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6312400000023

第23章 平凡人生显真情

马焕凤

破旧立新,需要信心与决心,更需要胆识与魄力。建设“三集五大”体系是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公司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在“三集五大”体系的全面建设中,进一步解放思想,为“三集五大”建功勋,正是我们此刻所肩负的责任。

两年前,怀揣着电力梦想,舒一飞这个贵州小伙第一次踏上了宁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在宁夏电能计量检定中心参加了工作。与北方高大的同事们相比,这名南方小伙显得那么瘦弱,师傅们心里嘀咕:这乳臭未干的“小鬼”干得了活么?但很快,这个南方“小鬼”凭借一股对工作的韧劲和对知识的渴望改变了大家对他的看法。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就完成了班长交给他的互感器校验任务,不到一年半时间,他就凭借熟练的业务技能在自治区工会和技能鉴定委员会组织的电能表修校工技能竞赛中获得了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破格提升他为技师。他先后获得宁夏电能计量检定中心“先进生产者”、宁夏电力公司“劳动模范”等称号,以最快的速度融入了角色,完成了从学生到电力工人的角色蜕变。这样的速度连从事了多年计量工作的老师傅们都感到惊叹。

2011年3月,他被分入了中心计量所,在计量所担任计量检定员一职,主要负责计量设备的现场校验和电量采集系统的建设工作。

计量是精准的、严肃的,任何一点细小的错误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舒一飞深知这一点。随着自治区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和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计量的涵盖面越来越广,专业性越来越强,问题也越来越多,很多专业的问题都必须等待厂家或是特定的几个人才能够解决,这就使得很多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一拖再拖,严重影响了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进程。

这一现状引起了舒一飞的深思,“或许有别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想,“现场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工作具有涉及学科多、问题杂等特点,很多时候,我遇到过的问题别人可能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果每个人都从头摸索,那工作效率就太低了,如果经验能共享就好了。”于是,他把在现场采集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认真地记录下来,请教所里的师傅以及厂家派来的技术专家,然后将他们的处理方法、经验整理成册并配以索引,最终编制成为《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维护及案例分析手册》。在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查阅手册找到解决方法,大大提高了中心计量所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效率。《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维护及案例分析手册》的想法独到,效果显著,获得了同事和中心所领导的一致好评。

“责任就是无私奉献,没有精神的人就不是一个纯粹的人。”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2011年年末,电能量采集系统建设步入收官阶段。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中心召测小组发现数个变电站数据采集成功率一直处于低位,究其原因是由于部分变电站使用进口电能表,而其中近600块进口电能表的设置参数不符合采集系统建设要求,严重影响了采集系统的完美运行。

由于进口电能表的设置工作专业性强,而且设置界面没有汉化,掌握这项技术的工作人员并不多。眼看电能量采集系统验收日期将近,这一老大难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就在这个时候,舒一飞主动请缨,肩负起这项艰巨的任务。“再硬的骨头总要有人啃。”他说,“虽然我现在没有掌握,但我可以学。”他从头开始认真学习进口电能表的设置,凭借一股执着的劲头和天生的悟性,他在短时间内便掌握了进口表计的设置方法并开始着手实施这项工作。

一块表、两块表……一个变电站、两个变电站……为了顺利完成一个变电站的设置工作,他们常常在现场工作到天黑。他们一行人的足迹踏遍了宁夏的大地,最终他独立完成了全区600多块表计的设置工作。这样的效率让人惊叹,他这种“硬骨头总要有人啃的”精神更被广为赞扬。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舒一飞从学徒成长为技术能手,从一名优秀的本科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计量检定员,最终摘取宁夏回族自治区电能表修校工技能大赛的最高荣誉,这一路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求真务实,凭借坚定的事业心、踏实勤奋的作风、敢于和善于创新的精神、高昂的热情和斗志、与人分享合作的境界,活出了卓越不凡的自我。

挺立在“三集五大”改革的潮头,我们只能用自己平凡的工作去诠释此番改革的精华,我们只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为“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添砖加瓦。作为一名计量人,肩头上所承载的是电能准确计量的天平,这将直接关系到公司优质服务、电费结算等重要品牌工程的建设。然而作为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高素质年轻队伍,我们勇于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刻,肩负起公司交付给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