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孙英文集(上下卷)
62784700000038

第38章 实现党史工作重要转变 发挥资政育人重要作用[176]

(二零零三年一月二十一日)

前几天,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同志到中央党史研究室来,研究讨论北京市的党史工作。我也早有心愿,到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来看看同志们。今天来到这里,我谈几点想法。

第一点,党史工作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努力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好务。我们知道,我们党历来是重视党史的。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对党史工作、党史研究就有过很重要的论述。特别是在大革命失败以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进入抗日战争时期以后,在历次重要的历史关头,全党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都率先学习研究党的历史。抗战时期,在艰苦的条件下,经过党史的学习研究,经过整风运动,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形成了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胜利地召开了党的七大。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可见,研究党的历史在民主革命时期是很受重视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经历了一个比较长期的、带有曲折的过程,甚至发生了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错误。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央直接领导下,深刻地总结我们党的历史,总结经验也总结教训,在党史问题上进行了拨乱反正,形成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事实说明,党史的研究在党的历史上始终是和党的任务、党走向胜利相联系的。我们的党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指导全党继续前进。当前,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指出要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伟大的任务。实现这个任务,走向新的胜利,我们党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从历史中吸取新的智慧和力量,所以党史工作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服从服务于这个历史任务的需要,把我们现在所从事的党史工作做好。

第二点,党史工作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好务,必须继续实现一系列重要转变。起码应当有五个方面的转变,即思想观念、工作职能、研究重点、工作方式和学风的转变。从江泽民同志提出资政育人的根本任务后,这五个转变就一直在进行,但有些方面好些,有些方面差些;有的地方好些,有的地方差些。我们要在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地位和资政育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继续实现这五个转变。

一是在思想观念上。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转变,是推进工作的前提和先导。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全党各项工作都要有新的举措。思想观念转变了,才会有新思路、新举措。思想观念不转变,就会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党史工作者思想观念的转变,当前应当着重确立以下几个观念:党史工作服从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观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观念;以党史研究为中心,全面做好党史工作的观念;多出精品的观念,努力形成一些政治性、学术性、可读性都很强的党史成果;人才兴史的观念,积极培养和吸纳政治强、业务精、学风好的党史工作优秀人才。

二是在工作职能上。要根据二零零一年六月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精神及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把研究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把作为研究部门和党的工作部门的职责很好地结合起来。当然不是说我们过去没有搞宣传教育,也不是说我们过去只搞研究,其他工作都没有做。但是,从中央明确党史部门职能的角度来说,宣传教育等工作是从二零零一年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才有的。就是说,我们既是一个研究部门,又是党的一个工作部门;我们既要搞党史研究,又要搞党史资料的征编,同时也要加强党史的宣传、党史的教育,还要做好其他相关的工作。现在有的同志在认识上往往把它们对立起来,认为我们是搞研究的,“搞宣传教育是舍本求末”“是不务正业”,等等。其实这是不矛盾的。在现实工作中,特别是县一级党史部门,要根据本地情况做一些党史研究,但更多的是收集党史资料,进行党史的宣传教育,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相比较,中央党史研究室、省区市的党史研究室研究任务要大一些,而基层宣传教育的任务大一些,这是现实工作的需要。从江泽民同志对党史工作提出资政育人这个根本任务以后,这种工作上的转变是必然的。我们要自觉地把握住当前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把握住党史工作这个重大的转变。

三是在研究重点上。过去我们比较多地注重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历史,资料征编和研究成果都比较多。民主革命时期的党史工作仍然需要重视,而且要看到民主革命时期的很多经验,对今天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进一步深刻研究和正确把握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历史,对今天仍然至关重要,不能放松。我们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大革命以及后来土地革命时期的几次路线上的错误,与联共(布)、共产国际的关系问题等,我们必须继续进行科学的研究、正确的把握。把握不好,就会对我们党的形象、对我们党的历史产生歪曲的认识,也会影响到人们对今天、对我们党的看法。

但是,我们的重点应该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转变,这个道理是很明显的。我们党史工作要把资政育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很好地为现实服务。我们今天是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这段历史,正确地总结它的经验教训,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共产党执政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我们党自身建设发展的规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都提出党史工作要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上来。这是资政育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我们体现为现实服务、为大局服务的需要。实现这个重点的转移,应该说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而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四是在工作方式上。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资政育人,所以要紧贴现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起门来修史是不行的。为此,党史工作必须搞活,要朝气蓬勃,不断发展提高,不能死水一潭,死气沉沉,越搞越萎缩。要逐步拓宽工作层面,把党史研究搞上去,也把党史宣传教育搞上去;要把省区市以上的党史工作做好,也要把区县基层的党史工作做好;要把党史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也要把其他部门的同志和一些社会力量吸收到党史工作中来。要积极探索,不断改革,创造新的工作模式和发展模式,不断增强党史工作的活力。

五是在学风上。学风很重要,我们党历来重视和强调学风问题。在学风上,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科学态度和严谨学风,沉下心来潜心研究,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强调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富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努力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写出对各级党委决策有参考价值的有党史特色的资政报告。要提倡原创性研究、基础性研究,编编抄抄地攒一些书,是不能为现实服好务的。

第三点,北京市党史工作肩负着特殊的重要任务。北京市作为首都,在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党的历史上来讲,民主革命时期北京就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地方,是党进行白区工作的一个重要地方。一直到和平解放,北京市的地下党组织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市在各个层面上更有其特殊的重要性。所以说,北京市的党史工作开展得好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你们的工作搞得好,本身对全国党史工作就是一个带动,就是一个影响,就是一个引导。北京的党史工作做得好,对其他地方自然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多方面的影响和推动。另一方面,从北京市的党史资源既丰富又有特殊重要性的角度讲,你们的党史工作做得好,对整个党史研究和党史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所以我想,北京市党史部门的同志一定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要在各个方面有一个新的转变,一定要感到重任在肩,要团结奋斗,创造经验,拿出成果,走在前面,作出贡献,把北京市的党史工作做好。

第四点,特别强调一下党史的资政育人问题。党史工作要为现实服务,要为北京市的工作大局服务,要为中心工作服务,这是最根本的任务。要想资政育人,就要着眼于现实。远离现实的党史工作包括党史研究不能说绝对没有意义,比如有存史的作用等。但是我们的根本任务是资政育人,不是单纯为了存史而写史。从正面讲,我们需要很好地总结我们党的经验也包括教训,很好地认识我们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改革开放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我们党执政的规律性。应该说,我们的知识、我们的水平都是很有限的。结合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我们要进行历史的思考、理论的思考和现实的思考。我在几个地方都讲过,我认为党史研究首先要进行历史的思考,这个历史的过程当时是怎么样的,用今天的概念去套过去是不行的,不能用今天一个简单的标准去认为过去怎么样。比如“文化大革命”,今天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会说那是完全错误的,那是不应该的,这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但在当时那个时候可不是这样。也就是说,现在的社会认识水平比那个时候的认识水平要高得多,有根本的不同,因为现在的认识是我们党在拨乱反正总结了经验教训以后的认识。这是今天的社会认识水平。因此,研究任何历史问题都不能简单地用今天的社会认识去看问题。要历史地看,要历史地去思考它。另外,我们必须进行理论思考。我们党是以正确的理论指导的党,采取理论的思考、理论的思维,我们对历史才能有一个深刻的、本质的认识,才能达到规律性的认识。同时,历史的思考、理论的思考不能脱离现实,要和今天的现实紧密结合起来,还要进行现实的思考。举一个例子,我看到一篇文章写得很不错,讲我们党对“三农”的认识。“三农”是近几年概括出来的,但事实上它是一直存在的。民主革命时期,主要是农民、农村问题。由城市到农村,由农村包围城市,长期生活战斗在农村,就面临着一个认识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了农民、农村、农业的“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怎么对待农民、怎么对待农业、怎么对待农村,我们是怎样走过来的,回答这些问题就涉及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涉及党的一系列政策。我们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只有从现在的角度思考,才能够把历史认识得更清楚。这就是从现实翻回去看,也就是说,我们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进行现实的思考,总结过去的经验,对历史才能有一个与时俱进的认识。北京市委领导同志对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强调:要资政育人,要为现实服务,要为市委的中心工作服务。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党史工作的价值就很难体现。

要真正做到资政育人,不那么简单,需要我们很好地学习、很好地提高、很好地思考。党史工作者绝对不能当书呆子,绝对不能死抠书本,而应该在政治上是很强的,同时在学术上、业务上也是很强的,这样才能够适应工作的需要。除掉书本知识之外,还要有社会知识,还要有社会阅历。研究历史,当然不是说只有从那个时候过来的人才能研究,以后的人就不能研究了。但是要看到,你确实没有那个时期的感受,因此容易把问题简单化,是也好,非也好,容易用今天的认识、简单的逻辑去套。比方说,对历史上犯过的一些错误怎么看?现在看似乎是一些很明显的问题,但那时候就是一种探索,很容易犯错误。认识事物需要有一个过程。大家都希望我们的思想理论、方针政策最好不要有曲折,最好一下到位,但是“最好”不等于现实,“最好”只是我们的一种愿望。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我们所有的错误都应该犯,所有的错误都应该犯得那么严重。我们要历史地、客观地看待历史,这就需要很好地学习和提高。

党史宣传、党史教育的意义十分重要。我们党自己不宣传自己,自己对党员、对人民不进行教育,那后果是严重的。北京作为首都,是我们国家的大脑和心脏,党史资源又丰富,现在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把我们党这几十年的各种历史遗迹、文物好好保存起来,要特别珍惜它,因为其他地方没有。昨天我们去香山看了双清别墅。双清别墅的名字很有诗意,实际看到的房子很普通。尽管它的陈设比较简单,但是我们看到中央来到北京以后,就在那个地方,就在那么几间普通的房子里,指挥了解放大半个中国的战役,筹备了新中国的成立,度过了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几个月。像这些地方,我们要认真保护起来,毁坏了再恢复就不行了,恢复的就是仿制品了。这些年首都的变化非常大,有些标志性的革命遗址遗迹,我们一定要保留下来,这是一种宝贵的历史财富,对后人是一种历史真实的、具体形象的教育。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非常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