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6312400000066

第66章 数字技术实现调控工作站KVM的远程操控

一、前言

智能调度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之一,智能调度的基础是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如何打造坚强的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其实质也就是如何实现智能调度的重要内容。

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是一个广义的范畴,包括目前主流的OPEN3000调度管理系统、OMS系统以及相应的辅助支持系统。围绕如何打造坚强的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这一永恒话题,则必然要从各个技术支撑角度出发,探索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实现方案。

二、技术背景

为适应“三集五大”及智能调度的客观需要,吴忠供电局积极探索如何完善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各项功能以及满足调控信息展示的调控场地的建设,并从技术上进行探索可行性。崭新悦目的调度大厅目前已经建设完毕,投入运行,调度、监控的信息需要真实、有效、清晰地展示在监控显示屏及调度大屏幕上。

传统的模式是通过将自动化系统的调度、监控工作站,通过网络整体安装在调度台下实现电网运行状况的直接展示与操控;与此同时,还有信息、通信等系统平台的辅助支撑。这样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系统平台多设备就多,设备多必然导致线缆多,线缆多必然导致线缆敷设及连接关系复杂,运维及查找故障随之复杂。加之调度大厅温湿度、空气洁净度指标满足人居办公的需求,并非是工作站电脑7×24小时长期不间断运行的理想场所,长期非正常运行必然会降低主机设备的运行寿命,或导致系统宕机的风险,从而影响调控业务的正常开展,为电网运行带来潜在的风险。

采用操作显示设备(鼠标、键盘及显示器,即KVM设备)与主机设备分离的技术,将主机部署在中心机房这样一个优良的设备运行环境,从而提高主机设备的运行可靠性,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解决方案。

三、技术原理

该技术其核心是网络数字化,实现KVM设备与主机设备互联的网络延长。此项技术即Desktop Over IP桌面数字网络技术,该技术打破了模拟扩展器的距离限制,双头视频提供高质量的DVI视频和CD音频,分辨率可达1920×1200@60Hz,将KVM桌面(鼠标、键盘、显示器)与工作站主机相分离,计算机则放置在网络中的安全位置(运行环境好、温湿度适宜),彻底消除了影响设备运行的环境风险,通过网络IP技术将二者实现高品质的远程数字逻辑连接,从桌面方便地启用显示器、键盘、鼠标和扬声器,从而确保安全性,真实再现本地操控的实际效果。

该技术集中体现了如下特色:

●双头视频

●打破局域网的距离限制

●专为条件恶劣、敏感和狭小的区域打造

四、实施方案

按如下步骤实现:

1.网络实现

由于吴忠供电局OPEN3000调度自动化系统部署在12楼的中心机房,调度大厅在13楼,线缆直接穿越楼层敷设相对复杂,故在13楼调度大厅的改造中专门设计了简易小机房,安装网络交换机2台,满足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相关规程要求的冗余设计。

首先,自12楼中心机房OPEN3000自动化系统工作站安置屏柜至13楼该小机房敷设STP屏蔽双绞线若干(根据调度监控工作站的数量来确定网线数量)。

其次,自13楼小机房屏柜处再敷设STP屏蔽双绞线若干(根据调度监控工作站的数量来确定网线数量)。

通过该小机房的2台交换机,将KVM信号进行整型、放大后再进行中继传输,起到信号的核心中继传输作用。网络模型为星型结构,其结构的中心点是网络交换机,各个星型端点是工作站KVM的发射端与接收端小装置,通过中心点交换机实现通信的互联与信号的转发。

由于交换机互联的各个端点为多个KVM发射装置与接收装置,而每一台工作站的发射端与接收端小装置为各1个、在信号的传输与接收逻辑上必须要组成一对,这就必须要有一个成对机制,以实现某一工作站发射端发来的信号只能由某一接收端装置接收,其他装置虽接收到了但发现不是自己该接收到的信号只能“丢弃”,不能是“共享”接收,否则“乱套”。

成对机制的实现则需要借助网络IP技术,为每一对发射装置与接收装置内部打上IP地址标签,通过此标签实现二者互传信息的“相认”,完成“配对”。

2.设备配置

设备配置即是对需要“配对”的发射与接收装置进行IP地址及相关参数设置的过程。设置过程通过装置本身附带的IOS操作系统实现。

共有2个配置项:接收器配置与发射器配置。

由于发射器不具备配置端口,所有对发射器的配置要使用接收器。在配置IP地址的时候,首先配置发射器,然后配置接收器。

名词解释

●接收器:在监控室内接收鼠标、键盘、显示器信号的设备,包括以下设备型号:HMX2050、HMX1070、HMX1050

●发射器:连接被控的目标服务器,发射键盘、鼠标、显示器信号的设备,包括以下设备型号:HMIQDI、HMIQSHDI、HMIQDHDD

●配置线缆:双母头9针连接线

●连接网络线缆:普通双绞线缆,如5类、超5类、6类线缆

2.1发射端配置

发射器没有串口连接端口,对发射器进行配置,需要使用接收器与发射器连接,然后使用一台笔记本电脑通过配置线缆连接到接收器上,按照“超级终端”的启用过程,启用超级终端,连接到设备。

使用普通跳线将数字延长设备的发射器与接收器连接起来;同时使用9针配置线缆一端连接接收器的配置端口,一端连接电脑的串口;在电脑上按照前述过程启用“超级终端”,进行发射器的配置。

配置主要是进行IP地址、子网掩码、网络网关以及网络速度配置等。通过这些设置,完成发射器的配置。

接下来将进行接收器的配置。

2.2接收端配置

连接接收器装置,启动接收器,按照“超级终端”的启动方法启动“超级终端”,选择配置菜单中的接收器配置,在配置过程中需要进行接收器端绑定发射器IP地址的配置操作,这样当发射器与接收器连接时,接收器才可以顺利地找到发射器,否则接收器将不能连接上发射器。

另外还可以配置:服务器的显示分辨率、刷新频率、打印机、共享模式、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

完成上述参数的设置后,即完成了接收端装置的配置。

当不知道发射器的IP地址时,将发射器与接收器连接好,打开“超级终端”,连接接收器,拔掉发射器的电源,然后再连接发射器电源,接收器不动。“超级终端”连接的接收器上将自动显示发射器端的IP地址,可以根据发射器的IP地址,来修改接收器的IP,从而实现发射器与接收器的通信。

五、应用效果

通过该方案的实施,圆满达到了预期的使用效果。

1.调控人机席位显示器上真实、清晰、可靠地显示吴忠电网变电站的调控信息;

2.调控大厅大屏幕上同步地显示吴忠电网变电站真实、清晰、可靠的调控信息;

3.吴忠局中心机房按专业进行分区,调控工作站为自动化设备,安装部署在安全Ⅰ区,机房优良的温湿度环境为工作站主机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

4.性能测试结果。

5.此项技术的突出创新点体现在:

5.1实现KVM设备与主机设备的分离;

5.2KVM显示与操控达到了与主机直接连接的效果,无延迟、无叠影;

5.3消除了主机运行的环境风险,保证了主机正常运行所要求的温湿度、空气洁净度环境;

5.4主机的使用寿命得到了切实的保证,必然保证所承载的调控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技术具有良好的推广使用价值,据了解宁夏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也采用了此技术,实现了调控工作站KVM的远程操控,其他网省公司也有使用案例,充分印证了该技术的成熟性与可行性,为满足智能调度奠定可行性的技术支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