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关汉卿传
62323500000003

第3章 南风熏染身魂长

舜歌南风

不等关汉卿长大,他就能够随口吟唱一首歌,这首歌就是在解州民间广为流传的《南风歌》:

南风之薰兮,

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

可以阜吾民之财兮。[1]

南风和煦地吹着,可以解除民众的忧愁;南风及时地吹着,可以带给民众财富。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啊!或许,这动人的歌声关汉卿在母亲怀抱里就听惯了。会吟唱《南风歌》的不只是关汉卿母亲,解州的老老少少都会唱。那是因为这歌就诞生在解州的大地上。

第一个吟出《南风歌》的是虞舜。那歌声里飘荡着他的爱民情韵,是的,虞舜确实是个大爱之人。解州民间流传的不仅有他耕地不打牛的故事,还有更多讲述他仁爱的故事。他们说,尧王访贤遇到虞舜,没有立即把他带回宫中,为进一步考察他的道德行为,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嫁给了他。虞舜带着两个夫人回到家里,继母和弟弟企图谋害他,尤其是弟弟象,不光想独得家产,还想把两个如花似玉的嫂嫂也据为己有。于是,就流传开来两个耳熟能详的成语:上屋抽梯和落井下石。上屋抽梯说的是父亲要虞舜修理谷仓的屋顶,他刚上去覆盖茅草,就发现仓顶着火了。连忙下屋,哪里下得去?梯子已被弟弟象抽掉。好在他有所准备,把背上的斗笠当作降落伞跳下屋顶。落井下石更为惊险,父亲嫌井水不好喝,让虞舜下去疏浚。他刚下去就见井口发暗,大块的石头掉落下来。这一回虞舜看来必死无疑,没有想到他依然活着出来了。原来,有过上屋抽梯的教训,他就多了个心眼。一夜没睡,和娥皇、女英在井壁上凿开一个直通屋里的小洞。见势不妙,就赶紧躲进去,钻出来。遭受这样的陷害,虞舜一点儿也没怨言,一点儿也没有嫉恨,仍然一如既往地善待父母,善待弟弟。虞舜的仁爱孝道,在关汉卿足下的土地上世世代代传为佳话。

传为佳话的还有虞舜吟唱《南风歌》的故事。据说,那一日,天气格外晴朗。虞舜的心情和这天气一样,晴朗得万里无云,碧蓝如洗。微风携着春天的芳香从南面轻轻吹来,吹来了曾经染绿江南岸的温润。这温润拂在颜脸,轻柔可心。就在这温润的芳香里,虞舜走来了,看见了忙碌在盐池里的身影。他们或背,或担,或抬,把白花花的池盐运走,运回各自的部族。看着这情景,他乐从心生,放开喉咙,一曲《南风歌》便回荡在四野。那时,他的歌声只是给劳作的人们助兴,歌唱着他也走进盐池,融入那些辛忙的身影。但是,他不会想到,数千年后这歌声仍然在荡漾,荡漾在周边村落,荡漾在神州大地,还嵌进了《史记·乐书》,并由此继续往后荡漾,荡漾进关汉卿的心灵,渐渐化为他生命的主旋律。

沧桑解州

复杂了,复杂了。

关汉卿的身体在成长,思想也在成长。世事不再像《南风歌》那么温馨纯美,竟然不无混沌,甚至不乏险恶。有关混沌的记忆,关汉卿竟是从解州这个名称开始的。解州的解字,自古以来村里就没人读解(皆),均以“害”相称。初识解字,关汉卿忽闪着童真的大眼睛发问,为什么家乡这解不叫“皆”,而叫“害”?他这问题若是一般的邻舍长者还真难回答,好在他的父亲是位满腹学识的官吏。关汉卿的父亲是什么官吏?由于品级过低,史书上没有留下他的名字,甚而连一点点蛛丝马迹也难找到。现在能够捕捉到的信息是从《运城市关氏族谱》中得来的,上面记载关汉卿是关羽的第41代孙,父亲名叫关季元。无疑,关家是个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关季元跻身衙门顺理成章。

父亲将关汉卿带到村庄的北面,带到浩渺的盐池。若是用今天的目光俯瞰,敢不敢用浩渺还需要打个问号。但那个时候,在幼小的关汉卿眼睛里,确实是一片浩渺的湖泊。湖泊阔大无际,碧蓝的湖水从村边延展开去,不见边沿,和远处的蓝天弥合在一起。湖边上银装素裹,白茫茫的雪花重重叠叠,高高低低。高的如雪山,低的像雪丘,环绕着碧波荡漾的湖水,活画出一派千里冰封的寒冬景象。然而,何止寒冬如此,即使烈日炎炎的盛夏酷伏,这里也是银雪环湖的隆冬风光。那雪山,那雪丘,不是雪,而是盐,是湖水生成的盐。不知从何时起,就有了这浩浩渺渺的湖水,就有了这能够垒起千堆雪的盐池。

这盐池早早就把美丽和奇妙的感受播种在关汉卿的心域。早晨红日东升,湖水飞霞流红,壮观得如同天色一般。日上头顶,湖水变清,将整个蓝天装进自己的胸怀,就连洁白的云絮也在水中漂游。多么美丽的画卷啊!这画卷不光美丽,还很奇妙。奇妙得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村南有条小河,清澈见底的流水潺潺淙淙,昼夜不停。那水丝毫不咸,撩一掬入口,淡中带甜。盐湖的水却不是这样,一沾嘴唇就咸,进入口中咸得发涩。同样是水,村南的河水与村北的湖水为何差别这么大?对于现代人来说,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这差别,在当时即使比关汉卿年长的父亲也无法说清其中的奥秘。因而,那风景也就牢牢美丽而奇妙在他的心里。

关汉卿万万想不到这美丽奇妙的画卷,会蕴藏着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这惊心动魄的故事,蕴涵着历史文明进程中混沌迷茫的逻辑。那混沌迷茫的逻辑,需要他用生命的行迹去理解,而那惊心动魄的故事当时却让他愤愤不平。那是一场战争,一场屡屡嵌进史书典籍里的战争。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山海经·大荒北经》中亦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从,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以止雨,雨止,遂杀蚩尤。”

《战国策》苏秦劝导秦惠王,曾说:“黄帝伐涿鹿而擒蚩尤。”

黄帝和蚩尤这场大战,载入的典籍确实不少。要么是“蚩尤作乱”,要么是“蚩尤作兵”,好像挑起事端的就是蚩尤。因而,那结果无论是“禽蚩尤”,还是“遂禽杀蚩尤”,都通情达理,合乎道义。不过,父亲讲给关汉卿的故事不是如此,却是另一种情节。这个情节足以说明,解字为什么读“害”。

这个情节的起因就是那风光如画的盐池。

盐池本由蚩尤掌管,他的部族生活在浩渺的盐湖南边,至今那里还有一个名叫蚩尤的村庄。早先,蚩尤部族的人们祖祖辈辈都居住这里。最早开始吃盐,让食物生发滋味的就是他们。后来,这滋味成为世人的喜好,他们就用这池盐换回许多吃食和穿戴。部族的人们不必耕种,不必打猎,便衣食丰裕,过着比其他部族要好的日子。用后人的话说,盐池是他们的聚宝盆。守着聚宝盆的人们,过着悠闲而富足的光景。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这聚宝盆既能带来好处,也能带来祸害。

有一日,悠闲的人们紧张起来,手持棍棒冲了上去,和外族人厮打在一起。那是因为外族人不愿再拿东西交换池盐,公然前来抢夺。抢夺盐池的人是黄帝部落的。蚩尤部族的人哪能拱手让出自家的聚宝盆?一场不可避免的流血厮杀就这样爆发了。蚩尤部族的人气疯了,疯狂的人们将长长的头发挽在头顶,挽成犄角,挥舞着石耜、木杈扑向侵犯的人群。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冲上去,血肉迸溅的惨叫成为激励他们的号角。一族人把血肉之躯筑成了盐池的围墙,不用说失败的是对手。

后世子孙神化了这场战事,《汉学堂丛书》说:“蚩尤有兄弟七十二人,铜头铁额,食沙石,制五兵之器,变化云雾。”看来蚩尤的人不多,《龙鱼河图》扩大了人数,蚩尤也不过“有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震天下”。不过,都说他们有兵器,食沙石。食沙石,可能是吃颗粒形状的盐,吃上盐就倍有精神。至于兵器,那有些想象的成分。人这样少,看来蚩尤部族获胜很不容易。古往今来,以少胜多都需要有奇招,出奇兵。果然,当黄帝部族的人们再次铺天盖地涌来时,蚩尤将人们带进森林躲藏起来,让他们欲战无对手,欲退怕挨打。而且,大旗一挥竟然漫天迷雾,黄帝部族的人们深陷重围,三天三夜无法出去。要不是风后的出现,蚩尤就会大获全胜。风后造出指南车,辨明方位,指引黄帝部众突出重围。这一来黄帝不敢轻易冒犯,再来时带着熊罴貔貅诸多猛兽,这才取得胜利。蚩尤部族被打败了,头领蚩尤被残忍地肢解。书上将解州解释为肢解蚩尤的地方,而当地人们却认为这是蚩尤被残酷杀害的地方,一直叫作“害”州。这就是,解州读作“害”州的原委,迄今为止仍然鲜活在人们的口舌里。

反观那段往事,史书总把蚩尤作为反面人物,说他“作乱”“作兵”,却很少探究他“作乱”“作兵”的原因。这就是历史,胜利者把自己打扮成正义的化身屡见不鲜。年少的关汉卿不可能深刻理解这块土地的厚重文化含量,但是,这流荡在血脉里的混沌往事迟早会成为他深思社会时局的热能。

煌煌祖庙

光门耀祖是中国人流淌在血脉里的责任意识。一个人一生一世的努力倘若不能保国安民,最低也要光门耀祖;倘若不能光门耀祖,最低也要香火旺盛。从这个视角回望,祖上与自己一荣则荣,一损则损。即使位高人极的皇帝也不能跳开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总要盘根问祖,给自己找一点祖上的荣光。唐朝开国之初,唐高祖李渊攀老子为先祖,神化门第,抬高身价,试图安定天下。皇帝尚这么凡俗,一般人更是这样。如此打量世事,关汉卿就甚为荣幸,荣幸出生在一个世代显赫的家族。

坐落在解州镇的关帝庙,从古至今都是村里最宏伟的建筑。建筑是当今的书面用语,在村人眼里那是一座大庙,而关汉卿第一次看到肯定会惊讶地叫出:“好大的院子!”

在童年的关汉卿眼里,那就是一座院子,是比自家,比别家都要大得多的一座院子。

最早进入关汉卿视野的这座大院子不叫关帝庙,叫关帝庙要等到明代将关云长封为协天护国忠义帝。那时候叫作关王庙,因为在关汉卿出生前100多年的大观二年(1108年),宋徽宗把关云长封为武安王。而在隋文帝开皇年间初始落成的这庙,只是座关侯庙。其实叫什么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庙的院子很大,大得装进村中的任何一座院子都绰绰有余。关汉卿如何看待这座大院?从他两次写到关云长的剧本看,这座大院已成为他的精神田园。这里有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能源。能够稍稍触摸关汉卿儿时心灵的只有民间传说,将那些散佚的零星碎片拼合成型,我们会看到他的祖庙童趣。

小时候,关帝庙的庄严神圣笼罩在关汉卿的头顶。他走到门前不由得望而却步,打坐在两侧的石头狮子圆瞪着双眼,张开大嘴,似乎随时都可能从高高的石座上跳下来将他扑倒。有猛兽护卫在门口,他没有胆量走进大院。一旦走进大院,便标志着他长大了一截,从此那狮子再也没有往日的威风,大院里森严的气氛也已化解,化解成他和伙伴们的无限乐趣。他们在高大的柏树下追逐,在长长的祭桌下隐藏,以至爬上石狮子,骑在它的背上大吼快跑。玩累了,树荫下的石凳子是他们最好的卧榻,躺在上面会进入甜美的梦境。

关王庙带给他的童趣转瞬即逝,从他提出问题的那一刻起,这大院将为他注入无穷活力。他提出的问题很简单:为什么这院子比谁家的都大?

父亲关季元告诉儿子,这里不仅有历史沧桑,还有他们家族的无上荣光。在父亲的谈吐间,那个微闭双目的塑像带着一腔忠义走下神龛,挥舞着青龙偃月刀横扫人间邪恶。他知道了自个家族的祖先是关云长,他明白了忠义的故事起始于一座桃园。一树爆开的桃花见证了关云长和刘备、张飞的结义,磕过头,便开启了他们流血征战、生死相依的一生。祖先关云长追随的刘备是三国中实力很弱的一支,但是,自从结义后他就风吹浪打毫不动摇。跟着刘备南征北战,攻袁绍,救陶谦,拒袁术,斩杨奉,斗吕布,擒吕布,最终多人携手将吕布送上断头台。赤壁大战之后,他守定荆州,如砥柱,如磐石,横挡住东吴西行的兵马,刘备才有了西进取蜀的可能。蜀汉能立国,三国能鼎足,他家的先祖关云长功不可没。尽管成也荆州,败也荆州,但是谁也无法否认,三国的历史画卷里有关云长血染的风采。

历朝历代推崇关家这位祖先,不光因为他是个英雄豪杰,还因为他有着世人罕见的侠肝义胆。下邳战争失利,关云长投降曹操。投降的重要原因,是要保护刘备的两个夫人——他的两个嫂嫂。曹操得到这样一员虎将,让他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还封他为汉寿亭侯。无外是要千方百计留住他。然而,得知兄长刘备的去处,他封金挂印,毅然离去,去寻兄长,哪怕再颠沛、再流离,也心甘情愿。他那一腔忠义之情何止是感动世人?也感动着天,感动着地。

感动有时如同一眼喷泉,若是打不开,那激流就长久潜隐在看不见的地方。一旦揭开封口,那激流就不歇不止地喷射出来。祖先关云长的勋绩大义,无须去史书典籍追溯,家乡的父老每人都装满一肚子故事。嘴一张像是喷泉启封,滔滔汩汩着千年往事。往事里的关云长青春气盛,没有扑腾历史风云前就在家乡大打出手。他打死的那人名叫吕熊,人人都说该打,人人都没出手,没有出手是惧怕人家。据说,吕熊是一位远近出名的恶霸。恶霸恶在巧取豪夺,把别人的金钱据为己有,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夺就夺了,取就取了,别人也都忍气吞声。不忍气吞声又能如何?人家敢于巧取豪夺是缘于背后有权贵撑腰。自古都是这样,本该庇佑众生的权势衙门,常常庇佑的却是无恶不作的歹徒坏人。有了衙门庇佑,吕熊有恃无恐,竟然无恐到巧取豪夺金钱财物已不过瘾,还想在良家女子身上过一把瘾。这个恶棍不光想过瘾,还有供他过瘾的法子。一个早晨醒来,全村的水井一眼也不见了,都被吕熊派人用土填埋。唯有他家院里还有眼水井,可是不准男人打水,只让女人前去。女人也不是哪个也能去打,还要是青春年少的姑娘。为啥只有年轻的姑娘才能前去打水?奥秘不说而破,不就是想在人家身上过一把瘾嘛!是可忍,孰不可忍,可是偏偏村里人都在咬着牙强忍!

这时候站出来的就是关汉卿的先祖关云长。不,关云长不是站出来的,而是抡拳打出来的。他的拳头直捣吕熊,三两下就结果掉这厮的性命。关云长不憨不傻,明知这是闯祸,可是不闯祸就解救不了乡亲们的苦难,只能冲着祸端挺身而出。闯下祸的关云长没有吓傻,明知官府会替吕熊报仇,自己难保性命,却要保住这为民除害的性命。他越墙而走,带着一身豪杰气概逃出是非之地,在遥远的天地里去展示他的豪杰气概。

这样的豪杰气概关汉卿不知道还罢,一旦听见就深深嵌进自己的胸襟,再也难以释怀。他没有想过要外化这令人荡气回肠的情节,却在《包待制三勘蝴蝶梦》里让王老汉的儿子为父报仇,抡起先祖关云长的那般臂膀,痛痛快快打死了行凶的葛彪。打死不说,他还没有让王老汉的儿子东躲西跑,由大权在握的包待制伸张正义赦免了他们。童年郁结的那腔豪气,关汉卿在戏台上长长喷吐出来。

自然,这话说得有些过早。此时,关汉卿还在成长,离那淋漓尽致喷吐豪杰气概的年月还有一段不近的时光。他在那萦绕着正气道义的氛围里,感受着家族中往日的辉煌,他对创造这辉煌的先祖关云长好不尊崇。从此,他不再在关王庙的柏树下追逐同伴,追逐的对象渐渐变为明日的辉煌。

捧读关汉卿的剧作,蓦然耳边响起白居易的诗句:“上穷碧落下黄泉。”白居易《长恨歌》里的“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是描写马嵬坡杨贵妃死后,唐明皇刻骨铭心思念他心中的美人,派方士道人上天入地苦苦寻觅,终归长天渺渺,大地茫茫,无果而终。我想起这句诗是要反其意而用之,借助“上穷碧落下黄泉”表达关汉卿剧作的丰富精神文化含量。他深谙经典诗文,熟识乡风俚语,将雅和俗融合得水乳交融,甘贻醉人。这一点是不少诗文大家巨匠难以企及的。仅以李煜为例,他的词作哀伤到极致,风雅到极致,可是,通览他的词作,丝毫不见乡村俚语。因为他生在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根本不知人间况味。我搬出李煜不是对他的词作吹毛求疵,而是说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决定他未来的前景,关汉卿亦然。

注释

[1]选自《古诗源·南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