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幼儿情商与教养0~3岁
6251300000035

第35章 体质体能

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规律

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有其特殊性,也有其规律性,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把规律性归结为三点。

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婴儿最初的动作是全身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才逐渐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婴儿早期发展的是与头部有关的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才是脚的动作。任何婴儿的动作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的方向发展成熟的,缺少中间任何一环,都会造成以后的心智与行为问题。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婴儿首先发展的是躯体大肌肉动作,如双臂和脚部动作等,以后才是灵巧的手部小肌肉动作,以及准确的视觉动作等。

幼儿心理学家陈帼眉概括出我国婴儿运动能力发展的两条规律:

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即婴儿最早获得的是头和躯干的动作,然后是双臂和腿部有规律的动作,最后才是手的精细运动能力。

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即婴儿动作发展也服从其心理发展的规律——无意向有意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地向受意识支配的方向发展。

婴儿双手的运动能力的发展也有其规律性。如,无意识地运动(3个月前)——无意识地抚摸(3个月起)——手眼协调地抓(4~5个月)——五指活动分化地去拿(5~6个月起)——双手配合开始摆弄物体(7个月后)……

为了简便起见,人们把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总结出下面三个规律:

首尾规律

这个规律是指婴儿出生后,最早发展的是头部的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然后是手和臂的动作,最后才学会腿和足的运动,能直立行走和跑跳。

近远律

婴儿动作的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分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如上肢动作的发展就是肩头和上臂首先发展成熟,其次是肘、腕、手,手指动作发展最晚。

大小律

大小律是指生理的发展从大肌肉发展到小肌肉。因此,儿童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精细运动。

我国还有一些学者进行了更细致的婴儿运动能力发展的研究。

针对我国婴儿主要的运动能力,尤其是对智能发展、非智力心理素质发展和语言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动作发展规律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它们的发展关键期,并创造设计出一整套训练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婴儿爬行的动作阶段往往被省略了,而直接进入站立和行走阶段。我们的跟踪研究发现,这样的婴儿常出现感知觉综合失调、情感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运动性冲动、平衡能力发展较差,语言与交流也常出现偏差。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有四个:

婴儿穿得太多

家长总担心婴儿穿少会生病,因而穿得太多。这影响了婴儿的爬行,因此应该每天有一定时间让婴儿不穿衣服,练习爬行。

婴儿被抱得太多

家长很喜欢抱婴儿,结果造成婴儿手脚接触床太少,四肢支撑能力和运动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

婴儿坐势时间太长

家长经常让婴儿坐,婴儿总是坐在床上,这样就剥夺了婴儿四肢接触床的机会,逐渐远离爬行。

缺乏系统的训练

婴儿的爬行虽然有遗传的因素,但家长的科学训练仍然是最重要的。我国家长严重缺乏训练婴儿爬行的意识和方法,这是造成婴儿不会爬行的主要原因。

四种技能的培养和锻炼

儿童从一岁到三岁之间,实际上要培养四种基本技能:走、爬、跑和投掷。在这四种技能的培养锻炼过程中,也有益于发展其他动作,特别是手和手指的动作,使儿童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耐久性得到进一步完善。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儿童与动物不同,身体上先天的运动反射是非常少的,绝大多数运动技能都是后来教会的。要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使孩子的动作技能与发展的年龄特点保持一致,要系统地、坚持不懈地把这种教育进行下去。

锻炼儿童的基本技能,首先是不要限制儿童天生的积极性,不要因为他们可能有危险而事事不放心,而是让他们尽兴地玩耍、行走、跑步、扔皮球、掷雪球、用铲子挖土、用积木搭房子、爬小山、玩滑梯,孩子的缺肌就会渐渐发达,动作就会变得协调,灵活性和准确性也会发展起来。家长与教师则要随时引导孩子,如何完成这样或那样的运动任务,给他们示范和讲解。

这一阶段的体育锻炼必须考虑到儿童的性格特点。对待胆小的、缺乏信心的孩子,要多加鼓励;对待精神不振、不爱活动的孩子,应该用色彩鲜艳的玩具来引起他的兴趣,把他吸引到游戏中或力所能及的活动中来。有些孩子过于好动,但他们的动作常常是杂乱无章的,这是因为尚未稳固协调的运动器官不能保证实现他们所有的愿望。这时,就必须把分步动作的必要交代及其组成的连续性动作分解示范给孩子看,纠正他们的姿势。

这一阶段儿童的体育锻炼主要是通过游戏来实现的。即使一些专门训练的体操,也要变化成游戏,如跨障碍练习走步,可跨越放在地上的积木、木棍或绳子。还有抓能上能下球投准,拉手下蹲等。训练时间一般进行10~15分钟,如果孩子兴趣盎然、玩得高兴,就可以延长活动时间;如果孩子精力开始不集中,情绪倦怠,就应该及时停止练习。几个孩子同时参加活动,比引导一个孩子容易。

活动时间最好安排在孩子白天的第二次睡眠醒来之后。活动之前房间一定要通风,否则就到户外去。并且,需要注意儿童的发育特点,对运动技能过高的活动项目,如游泳等,不应该操之过急,因为孩子脊柱弯曲还没有完全形成,背部股肉还相当稚嫩,过早或过重的负担会严重损害体形,不利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