一更凸现了“天人合一”的现实意义。“天人合一”的学说可以为人类社会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大白然提供一种卓越的指导思想。

几千年来,对“天人合一”有各式各样的阐明。何谓“天”?何谓“人”?“天人合一”的精义是什么?到现在乃是一个不易说清的问题。笔者在此谈的“天人合一”,是界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天”是指自然界,“人”是指人类,“天人合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怎样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呢?老子讲得很明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为法则)——人为地所承载,所以人当效法地;地为天所覆盖,所以,地当效法天;天为道所包涵,所以天当效法道;道以自然为归,所以“道”即“自然”。天文、地质、生命运动是综合效应运动,将他们对立起来、割裂开来,人类必将受到惩罚!以往我们所犯的错误就在于把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人类缺乏一种与天与地相协调、相整合的全球意识观。笔者在《我们的未来和人类世界化一话说全球意识》(石中元著,1996)一书中,将全球意识概括为一句话:“胸怀全球、放眼宇宙;把天、地、人看成一个整体系统,站在全球和全人类的立场来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只有将太空天体系统、地壳生物系统、地表人类社会进行综合考察,方能为人类长久生存下去寻找办法。下面,从天、地、人三个方面,论述“天人合一”在21世纪的走向。谈天——顺应自然,说地——利用自然,论人——和为贵。

一、谈天——顺应自然

天坛——世界最大的祭天神坛今日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是皇帝祭祖的地方,西侧的中山公园是祭祀丰收神即五谷耕地之所。在整个北京城里,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南有天坛祭天,北有地坛祭地;而其中的天坛气宇非凡——是座巨大的祭天神庙。

天坛位于故宫东南方向数公里处,天坛的建筑也在一条中轴线上。最南的围墦呈方型,象征地;最北的围墦呈半圆型,象征天,这种设计来自远古“天圆,地方”的思想。中轴线上的三大建筑构成了天坛的核心——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

南方一座叫圜丘坛,坛呈圆型,高5米,直径23米。坛中心是一块圆石,外转共有9圈扇型石板,最中心一圈为9块,然后按9的倍数增加,第9圈共有81块。当年皇帝们就站在圆坛的中心虔诚地祭祀苍天。

中间一座叫皇穹宇,通高19.5米,直径15.6米,是存放天神牌位的地方。皇帝祭天之后,便到这里向无数个神位叩头致谢。

北方一座叫祈年殿,这是天坛内最宏伟、最华丽的建筑,也是想象中离天最近的地方。皇帝离开皇穹宇,缓步来到这里,杀牲焚香和天帝“秘谈”,祈求风调雨顺。祈年殿的上下三层屋顶,均用深蓝色琉璃瓦铺盖,象征天色。大殿内有28根楠木巨柱支持整个建筑,中间4根最組壮,象征一年四季;周围24根又分为2圏,内圈12根,象征一年12个月,外圈12根,象征一天12个时辰;24根合起来,又象征中国农历中一年的24个节气。站在殿内,仰视室顶,气势恢宏,顿生无限遐想,“天”的感染力渗透到人的每一个毛细孔。据说,美国的外交家基辛格博士,到中国十几次,每次必去天坛。

天坛的另一奇妙之处是天心石(回音壁)。站在圜丘坛的中心叫一声,你会听到从地层深处传来的深沉的回响,这声音仿佛来自天空,又似乎发自地心,人们为它取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天心石”。在皇穹宇的四周有一道厚约0.9米的围墦,你站在一端贴着墦小声说话,站在另一端的人只要耳贴墙面就能听得清晰,还有立体声效果,这就是“回音璧”,这是否还象征着天与人的相呼相应呢?

先民们事鬼敬神、祭天祀祖,为的是要给灵魂一个安放之处,让精神有所依托。孔夫子“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训诫,竟使得许多古人在作恶时心有畏惧,不敢放肆。如果我们当代人懂得敬畏天地,善待自然,精神有依托,也许会少一些无法无天、贪赃枉法之徒。

人类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当然,我们现在所指的天不是什么鬼神,而是大自然。先贤荀子在《天对》中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指出了自然界运动变化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不能主宰人类,而人类也不能把主观意志强加于天。“天人之分”,“不与天爭职”,荀子试图规范人与天的关系。圣哲老子,含蓄地警告后来人:“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所以被尊重,德所以被珍贵,就在于它不加以干涉而顺应自然)。要学会尊重自然界本身,而不是让自然界单纯地满足人类的需要。在自然界面前,人类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妄作非为、横行霸道,最好顺其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

无法避开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佛家、法家、阴阳家、兵家、医家……)的出发点与归宿。“天人合一”说,强调的是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息息相通、和谐统一。“天人合一”将人类的观察思考范围由人生、社会而扩展到整个宇宙,把人类封闭狭隘、自私保守的视野扩展成宇宙大视野,形成博大精深的历史胸襟。“天地万物一体”,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说,对于管理现代社会,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走出生态危机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现代人无法避开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只是在后来的文化断裂中,“天人合一”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被很好地继承。

二、说地——利用自然

“天人合一”的杰作一都江堰“天人合一”的道德学说是经过千百年的思想家锤炼而成的,然而,要在社会上进行真刀真枪的实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类社会上许许多多大型工程、大型土木建设,至今回顾起来,大多是失败的劣作和“好了伤疤忘了痛”的教训,是违犯天道和人道的,而都江堰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例外——“天人合一”的杰作。

都江堰是2250多年前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使长期苦于水旱灾害的川西平原一下子成了富庶的、世人瞩目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位于都江堰市西的岷江干流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都江堰渠首的三大主体工程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鱼嘴分水堤位于江心,似逆流而卧的鲸鱼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引水灌溉,外江泄洪排沙;飞沙堰溢洪道具有拦水、泄洪、排沙石三大作用;宝瓶口形如瓶颈,是内江进水咽喉。三大工程珠联璧合,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目前灌溉面积已达40余县,超过1000万亩。

愿中国多出现一些“都江堰”“深淘滩,低作堰”是都江堰的治水名言,淘滩是指飞沙堰一段、内江一段河道要深淘,深淘的标准是古人在河底深处预埋的“卧铁”。岁修淘滩要淘到卧铁为止,才算恰到好处,才能保证灌区用水。低作堰就是说飞沙堰有一定高度,高了进水多,低了进水少,都不合适。

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这三大主体工程,在一般人看来可能会觉得平平常常、简简单单,殊不知其中蕴涵的系统工程学、流体力学等,在今天仍然是处在当代科技的前沿,普遍受到推崇和运用,然而这些科学原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就已被运用于实践了,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但没有造成环境污染、环境破坏,还泽被了一方百姓,这说明,只要我们顺应自然(不是挑战自然),利用自然(不是征服自然),与自然和平共处,那么,自然就会善报人类。科学技术是人类文化实践活动的产物。科技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是人文精神的价值和行为选择的结果。许多地方对科学技术的滥用,显而了不健康的人文精神。对科学技术的反感、担忧,甚至悲观、愤怒,亦反映出人文精神的虚弱和病态。对于人文学者来说,当务之急是引导和规范合乎人文精神的价值的科技创新。但愿类似都江堰水利工程能在中国乃至世界多出现一些。

生态文明,将逐渐取代工业文明人类社会文明已经经历了三种形态:狩猎与釆集——农耕社会——大工业。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已经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危机之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正是工业文明从兴盛走向衰亡的征兆。“救救地球!救救人类”的呼声,敲响了工业文明的丧钟。一种新的文明一生态文明,将逐渐取代工业文明,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工业文明的口号是“征服自然,向大自然挑战!”而生态文明则提倡“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为友”。生态文明的哲学观是,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遵循生态学原理,谋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关系。在进行资源配置时,即要重视经济和社会资源,更要重视生态环境资源供给能力的有限性,建立具有“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公正与稳定”的世界新秩序。

三、论人——和为贵

和而不同——文明兼容论 许多学者对文化的理解是“人文教化”,而要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现代化的新文化,就不能不喚起中国人心底积淀的天人合一的意识。在这方面至少涉及到两个词:一个是仁,一个是和。“仁”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基础,“和”是在“仁”的基础上发生出来的要求。“仁”最初的意思就是“仁者爱人”,后来发展到“仁者混然与物同体”,这个仁也就成了“与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完成了“天人合一”的一个形而上的概念。

一般说来,我们说“和”,是指异质因素的共处;而说“合”,是指异质因素的融会贯通。把“和”与“合”联用,突出和强调了事物是不同因素的相异相成和紧密凝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辨证思想和系统观念;贯彻到社会领域,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崇尚团结的价值观念。由此流传下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传统,说到“和”,自然就包含“合”,反之亦然。“和”与“合”概念在中国人的心中,是自然而然地联为一体的。

在社会领域中,搞和合而不是掲同流合污。这种精神的本质,今天已被我们完整地继承下来。我们提倡和平共处五顶原则,并不抹杀反对霸权主义的斗爭。江****同志在接受法国《国际政治》杂志釆汸时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正是这种多样性为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基础”;“只有按照和平共处五顶原则,承认和正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以及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差异,彻底摒弃冷战思维和恃强凌弱的做法,才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正确途径”。事实上,正是由于有相异物质的存在,才有相互和合事物的产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姜广辉先生认为,相对于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的“文明种突论”而言,儒学的立场可以称为“文明兼容论”。在对待不同的思想文化体系上,儒学釆取这样的态度:“道并行而不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在21世纪人类文化的选择中,儒学的“和而不局”非但不会排斥不同文化,反而会在促进不同文明的相互沟通和融合中,丰富本民族的文化。与“文明种突论”不同,“文明兼容论”不是将多元文化看作世界未来种突的根源,而是将多元文化看作人类共有的精神资源。

“和为贵”——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中,一些人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只讲竞争,不顾协调,不择手段地捞取私利,忘记了人生的目的和活着的意义。什么父子之情,夫妻之情,朋友之情,都变成了竞争场上的筹码。于是,人成为经济的奴隶,金钱的工具;人变成了非人,变成为肉体存在的运动着的动物,变成为机器。这正是人的悲哀。孔子“过犹不及”、和“和而不同”、“时中”为特征的中庸之道,不但能有效地协调人际关系,更重要地是它给东方人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是协调人性的两面性(善性与恶性)的方法。“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仁、和的具体体现。

从日常的人与人的关系来看,实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是十分必要的。不强人所为,不夺人所爱,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成己成物,就能和谐相处。如果在国与国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以及日常的人与人之间都实践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那么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和谐的多。

现代的和合人文精神张立文先生在《和合学概论》一书中指出:“21世纪人类面临着共同的种突和危机,可以概括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不同文明之间的五种冲突,它关系着人的生命存在和利益。如果这五大种突和危机得不到有效地化解,等待人类的是共同走向毀灭。”怎样化解五大种突和危机?张立文先生构建了“和合五大中心原理”。

一是和生原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不同文明之间需要和生。各民族、种族、国家、社会、文化、他人、以及贫富、集团之间,都需要在冲突、融合的过程中和生。二是和处原理。和处与和生相联系,是对自然、社会、他人他文明以及心灵,以宽容、温和、善良的态度对待之,使双方或多方能够和平共处。三是和立原理。从消极的意义上讲,就是儒学传统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积极的意义上讲,是“己欲立而立人”。四是和达原理。人与自然、社会、他人都需要也应当共同发达,这便是和达。和达在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多元化的交融种突情境中,起到协调、平衡、和谐的作用,以达到共同发达。五是和爱。和生、和处、和立、和达的基础与核心就是和爱。和爱,就是人对于他人、他家、他国都要像爱自己的人、自己的家、自己的国家一样去爱,推而广之,对于自然、社会与文明也要像爱人一样去爱。

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取向,它是现实感性生活中的世俗化,它以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存在、发展和完善为自己的立论基础和价值使命。它将现实人的安身立命牢固的确立在大地上,并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不断增益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不断減损人世的痛苦和烦恼。換言之,现代文化将和合人文精神奠基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只有如此,才能使人文精神脚踏实地,落到实处,避免虚浮无力与苍白无色;才能使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避免盲目乱用与本质异化。这样,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就能交融种突而和合,人类社会才能化解各种危机,而开拓为和合的人文世界。

(注:此文获全国第二届“新世纪之声”征文特等奖,领笑大会于2002年4月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等给作者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