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
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本世纪(21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此,必须采取以下战略措施:
(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2.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要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3.要加快发展现代化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4.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能源产业,要强化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大型煤炭基地,调整改造中小煤矿,开发利用煤气层;以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煤电,鼓励煤电联营;有序开发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实行油气并举,扩大境外合作开发,稳步发展石油替代产品;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二是加强水利建设。三是加强交通运输建设。合理布局,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四要加强矿产开发。五是加强对重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的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和信息引导,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没有工业化,就没有整个现代化文明。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使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以建立起一个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业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括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
6.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信息化是指现代技术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上的应用并以此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是通过加快信息高科技的发展及其产业化,提高信息技术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军事等社会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水平,并推动经济和社会更快发展前进的过程。由信息化驱动的经济结构调整,将大大提高各种市场物质和能量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为此,一要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二要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三要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必须扩大就业,要处理好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实体经济与虚构经济的关系以扩大就业。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决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
(2)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流通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护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
(4)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一是加快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二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三是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四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
(5)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二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三是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四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五是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发展是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在率先发展中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海洋经济。
(2)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包括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
(3)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完善户籍和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统筹做好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人文环境,保持地方特色,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是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重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二要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三要实施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四是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健全法律、法规,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五是强化节约意识,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2)加大环境保护力度。(3)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五)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强改革开放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注重把行之有效的改革开放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2)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责分工,推进电子政务。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3)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4)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统一各企业的财税制度。调整和完善资源税,实施燃油税,稳步推行物业税。(5)加强金融体制改革。(6)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失信惩戒制度。(7)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8)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1)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科学技术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把能源、资源环境、农业、信息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开发放在优先位置,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在信息、生命、海洋、纳米及新材料等战略领域超前部署,集中优势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增强科技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若干重大科学工程,支撑科学技术创新。加强科学普及,繁荣和发展哲学和社会科学,积极推动理论创新,进一步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2)坚持教育优先发展。(3)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谐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2)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适应劳动力供求结构的新变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职能机制。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3)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4)合理调节收入分配。(5)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6)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7)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四位一体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综合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要求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和新要求:
(1)全球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政治、经济浪潮的扩展将推进我国加快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必须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从全球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发展视角去分析它们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复杂影响,转变观念,随机适应,深化改革,以大世界、全球化、现代化的视野,去设计和规划中国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蓝图,建设新的政治框架。
(2)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推动小康社会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由、平等、竞争、公开、公平、公正等一系列价值观念,既与社会主义民主本质属性息息相关,又渗透到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促进了政治民主化、法制化步伐。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政治文明建设必将获得新的推动力量。
(3)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的深入,将推动小康社会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全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将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不断扩大;党内民主将充分发扬,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水平将大大提高;基层民主迅速发展。
(三)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
十七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一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二要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三要坚持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保证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四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贯彻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五要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完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和社区,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一要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要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提高执法水平。四要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五要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及公务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3.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一是党的领导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二是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监督,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等。
4.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
一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二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
5.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二要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和权限,正确处理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三要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科学规范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四要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实现政事分开。
6.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一要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二要完善诉讼程序,保障人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三要改革司法机关的工作机制和人财物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司法审判和检察同司法行政事务相分离。四要加强司法工作监督,惩治司法领域中的腐败。五要加强司法队伍建设。
7.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一要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吸引和集聚各类优秀人才。二要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三要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四要深化改革一系列干部人事制度,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辞职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完善干部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探索完善党、政、企、事干部人事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和完善干部双重管理体制
总之,要打破选人用人中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积极营造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8.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一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确保执政为民。二要加强各种监督机制,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强化领导干部内部监督,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三要完善各种制约机制,完善重大事项和重要干部任免的决定程序,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察体制,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实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等。
9.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地解决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二要加强政法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改进社会管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四要加强国家安全工作,警惕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等分裂活动。
三、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1.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精神文明,为小康社会物质文明、社会文明提供强大动力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综合,人类文明越发展,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文化不仅反映着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社会的状况,而且以巨大的反作用推动或阻碍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或社会进步。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在支持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促进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发展。同时也证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不仅仅依靠物质财富的增长来推进,还必须有先进文化和精神动力的不断发展、强化和提升。
2.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以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为依托
政治既受经济制约也受文化制约;政治影响文化、促进文化,又以相应的文化为其生存条件。先进文化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文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启蒙、引导作用。文化的作用稳定、持久、深刻,对政治的影响巨大,在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是一定政治结构、政治组织运行的基本条件,政治的运作要以一定的文化为思想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推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推动法治国家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意识,提高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参政议政能力,提高现代文化观念,促进政治文明。
3.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以先进文化与精神文明为支撑
发展先进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一是可确保和谐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目标模式的科学性,表现为通过先进文化建设引导人们自觉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指我国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范畴;第二层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大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第三层指和谐是一个社会稳定、成熟的表现,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理想追求及根本利益所在。二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精神和智力资源。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指导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建设。三是有利于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掘新的精神因子,提炼新的思想元素,培育新的和谐理念及和谐精神,汲取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四是有助于确立以和谐为旨归的道德评判体系。通过发展先进文化,以和谐社会观为核心,大力宣传并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自然观、竞争观等现代观念,积极汲取传统道德中的优秀成分,使全社会逐步形成以和为贵、和为真、和为善、和为美的共识及其相应的道德体系。五是有助于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
4.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重视和加强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
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各种力量的有机总和,是所有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世界强国据以确立其国际地位、发挥其国际影响和作用的实力基础。精神文明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建设成果,蕴含着推动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智力因素,核心是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创造能力的充分发挥。发展先进文化、提升精神文明有利于凝聚和发展软实力,有利于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与和平崛起。
5.提升国民素质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
国民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智力素质、知识文化素质、科技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等素质状况,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面貌与发展。进入小康社会,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对国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强化文化建设,促进精神文明提升,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才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通过弘扬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发展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宇宙的现代社会主义文化,继往开来地形成凝聚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炎黄子孙发愤图强、抵御外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二)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热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1.牢牢把握先进的文化方向
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一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二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改革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三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2.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此,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文化创新既是实践“三个代表”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文化创新就是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民族精神的培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为此,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这是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3.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实施以德治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为此,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二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四要加强和改造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4.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能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和科学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必须紧紧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以科技作为重点和推动力,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与此同时,要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要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此,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三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四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五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对农村教育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完善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和制度。
5.积极发展文化事业
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国家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并鼓励它们增强自身发展活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为此,一要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党和国家重要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二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三要积极推进卫生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四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6.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体制改革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进行。一要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把深化改革同结构调整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要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邓小平思想年谱》。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7]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中国财政出版社1997年版。
[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05年10月18日。
[9]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18日。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1]吕书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2]《1998/99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13]李京文主编:《21世纪中国经济大趋势》,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4]李成勋主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15]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讲话”,《团结报》,2005年6月28日。
[16]陈崎嵘:“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人民日报》,2005年3月18日。
[17]王诵芬:《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比较研究》,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18]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