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清醒的人——明白在为谁工作
不为薪水而工作
人为何而工作呢?是为了生存,是为了家庭,是为了老板,还是为了打发无聊的光阴?不论你究竟是为什么而工作,请记住,千万不要为了薪水去工作。否则,工作对你而言,就只是一台榨汁机,尽情地从你的身上榨去皮肉,榨去精神,最后只给你些许的薪水当做汁液,还美其名曰:“那是你人生的全部精华。”
当你准备工作或是已经处于工作状态时,请你一定要明白,能力比金钱更重要。即使穷困潦倒,也不要只是为了薪水而工作。
在南方的小镇上,曾经有一个贫困的小伙子,他没有很高的文凭,也没有背景关系,有的只是一个远大的梦想和一身骨气。
一天,一个杂货店的老板看到他衣衫褴褛,但是身体结实,便狡黠地对他说:“小伙子,你来我的店里帮忙怎么样?我管你一天三餐,另外,我会腾出一间仓库给你住。你就帮我送货拣货,做些体力活。”
小伙子听后对店主说:“谢谢老板的好意,我不会为了一天三餐和一小块栖身之地而卖苦力的。”
店主听后气愤地走了,结果另一个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到了店主那里打工。若干年后,这个年轻人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只不过换了一家厂子打工而已。而那位拒绝为店主打工的小伙子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在拒绝了店主的“美意”之后,小伙子开始继续找工作。他找到了一家销售自行车的公司,那时候自行车还属于稀有物件,小伙子认定自行车市场一定非常巨大,便去应聘销售员。但是公司经理看他一副寒酸的样子,对他不屑地说:“你不适合做销售员。”
小伙子听后,自信地说:“我是因为看好自行车市场的前景才来应聘销售员的,我热爱这份工作,我不需要薪水,也不需要公司管我的吃和住,只需要公司为我提供一套工作服。当然,假如我卖出的自行车数量多,希望得到奖金。”
公司经理觉得捡了一个大便宜,便留下了小伙子。小伙子分文不求地工作,短短的三天,就卖出去70多辆自行车,而当时,其他的销售员一个月也只能卖出这个数量。实际上,为了这个业绩,小伙子付出了许多。他亲自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不停地介绍,诚恳地作答,最终得到了人们的信任和赞赏,大家都愿意从他这里购买自行车。
不久,公司重重地奖励了小伙子。三个月后,他被提升为销售经理。两年后,当初穷困潦倒的小伙子已经开了一家自行车专卖店,如今,他已经是商界非常有名的大亨……
同样的故事还发生在一个年轻能干的女孩身上。
一天,年轻的姑娘丽达到一家推销建材的公司去应聘,负责招聘的部门经理先打量了她,看她面孔娇美漂亮,衣着时尚,就连忙摇头道:“像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姑娘,怎么能干这种活呢?我们天天在工地上跑,和粗重的机器还有粗鲁的工人们打交道,你受得了吗?”
丽达坚定地说:“我想试试,我不怕吃苦。”
经理想了想,又说:“我们的工资是浮动工资,保底工资只有300元。”
面对这份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丽达没有犹豫,她点头表示接受。
没有想到,经理又说了:“我们公司不负责给员工上保险,而且电话费、交通费一概自理。”
也不知是公司的制度苛刻,还是这位经理故意刁难丽达,但丽达没有去多想,她说:“没问题。”
经理话音未落,就又提出了一个让一般年轻人很难接受的条件:“我们规定的销售额是一个月100万元。”
可能这位经理当时主观上认为丽达根本不可能胜任这份工作,就处处刁难,想让丽达知难而退,但是没有想到丽达竟然全部答应了下来。她说:“好,完不成任务,我分文不要。”
丽达心里很清楚,她太需要这份工作了,而且她相信能力比金钱更重要,只要自己有能力,相信完全可以赚到更多的金钱,完全可以得到想要的地位。现在,她缺的仅仅是一个施展能力的平台和机会!
经理终于不情愿地同意录用丽达。之后,丽达几乎没日没夜地四处奔波,她不时地激励自己:“你一定能行!”她始终坚信,一个人必须要用能力、毅力与创新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转眼间,考核期到了,丽达竟然超额完成了公司规定的指标!她也因此成了公司的销售冠军,并很快取代了当初招聘她的那位经理的位置,自然也获得了丰厚的薪水。
其实,这两个故事都道出了一个真谛,那就是工作所给你的,要比你为它付出的更多。如果你将工作视为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那么,每一项工作中都包含着许多有利于成长的机会。
为薪水而工作,看起来目的明确,但是往往被短期利益蒙蔽了心智,使我们看不清未来发展的道路,即便日后奋起直追,振作努力,也无法超越别人。
那些不满于低薪水而敷衍工作的人,固然对老板是一种损害,但是长此以往,也会使自己的生命枯萎,将自己的希望断送,一生只能做一个庸庸碌碌、心胸狭隘的懦夫。他们埋没了自己的才能,扼杀了自己的创造力。
因此,面对微薄的薪水,你应当懂得,雇主支付给你的工作报酬固然是金钱,但你在工作中给予自己的报酬,乃是珍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才能的表现和品格的建立。这些东西与金钱相比,其价值要高出千万倍。
刚刚踏入社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不必过分考虑薪水的多少,而应该注意工作本身带给你们的报酬。譬如发展自己的技能,在工作中努力创新,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与你在工作中获得的技能与经验相比,微薄的工资会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老板支付给你的是金钱,你自己赋予自己的是可以令你终身受益的能力。
能力比金钱重要万倍,因为它不会遗失也不会被偷去。如果你有机会去研究那些成功人士,就会发现他们并非始终高居事业的顶峰。在他们的一生中,曾多次攀上顶峰又坠落谷底,虽起伏跌宕,但是有一些东西却永远伴随着他们,那就是能力、毅力与创新力,这些能帮助他们重返巅峰,俯瞰人生。
人们都羡慕那些杰出人士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决策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但是他们也并非一开始就拥有这种天赋,而是在长期工作中积累和学习到的。在工作中他们学会了了解自我,发现自我,使自己的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不为薪水而工作,工作所给予你的要比你为它付出的更多。如果你一直努力工作,一直在进步,你就会有一个良好的、没有污点的人生记录,使你在公司甚至整个行业拥有一个好名声,良好的声誉将陪伴你一生。
有许多人上班时总喜欢“忙里偷闲”,他们要么上班迟到、早退,要么在办公室与人闲聊,要么在上班时间玩网络游戏,或是浏览诸如“开心网”等娱乐网站,有的甚至借出差之名游山玩水……这些人也许并没有因此被开除或扣减工资,但他们会落得一个不好的名声,也就很难有晋升的机会。如果他们想转换门庭,也不会有好公司对他们感兴趣。
一个人如果总是为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工资而大伤脑筋的话,他又怎么能看到工资背后可能获得的成长机会呢?他又怎么能意识到从工作中获得的技能和经验对自己的未来将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呢?这样的人只会无形中将自己困在装着工资的信封里,永远也不懂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工作就是人生的乐趣
那些没有工作的人,要么穷困潦倒,成天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要么游手好闲,吃喝嫖赌虚度光阴,当财物耗尽,一切也都成为泡影。还有的人,表面上衣食无忧,不屑于工作,但是没多久,他们就将与社会脱节,丧失了最基本的竞争和生存能力,整日孤单寂寞。
所以,工作是快乐的,它是上天赋予人的使命。把自己喜欢的并且乐在其中的事情当成使命来做,就能发掘出自己特有的能力。即使是辛苦枯燥的工作,只要能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就能从中感受到价值,在你完成使命的同时,会发现成功离你越来越近。
即使你的处境再不如人意,也不应该厌恶自己的工作,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这更糟糕的事情了。如果环境迫使你不得不做一些令人乏味的工作,你应该想方设法使之充满乐趣。无论做什么事,如果用积极的态度投入工作,就很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要知道,工作其实是人生的另一种乐趣。
人可以通过工作来学习,可以通过工作来获取经验、知识和信心。你对工作投入的热情越多,决心越大,工作效率就越高。当你抱有这样的热情时,上班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工作就变成一种乐趣,就会有许多人愿意聘请你来做你所喜欢的事。工作是为了自己更快乐!如果你每天工作八小时,你就等于在快乐地游泳,这是一件多么合算的事情啊!
如果年轻的作家想早日写出成功的作品,仅仅想着“我要写一本畅销小说”就以为能实现心愿,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如果不仅想着“我要写一本畅销小说”,而且要抱着“写一部伟大作品是上天赋予我的使命”的念头,就能写出真正优秀的作品。或许有人会问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这样想的话,写作这件事就会变成一件愉快的事情了。
乐观的人往往是事业的成功者,他们身上有无穷的勇气,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让人信任。通常,他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会过多去考虑失败所带来的后果。“即使他们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成功的机会不大,但是他们依然毫无怨言地做着。”
爱迪生是美国伟大的发明家。他在发明白炽灯泡时,曾作了一千多次的试验,才成功地找到了做灯泡灯芯的最佳材料。“我成功地知道了一千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这是爱迪生的一句十分有名的话。
正是有这种锲而不舍与乐观向上的精神,爱迪生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当你在乐趣中工作并如愿以偿的时候,就会爱你所选,不轻言变动。如果你开始觉得压力越来越大,情绪越来越紧张,在工作中感受不到乐趣,没有喜悦的满足感,就说明有些事情不对劲了。如果我们不从心理上调整自己,即使换一万份工作,也不会有所改观。
许多在大公司工作的员工,他们拥有渊博的知识,受过专业的训练,他们朝九晚五穿行在写字楼里,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拿一份不菲的薪水,但是他们并不快乐。他们是一群孤独的人,不喜欢与人交流,不喜欢星期一;他们视工作如紧箍咒,仅仅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出来工作;他们精神紧张、未老先衰、常常患病,他们的健康真是令人担忧。
如果一个人轻视自己的工作,而且做得很粗陋,那么他决不会尊敬自己。如果一个人认为他的工作辛苦、烦闷,那么他的工作决不会做好,这份工作也无法令他发挥内在的特长。在社会上,有许多人不尊重自己的工作,而视工作为衣食住行的供给者,认为工作是生活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劳碌,不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创造事业的要素和发展人格的工具。抱怨和推诿,其实是懦弱的自白。
这种人的心态是消极被动的,他们只是一味地逃避、指责和抱怨。他们不思索关于工作的问题:自己的工作是什么?为什么工作?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他们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被动地应付工作,机械地完成任务,不在工作中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智慧。常常抱怨工作的人,终其一生,绝不会有真正的成功。
如果一个人鄙视、厌恶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必遭失败。引导成功者的磁石,是真挚、乐观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而不是对工作的鄙视与厌恶。
无论你的工作是多么卑微,你都应该拿出十二分的热忱,付之以艺术家的精神。这样,你就不再有劳碌辛苦的感觉,可以从平庸卑微的境况中解脱出来,同时,厌恶的感觉也自然会烟消云散。
常常听到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抱怨自己所学的专业,其实这是他们矛盾心理的表现,试问:如果你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那么,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它呢?既然你已经为你的专业付出了四年的时光甚至更多的时间,这说明你对自己的专业虽然谈不上热爱,但至少可以忍受。
所有的抱怨不过是逃避责任的借口,无论对自己还是对社会都是不负责任的。我们来看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亨利·凯撒,他使许多哑人会说话,使许多跛者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使穷人以低廉的费用得到了医疗保障……这一切不仅因为他的公司拥有10亿美元以上的资产,更由于他的慷慨和仁慈。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由凯撒的母亲在他的心田里播下的种子生长出来的。
玛丽·凯撒教亨利如何应用人生最伟大的价值,这是她给儿子的无价礼物。玛丽在工作一天之后,总要花一段时间帮助不幸的人们,做义务保姆工作。她常常对儿子说:“亨利,不工作就不可能完成任何事情。我没有什么可留给你的,只有一份无价的礼物:工作的欢乐。”
亨利说:“我的母亲最先教给我对人的热爱和为他人服务的重要性。她常常说,热爱人和为人服务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事。”
如果你掌握了这样一条积极的法则,如果你将个人兴趣和自己的工作结合在一起,那么,你的工作将不会显得辛苦和单调。你在睡眠时间不足平时的一半、工作量增加两三倍的情况下,也不会觉得疲劳,因为兴趣会使你的整个身体充满活力。
工作不仅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需要,一个人应该试着将自己的爱好与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不能无所事事地终老一生,无论做什么,都要真心热爱自己所做的事,做到乐在其中。
成功者乐于工作,并且能将这份喜悦传递给他人,使大家不由自主地接近他们,乐于与他们相处或共事。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工作,与同事相处是一种缘分,与顾客、生意伙伴见面是一种乐趣。
只有通过工作,才能保证精神的健康;在工作中进行思考,工作才是一件快乐的事。两者密不可分。
每一项工作都是自己的事业
以对待事业的态度来对待你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并把它们当成使命来做,你就能发掘出自己特有的能力,即使是烦闷、枯燥的工作,你也能从中感受到价值,在完成使命的同时,你的工作也会变成一项伟大的事业。
汉斯和诺恩同在一个车间里工作,每当下班的铃声响起,诺恩总是第一个换上衣服,冲出厂房,而汉斯则总是最后一个离开,他十分仔细地做完自己的工作,并且在车间里走一圈,看到没有问题后才关上大门。
有一天,诺恩和汉斯在酒吧里喝酒,诺恩对汉斯说:“你让我们感到很难堪。”
“为什么?”汉斯有些疑惑不解。
“你让老板认为我们不够努力。”诺恩停顿了一下又说:“要知道,我们不过是在为别人工作。”
“是的,我们是在为老板工作,但更是为自己的梦想而工作。”汉斯的回答十分肯定有力。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工作——你不仅为自己赚到养家糊口的薪水,还为自己积累了工作经验,工作带给你许多远远超过薪水以外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作真正是为了自己。而对于工作,我们可以做好,也可以做坏。可以高高兴兴和骄傲地做,也可以愁眉苦脸和厌恶地做。如何去做,这完全在于我们对工作的态度。
齐瓦勃家中一贫如洗,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的他到一个山村做了马夫,然而齐瓦勃并没有自暴自弃,他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发展的机遇。三年后,齐瓦勃来到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公司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齐瓦勃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的决心。当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怠工的时候,齐瓦勃却默默地积累着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一天晚上,同伴们在闲聊,唯独齐瓦勃躲在角落里看书。恰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齐瓦勃手中的书,又翻开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经理把齐瓦勃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齐瓦勃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对吗?”经理点了点头。
不久,齐瓦勃就被升任为技师。打工者中,有些人讽刺挖苦齐瓦勃,他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我们只能在业绩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的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获得机遇!”抱着这样的信念,齐瓦勃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上。25岁那年,齐瓦勃又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卡内基钢铁公司有一个天才的工程师兼合伙人琼斯,在筹建公司最大的布拉德钢铁厂时,他发现了齐瓦勃超人的工作热情和管理才能。当时身为总经理的齐瓦勃,每天都是最早来到建筑工地。当琼斯问齐瓦勃为什么总来这么早的时候,他回答说:“只有这样,当有什么急事的时候,才不至于被耽搁。”工厂建好后,琼斯推荐齐瓦勃做了自己的副手,主管全厂事务。
两年后,琼斯在一次事故中丧生,齐瓦勃便接任了厂长一职。因为齐瓦勃的天才的管理艺术及工作态度,布拉德钢铁厂成了卡内基钢铁公司的灵魂。因为有了这个工厂,卡内基才敢说:“什么时候我想占领市场,市场就是我的。因为我能造出又便宜又好的钢材。”几年后,齐瓦勃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
齐瓦勃担任董事长的第七年,当时控制着美国铁路命脉的大财阀摩根,提出与卡内基联合经营钢铁生意。开始的时候,卡内基没理会。于是摩根放出风声,说如果卡内基拒绝,他就找当时居美国钢铁业第二位的贝斯列赫姆钢铁公司联合。这次卡内基慌了,他知道贝斯列赫姆公司若与摩根联合,就会对自己的发展构成威胁。
一天,卡内基递给齐瓦勃一份清单说:“按上面的条件,你去与摩根谈合作的事宜。”齐瓦勃接过来看了看,对摩根和贝斯列赫姆公司的情况了如指掌的他微笑着对卡内基说:“你有最后的决定权,但我想告诉你,按这些条件去谈,摩根肯定乐于接受,但你将损失一大笔钱。看来你对这件事没有我调查得详细。”经过分析,卡内基承认自己高估了摩根。
卡内基全权委托齐瓦勃与摩根谈判,取得了对卡内基有绝对优势的合作条件。摩根感到自己吃了亏,就对齐瓦勃说:“既然这样,那就请卡内基明天到我的办公室来签字吧。”齐瓦勃第二天一早就来到了摩根的办公室,向他转达了卡内基的话:“从第51号街到华尔街的距离,与从华尔街到第51号街的距离是一样的。”摩根沉吟了半晌说:“那我过去好了!”摩根从未屈就到过别人的办公室,但这次他遇到的是全身心投入的齐瓦勃,所以只好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
后来,齐瓦勃终于建立了大型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并创下了非凡的业绩,真正完成了从一个打工者到创业者的飞跃。
事实证明,如果把每一件事情都当成自己的事业去拼搏,你就会取得不可估量的成功,现在就去做吧,成功在等着你!
做事时要把自己当做老板
曾在报纸上看到一位企业主的感慨。他感慨现在的年轻人敬业精神不如以往,工作漫不经心,犯了错也说不得,要求多了便一走了之……
他说,能虚心学习,苦干实干而且认真负责的人实在不多。他还忧心忡忡地说:再这样下去,我们的社会怎么得了!
他所说的有无夸大不得而知,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我们的社会的确有令人担忧之处。不过在此不谈这个问题,何况这个问题也非你我所能解决的。但是我要告诉你一件事——如果你在工作上能敬业,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那么保证你一辈子受益多多。
首先从敬业二字讲起。
所谓敬业就是敬重你的工作!这在心理上分为两个层次:低一点的层次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也就是说敬业是为了对雇主负责或对得起雇主;高一点的层次是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甚至把工作上升到使命感和道德感的高度。而不管哪个层次,敬业所表现出来的都是认真负责——按规程办事,一丝不苟,并且有始有终!
大部分人最初受聘于单位,会认为做事都是为雇主而做,不过我认为这并无多大关系,你出钱我出力,本该如此。其实做事是为了自己,因为敬业的人能从工作中学到很多成功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便是你向上发展的踏脚石,不管你以后从事何种行业,你的工作经验都必会给你带来帮助!因此,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的工作,从事任何行业都容易成功。
有人天生有敬业精神,工作一接手就废寝忘食,但有些人的敬业精神则需要培养和锻炼,而认真做人者要告诉你的是,如果你自认为敬业精神不够,那么就应趁年轻的时候强迫自己敬业——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认真做人,经过一段时间后,敬业就会变成你自然的习惯!
把敬业变成习惯之后,或许不能立即为你带来可观的好处,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养成敬业习惯的人,他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因为他的散漫、马虎、不负责任的做事态度已深入他的意识与潜意识之中,做任何事都会有很大的随意性,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如果到了中年还是如此,很容易因此毁掉自己的一生!
所以,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短期来看是为了雇主,长期来看是为了你自己呀!
我们常常看到,年轻一代以频繁跳槽为能事,以善于投机取巧为荣。老板一转身就懈怠下来,没有监督就不能认真工作。在工作中推诿塞责,故步自封。犯错误不自我反省,而是以种种借口来遮掩自己的过失。懒散、消极、怀疑、抱怨……种种职业病如同瘟疫一样在企业、政府机关、学校中流行,无论付出多么大的努力都挥之不去。
但是,只有才华,没有责任心,缺乏敬业精神,我们能顺利前行吗?在现实世界里,到处会看到有才华的穷人。
有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才华横溢的年轻人,长期在公司得不到提升。他既没有勇气独立创业,也不愿意自我反省,却养成了一种嘲弄别人、吹毛求疵、抱怨的恶习,只能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工作。在他看来,提倡敬业是老板剥削员工的手段,崇尚忠诚是管理者愚弄下属的工具。由于他在思想精神上与公司格格不入,所以他无法真正从公司受益。
他应该明白,有所投入才有所收获,如果决定留下来,就应该安心工作,并引以为豪。如果无法使自己安静下来,总是轻视自己的公司和老板,就先放弃你的职位,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心灵。
只要你依然是某一机构的一部分,就不要诽谤它。要知道,轻视自己所就职的机构就等于轻视你自己。
一种职业责任感和对事业高度忠诚的工作习惯一旦养成,就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信赖、可以委以重任的人。这种人永远会被老板所看重,永远不会失业。而那些懒惰、爱抱怨和诽谤的人,即使独立创业,为自己做事,也是无法获得成功的。
懒惰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对公司是有害的,但是对个人是否就是有益的呢?许多员工常常将自己与公司和老板对立起来。他们常常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工作。在他们看来,老板不过是在榨取自己的血汗。其实这种想法和行为是对自己不利的。
敬业势必能获得丰厚回报的。退一万步说,即使不能得到好的回报,那么最终受益的依然是自己。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自己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老木匠,再三挽留,老木匠决心已定,不为所动。老板只得答应,但问他是否可以帮忙再建最后一座房子,老木匠只得答应了。
在盖房过程中,大家都看出来,老木匠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了,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也全无往日水准,敬业精神已不复存在。
老板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在房子建好后,把钥匙交给了老木匠。
“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老木匠愣住了,同样,他的后悔与羞愧大家也都看出来了。他这一生盖了多少好房子,最后却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座粗制滥造的房子。
这个例子说明,敬业精神要贯穿人的一生,只有敬业才能使自己真正受益,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以老板的态度对待公司。
坚持自己的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因为某些事情去要求别人。一个要求提出来,结果有两种:答应或是拒绝。对方答应,我方表示感谢,整个交往过程即宣告结束;如果对方拒绝,我方就面临双重选择:要么放弃要求,要么坚持要求。如果放弃要求,那就没有再继续的必要。现在我们所要讨论的是,如果要坚持要求,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我们认为,在坚持自己的要求时,有以下原则应该去遵循。
首先,要有高度的自信心。
自信是坚持自己要求的心理基础与前提。自信,就是既相信自己的要求合理合情合法、又相信对方一定会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加以考虑。
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年轻时曾到哥尼斯堡就哲学问题向康德求教,可是他的要求遭到了拒绝。当时,费希特刚刚大学毕业,而康德已是闻名全欧洲的哲学教授。虽然费希特遭到了康德的拒绝,但他并没有失望。为了得到名师指点,他发奋工作一个多月,写了一篇论文,寄给康德,并附上一封短信,坚持自己希望向他求教的要求。信中写道:
“我到哥尼斯堡来,为的是更切近地认识一位为整个欧洲所尊敬的人,然而全欧洲只有少数人会像我这样敬爱您。我已经向您作了自我介绍,后来我明白了,希望认识您这样一位人物而不出示任何证书,这是很无礼的。我应该有一封介绍信。但是,我只认可自己为自己写的介绍信。我此刻就把它附上。”
康德读了这封信后,甚为感动,这次他改变了态度,热情地接待了费希特。是什么让大名鼎鼎的康德转变态度,接见了费希特这个毫无名气的青年呢?那就是费希特的自信。提出要求遭到拒绝后仍不气馁,再次重申要求,这是自信的举动:“我只认可自己为自己写的介绍信”,更是出口不凡,语意精到。
其次,不要冲着对方的拒绝说话。
人们在坚持要求时,常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1)攻击、批评对方的拒绝行为。如“我与你这么要好,这么点小小的要求都不能答应?”“你这个人怎能这样?”这些说法都是向对方的拒绝行为发起的攻击,也是在批评对方的人品。
(2)威胁、恫吓对方必须答应自己的要求。如说:“如果今天你不答应我的要求,我们的关系就完了。”“不行,这项任务一定要完成,不然就扣发奖金!”这种说法企图通过压服的手段来让对方接受要求,其实这样做往往只会适得其反。
(3)质问对方拒绝的原因。如一个劲儿地问别人:“为什么你不同意呢?”“我的要求不是很合理吗?为什么不答应呢?”“你完全可以答应我,为什么不呢?”这些说法给人的印象似乎是认为对方的拒绝没有道理,并因此胡搅蛮缠。
(4)抱怨自己提错了要求。如说:“唉,这都是我自找的,我就知道你不会答应我的。”“哼,我这个人你看不上眼呀!”“唉,算我瞎了眼,求了你这么个人。”这些说法看起来是自责,实际上也是在抱怨对方。
上述四种做法有个共同特点,都认定对方拒绝自己的要求是无理无权的,并因此向对方展开人身攻击。这些做法的后果就是直接造成双方的对抗态势,不但不能使对方接受要求,反而会把关系搞得更僵。避开对方拒绝的锋芒是坚持自己的要求的一个要领。如领导要求员工出去跑业务,但他不知道马上要下暴雨。员工要是拒绝的话,就不该说:“都要下暴雨了,还让我出去!”或“天气预报说马上有暴雨,我不去。”而应该说:“领导,要下暴雨了,估计客户不便出来面谈,要不改天吧?”这种说法就比较好。
再者,要有灵活多变的策略。
在“提出要求——对方拒绝要求——再坚持要求”的结构中,坚持要求是“要求”的延续,但不应该是“要求”的简单重复。
我们看到许多孩子向爸爸妈妈提出要求“我要出去玩”,遭到拒绝后,孩子只是一个劲地叫:“我要嘛,我要嘛。”这种“重复式”的坚持要求在成人那里也时常可见。这种方式不但无效,而且令人心烦。而坚持要求的恰当方法则应是变换提出要求的方式、角度、口气……这样常能取得好效果。再如国外一青年来到一家公司提出求职要求:
“请问你们这里要秘书吗?”
“不要。”
“要采购员吗?”’
“不要。”
“要门卫吗?”
“不要。”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了。”他拿出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本公司名额已满。”
公司老板看后笑了,最后把这个青年录用为销售经理。
要求一再被拒绝,可他一再改换内容,重提要求,看来人际推销似乎已失败时,他又来个商品推销。既有坚定的自信,又有多变的策略,是坚持要求的一个佳例。
同样,当你的工作价值完全达到了加薪标准的时候,你一定不要口软,要适时地向上级提出加薪要求。即便被上级拒绝,也要坚持自己的要求。如果你的要求是合理的,上级为了留住你,一定会向你付出相应的报酬的。
做一个积极的人——工作要有好心态
热忱是工作的原动力
热忱是做人做事的保障,如果缺乏热忱,就难以成大事。尤其在工作中,一定要以热忱的心培养对工作的兴趣。
一位受邀演讲的人,原本只打算演讲45分钟,却足足讲了两个多小时还欲罢不能。演讲结束时,在场的一万名听众起立鼓掌达5分钟之久。
到底是什么精彩的演说内容能得到这么热烈的掌声呢?
其实他演说的内容还不及他演说的方式重要。听众是被演说者的热忱感动。大多数的人们根本记不清楚他说了些什么,但记住了他的热忱。可见,热忱是一切行为的原动力。
法国英雄圣女贞德凭着一柄圣剑、一面圣旗以及她对自己使命坚定不移的信念,为法国的部队注入了即使国王和大臣也无法提供的热忱。正是她的热忱,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许多阻碍。
一旦缺乏热忱,军队就无法克敌制胜,艺术品就无法流传后世;一旦缺乏热忱,人类就不会创造出震撼人心的音乐,不会建造出宏伟的宫殿,不能驯服自然界各种强悍的力量,不能用诗歌去打动心灵,不能用无私崇高的奉献去感动这个世界。
也正是因为热忱,伽利略才举起了他的望远镜,最终让整个世界都拜倒在他的脚下;正是因为热忱,哥伦布才克服了艰难险阻,领略了巴哈马群岛清新的晨风。
凭借着热忱,莎士比亚才在纸上写下了他不朽的诗篇;凭借着热忱,自由才获得了胜利。
美国著名社会活动家贺拉斯·格里利曾经说过:“只有那些具有极高心智并对自己的工作有真正热忱的工作者,才有可能创造出人类最优秀的成果”。
萨尔维尼也曾经说:“热忱是最有效的工作方式。如果你能够让人们相信,你所说的确实是你自己真实感觉到的,那么即使你有很多缺点,别人也会原谅。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你一定要热忱,否则,再有才华也会一事无成。”
就拿传奇人物吉宁斯·鲁道夫来说,正是因为他的热忱,他才能在政坛平步青云。自西弗吉尼亚沙朗大学毕业之后,鲁道夫以压倒性的胜利,击败了经验丰富的对手,当选国会议员。
由于满怀热忱,他成功地整合其他国会议员,罗斯福总统特别重用他,让他主持战时的特别立法工作。
在一群华盛顿的教授所进行的一项调查中,罗斯福和鲁道夫获选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政治人物。鲁道夫的热忱与无边的魅力,使他的积分甚至超过了总统。担任14年的国会议员之后,鲁道夫决定转入企业。
他担任首都航空公司总裁的助理,当时公司的营运正出现赤字。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发挥自己不可抵挡的魅力,使公司的获利超越了其他的航空公司。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热忱。
提到鲁道夫的热忱,首都航空公司的总裁说:“他的贡献超过了他的薪水。除了他实际执行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他的热忱鼓舞了公司里其他的人。”
热忱,是一个人保持高度的自觉,把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完成他渴望已久的工作。
正是出于这种热忱,维克多·雨果在写作《巴黎圣母院》的时候,把自己的外衣都锁入柜中,一直到作品完成以后才拿出来。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确保自己在工作时能满腔热忱。
事实证明,只要拥有一颗热忱的心,你在各行各业就会叱咤风云。
一位非常成功的业务经理说,热忱是优秀的推销员最重要的品质。“握手时要让对方感觉到你真的很高兴和他见面。”他说。
值得注意的是:虚情假意是骗不了人的。过分的热心、刻意地迎合别人,每个人都可以看得出来,也没有人会相信。
热忱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养成的品质,你也可以拥有。
几乎每一次和别人接触,你都在尝试推销某种东西给对方。因此,你必须先说服自己,你的理念、你的产品、你的服务或是你自己是值得肯定的。严格地检视,找出缺点,立即改进,由衷地肯定你的理念及产品。
培养、展现和分享热忱,是做人的完美表现。
当你以热忱完成你的工作时,就是更进一步的表现,你已在你的周围创造出成功的意识,而此成功意识不可避免会对他人造成更好的影响。
你在这个世界上付出的热忱越多,就越能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
一次,有三个人做了一个游戏,要在纸片上把他们曾经见过的印象最好的朋友的名字写下来,还要解释为什么选这个人。
这三个人都是英国几家大刊物的通讯记者,他们见多识广,几乎踏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结交过各种各样的朋友。
结果公布后,第一个人这样解释他为什么会选择他所写下的那个人:“每次他走进房间,给人的感觉都是容光焕发,好像生活又焕然一新了。他热忱活泼,乐观开朗,总是非常振奋人心。”
第二个人也解释了他的理由:“他不管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情,都是尽其所能、全力以赴。他的热忱感动着每一个人。”
第三个人说:“他对一切事情都尽心尽力,所付出的热忱无人能比。”
他们互相看了对方纸片上的名字之后,发现大家竟然不约而同地写上了澳大利亚墨尔本一位著名律师的名字,而这位律师正是以热忱闻名于世的。
做工作要乐观坚强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世界由两类人组成。一类是意志坚强的人,另一类是意志薄弱的人。后者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总是选择逃避,畏缩不前。面对批评,他们极易受到伤害,从而灰心丧气,等待他们的也只有痛苦和失败。
意志坚强的人,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有体力劳动者、商人、教师,也有老人和年轻人。
他们内心中都有一股坚强的特质。所谓坚强的特质,是指在面临困难时,仍有内在的勇气来承担外来的压力和考验。
那么,你究竟是想做一个懦夫,还是想做一位勇士呢?你是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还是做一个柔弱的人呢?
答案不言自明。那么,要想真正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做一个勇士,又该怎么做呢!
积极的心态会帮助你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因为你相信自己,相信人类,相信生命,有十足的信心看待自己的能力。对于任何困难,从来不会畏惧,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你会从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中掌握对自己最有利的结果。
有一天,比索走出办公室,拦了一辆出租车。一上车便感觉到司机是一个很快活的人。司机吹着口哨,一会儿是电影《窈窕淑女》中的插曲,一会儿是国歌。看他乐不可支的样子,比索便搭腔说:“看来你今天心情不错!”
“当然喽!为何要心情不好?我最近悟出了一个道理,情绪暴躁和消沉都没好处,因为事情随时都会发生转机。”接着,他便给比索讲了一个故事。
某天一早,他开车出去,想趁上班高峰期多赚点钱。
那天天真冷,好像用手一摸铁皮,马上就会被粘住似的。不幸的是,他开车没多一会儿,车胎就爆了。他快气炸了!他拿出工具来,边换轮胎,边嘟囔着。可是天气太冷,只要工作一会儿,就会被冻坏。就在这时,一辆卡车停了下来,司机跳下车向他走过来。使他更惊讶的是,卡车司机居然开始动手帮忙。轮胎修好之后,他一再道谢,但是卡车司机挥挥手,跳上车走了。
司机接着说:“因为这件事,我整天心情都很好。看来事情总是有好有坏,人不会永远倒霉的。起初因为轮胎爆了我很生气,后来因为卡车司机帮忙,心情就变好了。连好运似乎也跟着来了。那天早上忙得不得了,客人一个接着一个,所以口袋里的钱也多了起来。先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要因为事情不如意就心烦,事情随时会有转机的。”
其实,这就是一个关于心态的例子,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这类例子。
那位司机说,从此以后,他再也不会让人生中的不如意来困扰他了。这就是真正的积极心态。这种积极心态一定会发挥功效的。
当你面对难题时,如果你期待拨云见日,并能乐观以待,事情最后就能如你所愿。因为好运总是站在积极心态者的一边。一个积极心态者心中常能存有光明的远景,即使身陷困境,也能以愉悦、创造性的态度走出困境,迎向光明。
事实上,人生就是如此。我们难免会遇到无数挫折、困难及烦恼,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注定要被打败。如果你秉持真诚的信念,勇敢面对人生,坚信好运必来,就能突破重围,任何难题也都将迎刃而解。
在那些真正的成功者中,许多人都具有这样的特点:拥有“积极心态”。但大多数人总是盼望成功会以某种神秘莫测的方式不期而至,可是我们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美国联合保险公司有一位推销员,名叫亚兰。亚兰想成为这个公司的明星推销员。他努力应用他在励志书籍和杂志中所读到的关于积极心态的知识。不久,他遭遇了厄运,这给了他一个发挥积极心态的机会。
寒冬的一天,亚兰在威斯康星州一个城市的街区中推销保险单,却没有做成一笔生意。当然,他对自己很不满意。但他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选择了用积极的心态将这种不满转变为一种励志的动力。
第二天,当他从公司出发时,向同事们讲述了前一天所遭遇的失败,接着他说:“等着瞧吧!今天我将再次拜访那些客户,我将售出比你们售出的总和还要多的保险单。”
最终,亚兰做到了这一点。他回到那个街区,又拜访了前一天同他谈过话的每一个人,结果售出了66张新的事故保险单。
这的确是一个不平常的成就,而这个成就是由厄运造成的。那时亚兰在风雪中穿街过巷,跋涉了8个小时,却没有卖出一张保险单。可是亚兰能够把前一天所感觉到的消极不满转化成励志性的动力,实在难能可贵。
亚兰最终成了这个公司的最佳销售员,并被提升为销售经理。
带着激情工作
成功与其说取决于人的才能,不如说取决于人的激情。这个世界为那些具有真正的使命感和自信心的人大开绿灯,到生命终结的时候,他们依然充满激情。无论出现什么困难,无论前途看起来是多么的暗淡,他们总是相信自己能够把心目中的理想图景变成现实。
怀有满腔激情工作的人会受到所有人的喜爱。激情可以分享也可以复制,它是分给别人之后反而会增加的资产。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会越多。生命中最大的奖励并不是来自财富的积累,而是由激情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激情是一种神奇的要素,同时也是成功的基石。
诚实、能干、友善、忠于职守、淳朴——所有这些特征,对准备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年轻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更不可或缺的是激情——将奋斗、拼搏看做是人生的快乐和荣耀。
发明家、艺术家、音乐家、诗人、作家、英雄、人类文明的先行者、大企业的创造者——无论他们来自什么种族、什么地区,无论在什么时代,那些引导着人类从野蛮社会走向文明的人们,都是充满激情的人。
如果你不能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那么你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可能沦为平庸之辈。你无法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任何印记,做事马马虎虎的人,只会在平平淡淡中了却此生。如果是这样,你的人生结局将和千百万的平庸之辈一样。
热忱是工作的灵魂,甚至就是生活本身。年轻人如果不能从每天的工作中找到乐趣,而是仅仅因为要生存才不得不从事工作,仅仅是为了生存才不得不完成职责,这样的人注定是要失败的。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给满腔激情的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时代,世界给热情的人最广阔的自由空间。大自然的秘密,就要由那些准备把生命奉献给工作的人、那些激情澎湃的人来揭开。各种新兴的事物,等待着那些充满激情而且有耐心的人去开发。各行各业,人类活动的每一个领域,都在呼唤着满怀激情的工作者。
激情是战胜所有困难的强大力量,它使你保持清醒,并处于兴奋之中,去进行内心渴望的事;它不能容忍任何有碍于实现既定目标的干扰。
著名音乐家亨德尔年幼时,家人不准他去碰乐器,不让他去上学,哪怕是学习一个音符也不准。但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呢?充满激情的他还是在半夜里悄悄地跑到秘密的阁楼里去弹钢琴;莫扎特小时候,成天要做大量的苦工,但是到了晚上他就偷偷地去教堂聆听风琴演奏,将他的全部身心都融化在音乐之中;巴赫年幼时只能在月光底下抄写学习的东西,连点一支蜡烛的要求也被蛮横地拒绝了,当那些手抄的资料被没收后,他依然没有灰心丧气;同样的,皮鞭和责骂反而使儿童时代充满热忱的奥勒·布尔更专注地投入到他的小提琴曲中去。
没有激情,军队就不能打胜仗,雕塑就不会栩栩如生,音乐就不会如此动人,人类就没有驾驭自然的力量,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雄伟建筑就不会拔地而起,诗歌就不能打动人的心灵,这个世界上也就不会有慷慨无私的爱。
激情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正如拿破仑·希尔所说:“要想获得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奖赏,你必须像最伟大的开拓者一样,将所拥有的梦想转化为为实现梦想而献身的激情,以此来发展和销售自己的才能。”
最好的劳动成果总是由头脑聪明并具有工作激情的人完成的。在一家大公司里,那些吊儿郎当的老职员们嘲笑一位年轻的同事的工作激情,因为这个职位低下的年轻人做了许多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工作。然而不久他就被公司从所有雇员中挑选出来,当上了部门经理,进入了公司的管理层,令那些嘲笑他的人瞠目结舌。
事实证明,缺乏激情,难成大事,从现在开始,对你的工作倾注全部激情吧,你会取得成功!
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跳槽
一个人的一生之中总有一次或者几次“跳槽”的经历。当你在一个单位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单位,或者感到在那里屈才,无用武之地,或者感到与老板同事无法相处等等,就会有跳槽的打算。
因自己辞职而跳槽还好说,可一旦是因被解雇而无奈跳槽时,我们该怎么应付呢?教你几招应对之策。
被迫离职的人要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往往在一些大企业和公有单位里,职员被解雇前都有如下征兆:
你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干得非常出色,领导却突然调你去干别的工作,而面对你的质疑,他们的回答却是以工作需要为理由,这种莫名其妙的调动很可能是要开除你的前兆。
当你在单位再也领不到重要的任务时,也极有可能是老板对你丧失了信任,而准备将你扫地出门。
再如你的工作很出色,领导却突然派别人来帮助你完成工作,并冠冕堂皇地说是为了减轻你的工作压力,而实际上极可能是老板在寻找你的接替者,打算将你开除。
当你犯了一个极其微小的错误,老板却借题发挥,对你大加喝斥,这也极可能是老板在逼你自动辞职。
当你立下了大功,老板却并不表扬,反而对你极其冷淡,并看你不顺眼,这时你基本可以准备打铺盖走人了。
以上是单位要开除员工的种种先兆,当然这并不是全部正确的。但一旦你发现自己的处境占了其中的一条,那你最好作好离职的准备,以免到时难以接受。
人这一生难免有被人辞退的经历,被人辞退时,我们怎么办呢?是怨天尤人,还是坦然接受呢?
首先,当然是要坦然接受事实,因为老板既然辞退了你,那他就再无聘用你的兴趣,你就没有必要再和老板聒噪,而应该赶紧去寻找另一份工作,把心态摆正,要相信自己的才能到哪儿都能谋到好职位,这样你就能寻找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最好询问一下老板辞退自己的原因,这样对于你以后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最后,你要尽可能地为自己争取该得的权益,这是你必须要做的。
当然,你千万不要搞一些鲁莽的报复行为,要知道任何破坏都会为自己带来不良影响,还有可能遭到官司。
人生就是一场戏,需要在各种各样的舞台上演绎,该跳槽时就跳槽,为了自身的利益,这无可厚非。选择跳槽时一定要下定决心,不管是自己被辞退的还是自己主动离开的,都要抱着一颗平常的心、自信的心,这样你就将拥有更广阔的前程。
做一个上进的人——做最好的员工
工作中自动自发
为了生存,我们需要工作。工作中,我们要自动自发,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自动自发的人不仅会圆满地完成任务,还会忠心耿耿地为老板考虑,给他提供尽可能多的建议和信息,他们也因此会得到提升和赏识。
什么叫自动自发呢?自动自发是一种主动性,即没有人要求你,强迫你,你也会自觉而且出色地做事情。
成功的人很早就明白,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主动争取,并且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没有人能保证你成功,只有你自己;也没有人能阻挠你成功,只有你自己。
无论任何行业,想攀上顶峰,都需要在成功之前,长时间主动地、默默地积累经验,需要漫长的规划和踏实的努力。要想登上成功之梯的最高台阶,你就应永远用主动率先的精神去面对你的工作。纵然是面对毫无挑战和毫无生趣的工作,只要坚持下去,最后就能获得回报。
一家商店的老板曾经讲起他的两个同龄的员工的一些事情。查理和海克虽然拿同样的薪水,可是他们的工作状态却截然不同。海克很快就加薪并提升了,而查理却一直原地踏步。
“其实,不能说我不公平。海克这小伙子实在是招我喜欢。我觉得我不能不给他加薪升职,那是他应该得到的。”老板说,“有一次,我派他们去市场上看看有什么卖的,因为我的库存已经不多了。”
“查理回来告诉我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我问数量有多少,他不知道,就跑到市场上问了,回来告诉我。我问价格是多少,他只好第三次跑到市场上问出了价钱。”
“看看我聪明的海克吧!”那位老板笑着说,脸上带着欣慰的表情,好像讲述的是他自己的儿子。“海克很快从市场上回来,并汇报说目前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四十口袋,价格还比较合理。他还带回一个土豆,让我看看质量。”
“你更不会想到的是,他从农民那儿了解到西红柿的销量很好。他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就在外面等回话,在他手上还有一个西红柿样品。后来我就放心地让海克做了仓库的总管。而查理,我实在找不出什么理由给他加薪,哪怕是一美元……”
可见,比别人多努力一些,就会拥有更多的机会。
在以前,具有听命行事的能力相当重要,而现在个人的主动进取更受重视。知道什么事该做,就立刻采取行动!不必等别人的督促与交代。
“我没有时间!”
“我实在太忙了,不能做!”
“恐怕现在还不是最佳时机,我们为什么不再等等呢?”
……
通常,这些司空见惯的话语可能会使你付出更多的代价。“没有时间”只是懒散者的挡箭牌,是懦弱无能者的借口。要想获得更多的机会,你就应该积极主动地“把信带给加西亚”,即使送信的收入与你的付出并不成比例。
成功的机会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主动去做事的人,可是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早已养成了拖沓、懒惰的习惯。只有当你主动、真诚地提供真正有用的服务时,成功才会随之而来。
我们经常会发现,那些被认为一夜成名的人,其实在功成名就之前,早已默默无闻地努力了很长一段时间。
成功是一种努力的累积,不论何种行业,想攀上顶峰,通常都需要漫长的努力和精心的规划。
当你养成这种自动自发的习惯时,你就有可能成为老板和领导者。有的人,之所以位高权重,是因为他们以行动证明了自己勇于承担责任,值得信赖。
自动自发地做事,同时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是那些成就大业之人和庸碌懒散的人之间的最根本的区别。请记住,没有人能促使你成功,也没有人能阻挠你达成自己的目标。
做事要主动争取机会
你有没有翘首盼天,等待着它赐予你馅饼?你有没有坐待上级,等他给你涨薪?为什么要干巴巴地等着,与其等着一个未知的结果,不如主动去争取!争取展示你能力的机会,争取赢得利益的机会。
几年前,著名的咨询专家舒沃兹博士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举行的一次管理研讨会上演讲,他演讲的话题是:
“个人的才能引导你的升迁”。
演讲结束后,有一位工厂经理比尔来到舒沃兹博士面前,说道:“我同意你对升迁的理解,但是你遗漏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你并没有把个人想得到升迁的重要性说得十分透彻。”
舒沃兹想了一想,回答说:“你说得没错。我的演说只适合于你——一个高级主管,并没有说到有关低层员工们对升迁的希望。”
“确实如此,”比尔接着说,“也许现在有数十万的经理,他们有资格也能获得升迁,如果他们愿意做一件事的话。”
“什么事呢?”舒沃兹问。
比尔回答:“只要向上司要求升迁即可。也许他们没办法一下子就得到升迁,但提出要求就一定会得到帮助的。”
在舒沃兹博士和比尔讨论这件事的几个月后,詹妮丝,舒沃兹博士以前的学生跑来找他谈论自己的问题。
她抱怨说她已经有3年都没有升迁了,“我见过有些条件比我差的人,都升迁到薪资较高的工作岗位,但我却被忽视。”
她说道:“我认为这是不公平的,我该怎么做呢?”
舒沃兹博士回答说:“我对你的公司了解也不多,所以我也不知道高级主管是否有欠公允。但是,詹妮丝,你告诉我,你曾要求过升迁吗?”
詹妮丝看起来很困惑,回答说:“没有,我没有要求过,我认为我的上司知道我的工作比一般人做得好。”
于是,舒沃兹博士又想到了比尔给他的提示,并向詹妮丝说明,高层的经理们认为较高职位的工作是很重要的。他们提升的人必须具备另一个条件,那就是他主动想成为领导者。具有领导的欲望,是领导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当你要求提升时,你表现出了进取的精神,而高级主管通常喜欢提拔有进取精神的员工。
这次交谈,舒沃兹以这样的建议作了总结:“詹妮丝,下周告诉你的上司说,你认为你有资格升迁,同时你也会负起所有责任。”
几个星期后,詹妮丝打电话给舒沃兹,并告诉他,她得到了升迁。
过了几年以后,舒沃兹又接到三次詹妮丝打来的电话,告诉他她又升迁了3次。5年之内,她的收入增加了3倍之多!
当你仔细思考后,你会很惊讶地发现,你没有得到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事物,是因为你没有提出要求。
如果你认为你应该获得升迁的话,就提出你的要求。俗话说得好:“吱嘎作响的车轮才能滴上润滑油。”如果你认为你应该得到,你就必须去争取。也只有积极主动争取,你才能争得升迁的机会。
有一个人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愤愤地对朋友说:“我在公司里一点也不受重用,我准备辞职不干了。”
“你对你的上司要求担当更重要的职责了吗?”他的朋友反问。
“没有!”
“你可以试探着向你的上司提出你的要求,如果不这样,你就不会受到重视。但是我建议你好好地把公司的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化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连怎么修理影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然后再提出来。”
他的朋友还建议:“你将你的公司当成免费学习的地方,什么东西都学通了之后,再提出自己的要求,如果上司还不重用你,你再一走了之,不就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
那人听从了朋友的建议,从此便默记偷学,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研究写商业文书的方法。
一年之后,他的朋友偶然遇到他,便问:“你现在怎么样?”
“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委以重任,又升官、又加薪,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那人说。
“这是我早就料到的!”他的朋友笑着说:“当初你的老板不重视你,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又不努力学习,而后你痛下苦功,努力提高自己,他当然会对你刮目相看。只知抱怨长官的态度,却不反省自己的能力,这是人们常犯的毛病啊!”
原来努力提高自己也是获得重用的一种方式啊!
对工作负责
有一个故事形容德国人非常守时,说是有一位开高架吊车的工人,刚刚把拖着水泥板的吊臂升到半空,这时下午6点的钟声敲响了,这位工人立即将车熄火,爬下梯子下班回家了,任由吊臂拽着水泥板悬在半空。
这个极端的情节已经被某种刻意的玩笑改变了它的本意,问了去过德国的朋友,他笑了,说德国人是很守时,但对工作更负责任,相信故事里的德国工人会准时下班,但不会把水泥板吊在半空。
对于一个故事的主题,不同的描述方法将获得不同的认知,我们嘲笑德国人的守时,却忽视了德国人对工作的严谨和负责。我们真正应该嘲笑的,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现状——在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下,责任感似乎正在缺失。而与之相伴的,则是惨剧的发生。
2002年9月23日晚6时50分,内蒙古丰镇市第二中学补课结束后,多名学生从该校教学楼东西两个楼道口下楼时,一段楼梯护栏突然坍塌,由于没有灯光,再加上楼道内拥挤,致使下楼至此的学生不断摔下楼梯,最终酿成21人死亡、47人受伤的惨剧。
仅一天时间,警方就公布了事故调查结果:学校基础管理工作混乱。其一,事故发生地的楼梯12盏灯中有1盏没有灯泡,其余11盏不亮。事故发生当天下午,还有老师向校长反映灯泡照明问题,校长以“管灯泡的人员不在”为由,未及时处理这一安全隐患。其二,技术监督部门怀疑丰镇市二中教学楼楼梯护栏实际使用的钢筋强度不够。其三,学校在这座教学楼未经验收的情况下就投入使用了。其四,事故当天,应该带班在岗的校长正与教委、本校和其他学校的18位老师在当地一家饭店喝酒。
事实上,从楼体建筑到技术监督,到设施配置,到老师的管理,如果都负起责任的话,这场惨剧很可能就会避免。责任感的缺失,致使21名学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工作呼唤责任,工作意味着责任。
前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桌子上摆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Book of stop here(问题到此为止)”,这就是责任。总统有总统的责任,员工有员工的责任。对于任何一名员工来说,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没有责任感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对手头工作和自己的行为百分之百负责的员工,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各种机会和可能性,显得更值得信赖,也因此能获得别人的尊敬。与此同时,他们也获得了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
有人说,假如你非常热爱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狱。因为在你的生活当中,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的。不是工作需要人,而是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工作。你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你对人生的态度,你在工作中的表现决定了你在人生中的表现,你在工作中的成就决定了你在人生中的成就。所以,如果你不想拿自己的人生开玩笑,那就在工作中勇敢地负起责任来。
踏踏实实地做事
给你一张报纸,然后让你重复这样的动作:对折,不停地对折。当你把这张报纸对折了51次后,你猜所达到的厚度有多少?一个冰箱那么厚或者两层楼那么厚?这大概是你所能想到的最大值了吧。其实,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计算得出,这个厚度接近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是不是让你感觉太不可思议了?为什么看似简单的重复,会有这样惊人的结果呢?换句话说,这种貌似“突然”的成功,根基何在?
秋千所荡到的高度与每一次加力是分不开的,任何一次偷懒都会降低你的高度,所以动作虽然简单却依然要一丝不苟地“踏实”。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做这样的动作和事情,但又不屑于做,甚至当你把这样一个动作完成后,自己都不记得了。比如你每天都会把垃圾袋带出去扔掉,你会记得你扔掉它的动作是怎样的吗?这也正像全世界都在谈论“变化”“创新”等等时髦的概念,却忘记了“踏实”。“踏实”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可是你真正做到“踏实”了吗?如果没有,你就不是优秀的员工。
我们可以用比较形象的真实例子来说明“踏实”的巨大力量。在美西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因为加西亚将军掌握着西班牙军队的各种情报。但是,美国军队只知道他在古巴丛林的山里,并不知道确切的地点,因此无法联络。然而,美国总统又要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一名叫做罗文的人被带到了总统的面前,送信的任务交给了这名年轻人。
一路上,罗文遇到了很多坎坷,在牙买加遭遇过西班牙士兵的拦截,也在粗心大意的西属海军少尉眼皮底下溜过古巴海域,还在圣地亚哥参加了游击战,最后在巴亚莫河畔的瑞奥布伊把信交给了加西亚将军,因此罗文被奉为美国的英雄。
看过《致加西亚的信》的人也许会觉得罗文所做的事情一点也不需要超人的智慧,只是环环相扣地前进,因此认为把罗文塑造成英雄有点言过其实。但就是罗文的这种“一步一个脚印”把信送给加西亚的踏实劲儿,才使美国赢得了战争。踏实并不等于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它需要的是不要放弃韧性,时刻朝着目标前进,哪怕每一步的距离很远。成功大多来自于这些前进量微小而又不间断的“脚踏实地”。
拥有自制力
自制力是指人们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的能力。既善于激励自己勇敢地去执行决策,又善于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自制力是坚强的重要标志。一个优秀者的基本素质就是拥有自制力。
在哈佛大学,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向为大家所爱戴的教务长伯立格先生,有一次问一个学生,为什么他没有把指定的功课做好?
那学生回答:“我觉得不太舒服。”
教务长就说:“史密斯先生,我想,有一天你也许会发现,世界上大部分事情,都是由觉得不太舒服的人做出来的。”
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点体现在人的自制力上面,如果一个人拒绝或忽视运用自制力,那他实际上是把好机会一个又一个地损失掉了,而且,最糟的是,他们本身并不知道错过了这些机会。“觉得不太舒服”就放弃的人永远也无法取得成功。
某一个雨天的下午,有一位老妇人走进匹兹堡的一家百货公司,漫无目的地在公司内闲逛,很显然是一副不打算买东西的样子,可能就只是进来避雨。大多数的售货员只对她“瞧上一眼”,然后就自顾自地忙着整理货架上的商品,以避免这位老太太去麻烦他们。其中一位年轻的男店员看到了她,立刻主动向她打招呼,很有礼貌地问她是否需要帮助。这位老太太对他说,“我什么也不需要”,即使如此,他也主动和她聊天,以显示他确实欢迎她。当她离去时,这个年轻人还送她到门口,替她把伞撑开。这位老太太向这个年轻人要了一张名片,然后径自走了。
后来,这位年轻人完全忘了这件事情。但是,有一天,他突然被公司老板叫到办公室去,老板向他出示一封信,是那位老太太写来的。老太太要求这家百货公司派一名销售员前往苏格兰,代表该公司接下装潢一所豪华住宅的业务。
这位老太太就是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她也就是这位年轻店员在几个月前很有礼貌地护送到门口的那位老太太。在这封信中,这位老太太特别指定这个年轻人代表公司去接受这项工作,这项工作的交易金额数目十分庞大。这个年轻人如果不是好心地招待这位不想买东西的老太太,那么,他可能就永远不会获得这种极佳的晋升机会了。
生活的基本原则都包含在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经验中,同样的,真正的机会也经常藏匿在看来并不重要的生活琐事中。
你可以立刻去询问你所遇见的任何10个人,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在其所从事的行业中获得更大的成就,这10个人当中,至少有9个人会告诉你,他们并未获得好机会。你可以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一整天的观察,以便对这9个人作更进一步的正确分析。我敢保证,你将会发现,他们在这一天的每个小时当中,都会不知不觉地把自动来到他们面前的良好机会给推掉。
拥有创造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应把“创造”作为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来看待。特别是在工作中,如果你缺乏创造力的话,就很容易被对手所淘汰。试想,没有哪一个老板喜欢一个墨守成规、原地踏步的员工。
创造力,实际上是指人所表现出的一种探索精神,一种积极更新以往的方法,一种处理日常事物的新方式,一种不断追求新颖创造的精神。人的创造潜力在各种场合以多种形式向我们悄悄表明它的存在,如果我们常常熟视无睹、不以为然、轻易忽略,那就失去了创造力的基础。我们对自己潜在的创造力知道得太少了,正如心理学家詹姆士所说:“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我们头脑和身体资源中极小的一部分。”
人的创造潜力宛如漂浮在海洋中的一座冰山,人们只看到了它露出水面的那隐隐约约的极小部分,而它的绝大部分却被我们忽视、被海水淹没。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就会对自己的创造潜力充满信心,就会唤醒我们的创造意识,促使我们由普通人格向创造性人格转化,我们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创造力,应当重新重视存在于我们身上的宝贵的创造资源。
要想激发创造力,我们就必须了解其本质,在实践中运用并提升它,同时应该懂得自我注意、自我观察、自我探索。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最熟悉自己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要弄清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人格的特点,只要我们讲究方法,合理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向好的方向发展,就可以在某个领域有所作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只有理论家、发明家、文学家、艺术家的创造力才是伟大的、令人景仰的,但他们毕竟是人,创造发明并不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专利,所以不能把“创造”两字涂上神秘的色彩。所谓“天才的创造力”,都是人类捉弄自己的玩笑。我们要强调创造力,要改变观念,要承认并重视广泛的创造力,因为创造力不是某些“天才”人物和专业人员的特权与专利,而是人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能力。
任何一个成功的作家、音乐家或发明家,他们的劳动都离不开开发自身的创造性潜能,而一个没上过学、出身贫寒、没从事过什么专业的纯粹的家庭主妇也未必就没有创造力,她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家庭理财专家,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她可能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厨师,做的饭菜色香味俱全,令人赞不绝口;在布置家庭环境方面,她也有许多独到、新颖、精巧之处,是一个出色的家居设计师。这些不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吗!
创造力是人类文明前进的原动力,是一个不受自然资源束缚限制的重要的资源,这种潜在的能力是人类亟待挖掘的宝藏。在现代社会里,创造力资本已经取代了土地资本和金融资本,成为我们企业发展、工作创新的动力源泉。
通用电气公司一直鼓励员工以客户为目标创造新的改良产品和服务,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改革创新的构想,通用电气公司创立至今,已建立了深厚的企业文化,就是鼓励员工创造以及给予他们冒险和尝试的自由。
通用电气公司允许其工程技术人员使用15%的工作时间试验他们的发明创造。同时,公司内部也为员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所有的员工在工作实践中都不满足于停留在现有的成绩上,他们勇于冲破各种陈规陋习的束缚,突破不适应现代社会的旧观念,敢于开创前人不曾想过的业绩,不断更新、丰富、完善原有的技术和质量。这真是十分难得的一种工作精神。
创造力的自我实现,本来是人人都有的一种潜能,但前提是要有积极的心态。对工作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创造力才会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显露出来。他们往往能发现新鲜的、未加工的、实际的、有个性的东西,正如有些人习惯于注意一般的、抽象的、已经定型的成为规矩的东西一样。
在日常生活中,不时会产生一种对自己来说是新颖的、前所未有的认识和体验,尽管这对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新奇,但对我们自己来说意义却非同一般。它使我们感到喜悦、自信和满意,使我们的某项工作进展顺利而迅速,超出了我们现有的经验和当时的期望,这种体验可以称之为“创造潜力的显露”。我们应当自觉开发这种创造潜力,使它发展成“真正的创造”,在工作中发挥创造力,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当我们发现了工作中创造的乐趣后,工作对我们的回报就一定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拥有团队合作精神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即使是超人也会有精疲力竭的时候。何况,现实生活中根本就没有超人。所以在当今社会,借助团队的力量才是生存和发展的最佳途径。团队是每个人心目中必不可少的概念。如果一个人不善于与他人合作,做一个没有团队精神的人,那么最终结果就是做事失败,甚至被社会所淘汰。
有些人总是把自己当成超人,耍酷、一意孤行、自以为是,他们从不与人合作,总是一个人在战斗,即使失败了也不吸取教训。他们心里根本没有团队的概念,也没有人愿意和他们交流。
李倩在一家外贸公司当秘书,是一个20多岁的小姑娘,南方人,长得挺漂亮。她刚到公司的时候,就在同事中间引起了轰动,因为公司里一直是男多女少,所以公司里那些光棍们都对女同事特别殷勤。李倩就这样在公司安营扎寨了,可没过多久,同事们就发现很难和李倩交流。原来李倩自小就心高气傲,她老觉得做个秘书是丢面子的事情,可出于无奈,她必须工作。她总是怨天尤人,抱怨上天不公,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严重的消极怠工思想。
李倩的怠工思想直接表现在她的行动上。她总是敌视同事的好意,拒绝参加团体活动,在工作中也是独自为伍,不和任何人合作。时间一长,同事们就不理她了,她的工作也经常出现错误,最后被老板辞退。
现代社会的企业更为重视员工的团队精神。即使你才干超常,但你拙于与同事交流,没有团队合作精神,那你也很难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人生路上,我们都想高人一等,都想出人头地。可是仅凭自己一人之力,又怎能实现愿望呢?就好比《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一样,若师徒四人缺了任何一位,都是到不了西天的。尽管猪八戒又懒又狡猾,尽管沙和尚脑子很愚笨,但他们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尽己所能,直至保护唐僧取经成功。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工作中也是如此,我们应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积极参与团队事宜,与人合作,最终让同事和上司认可我们。
“每天多做一点”
或许,你正在为如何得到重用而发愁;或许,你正在为某人总是抢走你的升职机会而苦闷。其实,有什么必要苦闷呢?如果是为人打工,那就尽量多为人创造点价值。你创造的价值越大,你受到重用的机会就越大。
一般来说,为人打工的人内心都有这样的想法:我必须为老板做点什么?其实存在这样的想法本身就阻碍了我们的发展之路。我们想要获得成功,获得发展就要改变这种想法,把想法变成:我能为老板(公司)做些什么?
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光尽职尽责是不够的,还应该多做一点自己的工作,做得比别人期待的更多一点,如此才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如果只是从事你分内的工作,就无法争取到人们对你的有利的评价。但是,当你愿意从事超过你报酬价值的工作时,你的行动就会促使领导和同事对你作出良好的评价。
你当然没有义务要做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但是你也可以选择自愿去做,以驱策自己快速前进。率先主动是一种极其珍贵、备受重视的品质,它能使人变得更加敏捷,更加积极。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员,“每天多做一点”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的老板、委托人和顾客会关注你、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发展机会。
有几十种甚至更多的理由可以解释,你为什么需要养成“每天多做一点”的好习惯——尽管事实上很少有人会这样做。其中两个最主要的理由是:
第一,在建立了“每天多做一点”的好习惯之后,与四周那些尚未养成这种习惯的人相比,你就已经具有了优势。这种优势就是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会有更多的人指名道姓地要求你提供服务。
第二,如果你希望将自己的右臂锻炼得更强壮,唯一的途径就是利用它来做最艰苦的工作。相反,如果长期不使用你的右臂,让它养尊处优,其结果就会使它变得更虚弱甚至萎缩。
身处困境时的拼搏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这是人生永恒不变的法则。如果你能每天多做一点,就能彰显自己勤奋的美德,并且能发展一种超凡的技巧与能力,使自己具有更强大的生存力量,从而摆脱困境。
社会在发展,公司在成长,个人的职责范围也随之扩大。不要总是以“这不是我分内的工作”为由来逃避责任。当额外的工作分配到你头上时,不妨视之为一种机遇。
提前上班,别以为没人注意到,老板可是睁大眼睛瞧着呢?如果能早一点到公司,就说明你十分重视这份工作。每天提前一点到达,可以对一天的工作作个规划,当别人还在考虑当天该做什么时,你已经走在别人前面了!
想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又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一些看似无关的知识往往会对未来起巨大作用。而“每天多做一点”则能够给你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
如果你做了自己分外的工作,你就得到了学习的机会。有人曾经研究为什么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无法确认,因为机会总是乔装成“问题”的样子。当顾客、同事或者老板交给你某个难题时,也许正为你创造着一个珍贵的机会。对于一个优秀的员工而言,公司的组织结构如何,谁该为此问题负责,谁应该具体完成这一任务,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他心目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将问题解决。
下一次当顾客、同事和你的老板要求你提供帮助,做一些分外的事情时,就积极地伸出援助之手吧!努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譬如给自己换一个角色,把自己当成这件事的责任人。
“每天多做一点”,初衷也许并非是为了获得报酬,但往往获得的报酬会更多。
有个人叫卡斯,对他一生影响深远的一次职务提升是由一件小事情引起的。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一位律师手头有很急的工作要当天完成,可是周末公司并没有其他人,于是迫不得已,这位律师到隔壁的一家公司询问,看是否能找到一位速记员来帮忙。
当时隔壁公司的一个普通员工告诉他,公司所有的速记员都去观看球赛了,如果晚来五分钟,自己也会走。但这位员工表示自己愿意留下来帮助他,因为“球赛随时都可以看,但是工作必须在当天完成”。
做完工作后,律师问这个素不相识的人应该付他多少钱。这个人开玩笑地回答:“哦,既然是你的工作,大约1000美元吧。如果是别人的工作,我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这个人说完后,律师笑了笑,表示谢意。
这个人的回答不过是一个玩笑,他并没有真正想得到1000美元。但出乎意料的是,律师竟然信以为真了。六个月之后,估计那个员工早已经将此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律师却找到了他,交给他1000美元,并且邀请他到自己公司工作,薪水比现在高出1000多美元。这个人就是卡斯,后来成了律师的高级助理。
其实,卡斯只是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一场球赛,多做了一点事情,最初的动机不过是出于乐于助人的愿望,而不是金钱上的考虑。卡斯并没有义务放弃自己的休息日去帮助他人,但他那样做了,他不仅为自己增加了1000美元的现金收人,还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职位。
另一位成功人士也讲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致富道路的。他回忆说:
“五十年前,我开始踏入社会谋生,在一家五金店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年才挣75美元。有一天,一位顾客买了一大批货物,有铲子、钳子、马鞍、盘子、水桶、箩筐等等。这位顾客过几天就要结婚了,结婚前购买一些生活和劳动用具是当地的一种习俗。货物堆放在独轮车上,装了满满一车,骡子拉起来也有些吃力。其实送货并非我的职责,但我完全是出于自愿——我主动提出帮他运送如此沉重的货物,并为此感到自豪。”
“起初一切都很顺利,但后来,车轮一不小心陷进了一个不深不浅的泥潭里,我使尽吃奶的劲都推不动。关键时刻,一位心地善良的商人驾着马车路过,用他的马拖起我的独轮车和货物,并且帮我将货物送到顾客家里。在向顾客交付货物时,我仔细清点货物的数目,一直到很晚才推着空车艰难地返回商店。我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高兴,但是,老板却并没有因我的额外工作而称赞我。”
“第二天,那位商人将我叫去,告诉我说,他发现我工作十分努力,热情高涨,尤其注意到我卸货时清点物品数目的细心和专注。因此,他愿意为我提供一个年薪500美元的职位。我接受了这份工作,并且从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因此,我们不应该抱有“我必须为老板做什么?”的想法,而应该多想想“我能为老板做些什么?”一般人认为,忠实可靠、尽职尽责地完成分配的任务就可以了,但这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做得更多更好。一开始我们也许只是在从事秘书、会计和出纳之类的事务性工作,但我们肯定不甘心在这样的职位上做一辈子。成功者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需要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果你是一名货运管理员,也许可以在发货清单上改正一个与自己的职责无关的未被发现的错误;如果你是一个过磅员,也许可以质疑并纠正磅秤的刻度错误,以免公司遭受损失;如果你是一名邮差,除了保证信件能及时准确到达,也许还可以做一些超出职责范围的事情……这些工作也许不是你的职责,但是如果你做了,就等于播下了成功的种子。
付出多少,就收获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但不要气馁,要继续付出,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最常见的回报是晋升和加薪。除了老板以外,回报也可能来自他人,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来实现。
很多百万富翁的成功经验也证明了额外投入的回报原则,尤其是在这些人创业初期,这条原则尤为重要。当他们的努力和个人价值没有得到老板的认可时,他们往往会选择独立创业,在这个过程中,早期的努力使其大受裨益。你付出的努力如同存在银行里的钱,当你需要的时候,它随时都会为你服务。
做最好的员工
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年代,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在“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追求完美,最大限度地开发能动性是现代企业适应优胜劣汰法则的必由之路。因此,对于一个企业、一家公司来讲,员工素质的高低就成了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作为员工,能否适应这样的环境也是其获得机会和成功的关键。
在一家外贸公司,数十位员工每天在同样的环境下上班,甚至有很多人每天都做着性质相同的工作。但是,他们的待遇却有很大差别。在老板眼里“最好的员工”月工资竟高出了老板眼里最普通的员工9倍。在庞大的差距面前,假如你也是员工,你会选择做最好的员工还是做普通的员工呢?
答案是肯定的,可能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做一个最好的员工。那么,怎样才能做最好的员工呢?是干的活比别人多,吃的饭比别人少吗?是干活时间最长,最细心吗?其实,最好的员工并不是指你在某一方面做得比别人优秀,而是指综合素质比别人突出。
一般来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最好的员工,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一个企业中,老板是发给员工工资的人,他通过发薪的形式让员工替他创造金钱,以便维持公司的生存与运营。所以在一个企业中,老板赚钱与否,赚多少钱并不是员工应该关注的。老板只是一个金钱中转站,企业真正的主人是员工。做一个最好的员工,只要付出就一定会有所得,当员工成为公司的支柱时,那时真正的老板就是员工。
2.所有的老板都讨厌麻烦,老板靠发薪水请员工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麻烦。如果一个员工不能替老板解决麻烦,那么这个员工的命运就真的应了“劣汰”这个生存法则了。解决麻烦能力的高低快慢是检验一名员工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
3.老板在企业中担任着决策和“总裁”的任务。他决策一件事务,让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他把员工集合在一起,用薪水拢住大家的心,让大家为他创造财富。在这个集体里,老板需要的是“特种兵”。一个最好的员工就应像“特种兵”一样文武双全,样样精通。而且企业需要的是“特种兵”组合在一起的“军团作战”。因此,一个好的员工成为一个“特种兵”之后,还要学会与别人合作,要有极强的团队精神。这样老板才舍得出大价钱聘用你这个最好的员工,否则老板就可能发挥他特有的权力,把你“裁”掉。
4.老板不喜欢较真的员工,这是一个秘密,一个传承了几千年的秘密。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企业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关系”。在面对各种“关系”时,老板尚且无可奈何,员工更不能较真。因此,一个好的员工需要学会“糊涂的艺术”和“拍马屁的艺术”。这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但需要员工及时掌握,恰当运用,否则会有“杀身之祸”。
5.老板喜欢懂事的员工。在老板心里,所有的员工都一样,无非是好员工替自己解决麻烦的能力强点,要领的薪水多些。但有一点,不懂事的员工,不管能力有多强,水平有多高,都会被老板“裁”掉。一个跟老板叫板的员工,充其量只是个愣头青,距离最好的员工有十个取经路程那么远。
6.好员工要有创造一切财富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思维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创造能力是员工生存的不二法门,一个好的员工必须要具备这种素质。说到底,老板最喜欢的还是能替自己创造财富的员工。只要你能为老板创造财富,你就是一个好员工。做最好的员工,要能赚钱、会赚钱,这是重中之重。
7.成为一个最好的员工后,就不要再担心会遇到生存危机的问题,因为最好的员工人人都需要。自己当自己的老板,做最好的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做一个“职业人”何乐而不为。很多时候,当一个“企业人”、做老板还不如当一个“职业人”。老板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公司里的和社会上的。而员工只需要解决公司里的问题。一个“职业人”远远要比某些“企业人”自由逍遥得多。
掌握了以上原则,我们在职场中就会游刃有余,如鱼得水。
做一个聪明的人——用智慧赢得老板的青睐
每个老板只保留那些最佳的职员
像对待自己生命一样对待自己职业的人,我们应该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泛泛的指导,而是要加强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委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
在一个大企业里,你常常会因一些人无法或不愿专心去做一件事而大吃一惊。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做事态度,似乎已经变成常态。除非管理者煞费苦心、威逼利诱地叫属下帮忙,或者,奇迹出现,上帝派一名助手给他。否则没有人能帮他把事情办成。
不信的话我们就来作个试验:你此刻坐在办公室里,叫来一名员工,对他说:“请帮我查一查百科全书,把某某的生平做成一篇摘录。”
这个职员会静静地说:“好的,先生。”
然后就去执行吗?
他决不会,反而会满脸狐疑地提出一个或数个问题:我怎样完成它?能给我一个助手吗?到哪里去查资料?报告中的数据如何得到?
然后,他可能会在工作时与情人“煲”上1个小时的“电话粥”;在WC里借方便之际,看完24版的娱乐新闻;在QQ上与不知是“青蛙”还是“恐龙”的人唇枪舌剑……
最后,他会再回来对你说,根本查不到这个人。真的,如果你是聪明人,你就不会对他解释,某某的生平是怎样的,你会满面笑容地说:“算啦。”然后自己去搞定之后的事。这种被动的行为,这种道德的愚行,这种心灵的脆弱,这种姑息的作风,有可能把这个社会带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危险境地。如果那些人都不能为了自己而自动自发,你又怎能期待他们为别人采取行动呢?
你登广告招聘一名速记员,应聘者中,十之八九不会拼也不会写,他们甚至不认为这些是必要的应聘条件。这种人能是最完美的员工吗?
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评论一个员工:“他是个不错的会计,不过如果我派他到城里去办个小差事,他可能把任务完成,也可能就在途中走进一家酒吧,而当他到了闹市区,可能就会彻底忘记他去做什么事。”
近来我们听到了许多人对“那些为了廉价工资工作而又无出头之日的工人”以及“那些为求温饱而工作的无家可归人士”表示同情,同时把那些雇主骂得体无完肤。
但从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一直到年老,都无法使一些不求上进的懒虫做点正经的工作,也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长久而耐心地想感动那些当他一转身就投机取巧的员工。在每个商店和工厂,都有一个持续的整顿过程。公司负责人经常送走那些显然无法对公司有所贡献的员工,同时也吸引新的员工进来。不论业务怎么忙碌,这种整顿一直在进行着。只有当公司不景气,就业机会不多时,整顿才会出现较佳的成绩——那些不能胜任,没有才能的人,都被摈弃在就业的大门之外,只有最踏实肯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每个老板只保留那些最佳的职员。
当然,像这种道德不健全的人,并不会比一个四肢不健全的人更值得同情。但是,我们也应该同情那些努力去经营一个大企业的人,他们不会因为下班的铃声而放下工作。他们因为努力设法去使那些漠不关心、偷懒被动、没有良心的员工不太离谱而日增白发。如果没有这份努力和心血,那些员工将挨饿和无家可归。
如果你曾为了三餐而替人工作,也曾当过老板,那么,你就会知道这两方面的种种甘苦。贫穷是不好的,贫苦是不值得推崇的,但并非所有的老板都是贪婪者、专横者,就像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善良者。
我们钦佩的是那些不论老板是否在办公室都会努力工作的人,敬佩那些尽心尽力完成自己工作的人。这种人永远不会被解雇,也永远不必为了要求加薪而罢工。这种人的任何要求都会得到允许。他在每个城市、村庄、乡镇,以及每个办公室、商店、工厂,都会受到欢迎,任何一位雇主都不会拒绝这种人才,世界上需要这种人才。
不要做自己不擅长的事
也许你刚刚大学毕业,也许你刚刚被解雇,也许你因为老板色眯眯地整天盯着你而一怒辞去了工作……总之,你面临着再一次择业。
但无论你干什么,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难题,就是你该选择何种职业?
毋庸置疑,重新选择职业对每一个成功的人士都是至关重要的。
选择的职业过高,你会觉得力不从心,更会让老板以为你的才能不足以胜任,一份辛辛苦苦找到的工作,毫无疑问地泡汤了。反之你选择过低,就会有总统做知县的感觉,且不利于你的发展,如果在考虑重新选择的过程中稍一犹豫,就有可能错过了发展的时机。
在很大一部分事业有成的人中,其成功的经验之一是他们在一开始就选定了一个适合于发展自己长处的起点。那么,如何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呢?
一、给自己的才能定位,也就是正确地对自己进行切合实际的评估,真正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本事。
二、把社会资源和自身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优势互补和充分利用。
三、天时、地利、人和是你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你必须努力学会掌控,运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其中人和是重中之重。
四、记住:无论选择什么职业,都要适合自己的专业,最起码也要是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才行。如果既不是你的专业,你也不喜欢那项工作,那么别说成功,就是做好也很难。
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一个人所成就的事业,必然是这个人的特长。”舍长取短是天下最愚蠢的人才做的。
世间有数不尽的人由于选择了适合于发挥自己长处的职业并由此青云直上成为众多成功者中的风云人物。
比如风景画大师特纳,他的家人本来希望他在少女发廊做一名美发师,但是,他却选择了画画,并最终成名。
再如彼得,他曾经遭遇到老板的解雇。
“作为一个推销员,你根本不够格。”他的老板这样对他说。
“我相信我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彼得争辩说。
“你怎么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老板开始嘲弄他。
“您只要不把我赶走,让我试一试其他的工作。”彼得坚定地说。
“我知道你什么也干不好,用你本来就是我的错。”老板挖苦地回答。
“但无论如何,我都是有些用处的。”彼得坚持认为。
终于,他的恳求被同意了,他暂时到会计那里帮工。在那里,他在会计方面的天赋很快就显露出来。
几年以后,他不仅成了一家大百货商店的负责人,还成了一个出色的会计师。
可见,当每一个人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时,这就标志着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了最高的境界。只有找到了合适的位置,人们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就像一个火车头一样,它只有在铁轨上时才是强大的,一旦脱离铁轨它便寸步难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奥德说:“有的人擅长这一行,有的人擅长那一行,还有些人整天游来荡去,他们擅长无所事事。”不管你的长处是什么,请千万别去做不擅长的事。
“有两次我企图做自己最不擅长的事。”费尔沉痛地说,“一次我想狠揍一顿那个割破我的帐篷的可恶家伙。我说:‘好的,先生,请你出去,否则,我让你尝尝我的厉害。’那个家伙说:‘来吧,你这个孬种。’我向他扑过去,但是,他用力抓着我的头,把我从帐篷里拽到了外面的草地上,接着他开始揍我,一直到我起不来为止,我看着那被撕烂的衣服,知道打架不是我的优势。”
“我还一度坚信自己可以玩马戏,于是,我搭便车到了一个马戏团。我后面有两匹马,前面有一匹马。但是,当我站在那个位置之后,那些马开始踢我,并且不停地叫唤,四蹄扬起,动个不停,一点也不听话。结果,我的肚子和后背重重地挨了好几下,我被踢到了马群里,疼得我禁不住像科西嘉的野人一样大喊大叫起来。我被人拉起来背回了旅馆。我头上扎着带子用虚弱的声音对自己说:‘小子,你看来并不擅长驾驭那些马。’”
这些例子无不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做自己不擅长的事。
而谨慎地为自己定位,就是为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但有些人却不知道自己具备哪些特长。其实,你的聪明才智就是你的天赋。真正适合你的职业应当能够充分表现你的个性和天赋,如果你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工作本身就会充分而全面地调动你的才能。
如果你的天赋和内心要求你从事木工工作,那么你就做一个工匠;如果你的天赋和内心要求你做医学工作,那么,你就去做一个医生。坚信自己的定位是符合现实的,更要坚信自己选择的职业,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但是,如果你智力平平,或内在的呼声很微弱,那么,你就应该在你最具适应性的方面和最好的机会上慎重地作出选择。
不必怀疑这个世界是任由你去创造的,真正的成功在于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一点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
记住:做一个一流的搬运工,也要比做一个二流的其他角色强。
皮毛大亨虞文先生,生于一个数学之家,父母都是数学界的知名学者。
当然父母更希望他们的孩子将来也会成为数学泰斗。于是夫妇俩从小便向虞文灌输各种数学知识。
但不知为什么,小虞文却无论如何对数学提不起兴趣,但对经商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他在夜里偷偷地学习有关商业及商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后来几乎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
但他却无法违背固执的父母的意愿。成年后,他不得不到父亲所在的学校里教数学。但他知道,数学绝不是他的长处。他时刻在争取机会去商场拼搏,他相信,他的知识足以使他在商界成名。
终于,他们的父母放弃了对他的要求,但却不向他提供任何帮助。
若干年后,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知识的虞文终于在商场上拼出了自己的一块地盘,成为了首屈一指的皮毛大亨。
可见,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至少是感兴趣的事。
争取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我们很多人都有一种“大不了从头再来”的心理,其实这种心理是你成功道路上的最大阻碍。能做好的事情为什么不第一次就做好呢?难道第二次做好了会有奖吗?第一次没做好,也就等于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返工最令人烦恼。第二次把事情做对,既没有节省时间,也没有节省精力。
一位广告公司经理曾经犯过这样一个错误,由于完成任务的时间比较紧,他在审核广告公司回传的样稿时不仔细,在发布的广告中弄错了一个电话号码,最终给公司造成了一系列的麻烦和严重的损失。
我们平时最经常说到或听到的一句话是:“我很忙。”是的,在上面的案例中,那位经理忙了大半天才把错误的问题料理清楚,耽误的其他工作不得不靠加班来弥补,与此同时,还让领导和其他部门的数位同事和他一起忙了好几天。如果不是因为一连串偶然的因素使他纠正了这个错误,造成的损失必将进一步扩大。
平时,在“忙”得心力交瘁的时候,我们是否考虑过这种“忙”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呢?假如在审核样稿的时候那位经理稍微认真一点,后来还会这么忙乱吗?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著名管理学家克劳士比“零缺陷”理论的精髓之一。第一次就做对是最简便的经营之道!第一次做对的概念是中国企业的灵丹妙药,也是做好中国企业的一种很好的模式。有位记者曾到福特汽车有限公司进行采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悬挂在车间门口的条幅——“第一次就把所有事情做对”。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个概念也许令人疑惑:怎么可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呢?
人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不犯错呢?不是允许合理的消耗吗?不是允许一定比例的废品吗?
但是从福特公司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准时化生产中可以令人惊奇地发现,原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想想看,整条流水线上,每一个零配件生产出来之后马上就被送去组装,因为没有库存,任何一个环节出了质量问题,都会导致全线停产,所以必须百分之百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在自我管理上,“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一个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理念。如果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现在又具备了把它做对的条件,为什么不现在就把它做对呢?当然,在提法上可以更人性一点,叫做“把一点一滴的事情做好”;每个人只有把一点一滴的事情做好了,才可能达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境界。
在很多人的工作经历中,也许都发生过工作越忙越乱,解决了旧问题,又产生了新故障,在一团忙乱中造成新的工作失误,结果是轻则自己不得不手忙脚乱地改错,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则返工检讨,给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或形象损失。
由此可见,第一次没把事情做对,忙着改错,改错中又很容易忙出新的错误,恶性循环的死结越缠越紧。这些错误往往不仅让自己忙,还会放大到让很多人跟着你忙,造成巨大的人力和物资损失。
所以,盲目忙乱毫无价值,必须终止。再忙,也要在必要的时候停下来思考一下,用脑子使巧劲解决问题,而不盲目地拼体力交差,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把该做的工作做到位,这正是解决“忙症”的要诀。
你还忙吗?当然忙!但希望你是忙着创造价值,而不是忙着制造错误或改正错误。只要在工作完工之前想一想出错后带给自己和公司的麻烦,想一想出错后造成的损失,就应该能够理解“第一次就把事情完全做对”这句话的分量。
企业中每个人的目标都应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完全做对”,至于如何才能做到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克劳士比先生也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这就是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对”,如何做才能达到“对”这个标准。
克劳士比很赞赏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工程施工中,师傅们正在紧张地工作着。这时他手头需要一把扳手。他叫身边的小徒弟:“去,拿一把扳手来。”小徒弟飞奔而去。他等啊等,过了许久,小徒弟才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拿回一把巨大的扳手说:“扳手拿来了,真是不好找!”
可师傅发现这并不是他需要的扳手。他生气地说:“谁让你拿这么大的扳手呀?”小徒弟没有说话,但是显得很委屈。这时师傅才发现,自己叫徒弟拿扳手的时候,并没有告诉徒弟自己需要多大的扳手,也没有告诉徒弟到哪里去找这样的扳手。自己以为徒弟应该知道这些,可实际上徒弟并不知道。师傅明白了:发生问题的根源在自己,因为他并没有明确告诉徒弟做这项事情的具体要求和途径。
第二次,师傅明确地告诉徒弟,到某间库房的某个位置,拿一个多大尺码的扳手。这回,不一会儿,小徒弟就拿着他想要的扳手回来了。
克劳士比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在于告诉人们,要想把事情做对,就要让别人知道什么是对的,如何去做才是对的。在我们给出做某事的标准之前,我们没有理由让别人按照自己头脑中所谓的“对”的标准去做。
懂得如何与老板、同事交谈
人活一辈子,除了家,可能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办公室了。人们常希望爱情和事业双丰收,如果说家是承载爱的温床,那么办公室就是一个人奋斗事业的场所。在家里,每天要与父母、妻子以及儿女朝夕相处;在办公室,每天要与上司、同事还有下属打交道。因此,职场交际,重在搞好和上司和同事的关系,使自己左右逢源。
事实上,人人都会说话,但是,把话说得动听,让人爱听,却是一门需要好好研究的学问,并不是谁都能做好的。尤其在公司里面,老板掌握着每个人的生杀大权,假如你一不小心说错了话,可想而知后果是多么严重了。
小邓是某公司的职员,由于他工作表现好,多次得到领导的表扬,再加上他很会见风使舵,所以,时间一长,渐渐地成为了老板的心腹,公司中的一些不太重要的事,都是他全权负责。不过,老板是一个疑心较重的人,一般不会轻易提拔谁。
一天,老板把小邓叫来说:“小邓啊,这几天我忙着要出差,公司这边的事你多担当点吧。”听到老板的安排后,小邓想:这是老板在有意给予他更多的实权让他来管理公司,很可能他就快成为公司的副总了。想到这里,小邓不由得偷偷乐了起来。他还暗地里做了一个手势,心想:疑心重的老板,终于被我搞定了!
刚好老板在出差之前还要去周边城里作一次办厂选址考察,小邓考虑到此次去的人比较多,老板当然是坐自己的轿车去,但其他人呢?如果其他人坐公交车,不但非常受累,而且休息不好会影响工作,再说也有损公司的面子;打出租车去吧,一辆坐不下,两辆费用又太高,想来想去,觉得最好还是包一辆车去比较经济实惠。于是,小邓来到了办公室,得意地向老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结束时说:“鉴于这种情况的利弊,我决定包一辆车。”说完后,小邓发现老板的脸色不对。片刻之后,老板没好气地说:“是吗,我怎么觉得不好啊,我看你们还是买长途汽车票去吧。”小邓顿时傻眼了,按理来说,他决定的这个方案是最好的了,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可是老板却偏偏没有采纳。而且,从这件事之后,老板对小邓的态度开始降温。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实际上,小邓做事前向老板请示的做法是对的,可是,他却得意忘形,忽略了老板是一个多疑的人,并且狂妄地代替了老板作决定,从而让老板感觉自己像木偶一样被支配,感觉小邓未免有点“篡位”的意图,所以老板会不高兴。尽管知道小邓提出的方案是最优的,但是最终还是否决了。如果小邓换一种说话方式,比如说:“三个方案中,我觉得包车比较可行,但我作不了决定,您经验多,您作个决定好吗?”相信老板听了他说的话,绝对会同意他的方案的。
在职场中,有的人自以为了不起,看到别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便到处指挥这个批评那个,更有甚者,时不时地跑到领导面前说这个的不好,说那个的不是。试想一下,你看别人不顺眼,别人还看你不顺眼呢,凭什么拿自己的好恶标准来要求别人?拿自己的行事准则来试图干涉改变别人?事实证明,人们都厌恶那些打小报告的人,因为他让别人感觉很不安全,自然而然,那些打小报告的人定会遭到人们的唾弃和孤立。
郑杰毕业后找到了一家单位,刚刚参加工作不久,他思想非常积极,还多次递交了入党申请。在工厂里,他自以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常常看不惯别人践踏草坪,并时不时地指责别人没有素质,折花压草,不爱护环境等等,把大道理说得跟命令似的。他还多次到领导面前告发别人如何不用心工作……时间长了,领导也不给他好脸色看了,同事们更是对他嗤之以鼻,没有人跟他说话,遇到事情也没有人帮助他,还时不时地给他小鞋穿。这一切全是他自命清高造成的。
其实,身处职场,一定要正确地给自己定位,要正确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学会接纳同事,学会理解和包容别人,千万不要强迫别人按着你的那套价值观来做事,更不可以动不动就跑到领导面前打小报告。想想,别人已经是完全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成年人了,还会接受你的“教育”吗?
谨防办公室陷阱
在团队之中凸显能力当然是好事,但并不应该只顾着显示个人的能力而忽略队友的感受,否则会触犯众怒,造成不好的结果。当然,在一个团队中工作、奋进,就应该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带动整个团队的发展。特别是管理阶层,要有整合智慧的能力,带动整个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并时刻提防办公室陷阱。
办公室里有许多陷阱,但是并不见得都是别人布下的圈套,也许是你自己在不经意中给自己设下的。
一般来说,可以在办公室里享有权力的唯一办法,就是“运用整合的智慧”。在努力打拼后,对自己的个人成绩沾沾自喜之时,也要懂得调整心态。可别在掉入陷阱之后才惊呼道:“天啊!这是个陷阱!”
三国时期,在曹操手下任职主簿的杨修,学问渊博、头脑清晰,人人都称赞他是个聪明人,可惜聪明人却不见得有大智慧。
曹操偶然看到几个人在修建一扇门,一言不发地留下了张纸条就走了,纸条上写了一个“活”字,大家都不知道曹操是什么意思,最后,找到杨修才解了谜题。
杨修说:“活在门里是个‘阔’字,快把门改窄,丞相是嫌门造得太宽了。”
在曹操宴请群臣之时,侍者捧上一碗上好的乳酪,但是曹操只尝了一口,在杯盖上写了个“合”字,就要侍者端下去,侍者不知他是什么意思,又不敢问。坐在一边的杨修见此情形,凑上去看了看杯盖,笑着对侍者说:
“丞相不过是要你将这杯乳酪‘一人一口’罢了。”
杨修跟随曹操外出,经过“曹娥碑”时,曹操见到碑后有文:“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问杨修,懂不懂得是什么意思,杨修很快地回答说懂。曹操叫他先别说,让他想一想。
走了三十里,曹操才恍然大悟地说:“你将你的答案写下来,我也把我的写下来,咱们比比看谁的答案对。”
结果二人写的都是:“黄色的娟为‘绝’,幼妇为少女是‘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是个‘好’字,齑臼是盛辛辣物的容器,受辛(古字)为‘辞’。所以是‘绝妙好辞’。”
曹操虽然高兴自己终于答对了,但还是忍不住对杨修叹道:“我的智力比你差三十里啊!”
曹操平定汉中之后,为了要不要讨伐刘备而很伤脑筋,因为即使讨伐,也占不了什么便宜。
手下将士们不懂他的心意,进退不得。后来曹操令人传号令“鸡肋”,将士们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只好派人去请教杨修。
杨修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又可惜,魏王决定回师了。”果然,在将士们准备好拔营时,接到了曹操退兵的命令。
杨修的聪明才智让曹操十分佩服,更让他惊讶不已的是自己的想法居然都逃不过杨修的眼睛。
但是佩服归佩服,曹操不由心中害怕了,害怕此人的才干凌驾在他之上,总有一天会无法驾驭,于是就找个罪名将他给杀了。
从找罪名到杀他,杨修毫无预感,毫无防备。其实现在的社会中也有很多类似事件,往往踏入陷阱后,人们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心理实验。他将三卷不同的录像带,分别放给三组孩子看。
第一卷是孩子破坏了玩具,遭到父母指责。第二卷是孩子破坏了玩具之后,父母假装没看到。第三卷是孩子破坏了玩具,父母却称赞他。
当孩子们看完录像带,被带到玩具室去玩的时候,他发现,刚才看过第一卷录像带的孩子,不敢去破坏玩具,而看过第三卷录像带的孩子,则肆意地破坏玩具。
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了,人类天生就有心理学上所说的“观察学习”的倾向,不管观察对象是对的还是错的,总有人去学习、模仿。
在办公室里也一样,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或是私人恩怨,会利用这种“观察学习”的心理,来制造大家共同的“敌人”。
譬如说,找出一个和自己的“敌人”有摩擦的人,然后当着许多人的面同情这个人所受的委屈,痛批“敌人”的过错。从此,这些人就成了一个小集团。
比如张三对着李四,把王二最近的恶行讲了一遍,然后很虚伪地补上一句,“其实王二这个人本质上还不错啦!”
过了两天,李四又告诉王二张三上回说他坏话的事,还很好心地加上一句“也许他是无心的。”
于是,就像水波涟漪,大圈圈里有小圈圈,小圈圈里又产生更小的圈圈,大家就在这些圈圈里成天兜着转,混日子,不时怀疑有哪个冷箭高手正在瞄准自己,或是哪个人可能会在背后偷袭,搞得大家都无心做事。
冷静下来想想,我们为什么要让人牵着鼻子走?他的“敌人”该由他解决,为什么要我来分担?我们和对方无仇无恨,犯不着为了他牺牲自己的人际关系。
特别是年轻人由单纯的学校步入社会之后,多多少少会因为一些利益问题,变得不再那么单纯,但是,绝对要保持清醒,千万不要受到别人的影响。
所以,一看到办公室里的反常现象,就要暗暗躲开,让自己保持客观中立。不要担心自己会被孤立,因为与其陷入这个旋涡,天天被搅和得心神不定,倒还不如独善其身。
有一个刚参加工作的青年,进入公司的时候,对什么事情都不太了解,大家都很忙,也没有什么人来帮助他。就在他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有一位行政职员非常热心地照顾他,两人成了好朋友。
日子一久,他发现这位行政职员的牢骚愈来愈多,一开始,他只是倾听对方的牢骚。后来,工作一忙碌,压力过大,难免有时会有一些不耐烦,于是他干脆也开始批评公司和主管了。他心想,反正对方也批评公司,所以就很放心地不时吐吐苦水。
有一天,人事主管将他找去,问起他对公司有什么意见,为什么总发牢骚批评公司。他吓了一跳,不知如何是好。
他最终离开了这家公司,临走前,一位资深员工偷偷地指着那个行政职员对他说:“你不知道他是老板的亲戚吗?”
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老板的亲戚”时常对着他批评公司是在给他布陷阱。
这也是办公室的陷阱!所以,假如你在办公室工作,一定要小心谨慎。
遵守办公室礼仪
身处职场的人,每天都要和同事打交道。在这个小集体里,每个人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不管表面上怎样的热情,心底里都容不得半点触犯,半点委屈。因此,大家以同事的身份在一起相处,就要懂得一些同事之间的交往礼仪,小心触犯了别人,伤害自己。
那么,什么是办公室礼仪呢,我们究竟该如何运用交往礼仪?
首先,当同事需要你的意见时,你不要使劲儿给他戴高帽,发出无意义的称赞。
当同事无意中冒犯了你,又忘记跟你说对不起时,你要以一颗平和的心去对待,不要过多计较,今后当他遇到困难需要你的帮助时,你应该尽力帮助他。
当同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上司的称赞时,你不应该妒忌他,而应该真心实意地赞美他,为他喝彩。
当大家利用休息的时间,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你不应该装作漠不关心的样子,而应该很热情地走过去跟他们谈些有趣的话题,或者说个无伤大雅的笑话,让同事感觉你是他们中的一分子。
其次,约同事一起去看电影、听音乐等,是增进感情的最好办法。当同事们在一起聊得开怀大笑的时候,请不要板着面孔,即使他们聊的话题并不好笑,也请微笑一下,这可以表示你对他们的尊重。
如果你做的错事给同事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请不要忘了向他道歉!敢于承认错误的人会得到他人的原谅和赞赏,而且会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要想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妨多多称赞别人。赞美的话总是能带给对方美好的感觉。如“这个主意真是不错,你太了不起了!”“棒极了,谢谢你给我想出这个好点子!”他下一次一定会更努力地帮助你。
不要随便把同事传给你的话转告上司,说不定你将因此招致大家的联合反对。
如果某位同事因成绩突出而获得了升迁,就发一张贺卡给他吧,送给他最衷心的祝福。如果其他同事替他搞庆祝会,无论你有多么忙,都要抽出时间参加,要是实在没有时间,那事后就一定要向他道歉,并当面解释。
当你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时,公司可能会把一些新同事交给你带。你必须要有一定的忍耐力,耐心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帮助他们不断进步。比如,接听电话是一件简单的差事,但弄不好也会出现差错。你应该时刻牢记,给你带来不便是小事,给客户留下坏印象才是大事。如果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不要一味地责备这些新同事,也不要将这些愤恨埋藏在心里,要知道自己也是从新人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不要瞧不起这些人,也许他们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日后或许能够帮上你什么忙,甚至会做你的上司。
善于原谅别人并不是说对同事的错误视而不见。同事犯了错误,可以委婉地指出来,让他在错误中吸取教训。
午餐时间是和同事进行沟通的一个最佳时机,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跟他们聊天。如果单单依靠电话,就不会有那么好的效果了。要是放在工作时间里则会显得公式化,而且妨碍日常工作;而在下班后,又有些唐突,并且下班后别人大多都有事情。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约对方午餐,这样既显得诚恳亲切,又节省时间。另外,利用午餐的时间和同事进行沟通,互相交流工作经验,还会使自己的头脑不断得到充实。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每个人希望拥有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但是,几乎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才是良好的工作习惯。是每天早早地坐到办公室干活,还是经常夜里加班到十一二点?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只能说,你是一头职场老黄牛,并不能代表你拥有良好的工作习惯。
芝加哥与西北铁路公司的总裁罗兰德·威廉姆斯说:“一个桌上堆满很多种文件的人,若能把他的桌子清理开来,留下手边等待处理的一些,就会发现他的工作更容易,也更实在。我称之为家务料理,这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
光是看见桌上堆满了还没有回的信、报告和备忘录等等,就足以让人产生混乱、紧张和忧虑的情绪。更坏的事情是,这些经常会让你想到“有100万件事情要做,可自己就是没有时间去做它们”,这样不但会使你忧虑、紧张和疲倦,也会使你容易患高血压、心脏病和胃溃疡。
以前担任过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查尔斯·伊文斯·休斯说:“人不会死于工作过度,而会死于浪费和忧虑。”不错,死于浪费精力——而他们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他们的工作似乎永远做不完。
所以,良好的工作习惯之一便是:清除你桌上所有的纸张,只留下与你正要处理的问题有关的东西。
遍及全美的都市公司的创始人亨利·杜哈提说,不论他出多少钱的薪水,都不可能找到一个具有两种能力的人。这两种能力是:思想的能力;能按事情的重要程度行事的能力。
查尔斯·卢克曼,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在12年之内,变成了派索登特公司的董事长,每年有10万美元的年薪,另外还能赚l0万美元的利润,他说这都是归功于他具有亨利·杜哈提所说的几乎不可能找到的那两种能力。
查尔斯·卢克曼说:“我每天早上都在5点钟起床,因为那段时间里我的思想要比其他任何时候更清晰——那时候我可以考虑周到,计划一天的工作。计划去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决定做事的先后次序。”
所以良好的工作习惯之二是: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行事。
豪威尔先生说,当他在美国钢铁公司任董事的时候,开董事会总要花很长的时间在会议里讨论很多很多的问题,达成的决议却很少。其结果是,董事会的每一位董事们都得带着一大包的报表回家去看。
最后,豪威尔先生说服了董事会,每次开会只讨论一个问题,然后作出结论,不耽搁、不拖延,结果非常惊人,也非常有效。所有的陈年旧账都清理了,日历上干干净净的,董事们也不必再带着一大堆报表回家,大家也不会再为没有解决的问题而忧虑。
这是个很好的办法,不仅适用于美国钢铁公司的董事会,也适用于你和我。
这就是良好的工作习惯之三:当你碰到问题时,如果必须作决定,就当场解决,不要迟疑不决。
下面是良好的工作习惯之四:学会如何组织、分层负责和监督。
很多生意人替自己挖下了一个坟墓,因为他不懂得怎样把责任分摊给其他人,而坚持事必躬亲。其结果是,很多枝枝节节的小事使他思想非常混乱,使他总觉得很匆忙、忧虑、焦急和紧张。
要学会分层负责很不容易。如果找来负责此事的人不负责任,也会造成很大的灾难。
但是分层负责虽然很困难,一个做上级主管的,如果想要避免忧虑、紧张和疲劳,却非要这样做不可。
米开朗琪罗是人类史上杰出的艺术大师,他无论雕刻或是绘画,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力求作品的完美。
有一次,友人拜访米开朗琪罗,看见他正为一个雕像作最后的修饰。然而过了一段日子,友人再度拜访,看见他仍在修饰那尊雕像。
友人责备他说:“我看你的工作一点进展都没有,你动作太慢了。”
米开朗琪罗说:“我花许多时间在整修雕像,例如:让眼睛更有神、肤色更亮丽、某部分肌肉更有力等。”
友人说:“这些都只是一些小细节啊!”
米开朗琪罗说:“不错!这些都是小细节,不过把所有的小细节都处理妥当,雕像就变得完美了。”
充分展现自己
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工作就是展现自己舞技的一个重要平台。你在舞台上要充分展现自己的美丽与优雅,在工作中,同样要展现出自己的才华。
在选美竞赛上,众人瞩目的总是亮丽鲜艳的面孔、婀娜多姿的体态。外在美是选美的标准,可是也有人相信内在美的焕发才是选美最重要的条件,而且这样的理念也得到了证实,至少在美国小姐唐娜·亚松真身上,人们见识到了内在美的光彩。
唐娜出生在阿肯色州的一个小镇上,她的青春期就像大多数的青少年一样,生涩、害羞,对自己的将来感到很茫然。那个时候她想象自己是只丑小鸭,并不是选美皇后。可是唐娜有一些远比外在的美丽更重要的特质——她的气质清新,风度稳健。她好比一块璞玉,稍加雕琢就能大放异彩。
她决定要把自己的内在美表现出来。她去练健身,学习仪态,然后报名参加了一场选美比赛。那一场比赛她没进入决赛,可是唐娜并没有因此而灰心,接着又参加了很多场比赛,直到参加过16场选美比赛之后,她终于当选阿肯色州小姐,然后又成为美国小姐。以后她带着那一种自然芬芳的内在美以及辛勤努力的工作态度,踏入娱乐界,目前已成为一名出色的艺人,拥有了自己的节目。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应该从这个故事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因为每个人都拥有同样芬芳的内在美。最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内在美,并把它表现出来。你不见得会是另一个选美皇后,可是内在美的焕发会使你成为人生的赢家。
其实每个人都具备成功者的资格,也就是说我们在起跑点上是一样的,至于起跑后的差距则是日积月累后发展出来的。虽然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但是,结果如何,完全要看个人的本事与表现了。
一般人认为成功者必定有特殊的才能或高人一等的智商,其实并不然。因为才能与成功之间并没有特别紧密的关系,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是99%的努力加1%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