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生活离不开经济学
6207900000012

第12章 怎样看清经济的大形势——影响经济的十二大指标(7)

选C:属于“欢喜冤家捶心肝型”,目前的幸福指数40%:这类型的人非常的自我,可是他和对方彼此却很相爱,常常会拌嘴斗嘴,不过心底彼此的分量还是很重的。

选D:属于“只羡鸳鸯不羡仙型”,目前的幸福指数99%:这类型的人和另一半在一起已经不需要用言语沟通,两人的默契不是外人所能了解的,常常只要对方一个眼神就能了解。 后退两格选E:属于“想喝忘情水忘记一切型”,目前的幸福指数20%:这类型的人非常的独立、聪明,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测试之后,您是不是对幸福指数了解了一些呢?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理解和诠释不同,当问起普通市民时,他们会说:“幸福就是工资再高一点,晚上少加班,能够正常休息。”而职业经理人则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能够把公司做成一个世界品牌。”其实幸福感也可以理解为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综合感觉。

最早的国民幸福指数(GNH)是由南亚的不丹国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于是,不丹国王提出了“国民幸福总值”这个指标。并带领全国人民共同朝着这个目标奋斗。刚开始时,国民并不理解这个指标,也没有人会注意这个国家,然后20多年的实践证明了不丹国王的正确。“国民幸福总值”这个指标引起全世界瞩目,美国的世界价值研究机构开始着手研究“幸福指数”;英国、日本也开始模仿这种“不丹幸福指数”;不少经济学家也开始联手致力于“国民幸福总值”的研究。2006年我国统计局也把“幸福指数”纳为新的统计内容中。

GDP与GNH

长期以来,GDP基本上是我们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是可以逐一核实的具体数字指标。而“幸福指数”(GNH)则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它不是一个刚性数字,不能像测算GDP一样去反复计算,GNH指标是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衡量标准。关注GNH是对以前只是片面关注GDP的一种反思,正如社会学家所说的一样,我们过去对GDP过分迷信,现在,经济是发展起来了,GDP也上去了,但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却变差了,空气污染、城市噪音、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开始显现。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某些方面有所下降,许多人认为自己生活得不够幸福。没有想到的是当时为了GDP的增长,遗留下来的问题却影响了GNH。?

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不能只理解为经济增长,要综合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取向的现代化发展理念,这种发展观要以“关注人本”为核心,体现的就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指数或者是说幸福指数。也可以说幸福指数GNH就是一种别样的GDP,想要了解国民经济的发展就看GDP,想要知道社会的和谐程度就看GNH。

GNH 的研究构成

最早的GNH的测量,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领域,研究包括: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社会老年学三个学科领域。后来GNH又被列入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所以幸福感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GNH做为社会学体系的一部分,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研究幸福指数的六大方面,分别是: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其中最重要的几点是:

第一,心理参照系。社会成员的幸福感将受到他们心理参照物的重大影响。例如在一个封闭社会中,由于社会成员缺乏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比照,尽管这个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不高,但由于心理守常和习惯定势的作用,其成员便可能知足常乐,幸福指数也会很高;而如果这个封闭的社会一旦开放,社会成员就会以发达社会成员为参照,所以幸福指数有可能下跌。

第二,成就动机程度。人们的成就需要决定他们的成就动机程度,成就动机程度又决定其预期抱负目标。例如在比赛中,某个人的预期目标是冠军,可结果却拿了个季军,他的幸福感要比拿到冠军的幸福感减弱很多,甚至没有幸福感可言。

第三,本体安全感。每个人对于自我和社会环境表现出的信心都有所不同,这种可靠感对于形成个体的信任感是极其重要的,而对于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是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个体抵御焦虑并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因此,人的幸福感有时与其经济状况或收入水平之间不是正比例关系,如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经济状况不好的人,幸福指数却很高,而有些富翁享受不到幸福。

现在应该明白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为什么会先升后降了吧?幸福指数与经济发展不是同步进行的。如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初期,物质建设开始发展起来,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与过去相比,那就是幸福感增强了。再看近来10年间,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分化严重,贫富差距凸显;人们需求层次日益提升,所以对满足感的标准也提高了;资源短缺、竞争加剧以及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压力感增加,这一切都会对幸福指数产生强有力的影响。

现实社会中的GNH

2006年国家统计局正式将GNH列入经济指标范围内。 简单地说“国民幸福指数”就是老百姓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包括收入、就业、社会保障及自然环境的一种感受,如果老百姓觉得满意,幸福指数就会上升,如果觉得不满意,幸福指数就会下跌。

据统计,北京市幸福指数年均增长3.1%,郊区市民幸福感更强。调查结果显示,高收入家庭不一定幸福,5000元——7000元中等收入组幸福感最强。如下图:

图片来源:新京报

2006年7月,北京市统计局开展了一项以“国民主观幸福感”为主题的民意调查,调查对象为7118位18到70岁的市民,其中有外地来京人员。调查显示,幸福感在90分以上的人数占31.6%,有61.1%的被访者认为幸福感在60分——89分以内,60分以下的仅占7.3%。而且调查人员从得分情况上发现,郊区市民的幸福感比城市中心区市民的幸福感分数要高。分析可能是住宅和交通方面的原因。

调查结果还显示,收入在5000元——7000元中的市民幸福感最强;从不同年龄来看,中年人最不幸福,而老年人(66岁-70岁)最幸福。调查人员分析这种结果可能与中年人面临诸如收入问题、就业问题、养老及孩子就学等多方生活压力有关。

当有人问起你“你幸福吗?”你的回答可能是“幸福”、“一般”或“不幸福”不管怎样的回答都代表幸福指数,也是对幸福程度的一种衡量。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有一个可以得到幸福的可靠方法,就是以控制你的思想来得到。幸福并不是依靠外在的情况,而是依靠内在的情况。

——卡耐基

幸福是什么?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答案。“幸福指数”更多的是取决于自己的思维模式,是要靠人们控制自己的思想来获得,当思想偏离人生轨道,幸福就会与我们背道而驰,反之,我们的幸福感就会增强,幸福指数也会越来越高。

经济学家

尼古拉斯·卡尔多(Nicholas Kaldor )

尼古拉斯·卡尔多当代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以提出与经济增长论相溶合的收入分配论和建议以消费税代替个人所得税著称。 出生于匈牙利布,1927~1930年就读于伦敦经济政治学院。 1932年起,任该学院的助理讲师、讲师、副教授,直至1947年。1947~1949年,去日内瓦任欧洲经济委员会研究及计划组主任。两度担任英国财政部长的特别顾问。主要著作有:《经济稳定与增长论文集》、《经济政策论文集》、《经济理论论文续集》、《应用经济学论文续集》、《税收报告》。粮食与黄金珠宝的兑换——外汇储备

不管外汇储备的多或少,只要经济搞得头头是道,外汇储备是可有可无的。——张五常?

一个装得鼓鼓的国家的口袋,让百姓感到心中踏实。但连续增长的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发展而言,究竟是利益的流入,还是暗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