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非同凡想:乔布斯的创新启示
624000000010

第10章 寻求新的体验(3)

当然,我们无法真正探究乔布斯大脑中的神经元和突触处理信息时是否灵光四射,异于常人。然而研究创新过程这个领域的顶级科学家,都赞同乔布斯接二连三的创意背后的一个原因,也正如哈佛的研究人员观察到的那样:“他穷尽一生都在探索新的、互不相关的事物——美术字艺术、在印度闭关之地的静修冥想、奔驰汽车的精妙细节。”

一篇名为《创新家的DNA》的论文发表在2009年12月期的《哈佛商业评论》上。进行此项研究的三位教授给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对比。首先,假想你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大脑和天生的才能也相同。你们俩各自接受了一个在商业领域创业的任务,期限为一周。“那七天里,你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苦思冥想;而你的双胞胎兄弟却做了如下几件事(1)去找十个人探讨这份新事业——其中有一位工程师、一位音乐节、一位家庭妇男和一位设计师;(2)拜访了三家创新型的新公司,观察他们在做什么;(3)尝试了五种刚刚上市的产品;(4)把自己的创业蓝本给五个人看;(5)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试试这个怎么样’……最后看谁的想法更有创意更具可操作性,你会把宝押给谁?”在这个例子里,乔布斯当你的双胞胎兄弟再合适不过了。他在激发灵感上比绝大多数人做得都好,因为他擅于展开联想,将看似无关的事物整合到一起。最重要的是,他是有意而为之的。他并不是每一次都清楚这些看似无关的小经历将如何串在一起,将指向何方,但他对此有足够强大的信念。

食品加工机、电饭煲和电源磁铁接口

一款Cuisinart牌的食物加工机与家用电脑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它只是一个让你的生活更轻松的家用消费品。除了都是家用之外,这两种产品的功能截然不同。然而,如果你有乔布斯的头脑,到处都能找到灵感,即使是在梅西百货的货架上。

你要是见过苹果Ⅰ和苹果Ⅱ电脑的照片,会注意到这两款电脑毫无相像之处。前一款就是一坨插上了六十个芯片的集成电路板。它是在1976年7月上市的,距离乔布斯和沃兹同意一起创业正好过了三个月。苹果Ⅰ电脑是以套装形式出售的,绝大多数买家都是发烧友。他们将零部件一件件插到电路板上后,它就变成了一台功能完整的电脑。这种做法肯定会让普通人一头雾水,甚至恼羞成怒。苹果公司在一年后又发布了苹果Ⅱ电脑。正是这款电脑——苹果Ⅱ——让苹果公司一举成名,也开始了一段漫长而又令人惊叹的历程。这段历程把乔布斯塑造成一位全世界的偶像。苹果Ⅱ型是当时最受欢迎的个人电脑:容易使用,带彩色屏幕,与机身一体的键盘,八个内部扩展槽和一个独特的塑料机箱。这个机箱的故事又是一段关于“联想”的经典故事:乔布斯决定在电脑这个圈子之外寻找灵感,便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