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进入小浪底外国兵团的中国人是翻译。尽管这些黄皮肤的华人与来自西方的白种人相伴,从外表看很不和谐,但是,翻译一旦进入外国团队,就像楔子一样深深打进了洋人的“肌肤”之中,之间的关系到达了密切无间的地步。也是关系太贴近了,双方似乎成为无法分离的形影。这就难怪,何以有那女翻译,会成为老外的情人或干脆与白人成婚联姻。而男翻译,又会成为老外的高参和朋友,不时的为他们指点迷津。
当老外的施工在小浪底工地屡屡受挫,时时遭阻,不是农民工要强行为他们卸车,就是为一颗树的遭损就漫天要价(赔偿),还因解雇劳务遭数百计工人的围堵罢工等等,面对如此困扰,一个个老外茫然不知所措,只是仰天祈求上帝保驾。这时间,他们身边的翻译出场了,指点他们,应该怎么怎么做,这些能远渡重洋进入小浪底工地的老外,不仅技术上有一套真功,人情世故也不外行,许多事是一点就透。到了傍晚,夜幕拉下来的时候,老外们就带上他们的洋烟洋酒,往事先调查研究好的人物家走去。这些人物,不是支书,就是村长,或者是颇有实力的工头们,反正都是能晃动一方的地头蛇,都是一方王国团队的领袖。其实,他们那种直接空运来的名酒,什么XO、白兰地之类,还有那种味道太冲的洋烟,并不适应这些人物的口味,并非他们不喜欢烟酒。当然又是翻译高参出谋献策,洋酒洋烟换上了“国酒国烟”。这一下受欢迎了,慢慢的,白人与国人就打成一片了,白人成了另一种楔子,切入了东道主的生活,他们一道进酒店,杯响酒干,一醉方休。友谊在举杯间悄然而至,理解随酒干时进入心田。老外终于明白了些中国的市情、县情、乡情、村情,他们努力地调整自我,以适应这方陌生的、神秘的世界。工地终于秩序井然,施工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起来。至于这些被老外奉若“神明”的人物,若是张口让老外办什么事,也就成为礼尚往来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实际上,双方达到了“双赢”。
当然,这只是偌大的小浪底工地的一个侧面,在封闭了几千年的黄河岸畔,小浪底工程的实施,正像汹涌澎湃的冲击波,以其超越常规的迅猛和力度,把悠悠荡荡,从容前行的黄河水撞击的波涛翻滚,浪击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