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沿途坎坷皆风景
62548400000176

第176章

公社书记孟光元。没有批准杨文军去读书。这明显是一种公报私仇的行为。激起了杨文军的愤愤不平,感到非常气愤。他们大权在握,可以滥用职权坑害他人,只有任他们为所欲为。杨文军也是处于无赖,没有办法的事情。又一次改变了杨文军的命运。事后。杨文军了解到,原来卫生队,复员回各个省份的人员,大部分都去上了大学,读了医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各个大中城市医院工作。这件事情。杨文军。也没有给家里人讲。时间久一点,也慢慢冷静下来了。事情之后。杨文军又打听到,原来卫生队复员的人员。合州籍陈治云。被推荐去重庆读医科大学。合州籍的另外一位,杨文军。一个大队的连队战友,被推荐去读了西安交通大学。还有读其它大学的战友。这真是同样一个部队复员军人。命运各有不同。

时间。到了七六年八月份。重庆热水瓶总厂,王治国厂长,对杨文军的工作问题,也没有回应。眼看两年的时间就要到了。父亲有一些着急。他决定亲自到,重庆热水瓶厂去一趟。问一下厂长王治国,杨文军的工作,到底行还是不行。随着。杨文军年龄的增长。这两年。来说媒的谋人,也来了一些。都被父亲拒之门外。父亲看到杨文军的工作遥遥无期,他现在的想法是。工作不得行,就让杨文军结婚安家。年龄再大了,事情就不好办。

九月份。农村在播种小麦,农村家家户户的鸡,被关起来了。鸡下的蛋就少了一些。自由市场卖鸡蛋的人很少了。杨文军。这一段时间。没有做鸡蛋生意。父亲要急忙去重庆问王治国,杨文军的工作,到底行还是不行。要他一个决定。情况决定下来后。好给杨文军,安排婚姻大事。母亲有一些责怪父亲。

母亲对父亲说:“杨文军。回来快两年的时间了。来说媒的人多。也有人专门来说张玉芳。你也把别人拒之门外,你不准杨文军,两年内接交女朋友。两年的时间也快到了。生产队几个好的姑娘,被媒人都说走完了。很多媒人,去给张玉芳做媒,她都没有答应。她不是等着杨文军,是做啥子嘛!我看杨文军也喜欢她。”

父亲笑着说:”我也是为了儿子好。”又笑着说:“不要着急。好的姑娘还在后头。会有好的姑娘,给我们当么儿媳妇。”

杨文军对父亲说:“你不要这样忙着到重庆去。你去了也是给王治国为难。如果。能行的话他早就办好了。他有一定的难处。”

父亲说:“不得行。那个时候就不要答应。把你的婚姻耽误两年了。要不然。我们家又多一个孙子了。”

父亲非常认真。他坚持马上要去问王治国,杨文军的工作问题,是行还是不行。对杨文军好做安排。父亲决定下来了。

杨文军又对父亲说:“我送你去重庆。你一个人去重庆,我们也不放心。走路到合州城那么远。我们家里的人也不放心。”

父亲笑着说:“我的身体很好没有问题。前几年。春节回家探亲。厂里科研所来电报,有急事要我回厂,我到了合州汽车站去买车票。车站售送票员说。这两天都没有车到重庆,客车坏了在修理。没有别的办法。我就从合州汽车站出发走路,第一天晚上。到北碚住。第二天晚上。就到厂里了。你去了反而还不好,我单独问王治国,他才好说一些。”

杨文军知道。父亲是一个,非常顽强的人,同意他一个人去重庆。第二天吃了早饭后。父亲把衣服和生活用具,装了一个背包背着走了。杨文军。又把父亲送到不远的公路上。

父亲对杨文军说:“你回去吧!我去问好了就回来,他总得给我一个说法。”

父亲。为杨文军的事情还在操心。杨文军。心里有一些不安。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想。生产队有几个姑娘,都被媒人说走了。还有张玉芳没有交男朋友。杨文军知道她的年龄,已经二十三岁了。去年下半年。又有媒人来把张玉芳,说给杨文军。杨文军也喜欢她。她有这个意思。两个人在生产队,做农活的时候,经常在一起交往,母亲也看出了,他们两个人的意思。母亲也看上了,这个从小长大,漂亮能干,心灵手巧的张玉芳。同意这门婚事。大哥,大嫂。也同意这一门婚事。

大嫂也说:“张玉芳,人漂亮能干,心灵手巧。针线活做得好。她扎出来的鞋垫,在全大队的姑娘中,数一数二。脾气也很温和。和杨二娃的么爸,组成一个家庭好得很嘛!”

他们给父亲商量的时候。父亲也不同意。

父亲说:“杨文军和她结了婚。如果。杨文军。到热水瓶总厂去上班。也是一个是工人,一个是农民。负担很大的。如果她愿意。就还等两年。杨文军。实在没有办法,去热水瓶总厂上班。到那个时候再说。现在暂时不谈这个事情。”

母亲说:“你让人家还等两年。人家的年龄又多大了。你的儿子年龄也多大了。万一工作没有,人家年龄大了,被媒人说走了。那不是两头失误了吗?”

所以。父亲就着急了。杨文军。是一个从小就听父亲,母亲的话的人。父亲是为了自己好。杨文军对婚姻问题,没有那样紧迫。

杨文军。又继续在生产队做农活。也经常和张玉芳接触。两个人有说有笑。关系十分融洽。有时候。生产队的社员,在杨文军院子旁边干农活。在劳动途中,休息一会的时候。她还要到杨文军家里来,和杨文军的母亲说话。对杨文军的父亲,母亲有礼貌又会说话。

过了几天时间的下午。父亲回来了。他把王治国给他说的事情,又给全家人说了一遍。

父亲说:“王治国还是那个意思。热水瓶总厂。还一直没有招工人。工人满员了。他向公司申请了一个名额。厂医务室要配备一位医生。看什么时候批准下来。王治国他也不知道。”又对杨文军说:“老么。婚姻问题,你还等一段时间吧!老爸也是为了你好哇!”

杨文军笑着说:“婚姻问题。我一点都不着急。我今年才二十五岁。国家规定结婚年龄。男人二十五岁。女人二十二岁。才能办理结婚手续结婚,现在忙什么嘛!一点不着急。”

杨文军的婚姻事情,就这样搁置下来了。一天晚上。

母亲又给杨文军说:“我也舍不得张玉芳走了。她是一个好姑娘。配得上我的么儿,我看你也喜欢她。她对你也很好。我又悄悄派人去,给张玉芳家人说,要张玉芳,还等你一段时间。”

杨文军笑着说:“母亲。你把事情想得简单了。你要人家还等一段时间。她的年龄又有多大了。她知道。如果。我到热水瓶总厂去上班,这门婚事就不得行。她这不是白等了,她会愿意。她的年龄又多大了,别人会闲言闲语。又好找男朋友。她也有她的想法。我听说她满二十三岁了,你也知道,一个姑娘年龄大了,还没有接交男朋友,会有很多的风言风语,人家又怎样承受得了。”

母亲有些着急地说:“张玉芳。这是我从小看着她长大的。这么好的姑娘。我早就要这个打算。就是不敢给你父亲说。怕他骂人。”

杨文军又笑着说:“命运决定。不得行的事情,就是不得行。”又说:“父亲不是说过,会有好的姑娘,给你们当么儿媳妇。”

热水瓶总厂的事情,一拖再拖,杨文军的婚姻,也是一拖再拖,迟迟没有决定下来。时间。七七年春节快到了。杨文军。这一段时间没有做鸡蛋生意。

一天。杨文军在尖山赶集。碰到一些老战友。他们带着家属。有的战友还抱着小孩。好久没有相见了。大家在一起问这问哪。杨文军。看到战友们都带着家属。有的战友还抱着小孩。杨文军很感慨。杨文军。笑着对战友们。

杨文军笑着说:“你们都结婚了,有的战友还当上爸爸。可是。我还是一个单身汉。连老婆都还没有找到。还没有那个姑娘愿意嫁给我。”

王国元说:“老战友。我还不知道你。你在我们这些战友当中,你的家庭条件和自身条件是最好的。还找不到老婆。那个人会相信。我还不知道你的情况。”

另外一位战友说:“老战友。我们给你介绍一个,这个姑娘漂亮又能干。我们一个生产队的人。”

杨文军又笑着说:“那好嘛!我感谢你们了。”

战友们又在一起,互相打听了,其它战友的情况。除了少数几个读书的战友外,大家的情况也差不多。都在生产队做农活。没有别的出路。只有少数几个,读书的战友命运比较好。杨文军心里战友想。我还是比他们那些战友好一点。做了一段时间的鸡蛋生意。还存了一点钱。零用钱还是没有问题。这些战友们并不知道,杨文军在做鸡蛋生意。只有王国元知道一点。他也不会给他们说。

战友们。又在一起,说了一阵话。大家分散了。杨文军在街上,买了一些,家里面用的东西,回到家里。

春节到了。今年春节。杨文军外面的大姐,三哥,妹妹。他们没有回来。就是农村一家人过春节。还是很闹热的。大年三十天。一家人吃了团圆饭。大年初一。杨二娃两弟兄给爷爷。婆婆,么爸拜年。爷爷,婆婆,么爸都拿了拜年钱给他们。他们两弟兄十分高兴。

按照农村的风俗。要去上坟给老人烧纸烧香。父亲拿出前一段时间,准备好的纸香蜡烛。装在一个背篓里。叫杨大娃背着,父亲叫上大哥,杨文军,还有杨二娃。一起出门了。一起来到院子旁边,叫坟山的地方。这里是一遍斜坡。埋葬着很多的祖坟。上面长着草。父亲带着杨文军他们,来到一座大坟包前面。父亲指着这个大坟包,对杨文军他们。

父亲说:“这一座坟包。是从湖北迁移到四川来的祖坟。叫叉叉坟。至今。以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里面埋葬着。迁移到四川来的夫妻二人。还有他们的一个儿子,也就是一家人。三个坟头在一起。所以叫叉叉坟。也就是上川来的祖坟。你们一定要记住。不准任何人来碰坟地。这坐坟一代一代,后人在看管,才一直保持的现在。你们要一辈一辈看管下去。这是我们后人的责任。”

杨文军和大哥杨大娃,杨二娃都答了。然后。父亲又从背篓里面,拿出几支香和蜡烛。插在坟前头的地上。用打火机点燃。又拿出一些钱纸烧起来。又叫大家跪在地上作揖磕头。父亲口中念念有词。烧了一大堆钱纸。然后。又挨着一排一排的坟包介绍。

他说:“这一遍。都是杨家的祖坟。一共有三十几坐祖坟。前面这一些水稻田,叫杨家沟。从尖山场边出来,有三公路长。都是杨家的祖业。从湖北来的老祖宗,他们一代一代,耕耘着这一遍土地,又一直发展到现在,出名的杨家沟。又一代一代死了后,埋葬在自己耕耘的土地上。大部分的老前辈,都埋葬在这里。这里。就成了杨家祖坟的聚集地。所以。我要给你们讲清楚,你们要看管好这些祖坟,也要一辈一辈传下去。”

然后。父亲又一座一座的坟包,烧钱纸香蜡烛。一直到中午的时间。坟地才全部上完。父亲给杨文军他们,上了一课家普知识课程。杨文军。深深地记在心里。回到家已经是,中午。吃午饭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