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来驱我去[1],不知竟何之[2]。
行行至斯里[3],叩门拙言辞[4]。
主人谐余意[5],遗赠岂虚来[6]。
谈谐终日夕[7],觞至辄倾杯[8]。
情欣新知欢[9],言咏遂赋诗[10]。
感子漂母惠[11],愧我非韩才[12]。
衔戢知何谢[13],冥报以相贻[14]。
【注释】
[1]饥:饥饿。驱:驱迫。
[2]竟:究竟。何之:去哪里。
[3]行行:走啊走。斯里:这个村庄。里: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4]拙:笨拙。言辞:乞食的话。
[5]谐:理解。
[6]遗(wèi):赠送。虚来:空来。
[7]谈谐:谈话融洽。
[8]觞:酒杯。辄:每。
[9]欣:愉快。新知:新交的朋友。
[10]言咏:言谈吟咏。
[11]漂母:《史记·淮阴侯列传》里说,韩信贫寒的时候,曾经在城下钓鱼,有一个漂洗衣物的老妇人看他饿着肚子,就给他饭吃,一连数十日。韩信对她说自己一定要重重地报答。后来他做了楚王,就拿千金送给老妇人。
[12]韩才:韩信一样的才能。
[13]衔戢(jí):深藏于心。
[14]冥报:在阴间报答。贻:赠。
【串讲】
一阵阵饥饿感袭来,驱迫着我出门去讨饭,不知到底该走向哪里,走着走着就到了这个村庄,敲开门说着笨拙的话,主人懂得了我的意思,送给我许多东西,说哪能让我白跑来。谈话融洽一谈就谈到天晚的时候,酒杯举起时总是一饮而尽。交了个新朋友真愉快,言谈吟咏之间就开始赋诗。感谢您像漂母一样的恩惠,惭愧我没有韩信的才略。感激深深藏在心里拿什么来感谢,只能是死后结草衔环报答您。
【点评】
乞食,对中国的文人来说,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难堪的字眼,但贫困的书生有时也不得不满含惭愧地伸出手去。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中,有“采菊东篱下”的闲适,也有“饥来驱我去”的窘迫。难得的是他那始终如一的坦然,即便是“乞食”,在他笔下,也只是以一种本色的面目而出现,没有伤感,没有愤激,只有不知如何开口时的愧意,和对主人好心的无比真诚的感激。开头四句,写饥饿时那种茫然的感觉,和乞食时羞愧难言的神情,极为生动真切,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这种情形是很难想象得来的。主人“遗赠”和留饮赋诗的叙写,充溢着人情的淳朴和温暖,虽在乞食中,仍让人感觉到人间世界的一种美好。末尾感谢的话,真诚自然,入情入理。也许,在整个中国文学中,唯有陶渊明才有这样的心态,这样的笔墨。并且借乞食这样独特的行为,写出了淳朴的乡间伦理,其文化气质是与田园诗相通的,或者说,是田园诗的延伸。
对于陶渊明的乞食诗,晚明思想家方以智在《一贯问答》中说:“陶有《乞食诗》‘扣门拙言词’,如此可怜,正见得腰硬如铁。”他以言拙腰硬,形容陶渊明的人品。其实,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乞食行为在古代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曾有过穷困乞食的经历。如《左传·鲁僖公二十三年》记载:“(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杜预注解说:“得土(块),有国之祥,故以为天赐。”《战国策·秦策三》记述范雎说秦王,言:“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菱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闾为霸。”而托钵乞食,更是佛门修炼的一种传统。《佛本行经》卷七说:“剃头被法衣,执钵行乞食。”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十八说:“若见菩萨乞食纳衣,中后不饮浆。”就连道教也有乞食翁,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卷九记述:“有一乞食翁,入市经日乞,恒歌曰:‘天庭发双华,山源彰阴邪。清晨按天马,来诣太真家。真人无那隐,又以灭百魔。’恒歌此乞食。一市人无解歌者,独来子忽悟疑是仙人,然故未解其歌耳。”甚至有些官僚也以乞食取乐。宋代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八记述:“韩熙载畜妓乐数百人,俸入为妓争夺以尽,至贫乏无以给。夕则敝衣屦,作瞽者,负独弦琴,随房歌鼓以丐饮食。东坡《谢元长老衲裙诗》云:‘欲教乞食歌姬院,故与云山旧衲衣。’用其事也。”而在小说戏曲中,乞食往往成了开国君臣发迹变泰的一种必经的磨难。明代南戏《白兔记》第二出描写五代后汉的开国皇帝刘知远落魄流浪乞食,有这样的唱段:“论韩信乞食,漂母堪哀。”这就和陶渊明《乞食》诗中“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遥相呼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