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问道华为:山东能源临矿集团求索文集
62985600000010

第10章 认识华为 对标华为 建设临矿 创新临矿

——华为“创新型临矿”高级管理人员第三期培训班学习感悟

临矿集团党委委员 能源集团派驻财务总监

王军

初识华为还是从手机开始,近几年随着华为手机市场占有率的迅猛提升,只是感觉我们终于拥有了自己过硬品牌的国产手机,但是对华为公司还是了解甚少。随着这次集团公司举办的三期华为“创新型临矿”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的学习,我对华为这个民营企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华为由最初的势单力薄,到在众多电子科技企业的竞争大潮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初始阶段忍辱负重的奋斗者们和持续不断的创新精神,而创新也成了华为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焦点,更是一个华为快速成长的强力支撑。

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我觉得任重而道远,因为不仅仅是要认知华为,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学会创新,学会突破;临矿的规模虽然没有华为厚实,但临矿的发展历程与华为是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是靠着几代人的不懈奋斗、靠着临矿特有的“实心文化”和自我批判的精神铸就了今天的临矿。

一、在华为学到了什么

(一)华为的“危机意识”造就了华为的创新之路

对于华为来说,无时不在的危机意识正是创新的内生动力之一。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十几年如一日地持续发展,其中必有一种根本性的因素在发挥作用。在华为,这种根本性的因素就是自主创新,华为的巨大成功,就是自主创新的巨大成功。华为这种无时不在的危机意识,使得整个公司上下时刻保持活力和战斗力。为了能在强手林立的通信行业里领先,华为不断激励自己通过创新保持稳健有效的增长。华为的研发总是先于行业5到10年进行布局。对华为来说,研发投入不是百米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华为每年都将销售收入10%以上的资金用于创新,今天的华为以其在市场上的巨大成功,证明了其自主创新战略的全面成功。

(二)华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以客户为中心”并非华为的独特创造,而是一种普遍的商业价值观。对于企业来说,政府要收税,员工要薪酬,供应商要货款,只有客户是为企业送钱。但是客户也不是施舍者,他有选择权,他只选择那些真诚地提供优质、低价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付出,所以“以客户为中心”永远没错。华为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从来没有丧失过常识,他认为华为命中注定是为客户而存在,除了客户,华为就没有存在的任何理由,他宁可错过一个可能带来巨额资金的投资者也不会错过一位客户。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三)“不让雷锋吃亏,以奋斗者为本”的驱动力

“工者有其股”这应该是华为最大颠覆型创新,是华为创造奇迹的根本所在;用制度保障奋斗者得到合理回报,价值回报向奋斗者、贡献者倾斜,华为建立了一套基于责任与贡献的评价机制,并基于评价给予激励回报,华为有八万股东,这是在制度上一大创新;让人人都觉得在为自己打工,在为自己做事,从而留下了人才,储备了人才,正是这些一流的人才,忘我奋战,为华为打下了一流的市场,稳固了华为的大好江山。

(四)“坚持自我批判”是保障华为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华为的自我批判有三讲三不讲——“讲自己不讲他人、讲主观不讲客观、讲内因不讲外因”。自我批判的目的是不断进步,不断改进,只有坚持自我批判,才能倾听、扬弃和持续超越,才能更容易尊重他人和与他人合作,实现客户、公司、团队和个人的共同发展。毛泽东说过“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一个能够进步的人,必定是能够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人;只有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并能够正视缺点,不断加以改正,才能逐步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反观我们自身,虽然也开展自我批评,但离华为的自我批判还相差甚远,尚未主动地“将镜子转向自己”。没有自我批判就不能认真听取客户的需求,就不能对组织内部的无效成分及时删除,就不能听取批评意见,就无法保证做出正确的决策。

(五)华为的变革始终伴随着企业的发展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新生”,变革不是革命,变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外部世界的发展,是利益的再分配。华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家民营企业,2017年销售收入高达6036亿元,但他们从没认为自己是成功的企业。华为的成长道路就是一条变革的道路,华为围绕着“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的核心价值观,开展长期持续的变革,成为华为长青不衰的基石。华为一直在成长的道路上,他们认为世界上没有一家企业是成功的,因为总有一天他会倒下,这种危机感不断督促着华为人去变革,去适应世界的变化,希望企业倒下的那一天晚一些到来。华为最低和最高的纲领都是一条:活下去。

二、临矿新“三问”

(一)临矿可持续创新的动力在哪里?

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而科学的可持续创新机制的建立是企业保持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临矿集团从小到大、从贫到富是经历了几代临矿人的艰苦奋斗得来的,今天的临矿已经进入能源集团规模效益的第一方阵,特别是近两年随着工业3.0装备升级、大数据五大平台的建立,临矿集团已经迈入自动化、智能化矿山的时代。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短板所在,传统的煤炭企业重体力劳动、密集型用工机制已不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神华、中煤等现代化大型煤炭央企占据了足够的资源和装备优势,如果不奋起直追,只能看着他们越跑越远。因此,我们要向华为那样树立起“危机意识”和“自我批判”的勇气,建立起科学的、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把创新工作扩展到企业生产经营、党务后勤的各个角落、工作流程的各个细节,在创新上不求大、不求名、只求实。在创新工作上舍得投入、舍得用人,建立创新评价、高端人才引入和培养、奖励激励机制,运用形式多样的激励方式,比如,对有重大发明创新人员给予创新命名、成果价值分配、亲情度假、为其父母聘请保姆等奖励激励形式,使临矿创新者有自豪感、有价值感,从而保障临矿创新的动力及可持续性。

(二)临矿的“床垫文化”在哪里?

任正非在公司内刊《华为人》发表题为“天道酬勤”一文中讲道:“不奋斗,华为就没有出路。创业初期形成的‘垫子文化’,华为至今仍要坚持和传承。有人认为创业时期形成的‘垫子文化’、奋斗文化已经不合适了,可以放松一些,可以按部就班,这是危险的。”对此,任正非表示:“我们还必须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否则就会走向消亡。”

同样,在风起云涌的市场竞争大潮中,煤炭企业在行业受限及环保政策的挤压下,生存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临矿集团如何在严峻的环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是摆在每一位临矿人面前不可回避的现实。临矿人要始终树立“个人名利淡如水、临矿事业重如山”的理念,要把工作当成事业干,以《临矿集团领导班子建设20条纲要》为纲领,在工作中敢于吃苦、敢于担当、热于奉献;不能满足于暂时的成绩,坚定主人翁意识,企业兴则员工兴、企业衰则员工衰,要向爱护自己的家庭一样爱护企业,找到属于临矿的“床垫文化”——临矿“台灯文化”,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夜以继日的奋斗精神去创造临矿美好的明天。

(三)临矿“以奋斗者为本”的共享发展机制在哪里?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中提出“以奋斗者为本”,并且在华为基本法第二条中指出:“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和不迁就有功的员工,是我们事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要求。”

“奋斗”一词的意思是:完全专注地做事,以完成理想、政治理念或目标。本人认为,奋斗不是用工作时长来衡量,奋斗的关键不是员工做什么而是为什么而做,要不断反思奋斗是否紧贴临矿的核心价值观、有无创造价值等问题。临矿集团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是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临矿“以奋斗者为本”的共享发展机制的建立上,一是要立足临矿实际,确立临矿奋斗者的标准和持续考评体系,使临矿奋斗者名副其实,既要有贡献、责任和牺牲精神,又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更要对企业忠诚;二是以奋斗者为本一定要有制度保障,必须用“不让雷锋吃亏”的理念夯实企业文化的基石,让奋斗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三是干部提拔更要向奋斗者倾斜,突出贡献者可以破格晋升,打通奋斗者的职业通道;四是运用临矿特有的实心文化宣导和有效的激励方法,促使所有员工都在不断批判和创新的路上努力前行、贡献智慧、以奋斗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