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要美丽先养血
6245700000011

第11章 香附理气疏肝郁,米醋益血入肝调月经

月经周期紊乱由肝郁引起的时候非常多。醋煮香附丸能疏肝郁,养肝血,让烧得正旺的肝火彻底“熄灭”,令月经恢复正常。

在所有的月经病中,月经先后无定期的比例可谓最高。月经先后无定期也叫月经紊乱,病因不一,有些病例是由脾虚引起的。对于脾虚者,我常告诉她们,经前千万别吃生冷的东西,常喝深海鱼汤有助于补脾益气,养血调经。

不过,月经紊乱由肝郁引起的最多,用药治疗倒也容易,但治好后则要依靠患者自己调理心情,疏肝解郁了。

临近夏末的一天,我的诊室里来了一位姓方的病人。她和我姑母同村,虽然只有三十多岁,但按辈分我应该叫她方姨。端午节我去看望姑母时,她碰巧外出了。回来后听说我来过,还治好了吴婶家孙女的痛经,她焦急不已地连声说:“这会儿工夫,你说我出去干啥?”于是,姑母就劝她专程来看看病。

方姨说,自从用艾叶泡脚后,姑母的身体一直都很好,怕冷的毛病大为改善。听到这话,我放心多了。

方姨的病就是月经先后无定期,大约有十年的时间了。这么长的时间为什么没有好好治呢?正如我说的,她就是不懂得珍惜身体健康的那类人,好像把身体看成了一种工具,什么时候要用了,才想起拾掇拾掇。自己实在拾掇不了了,才想起找医生帮忙。

这不,眼看着夏天将尽,秋忙时节就要来了,地里的庄稼还等着收呢,方姨这才想起“工具”必须得拾掇了。她从那么远的地方来一次不容易,所以我为她做了非常详细的诊断。

方姨十多年前曾患过急性盆腔炎,高烧不退,当地医院有个医生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为她治疗了很长时间,高烧退了,症状也大大缓解,但以后方姨经常感觉小腹隐隐作痛,左侧痛得最厉害,有时连腰都直不起来。我知道,这是病程迁延时日过多,盆腔炎没有彻底治愈,留下了病根。

此后没多久,她的月经周期就不太正常了,时而提前十多天来,时而又延后一周左右才到。等到月经到时,经量又特别少,时有时无,经色也很淡,最开始时是淡红色,后来逐渐转为暗红,经水将尽时又转为红色。而每次经行前,小腹还会一如既往地疼痛,让她苦恼万分。

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方姨居然忍受了将近十年的光景。连我也无法想象,这一路的苦痛她是怎么过来的。可她却又说:“都已经习惯了,反正就那几天,过后也就不怎么难受了。”面对如此“顽固”的方姨,我也没有话可说了,只有等到治好病后再劝她好好调理吧。

方姨的体质属于阴虚火旺,表面好像红光满面,实际外强中干。这一点从她的舌质和脉象上都能看出来:舌质很红,舌苔薄,脉弦而细数。

我问她,平时是不是总感觉口干,因而爱吃些很凉、很解渴的食物?她回答说是;问她是不是经常性的心气烦躁,头脑总是浑浑噩噩,小便黄而大便干?她又回答是。这都是肝郁的表现。

所以,她这个病就是由肝郁引起的。肝藏血,主疏泄,司血海,肝郁气滞,气血不调,所以才会月经紊乱。只有疏肝郁,养肝血,让烧得正旺的肝火彻底“熄灭”,病才能治愈。

有一个方子正好可以治疗此病,这就是“醋煮香附丸”。方子由250克香附子和适量的醋组成。制作时是把香附子擦去皮后用米醋浸泡半日,再用小火把醋煮热,令醋的酸气散发出来,然后把香附子滤出,切片后调制成丸。

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把香附直接研成粉末,再用米醋煮成糊状,用手揉搓为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晒干服用。

我利用休息的时间,为方姨制作了三个疗程的药丸,让她每天在空腹的时候用烧酒送服9克。烧酒有发散、活血的作用,能更好地发挥药性。

香附子是理气解郁、止痛调经的至宝,专治肝气郁结引起的月经不调。而醋类中只有米醋才能入药,有散淤解毒之功,《本草衍义》就说醋能“益血也”。醋味酸,入肝经,气逆血淤时,温热的米醋就能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所以,我相信醋煮香附丸一定能解除方姨的病痛。

诊过病后,方姨就要回去,我留也留不住,就让她捎给姑母一些礼物,带去我对她老人家的问候。

过了几个月后,方姨托人捎来信说,月经已经恢复正常了,小腹疼痛的毛病也基本消失,只有在过度劳累以后才会稍觉不适。这才是我愿意看到的效果。她还让来人带给我好几包家乡的土特产,我愉快地收下了这份朴素的情谊。

我请来人告诉方姨,今后一定要保护好身体,可别再像用“工具”一样不加珍惜了。我想,每天行走在那个青山绿水环绕的小山村里,如果再有个好身体,那该是一种多么惬意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