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要美丽先养血
6245700000026

第26章 贵在神速——治胎动不安要趁早

怀胎十月是孕育希望和喜悦的过程,谁也不愿看到此时遭遇流产的“红灯警告”。那么,就要学会科学有效地安胎,这也是为人父母前必须了解的知识。

准妈妈如果感到腰酸腹痛或下腹坠胀,或者伴有少量阴道出血,就要当心了,这可能是胎动不安的症状。胎动不安是比较常见的妊娠病之一,也就是西医所说的“先兆流产”。母体气血不调、胎元不固是诱发胎动不安的主因,但如果能及时安胎治疗,多数时候都能继续妊娠。

我堂嫂怀第二胎的时候,就曾发生过胎动不安的情况。那时她刚怀孕3个月,家里盖了新房,一家人正忙着往房里搬家具。她看着大伙忙来忙去,自己也闲不住了,就帮着扶扶这儿,挪挪那儿,一忙就是一天。

当时她除了有点儿累,也没什么不适的感觉。不料,到了第二天就觉得腰痛得很厉害,浑身上下没劲儿,提不起精神。婆婆说是累着了,动了胎气,让她马上躺床上休息。可躺了两天后,不但腰痛没有改观,还觉得腰腹有种坠胀的感觉,下阴也出现了漏红现象,颜色是褐色的,量不多。

婆婆赶紧把当地一位备受尊敬的老中医请来,给儿媳看病。老中医诊断后,说是胎动不安,因劳累引起的,然后开了一贴膏药。膏药是老中医亲自调制的:把10克阿胶放到水里烊化,再把焙干后的等量艾叶研末,倒进阿胶液里调和均匀,就做成了膏药。她让堂嫂把膏药敷在肚脐上,敷好后缠上纱布,用热水袋在膏药上暖熨,每天敷两次。

后来,堂嫂跟我提起这件事时说道:“那个药可真是神了,敷上两天,漏红就没有了,再吃点儿好吃的补补身子,也就好了。等孩子生下来也是健健康康的,什么毛病都没有。”

用敷脐来治疗胎动不安是中医经常用到的方法。能有这么好的疗效,我分析这与当时堂嫂的症状较轻、治疗比较及时关系最大,如果治疗得晚些,可能方法就不会这么简单。

另外,堂嫂的症状属于劳累后引起的气血亏虚,胎元不固,而阿胶和艾叶的补血暖宫作用非常好,用它们做成膏药后,贴敷在脐中的神阙穴上,能快速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气。因为神阙穴是关系到人体生命的最要害的穴窍,脐带、胎盘都与之紧紧相连,没有神阙,生命也就不存在了。而膏药贴敷在神阙穴上,就如同在体内给胎儿建了一个保健站和养料库,所以能够顺利保胎也就不奇怪了。

在以后的治疗中,每当遇到气血亏虚引发胎动不安的病例时,只要症状较轻,我也经常用这种贴敷法来治疗,效果确实不错。因而,我特别钦佩那位中医老前辈的医术,可惜她老人家已经过世了,无缘得见。

就是从这件事开始,我发现治疗胎动不安“贵在神速”,治得越早,保胎的希望就越大,治疗起来也更容易。在手段上可以采用最平和的办法,既不会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恢复起来也会相当迅速。反之,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迁延过久,也许就不好治了。一旦演变到堕胎、小产,就无法再保胎了,保证大人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要提醒准妈妈们,一定要记住发生胎动不安时的症状,有了苗头就马上治疗,千万不能耽搁。

去年3月,我为一位姓赵的女士治疗过胎动不安。这位赵女士怀孕已有5个月,和爱人单独过,身边没有老人照应。当时,她的胎动不安症状已有半个多月,腰酸得特别厉害,小腹下坠感很明显,下阴也时而有漏红出现。但两个人谁也不懂是怎么回事儿,直到忍不住了,害怕了,才来治疗。

她来的时候面色清癯,眼眶青暗,神情委顿,两条腿软弱无力,由爱人搀扶着一步步挪进屋,自己根本走不了了。

我见她舌象质淡苔薄,脉象虚大乏神,诊断为气血虚弱、胎元失系。因为病程太长,症状已有些严重,一般的方药恐怕难以起到作用。于是,我就开了一副“胎元饮”,帮助她补气养血,安胎固元。胎元饮是治疗气血虚弱型胎动不安的首选方,药力很强,平时治疗时我很少用到,此时觉得只有借助它的力量才能解决问题。

我让赵女士连服3剂胎元饮后再来复查,另外,建议其服药期间要多吃些补气养血的食物,因为她的身体太弱了。

过了一周,赵女士来复查,我见她神色好多了,胎动也大为缓解,不由为她松了口气。于是又按上方加减,让她接着服用了二十多贴,终于使她顺利保胎。仲夏时节里,她足月顺产了一个3500克重的男孩。

她来向我道谢时还有些后怕,觉得当时胎儿肯定保不住了,自己能不能活下来都难说。我微笑着向她道喜,但对她的看法也有些赞同。如果不是因为有那么好的方药,而她在治疗中又很配合,结果真的很难说。

所以,我给了她一个建议:身体若有不适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检查和治疗,不要因为麻痹大意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痛苦。我想,这个建议适用于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