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纪连海新解乾隆朝三大名臣
6269000000001

第1章 刘墉的家世与皇室渊源之谜一

看过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的观众,一定对电视剧里面刘墉与乾隆皇帝的特殊关系印象深刻,剧中说刘墉是六王爷的女婿、皇太后的干儿子。这样的事有可能是真的,查阅《清史稿》,上面写得很清楚,刘墉既不是六王爷的女婿,更不是皇太后的干儿子。但是,刘墉他们家与乾隆皇帝的关系的确不一般。

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清史稿》所说的呢?

要说这《清史稿》,可是研究大清朝二百九十六年历史最为重要的一本参考书。因为我们“:正说清朝二十四臣”系列讲座经常要引用到《清史稿》的内容,所以,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其相关内容。

《清史稿》的地位中国历史上,向来有后朝为前朝修史的传统。比如宋、辽、金三朝灭亡以后,元朝统治者就分别成立了宋史馆、辽史馆、金史馆,先后用了几十年的时间,陆续修成了《宋史》、《辽史》、《金史》这三本“正史”;元朝灭亡以后,明朝统治者又依据惯例成立了元史馆,修撰了《元史》一书;明朝灭亡以后,清朝统治者又依据惯例成立了明史馆,修撰了《明史》一书。

因此,清朝灭亡以后,北洋政府经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批准,于1914年成立了清史馆,负责修纂《清史》,由近代著名史学家赵尔巽总负责。

在这部《清史》的编纂过程中,中国一直处于军阀割据混战的动乱年代。就在书稿刚刚修成、还没有经过正式校订之时,国内发生_r南京国民政府“二次北伐”成功、北洋军阀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等一连串的大事件。

此时,清史馆失去了资金方面的支持者,也失去了一个安宁的修史环境,那些修纂者们担心Ltl己十几年辛勤劳动将被化为灰烬,于是决定立即付梓刊行,正因为如此,只称之为“史稿”,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以正史命名。

参与《清史稿》修纂的工作AX前后有三百多人,编纂时间长达十四年多,最后成书五百三十六卷,)八百余万字。此书记事上起努尔哈赤称汗(1616年),下至宣统三年清帝退位(1911年)。部分内容涉及辛亥革命之后的张勋复辟、溥仪离宫后出走天津等事件。

《清史稿》的大部分内容依据《清实录》、《清会典》、《国史列传》

及其他一些档案资料写成,修纂者将这些史料汇集起来,做了一些初步整理,使读者能够从中看到比较详细、系统的清代历史面貌。其中一些清末人物的列传并非取材于常见的史料,当另有所本。

但是,《清史稿》在政治观点、体裁体例、史实内容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有不少甚至是错误的。由于当时的编写者大多为清室的遗臣遗民,他们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场来写清朝史,不免有个偏向;更因为全书成于众人之手,彼此照应不够,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核改,刊行时也没有经过认真校对,是以体例不一、繁简失当,以至于年月、事实、人名、地名的错误往往可见。

南京国民政府“二次北伐”后,故宫博物院接收清史馆,并组织人员对《清史稿》进行检阅和审查,谓该书错谬,“计反革命、反民圈、藐视先烈、体例不合、简陋错误等,十有九项”。国民政府遂将该书定为禁书,不准刻印、发售。

《清史稿》有如上很多缺点,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一部完全符照正史体例的纪传体的《清史》问世,因此,几十年来,《清史稿》仍然是清史研究者最为倚重的一本参考书。

刘墉的家世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说刘墉他们家与乾隆皇帝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怎么就不一般了呢?刘墉他们家绝对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只是一般的汉族官宦之家,刘墉家世与清朝几代皇帝的关系非常特殊。

刘墉他们家可以说是清朝皇帝的忠实臣民,这要从顺治皇帝算起。

顺治皇帝也就是爱新觉罗·福临,他继承清朝皇帝之位不久,1644年清军入关,随即迅速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在清军征服中原的过程中,因为政策不是很对头,激起了汉族人民的纷纷反抗。在因为清朝政府的错误政策而导致人民群众的反抗方面,最为典型的事例便是“剃发令”了。

清军入关后,规定所有汉族男子一律要按照满洲男子的发式,“平定四夷,定鼎中原”。我们经常说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剃头挑子一头热”等等话语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出现的。严酷的“剃发令”激起了广大汉族人的反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血案就是因此而起的。

当然,刘墉的祖辈不属于那样的人,他们很早就归顺了清朝,早就剃发易服了。我这里交代一下刘墉先祖的情况。

刘墉的先祖原来是世代居住在江苏徐州砀山县大刘村(今砀山县属安徽,所以安徽人也认为刘墉是他们的乡亲),与汉朝的建立者刘邦是同乡、同族。元末明初社会动乱,他们迁居到今天的山东曰照。明朝成化年问(1465年~1487年),又迁居到今天的山东诸城。所以,我们常常称刘墉是山东人。这一点,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里面没有说假话。

用“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来形容刘墉的家族一点都不为过。

在山东诸城,没有一家敢与刘家叫板。

刘墉的高祖父刘通明末时曾考中了秀才。清军入关时,刘家率先归顺了大清朝,逐渐受到重用。此后刘家在历次的科举考试中接连得中,官运也逐渐亨通起来了。

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于顺治九年(1652年)参加顺治朝的进士考试,一举考中。从这一年算起,到嘉庆十九年(1814年)为止,前后一百六十二年问,山东诸城刘家共计考中进士十一位、举人三十五位。

刘必显考中进士后当上了户部广西员外郎,是刘氏家族在外任职的第一任高官;刘墉的祖父刘棨后来官至四川布政使,刘棨的二哥刘果则官至江南学政。员外郎就是朝廷的备选官员,江南学政是主管江南地区学生学习及参加科举考试的官员。

刘墉的祖父刘柴是清代康熙年间著名的清官,曾和张伯行、陈鹏年等并称,入选《国朝循吏传》。

《国朝循吏传》是八卷本的《历代循吏传》中的最后一卷,《历代循吏传》是康熙、雍正朝时的著名大臣朱轼和蔡世远两个人合写的一本书。这里的“国朝”实际上指的就是清朝。本书写作的时间是在康熙年间,正式出版于雍正七年(1729年)。朱轼和蔡世远曾被雍正皇帝指定为接班人弘历——日后的乾隆皇帝——的老师。也就是说,乾隆皇帝在当皇帝前由其老师介绍,已经很了解刘墉祖父的为人了。

从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开始,刘氏一门出了“文正公”刘统勋、“文清公”刘墉、“文恭公”刘镮之祖孙三公二宰相,成为实实在在的名门望族。其中,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最受清朝廷重视,官居内阁大学士、漕运总督、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刑部尚书、《四库全书》正总裁等要职,乾隆十九年又加太子太傅。刘统勋死后,清朝皇帝赐其谥号“文正”——关于这个词的含义,我们后面再讲。

刘统勋与《天下粮仓》

提起刘墉的父亲刘统勋,相信很多人都是从电视剧《天下粮仓》里知道的。历史上,乾隆年间的粮食问题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乾隆年间的粮食问题其实是人为的,直接责任者应该就是乾隆皇帝本人。

乾隆初年,乾隆皇帝出于备荒考虑,决定拿出银两采购粮食以充实国家粮库。他当时甚至采取了禁止以粮造酒、落榜生员可用银子买秀才等措施。但囤粮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十年时间国家粮库不过增加了六百多万石粮食。

由于忽视粮食流通这一最基本的规律,使得地方粮价高涨,引发多起民变,饥民抢粮抗租的事时有发生。

后来乾隆皇帝放宽了粮食政策,这场危机才渐渐平息下来。刘统勋与乾隆初年的粮食案其实没有多大的关系,而《天下粮仓》把这笔账算到了一些贪官头上,也是冤枉了他们。其实那个时候的贪官还不是很多,为什么呢?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此前的雍正皇帝下手极狠,已经杀掉了很多贪官,使得很多官员只能夹着尾巴做官,哪里敢贪污呀!

第二,乾隆皇帝刚刚即位,很多官员还在察言观色、等待时机。

清朝皇帝有上任就杀掉一批前朝重臣以确立自己权威的传统,所以当时就连清官都怕被砍头,更别提贪官了。此前有康熙皇帝擒拿鳌拜,此后有嘉庆皇帝杀掉和珅,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刘统勋在官运上可以说是亨通了,他曾任工部、刑部、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上书房总师傅等职。由于他清廉有为,深为雍正、乾隆倚重。

也许有人看得出来,刘统勋所担任的这些职务很有意思。

我们先说这个容易的:工部相当于建设部,工部尚书相当于建设部部长。刑部相当于公检法机构,刑部尚书相当于公检法机构的最高领导人。吏部主管官员的考核和选拔,相当于人事部及组织部,下面分为四个具体机构,俗称为“喜、怒、哀、乐”:喜,指文选清吏司,主管选缺、补缺,故日“喜”;怒,指考功清吏司,主管处分,故日“怒”;

哀,指稽勋清吏司,主管丁忧,故曰“哀”;乐,指验封清吏司,主管抚恤、思荫,故日“乐”。

再说这个东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这都是什么官职呢?

大学士是唐朝的时候开始设立的,最初由宰相兼领。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四个馆,大学士的主要职责是陪着皇帝练习书法、欣赏绘画、欣赏音乐、协助编练舞蹈等。明朝的时候以儒臣为殿阁大学士,大学士成为内阁长官,负责起草诏令、批答奏章,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清代的大学士是荣誉官职。专以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三阁(文渊、体仁、东阁)为名称,汉人非翰林出身不授此官(少数例外)。

刘统勋担任的就是三阁大学士中的东阁大学士。

翰林院也是个官署名称,开始设置于唐朝,供职者称“翰林学士”。

消朝时的翰林院掌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其长官为掌院学士,所属职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翰林。刘统勋所担任的就是翰林院的最高长官——掌院学士。

由此看来,到刘墉的爸爸刘统勋这一代,刘墉家族与乾隆皇帝的关系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那么,刘统勋干过什么重大的事件,能够让乾隆皇帝看重?这些与刘墉日后的遭遇到底有多大的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