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末武夫
63063800000009

第9章 ,都是人才!?(求收藏,求推荐)

李宇轩看着变成一个木头人一样的权老萎,心里有些抓狂,知道你心情不好,想起了伤心事,不想说话。但你好歹对着我的方向抱拳意思一下,你现在在一句话都不说,又一动不动的。

知道的,你是说完了,想事情走神去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权老萎耍性格,我这个头领镇不住人,你们能不能都尊重我这个草头镇将一下,这不是让我难堪吗,我好歹手底下也有400多人。给个面子抱拳意思一下,很难吗?

等我的少年军校培养起来,迟早把你权老萎、陈师权等这几个自视才高的人打发回去养老。再给你塞十几个肥婆娘,累不死你。不过大唐好像以胖为美,到时专挑骨瘦如柴的给他们。

李宇轩心里想着恶毒的主意,脸上只能挂着微笑,只当没有看见权老萎的行为就行了,转头对赵遇锋道,“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赵遇锋他自己也知道,包括李宇轩在内的众人心里,权老萎己经是当之无愧的死兵营官,赵遇锋也知道,他想的办法比起权老萎来差远了。不过他并不认为自己没有机会,因为他从今天校场上李宇轩的改变看出了他的野心和报负。

今天如果不是李宇轩在校场斩了尤八,创建死兵营,禁止私掠。赵遇锋是不会来。

“镇将,属下有事想私下禀报。”赵遇锋抱拳道。李宇轩这才细细打量赵遇锋,只见此人穿着一身破旧长衫。但洗的很干净的。整个人显得非常的修长。瘦长得脸上长着一双有些狭长的眼睛,完全破坏了脸型。使人看过去第一个感觉就是不舒服。

李宇轩没有答应赵遇锋的私下禀报,这时候正是创业初期,作为领头人更应该做到对下属示之以诚,使人归心。大气的挥手道,“这里坐着的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没有什么事是他们不可以知道的,你只管说。不管你说什么。我都不会怪罪你的。”

赵遇锋深深的看了李宇轩一眼道,“镇将,遇锋在校场看见镇将改革营规,泪斩尤八,创建死兵营;使勇者的赏,怯者得罚。这都是英明的举措。现在又招兵买马,应是要扩军备战。但镇将还少了一样能制敌获胜的方略。”说道这里,赵遇锋顿住不讲了。

李宇轩在座位上己经无语中,这个草头营里面都是些什么人啊!你赵遇锋是提刀上阵砍人的武夫,不是出谋划策的文士。你从那里学来的那些策士的臭毛病,说话留一半,等着主公发问在说,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智慧高主公一等,不知道这是会早夭的吗!

幸好,我现在是礼贤下士,仁义无双的李三郎,要不然非把你喷死。

李宇轩正容道,“赵遇锋,你少跟我摆那些架子,没事学什么文人策士。有事就快说,我的时间宝贵着。”

李宇轩一顿臭骂把赵遇锋搞傻了,这跟当年在刘家少爷身边,听夫子讲的那些历史典故不一样啊。这时候,李三郎不应该整理衣服站起来,恭敬的说“请不辞赐教!”才对,果然还是武夫,还以为他真的得到仙人指点,有了文化知礼了。

看见赵遇锋还在发呆,李宇轩对李铁牛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叫李铁牛出声提醒赵遇锋那个混蛋赶快说话,后面的事还多着嘞。

李铁牛对李宇轩点点头,站起来走过去就是一脚把赵遇锋蹬到了地上,再一脚踩在赵遇锋身上,指着他鼻子怒骂道,“你这个泼贱贼,敢在三哥面前抖机灵,今日叫你骨肉成泥。”

说着就要抽出横刀来杀赵遇锋。赵遇锋却不说话。一脸的冷漠的看着李铁牛,甚至还伸手整理了一下有些移位的缁布冠。李二郎,曹小四等人慌忙冲上去拉住李铁牛。最后还是沉思者权老萎醒来才把李铁牛叫住。

看着这一场闹剧,李宇轩无赖的拍了拍脑门,凭这一群人我真的能在,这乱世中杀出一片天吗。摇摇头,没办法,现在只能先凑合着用。走一步看一步吧。

李宇轩这时站了起来,拉起赵遇锋替他拍了拍灰,道“别整那些虚的,大家都是一个马勺找饭吃的,搞得文绉绉的有什么意思。有事你就说,只要对营里有利,我一定采纳。别怪铁牛,他就是一根筋。”

赵遇锋这时己经找回自己的心态,知道他现在根本不可能奈李铁牛如何,当年他在逃荒路上父死母丧,自己为了活下去也只能卖身到刘家庄为奴的时候,他就知道眼泪和哀嚎是最没有用的东西,在刘家庄他拼命吸收一切他可以吸收到的知识,观察并记住一切可以记住的东西。

他不识字,那怕他已经混到了刘家庄少爷身边,也没有机会识字。因为每一次夫子传授刘少爷知识的时,他都只能在屋外等候,但他依然把握住了这个机会。

他努力的记住了夫子教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典故,每一句的意思,他记得最清楚的三句夫子说过的话是,“天下败坏至此,皆武夫之罪也”!

另外二句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说的,一群打着唐旗的骑兵闯进了刘家庄,他们逢人便杀,夫子和一些家丁紧急的护送少爷和一些妇孺从后门逃走,但两条腿那里跑得过四条腿。

眼看敌骑就要追上来,夫子转身面对追来的骑兵大喊道,“诸君随我阻敌片刻,让妇孺先走,今日让我这残躯随诸壮士同赴黄泉不失为一乐事也。”

没人停下脚步,平日嘲笑夫子手无缚鸡之力的刘教头没有停下脚步,反而跑得更快,超越了妇孺!

平日总说学文无用,要凭手中刀,跨下马,建功立业,封侯拜相;要做英雄大丈夫的刘少爷已经丢下自己的妻子与妹妹,一马绝尘而去。平日里威风凛凛的武夫们都没有一人曾停下脚步。

就连他赵遇锋也凭借自己小聪明,躲在路边不远一个能藏身的草坑中。只有一位老叟手持三尺青锋,在那并不刺眼的阳光中,独自面对汹涌而来的铁骑。

夫子没有避让!

铁骑没有避让!

夫子直接被撞到赵遇锋藏身地草坑不远处,当赵遇锋爬出草坑时,夫子已经离死不远了!

赵遇锋慌忙的扶起夫子,只见夫子无力的指了指头没有说话,但赵遇锋知道,这是夫子让他把夫子的儒冠找来。

“君子死而冠不免”这是神州第一次陆沉以前文士的信仰,(在往后,儒生们就是水太凉,头太痒了)当赵遇锋找到儒冠时,只听夫子用尽全身最后的力气喊道,“恨不能生于盛唐”!

赵遇锋不知道盛唐是不是如夫子说的那样好,万邦来朝、国泰民安;家家户户都有余粮,百姓知理而学文,军队纪律森严,对百姓秋毫不犯……。

赵遇锋不知道这些是不是真的。他只知道当夫子一身儒袍,坦然面对奔袭而来得铁骑时。他退缩了,瑟瑟发抖的躲在草坑里像一只野狗一样,一动不敢动一下。

赵遇锋本以为,当他面对性命攸关的时候,他会像夫子所讲那些典故里面的英雄一样,慨然赴死,壮士一去不复返。但当真正面对生死关头的时候。他没有做到,他也只是个胆小如鼠的武夫罢了。

当赵遇锋怀着惭愧与悲愤埋了夫子后,看到追兵们悬挂着,不敢随夫子拼死一战武夫们的人头时,绳牵着他们的家眷姐妹回来的时候。

赵遇锋哈哈大笑,他悟了,他要像夫子的一样英勇地死去,他要像夫子所讲的英雄豪杰一样坦然的赴死。不要像这些无用的武夫一样,被人像猎物一样追逐着一一斩去人头。

他赵遇锋到时也要像夫子一样带冠而死,也要和夫子一样梦回盛唐,来生也愿做夫子一样的读书人。

所以赵遇锋在加入太平营后,战必争先,悍勇异常。但又不愿意加入亲兵队,他认为,亲兵队是甲士,不容易死。

赵遇锋每次上战场都会穿上一件干净的衣服,带上一个缁布冠,每次下战场,他都会把衣服,刀什么都洗得干干净净,从来不抢战利品。

只是拿点什么吃食来填饱肚子。夫子说过,“君子好财,取之有道。”赵遇锋知道在这个世道上,他做不到像夫子一样一尘不染。但他会尽量按照夫子的教导去做,他要为来生做一个夫子那样的读书人而努力。

尤八等人都笑他痴,都笑他笨;岂不知在赵遇锋眼里,尤八等人不过又是刘教头,刘公子这样最终死在别人追猎之下的无用武夫。

在赵遇锋眼里今天以前的太平营,就像看起来坚固不可摧的刘家庄子一样,转瞬之间,就会被这世道吞没的连一点影子都不会留下。

但今天李三郎却让人刮目相看,在校场上的改革都直击太平营的病因要害,特别是“李三郎在泪斩尤八”前后的表现,跟夫子讲的那些古之名将所做的事比起来也不相上下,太平营稳了,至少可以在这乱世又能活下来。

所以,他,赵遇锋来了,他要争炮灰营死兵营官,他要带着他的眼里那些无用的武夫一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