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毛泽东没有像癌症那样迅速导致人死亡的疾病,肺心病不发作的时候尚可。只是视力锐减,使他不能看东西,这对手不释卷的他来说,简直如同盲人。现在读书,其实是听书,文件、书信多由张玉凤给他念。过去亲自动手起草讲话稿、批阅文件的习惯从此改变,开始由秘书按照他的意见在文件上画圈或签署指示。
白内障手术,一般要等其成熟了才能做。为了解除毛泽东的痛苦,根据毛泽东的实际情况,专家们提出给毛泽东做白内障针拨术,手术后两至三个月配眼镜矫正视力。这份报告经周恩来、邓小平、汪东兴、王洪文、张春桥等医疗组领导审批后,又征求毛泽东本人的意见,得以获准。
对于眼科大夫来说,“白内障针拨手术”是个很小的手术,只需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可现在要手术的不是一般病人,而是亿万人敬仰的伟大领袖,还是那个神话充斥的时代,任何一个医生的手术刀也会感到沉重。在这样的背景,虽然领导一再鼓励主刀大夫唐由之不要紧张,可他能不紧张吗?
毛泽东非同一般病人,还在于他极强的主观意志。他不愿干的事是谁也劝不住的。尤其对医生,毛泽东有许多奇特的想法,比如不信中医中药,不喜欢各种检查,小病总要抗一抗,实在抗不住,就全部交给医生,他本人再也不管了,不懂医的更插不得嘴。这便使得给毛泽东治病成了一件难事,更别说动手术了。
准备手术那天,好在毛泽东休息得很好。当张玉凤把要做手术的事一说,毛泽东情绪很高,手一扬:“做!”
毛泽东的那个姿态简直像指挥一场大战,他很久没有指挥什么“战斗”了,也很久没有这样的好心情了。
手术室设在毛泽东的卧室与客厅之间的房中,经过严格的消毒,已搬进了无影灯等医疗器械。
接到毛泽东准备做手术的通知后,负责毛泽东医疗组工作的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立即赶到“游泳池”。张玉凤见到周恩来,有些惊讶,关切地问:“总理,您有病,怎么还来呢?”
周恩来笑了笑:“我的病不要紧,应该以主席的健康为重。”
毛泽东是个特殊病人,别人需要安静,而他需要“声音”,他让秘书给他放岳飞词《满江红》的唱片。伴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铿锵唱腔,毛泽东步履蹒跚地走进临时手术室。他认出了唐医生,和他说笑了几句,手术便开始了。
不懂医的人们,不敢看下刀,只是从唐医生大口罩上方露出的两只眼睛判断缓急。而医生一拿起手术刀,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刀尖上。他的耳朵里什么声音也听不见了。
手术很顺利,仅用了8分钟便完成了。术后,毛泽东的眼睛上还蒙上一块纱布。这块小纱布也给医生们的心里缠上了很重的负担,因为最后结果要等揭下纱布才好说。
一星期过得像一年。
7天后,医生轻轻揭掉毛泽东眼上的纱布。大家屏气注视着毛泽东的反应。只见毛泽东眨动了几下眼睛,想尽量把眼睛睁得大一些。突然,他有些激动地指着一位工作人员的衣服,准确地说出了服装的颜色和图案。接着,他又指着墙壁说:“那是白的!”
房间里顿时欢呼雀跃起来,连平时在毛泽东面前有些拘束或不爱说话的人都交头接耳,欣喜之状难于言表。毛泽东仍平静地坐在椅子上,看着他眼前活泼的年轻人,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