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关于马克思本人哲学思想的书。
研究马克思的哲学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界的潮流。之所以如此,原因颇多。
首先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内涵混乱有关。自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学者,观点分歧,相互对立,有时简直你死我活。列宁与第二国际理论家哲学思想上的对立,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恩格斯和列宁哲学思想的批判,苏联哲学(其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学的斗争,苏联哲学与南斯拉夫实践派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斗争,充斥整个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除此而外,在苏联、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也派别林立,斗争不断,而且被赋予了意识形态甚至阶级斗争的色彩。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事实上过去不存在,今天也找不到。
任何一种广泛流行影响巨大的人文学科理论都会在内部存在不同观点的对立,这是很自然的事。例如基督教,虽然大家共读一部《圣经》,但古往今来派别之多、斗争之激烈,触目惊心。不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所不同。它产生分歧与对立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马克思本人从未写过系统阐述自己哲学思想的专门著作,他的众多深刻哲学思想散见于早年的习作以及后来的手稿、笔记、序跋以及不同时期的书信之中,或者是在其他著作的字里行间。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但是在很长一个时期,人们是通过恩格斯的哲学论著来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思想。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主要在其早期著作中,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上依据的是恩格斯将近晚年的相关论述。遗憾的是恩格斯与马克思一样,也没有对自己的哲学思想做过全面系统的阐述,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哲学论述因出发点不同而互有出入,而且从现象上看,许多论述与马克思不尽一致。马克思主义者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手中连一部“圣经”都没有。卢卡奇等人在20世纪20年代便提出了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差别问题。20世纪30年代初首次问世的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代表的马克思早期著作给人们带来巨大冲击:一些人惊呼马克思不是作为革命家,而是作为人道主义者第二次降临人世;另一些人因看到早期著作中马克思的思想与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差别巨大而把它们排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称之为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如果考虑到马克思恩格斯追随者们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概念就更难把握了。它实际上已经被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所取代,在我国哲学界这一趋势也早有显现。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可能建立,以及如何建立,还有待研究。
其次是因为我们在改革开放以后对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有了更多的了解。马克思哲学论述的面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恩格斯的哲学论著主要是《反杜林论》与《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它们在恩格斯在世时均已出版。马克思的哲学论著主要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他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尤其是前者,包含了马克思最有价值、最独特的哲学思想。但是它们在1932年才初次公开发表,直到1979年中国读者才见到比较流畅便于阅读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文译本。阅读之后,中国哲学家惊叹马克思竟然有如此众多新奇而深刻的思想。阅读马克思,一时蔚成风气。马克思也作为有独特思想的哲学家引起中国哲学家浓厚的研究兴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文译本问世至今虽已近30年,但这股研究热潮丝毫不减。
最后,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予以更多关注的深层原因,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符合了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以及整个社会和人的命运发生深刻变化产生的理论需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一直聚焦于马克思的深层原因。本书随后将对此做比较详细的说明,此处从略。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出现一股研究马克思本人哲学思想的热潮。一时间以“回到马克思”、“回到本真的马克思”、“走进马克思”、“走近马克思”、“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为马克思辩护”等为名或者为主题的著作纷纷问世。以往人们说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后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今天的中国越来越多的是在谈论马克思哲学了。
经过多年的努力,马克思哲学研究领域发表了难以计数的论著,我们对马克思本人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解与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然而意见分歧严重,从总体上看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认识还存在重大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中形成了两种影响广泛的观点或者思潮,其一是实践唯物主义,其二是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生存论解读。前者主要在20世纪80年代,后者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这两种思潮至今仍然存在,但是从21世纪初开始,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转向国外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学和后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弘扬人的主体性,主要依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批评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它针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强调人面对的不是自在自然,而是被人的实践活动改造过了的打上人的烙印的人化自然。有人甚至认为实践具有本体论意义,提出实践本体论。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生存论解读认为马克思真正关心的是人的生存状态,提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关注异化劳动和拜物教问题,拒斥把人排除在外的形而上学。实践唯物主义和对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解读,共同特点是把人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中心,这引起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哲学家的强烈不满。他们批评实践唯物主义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生存论解读是“以海解马”,即用海德格尔的理论解释马克思,是把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存在主义化。这些哲学家同时也遭到实践唯物主义者和马克思哲学生存论解读者的批判,他们的思想被指责为已经被马克思本人明确否定的形而上学和旧唯物主义。上述两种倾向的斗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基本内容,而且至今仍在继续。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或者什么是马克思本人的哲学,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在我看来,真理不在它们中的任何一方。它们的对立与斗争让人想起马克思的这样一段论述:“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的真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20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在当时的语境中,前者的特点是强调人的能动性,后者的特点是强调人的受动性。不论是用物质和物质运动解释世界强调人的受动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还是突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生存论解读,都没有把握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真谛。它们分别代表了马克思所说的唯物主义倾向与唯心主义倾向,而这两种倾向只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组成部分。真理在它们的结合之中。
马克思提出把它们结合起来的概念是实践。关于马克思的实践思想,中外学术界写了无数文字。贬低实践活动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意义的意见不必再提,因为它显然与马克思的论述是矛盾的。高度肯定实践活动对马克思哲学的重要性的意见,例如实践唯物主义,只强调人对世界的改造,强调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其实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唯心主义因素,但没有看到人的受动性,没有看到马克思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因素。这是一种针对见物不见人的旧唯物主义哲学而提出的观点,有见人不见物的倾向。就其产生背景而言,陷入这种片面性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矫枉往往会过正。但它不是马克思的思想。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思想的奥妙之处在于,他固然重视人在改造客观存在的实践活动中的能动作用,人的能动性,他还同样程度地重视作为实践活动条件的客观存在和被实践活动改造过的、新的客观存在对人的作用,简言之,重视人的受动性。前者把他与旧唯物主义区分开来,后者使他与唯心主义划清了原则界限。这才是完整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以往我们理解的实践唯物主义,以及对马克思的生存论解读,都只有片面的真理性,各执一端,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这种片面性不仅存在于中国哲学界,在国外更为严重。
尽管存在分歧,在众多哲学家的努力之下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认识在深度上与以往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这是不能否认的客观事实。但是时至今日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需要新的思路了,现在急需进行的一项工作是对以往取得的成就,例如前面提到的各种相互矛盾与冲突的观点,加以整合,发掘它们之间的联系,再现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全貌。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本来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再现其整体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当务之急。这是一项学术界从未做过的工作。环顾全球,只有中国哲学家还有兴趣从而有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尝试从联系的角度、总体性的角度思考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正是本书的宗旨所在。
本书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的核心哲学思想是大唯物史观。大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基于劳动实践活动的相互作用协同发展,这种历史观的理论基础是劳动实践辩证法,它的价值目标是人类解放。迄今得到学界肯定的马克思的许多思想只是大唯物史观的一个个组成部分。
对上述基本观点的研究与阐述构成本书前三章的内容。第一章旨在说明劳动实践活动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在论述方法上作者改变了先提出观点然后加以论证的传统套路,致力于再现马克思思想成长的历程,用马克思自己思想发展的实际经历说明他最终形成的思想究竟是什么。大家知道,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从问题开始的:原有的理论遇到不能解释的经验事实时产生需要解答的问题;这促使科学家提出新的思想,对原有理论做出修改或者提出新的理论以解答这个问题;通过科学实验对新思想、新理论加以检验,如果取得成功,科学理论便由此得到发展。这一模式也适用于解释包括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早在中学时期马克思就出于对不合理现实的批判而思考“应有”与“现有”的对立,寻找走向“应有”之路。他自以为找到了答案,但此后现实生活的新变化和他对现实生活的新认识又否定了这一答案,他不得不重新踏上艰苦的探索之路,寻找对问题的新的答案。如此循环往复,他的思想就在这种不断探索中逐渐成熟。共产主义是他孜孜以求的“应有”,劳动实践是他找到的打开历史之谜的钥匙和从“现有”走向“应有”的现实途径。
第二章说明劳动实践活动何以能够成为打开历史奥秘的钥匙。这是全书关键的一章。一方面是因为劳动实践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确实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是因为迄今为止国内外的马克思哲学研究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劳动实践思想。许多论述,不客气地说,相当肤浅。讲到马克思关于劳动实践的思想,人们通常强调它体现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是马克思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所在,是人的存在方式,等等。其实劳动实践活动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解释了环境和人是怎样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的,而这种协同发展就是历史。其中最重要的思想不仅是讲人对环境的改变,而且是指出在劳动实践中被改变了的环境反过来又改变人。后一个环节尤为重要,因为它揭示了人的发展机制。强调劳动实践活动对环境的能动改变不是马克思的理论宗旨所在,他唯一感兴趣的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的秘密,就在被人改变了的环境对人的反作用之中。然而如果没有人的劳动实践活动对环境的改变,反作用就无从谈起。对这两个环节的相互关系,至今研究甚少。
第三章是对前两章思想的总结。它指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大唯物史观,大唯物史观以劳动实践辩证法为基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丰富内容。这一章对大唯物史观与教科书所说的唯物史观(小唯物史观)的相互关系也做了分析,主要想说明两者并非相互排斥,小唯物史观是大唯物史观的部分内容。这一章对唯物史观的历史命运的分析也是值得注意的。
以上三章回答了马克思哲学思想是什么的问题,毫无疑问是全书最主要的内容。后面的四章分别考察了马克思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系统性、把大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的核心哲学思想对于认识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有何影响,以及大唯物史观和劳动实践辩证法的方法论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我们先是跟着苏联人走,后来又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面前底气不足。其实,在国内外前辈学者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今天已经到中国学者发出自己的声音的时候了。应该提出中国人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让马克思说汉语。国内许多学者正在为此努力。我愿与他们一道前行,本书便是一种尝试。
本书以《通往自由之路》为正书名,因为在作者看来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宗旨不在于揭示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而在寻找人类从物的支配下获得解放进入自由王国的道路。大唯物史观就是他找到的道路。顺便指出,今天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的思想是不是乌托邦,是不是包含目的论,是不是政治美学,有诸多讨论,实际上是对他是不是真正找到了科学的“通往自由之路”做深入思考。这真是一个诱人的题目。但是考虑到对问题的探讨涉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关于社会主义实践的思想,本书无法做专门研究。可以指出的是,本书是在研究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说明他如何从哲学出发揭示人类走向自由王国的道路。哲学本身以思辨为特征,这里涉及的又是尚未成为现实的自由王国,因此作者认为,尽管马克思找到的历史发展机制、规律已在生活实践中得到证明,但是遵循这一规律是否一定能够走向人的自由王国,仅仅从理论上无法最终证明,我们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最后就本书的写作做几点说明。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方面的成果,真可谓汗牛充栋。为了不过多地耽误读者的宝贵时间,本书基本上不涉及在相关问题上的不同意见,只是正面阐述作者自己的观点。作者在研究中得益于各位同人的成果,这是不言而喻的。理论创新是作者多年的自觉追求,可能也是本书的特点所在。任何创新都会有“风险”,但离开创新任何理论都没有未来。对于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无数事实说明创新已经刻不容缓。不只是为了它的发展,更是为了它的生存。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的确有许多属于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在今天依然有重要价值,弥足珍贵。遗憾的是这些思想至今没有得到重视,甚至尚不为人知。发掘拯救这些思想,不要让它们在默默无闻中湮灭,应该是哲学家的责任。想到此,“风险”也就不值一顾了。研究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必须依据马克思本人的文本,这是唯一正确的方法,因而书中大量引用了马克思的论述。此外马克思的某些重要论述在行文中被从不同角度出发重复引用,这也应当予以说明。
安启念
2016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