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沿途坎坷皆风景
62548400000025

第25章

第二天上午。杨文军和宋刚去联系车子,其他人员在家里收拾东西。杨文军在出租车市场,租好了一辆小货车,又联系好了一辆中巴车。协商好运输费和其它费用后,交了定金。约定明天早上八点钟,到通化街xx号院内上车。车子联系好后,杨文军和宋刚回到院坝,给房东大姐说明了情况,结清了水电费。

她说:“搬家也好。本来我们这个地方,生意做不长久。到一个新的地方。生意会更好。祝你们到新的地方,生意兴隆!”

杨文军。十分感谢房东大姐,对杨文军他们的照顾。回到楼上。

杨艳问杨文军:“这一次搬家有多么远,车子要跑多久?”

杨文军说:“这一次搬家路程很远,大约车子要跑三天三夜。一定要给小不点,准备好吃的和用的东西。”

杨艳说:“我给小不点准备好了,两个水瓶装开水,两个奶瓶,又买了一袋奶粉,小不点吃的用的,都准备好了。”

杨文军感激地说:“还是大姐姐,把小不点的事情想得周到,又照顾得好,小不点长大以后。我们会把这些事情告诉她,她会记得你这位大姐姐,对她的照顾。”

杨艳说:“我是大姐嘛!照顾好小妹妹是应该的。”

早上。起床后吃了早饭。大家在院坝里等着车子来,杨文军又一次去,感谢两位大姐的帮助。

过了一阵。车子来了,司机也帮忙上东西。杨艳喂饱了小不点后,把她放在纸箱里盖上纱巾,把纸箱放在中巴车的坐位上。又把两个水瓶和奶粉,奶瓶,小不点用的东西,装在一个纸箱里,放到中巴车的过道。东西装完后。货车副驾驶台去了两个人,其余的人上了中巴车。杨艳挨着小不点坐下后。揭开纱巾。这时。小不点醒了,睁开眼睛看着大姐姐,杨艳摸了摸小不点的脸。

杨艳深情地说:“小妹妹。我们搬家了,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做生意。“

小芳说:“她又知道什么,以后长大了讲给她听她才知道。

两台车子出发了。杨文军在心里想。冷水滩。这几个月的生意不错,还是有很大的收获。在这里。我们有了可爱的女儿。也学到了做生意的方法,就是零售产品。也增强了在社会上生存的本能。

三天后的下午两点多钟。车子到了兰溪市,溪西桥下的出租房。杨文军打开大门,两台车子进了院坝,把东西下在院坝里。付清了两台车的费用,他们回冷水滩去了。

人员们。把楼上房间收拾干净后,把生活用品搬进住房。生产机具及用具,搬进楼下生产间里。大家又把院坝,打扫得干干净净。杨艳抱着小不点上了楼,又喂了一瓶奶粉后,放在纸箱里,把纸箱放在床上,小不点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扳。杨艳逗着她玩。事情做完后。一起在大桥下面饭馆吃了晚饭,回到出租房休息了。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杨文军。到公司王主任那里去交房租。

王主任说:“我们公司这里没有电工,安电怎么办?”

杨文军说:“没有关系,我原来做过电工,我们自己安装。”

交了房租后。王主任带杨文军,来到出租房旁边,修理厂打开电工房。

王主任说:“三相电就从这里,接过去就行了,这里面电缆线都有,只有你们一家用电。安装电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王主任说完话后。抄了电表和水表,回公司去了。杨文军叫来宋刚,刘永建一起,拉电缆到生产间,忙了一阵。三个人把电和机器安装好,送电试了机器,一切正常。生产准备工作做好了。

下午。宋刚和刘永建,在溪西桥下市场,购买生产材料,并拉了回来,熊兴明和几个生产人员,买来生活物资。

晚上。杨存华。做了一桌菜,大家坐在桌子旁边。

杨文军深情地说:“我们又搬家了,我和宋刚,来兰溪租房子的时候。观察了兰溪的生意,店里的桃酥比冷水滩。要高出一块钱一斤。还有很多人买。城市到处都摆得有摊。也没有人管。食品摊的生意好。”

宋刚又说:“兰溪的打工仔多。从经济条件来看,兰溪比冷水滩要好一些。”

杨存华。给大家倒上酒,杨艳和小芳倒上饮料。

杨文军端起酒杯又说:“我们又搬家了,到了一个经济条件,更好的地方。来。大家举杯。祝愿渝川,在兰溪生意兴隆!”

大家碰了杯喝了酒。晚饭后。杨文军。安排明天休息一天。后天开工生产。

小芳。到了兰溪后。心情好多了。女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经过了冷水滩的惊险,小芳。对女儿转变了看法。也十分疼爱她了。

开工生产这一天。早饭后。大家穿上工作服。按照冷水滩。做的产品生产,四个品种,一样做一部分出来。先做鸡蛋饼。熊兴明开始配料。配好料后。杨文军和熊兴明,点盘做胚子。刘永建烤饼干。大家忙了一上午。鸡蛋饼和芝麻酥,做了一部分出来。

杨文军说:“午饭后。做花生酥和营养饼。下午。我和杨艳,宋刚。我们三个人,拿去卖起来看,兰溪的生意到底如何?”

午饭后。又做营养饼和花生酥,到三点多钟。两个品种,又做了一部分出来。宋刚。把摊车推到生产间门口,把货装在纸箱和盘里。宋刚推着摊车,杨文军骑着三轮车,带着杨艳一起出发了。三轮车过了大桥,下桥后来到南京路。看到马路两边人行道上,摆着一些摊,有服装,地摊小商品,还有水果,煎饼,茶叶蛋,烤火腿肠和煮熟的土豆,卖食品的摊多一些。行人少。只有个别摊上,有顾客在买东西。

杨文军。骑着三轮车,往前走了一小段路。看到右边人行道上,一个卖水果的摊。摊主是一位三十几岁的女人,大约一米六高,皮肤黝黑身材饱满,穿着T恤衫牛仔裤。正在给一个顾客称苹果,她的旁边有一个空位子,杨文军停下三轮车,杨艳下车后。杨文军把三轮车拉到空位置上。

宋刚推着摊车来了,杨文军把三轮车拉到后面,宋刚把摊车拉到位置上。杨艳开始整理货,宋刚准备好秤,铲子,袋子,饼干整理好后。杨艳站在摊车后面,杨文军和宋刚。坐在摊后面三轮车上。

杨文军对杨艳说:“我们今天先卖六元钱一斤。”

杨艳说:“要得。先卖六元钱一斤。生意好以后再卖七元钱一斤。”

过了一会。一位三十几岁的女人,手里提着菜往摊车前经过。

杨艳对她说:“刚出炉的鸡蛋饼,又香又脆,来尝一尝嘛!”

她停下脚步。来到摊车前,看了一下饼干。杨艳铲了鸡蛋饼,送到她面前,她拿了一个尝了以后。又把几个盘里的饼干,又看了一下。

她微笑着说:“这饼干又香又脆是好吃。”又问:“多少钱一斤?”

杨艳说:“六元钱一斤。”

她又说:“我买十元钱的饼干!”

宋刚。上前去撕了袋子,铲了三铲,分别装进两个袋子里,交给杨艳。杨艳称好后。又加了一点交给顾客。顾客拿了十元钱,提着饼干向大桥方向去了。

杨艳笑着说:“开张了,做头个生意就卖十元钱。”

两位大妈。提着菜往摊车前经过,杨艳铲了鸡蛋饼叫她们尝,她们尝了鸡蛋饼。

其中一位大妈说:“这饼干又酥又脆是好吃!鸡蛋的味道还很香,适合我们老年人吃,我们一个人买一斤。”

问了价格后。宋刚。撕了袋子装了两袋鸡蛋饼,杨艳称好后。她们付了钱,提着饼干走了。

下班了。马路上有骑摩托车的,有骑自行车的。走在人行道上的人,边走边看摊上的东西。他们走到食品摊前,有的人就买自己喜欢的食品。有行人经过杨艳摊车前,有几个中年女人,停下脚步来看饼干。

其中一位中年女人问:“这是啥子饼干,我们还没有看见过?

杨艳说:“这是鸡蛋饼干,才做出来的新品种。好吃得很,你们尝一尝嘛!”

杨艳。铲了一点鸡蛋饼干,她们尝了后又问了价,一人买了一斤。路过的人看到,有人在买饼干也过来看。杨艳铲给她们尝,尝了后她们都要买。摊车前围起了人,杨文军也上去帮忙,又从纸箱里拿出货来倒在盘里,忙了一阵后。纸箱里的饼干拿完了,就剩下盘里的饼干,杨文军看到下班的人还很多。

杨文军对宋刚说:“你骑三轮车赶快回去拿饼干来。”

宋刚放下铲子。拉过三轮车,到马路上骑着就走。杨文军给顾客装饼干,围着摊车的顾客,买好饼干走后。又来了几位顾客,连续做了一阵生意后,盘里剩下的饼干,还有少部分了。杨艳把盘里的饼干,整理了一下。旁边水果摊女人,这一会没有生意,来到饼干摊旁边。

她说:“你们的生意很好,这种饼干在兰溪,还没看见有人卖过。兰溪这里厂多,打工仔也多,他们有钱喜欢吃甜食糕饼,你们的饼干生意会很好。”

下班的人还很多。摊车前经过几位提着菜的行人,他们看到摊车上的饼干,停下脚步过来看。杨文军。铲鸡蛋饼给他们尝了后,又问了价,其中一位中年女人,带着四川口音。

她说:“便宜一点嘛!我们一人买一斤。”

杨艳笑着说:“老乡。我们这种饼干,材料用得真鸡蛋加得多,又酥又脆香得很,就是这个价格了。给你们称好一点,不就是便宜了。”

她们答应了。杨文军。撕袋子按照顾客要的品种,连续装了几袋,放在盘的后面等杨艳称,路过的人看到,有人围着摊车买饼干也过来看,他们看到盘里的饼干很少了。

一位中年男人说:“饼干太少了,还拿一些出来嘛!”

杨文军说:“这里没有了,你们稍微等一下。有人回去拿马上就来。”

宋刚骑着三轮车来了,到了摊车前停了下来。急忙从三轮车里拿出饼干,杨文军接过来倒在盘里,又继续给顾客装袋子。宋刚。分别把四个品种倒在四个盘里。又把三轮车,拉到摊车后面来帮忙。

三个人忙了一阵后。杨文军。又把三轮车里的饼干,拿出来倒了一些在盘里。顾客买好饼干走了后,又来了一些顾客。生意做到六点多钟,顾客买好饼干走后,盘里剩下的货很少了。宋刚整理了一下盘里的货,杨文军。看到还有一些人下班路过。心里十分高兴。

杨艳说:“今天。开张的生意就这样好,看来兰溪的生意,不比冷水滩差。这些地方的人有钱,尝了就买又不讲价。”

又来了几位顾客,杨艳铲鸡蛋饼给他们尝了以后。一人买了一斤,盘里的饼干全部卖完了,宋刚收拾摊车,杨艳拍了拍钱包。

杨艳高兴地说:“我们今天大丰收,一下卖了这么多的钱,兰溪的生意真的好做,看来我们要在这里发财了。”

杨文军对杨艳说:“你拿点钱给宋刚,到溪西桥下菜市场,买点好菜回来,我们今天晚上庆贺一下。”

宋刚拿着钱,骑着三轮车走了。杨文军推着摊车,杨艳跟在后面,过了大桥回到院坝,把摊车推到边上。熊兴明看到杨文军回来了,从生产间出来,看到空着的摊车。

熊兴明说:“今天开张生意就这样好,看来兰溪的生意还不错。”

杨文军说:“有货还可以卖,我们收摊的时候,还有很多下班的人,看来兰溪的生意比冷水滩还要好。这里厂多打工仔有钱,他们尝了就买。又不讲价。”

说完话。杨文军和杨艳上楼进了屋。小芳抱着女儿在玩,杨艳。上去抱过小不点,摸了一下她的脸,又把她放在纸箱里。杨艳站在纸箱前,拍了拍挂在胸前的钱口袋。对着纸箱里的小不点。

大声地说:“小妹妹。你看我们今天赚了很多的钱哟!这一下。我们要在兰溪发财了。你长大以后也要做生意,要做大生意赚大钱。做小生意辛苦,又赚不到大钱。等你长大了。我们一起来做大生意。”

小芳笑了一下说:“今天。下午开张生意就这样好哇?”

杨文军说:“生意很好。下班这一段时间,拿出去的货还不够卖。宋刚。回来又拿了一些货去,都卖完了,还有饼干的话还能卖。收摊的时候。街上还有很多下班的人。”

小芳笑着说:“看来我们该在兰溪发财了。”她又对杨艳说:“小不点她现在晓得啥子,只是知道吃奶粉就睡觉。”

过了一阵。宋刚上楼来叫吃饭了。宋刚。看到纸箱里的小不点,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上去抱了起来看了又看。

他说:“小妹妹很乖,睡在纸箱里很少听到哭声。”

宋刚抱着小不点下楼去了。杨艳拿着纸箱和杨文军,小芳一起下了楼,来到桌子旁边,宋刚把小不点放在纸箱里。大家一起围着桌子坐下,一桌丰盛的菜摆在桌子上,又倒上酒。杨艳倒上饮料。

杨文军高兴地说:“搬家后又开张了。兰溪的生意看来不错。这次搬家这么远也值得,搬到了一个生意更好做的地方,来干一杯!”

大家喝了酒。今天。下午开张的生意,杨文军看到了更好的希望。‘渝川食品厂’。在兰溪会有更好的发展。晚饭后。大家又在生产间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