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指的是菜肴的颜色、造型。中国的厨师们在颜色的搭配上、材料的雕刻设计上常能达到艺术家的水准。他们所烹饪的菜肴往往塑形着色,犹如精美的艺术作品,令人赏心悦目,不忍下箸。
“香”指的是菜肴上桌后,未食之前就已香气扑鼻,让人食欲大振。中国人很早就知道利用调料炸出香味,制出浓香型的菜式,如酥香、油香、熏香、奶香、辛香、霉香、焦香、辣香、麻香、椰香、麻辣香、葱蒜香等。
“味”指的是菜肴的味道。中国人对事物味道的要求,更甚于营养。对于某些非家常的烹调来说,食物甚至只是味道的载体。人们享受的是味道,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就如同对抽象美的体验。正因如此,西方人不会对枯瘦的鸡瓜感兴趣,而中国人却视其为美味。李笠翁自称为“蟹奴”,就是因为蟹需细细品尝。过去有个笑话,讲的是上海人乘火车赶往外地,一天一夜的行程刚够吃完一只蟹。这种态度就缘于对“味”的极端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