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是通向荣誉之路。
――左拉
人常说,要想在社会上做好事,首先要做好人。这话听起来很平常、很简单。但是,要想做个真真的好人,能让人承认、认可你是个好人,也不是那么容易。一个人如果能在这洋样的大社会中,站得住脚,只有个人内因条件和基础,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外在的条件和辅助。
做事要先人,做人就要和人打交到,这就涉及到人际关系的问题,人际关系是非常复的。所以不管有多复杂,自己应该有做人的原则,首先待人要从真诚友善做起。中国素称礼之帮,用礼仪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是许多人驾轻就熟的。礼仪确实能够表达出诸如欢迎、敬重、真诚等感情内容。然而,礼繁仪多却能走向反面。要讲得自然而有分寸。讲过头,也会导致交往的失败。真正的感情的自然流露的。
在交往中,真诚、友善不是矫柔造作的,也不是一相情愿的,它是在另一个人的满足与安全变得和自己的满足与安全同样的重要的时候产生的。一句话是在双向、互利的交往过程中实现的。
真诚是发自内心的。心底里没有的东西,无论你在表面上怎么掩饰,都会让人觉出假来。在心中抱有“我喜欢这个人”的想法,才能比较容易制造融洽的气氛。
三国时候,刘备为了寻找贤能的人才,就向司马徽和徐庶两位隐居的贤人询问,两人不约而同的推荐了诸葛亮,说诸葛亮是旷世奇才。刘备听到司马徽、徐庶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
诸葛亮得知刘备要来拜访他,故意躲开。刘备到了那里,扑了个空。
跟刘备一起去的关羽、张飞都感到不耐烦。但是刘备却记住徐庶的话,耐着性子去请,一次见不到,第二次再去;两次不见,第三次又去请他。
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
刘备把关羽、张飞留在外面,自己跟着诸葛亮进了屋子。趁屋里没有人的时候,刘备坦率地说:“如今汉室衰落,大权落在奸臣手里。我自己知道能力差,却很想挽回这个局面,只是想不出好办法。所以特地来请先生指点。”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刘备听着听着,不禁打心眼里钦佩眼前这个青年人,说:“先生的话真是开了我的窍。我一定照您的意见干。现在就请您一起下山吧。”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热情诚恳,也就高高兴兴跟着刘备到新野去了。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
打那以后,刘备把诸葛亮当老师对待,诸葛亮也把刘备当作自己的主人。两人越来越亲密。
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得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打天下,靠的就是一个“诚”字。尤其,在学校生活中,让学生学会真诚关心同学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注意是人的心理需要,每一个学生都应当了解这一点。当一个学生感到周围的同学对他十分关心时,他心中便有一种温暖、安全的感觉,就会充满自信和快乐。“投桃报李”学生既然受了别人的关心,他同样也会去关心别人,这样,相互间就容易有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了。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只有真诚地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的心理才能维持正常发展,性格才能积极、健康,生活才有幸福感,上面提到的那个孩子,正是因为不善交朋友,不真诚地待人,在同学中感到孤独,从而对自己没有信心,厌恶学校生活。在这种不良的情绪下,怎能有好的学习成绩呢?因此,让未来新世纪的主人学会怎样待人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要求,它将伴随着他们整个一生,影响他们的成就和幸福,也影响着未来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一、分析需要
分析孩子的精神需要、物质需要和玩耍的需要,合理的部分尽量给予满足。可以同孩子一起分析和判断其合理性。
二、首先肯定
学会肯定、鼓励孩子,不要主观、武断地滥施训斥、批评、惩罚。
三、故事教育
应该运用实例或讲故事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诚实品德的教育。
四、树立榜样
家长要给孩子树立诚实的榜样。
五、小小惩罚
在父母认真、耐心的教育之后,若还出现说谎等行为,可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