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慢性消化不良症状:食欲减退、腹胀或伴便秘、腹泻或肝区隐痛,劳累后明显。
3.体征:少数病人可见蜘蛛痣,肝脏轻度到中度肿大,多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一般无压痛。脾脏可正常或轻度肿大。
在临床上,这些早期肝硬化的症状往往与原有慢性肝病类似,从而不能引起病人的重视,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建议有慢性肝病的患者,最好定期进行专业的医疗检查。
对早期肝硬化的治疗,邓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逐步拟出了一条有效方,他命名为“软肝煎”。其方如下:
【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川萆薢10克,楮实子12克,菟丝子12克,鳖甲(先煎)30克,土鳖虫(研末冲服)3克,丹参18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加减】伴有肝炎、转氨酶高者,加四金汤、黄皮树叶30克;酒精中毒所致肝硬化,加葛花10~15克;有黄疸者,加田基黄15~30克;肝阴不足者,加旱莲草、女贞子各10克。
邓老还指出,肝硬化晚期出现腹水,取单味甘遂用甘草煎浓汁浸泡后晒干研为细末,装入肠溶胶囊吞服,每服1~2克,第二天要用健脾益气之剂来补,以防攻伐太过。当肝硬化腹水并上消化道出血时,宜急用止血法,用白及粉、三七粉各3克顿服,每日4次,或用云南白药每日8克分服。另外,他建议大家坚持太极拳之类的柔软运动,注意饮食营养及节减房事,并为早期硬化患者开出了一剂食疗方:用500克左右的鳖或龟,加怀山药30克、薏苡仁15克,炖服,每周1次或10天1次。
另一位国医大师张琪教授对肝炎后肝硬化颇有研究。肝炎后肝硬化症状主要表现为:以脾大为主,腹胀满,胁肋胀痛,食少纳呆等。对于这种类型的肝硬化,张教授通常以柔肝软坚与清热解毒合用,临证常用自己所拟的验方“软肝化症煎”治疗,疗效非常好。下面,我们就介绍给大家。
【组成】柴胡20克,白芍20克,黄芪30克,青皮15克,虎杖20克,郁金10克,茯苓20克,人参15克,山茱萸15克,枸杞子15克,炙鳖甲30克,蒲公英30克,五味子15克,白术15克,茵陈30克,黄连10克。
【用法】水煎服。
这个方子以炙鳖甲软坚散结为核心,辅以青皮、郁金、虎杖、柴胡疏肝理气、活血化淤。人参、黄芪益气,白术健脾,白芍养阴,山茱萸、枸杞子补肾。全方配伍,可达到“补而勿壅,消而勿伤”的效果。此外,肝硬化往往伴有邪热内蕴,如口苦咽干、五心烦热、尿色黄赤、巩膜黄染等,故加入蒲公英、大青叶、茵陈等清热解毒之品。
养生无极限
肝硬化通常伴有全身虚弱、厌食、倦怠和体重减轻等症状,这些主要通过饮食来调节,以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于消化饮食为宜,做到定时、定量、有节制。早期可多吃豆制品、水果、新鲜蔬菜,适当进食糖类、鸡蛋、鱼类、瘦肉;当肝功能显著减退并有肝昏迷先兆时,应对蛋白质摄入适当控制,提倡低盐饮食或忌盐饮食,食盐每日摄入量不超过1~1.5克,饮水量在2000毫升内;严重腹水时,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00毫克以内,水摄入量在1000毫升以内。另外,肝硬化患者不可进食酒、坚硬生冷和刺激性食物,也不宜进食过热食物以防并发出血,胆汁性肝硬化应禁食肥腻多脂和高胆固醇食物,食道静脉曲张时应给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消化道出血时应暂时禁食,以静脉补充营养。
看颜老医者自医:逐湿运脾饮去除脂肪肝
大师手记
自忖“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治肝无功,转以治脾,自疏方逐湿运脾饮,凡一月,浮肿先退,痰沫既消,胃纳大增,脸色红润……来自众多的报道,脂肪肝因肝炎后长期应用高糖、高能量饮食,体重过度增加是一大致病根源,与中医土壅木萎的病机是相符的,逐湿运脾饮、运脾片制方之旨均立足于兹,所以是治疗脂肪肝的有效方药。
——颜德馨摘自《颜德馨临床经验辑要》
健康攻略
脂肪肝是指由于肝脏本身及肝外原因引起的过量脂肪(主要为三酰甘油)在肝内持久沉积所致疾病。常见原因为长期酗酒、营养不良、饥饿、肥胖、小肠改道手术、糖尿病、皮质激素、妊娠、肝炎及毒物的损伤等。本病在中医学中无相应的病名,散见于中医“痰证”、“脂满”、“积聚”、“症瘕”、“胁痛”等病症中。
颜德馨教授曾经是脂肪肝患者。1962年,颜教授患了急性黄疸型肝炎,谷丙转氨酶高达500单位/升,在住院期间,除了服用清热解毒方剂外,还连续使用葡萄糖加胰岛素冲击疗法,结果导致身面虚浮,胁痛绵绵,痰多白沫,精神委顿,体重由65千克迅速增加到82.5千克。经过西医检查,确诊为脂肪肝,后用护肝保肝之法调养了几个月,竟然没有半点功效,症状有增无减。
《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颜教授见治肝无功,于是转以治脾,自拟“逐湿运脾饮”,治疗一个月,浮肿先退下去了,痰沫也渐渐消退,吃得也渐渐多了,脸色也红润了,肝功能检查基本恢复正常。颜老告诉我们,他所拟的“逐湿运脾饮”实际上就是五苓散加苍术,其原理为:脂肪肝的根源在于土(脾)壅木(肝)萎,而脾土恶湿,水留则湿著,用苍术可燥脾胜湿,土疏则木茂。颜老服用逐湿运脾饮1个月之后,改以苍术研末,每次吞服9克,以巩固疗效,他的脂肪肝后来再也没有犯过。下面是五苓散的处方:
【出处】《伤寒论》
【组成】猪苓(去皮)12克,泽泻2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桂枝(去皮)8克。
【用法】研为散剂,每服6~10克,每日2服;或水煎服,多饮热水,取微汗,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效】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养生无极限
关幼波、陈伯咸、何炎燊三位教授对于脂肪肝的研究也颇为深入,临证治疗常药到病除,下面介绍他们的证治验方,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1.清肝化滞汤
【出处】陈伯咸方
【组成】柴胡10克,白芍15克,金钱草10克,浙贝10克,鸡内金10克,茯苓10克,枳实10克,郁金10克,莱菔子10克,香附10克,丹参15克,黄芪30克,山楂10克,陈皮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
【功效】疏利肝胆,悦脾化滞。适用于肝胆郁热,脾虚失运,痰浊滞留而致的脂肪肝。症见胁肋胀痛,口苦纳少,脘胀体倦,便秘或便溏,苔腻等。
2.楂曲平胃散
【出处】何炎燊方
【组成】苍术15克,厚朴10克,陈皮7克,甘草5克,山楂30克,神曲15克,鸡内金15克,麦芽30克,枳实15克,莱菔子15克,草决明30克,泽泻15克,郁金10克。
【用法】水煎服,早晚分服。
【功效】健脾燥湿,消积化滞,主治脂肪肝。
3.复方熊胆散
【出处】关幼波方
【组成】青黛15克,明矾15克,郁金15克,川黄连10克,熊胆3克。
【用法】共研细末,装于一胶囊,每次饭后服1粒,每日2~3次。
【功效】疏肝解郁,清热化痰,主治脂肪肝。
4.清利化痰方
【出处】关幼波方
【组成】茵陈90克,醋柴胡10克,薄荷5克,炒栀子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丹参15克,泽兰15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金钱草30克,六一散(包)10克,白矾(研末冲服)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利肝胆,活血化痰,主治脂肪肝。
治胆三金,将胆结石、胆囊炎一齐解决
大师手记
胆囊炎、胆石症之治疗目前大同小异,大同者病机认识一致、治疗原则类同,小异者用药习惯各有所长。现体会除常用的三金(金钱草、郁金、鸡内金)外,海金沙亦是利胆排石良药。方中配合应用疗效良好。
——张镜人摘自《中华名中医治病囊秘·张镜人卷》
健康攻略
胆结石与胆囊炎为胆道系统的常见疾病,二者有时合并同发,有时单独发作。胆结石一般会伴有慢性胆囊炎,临床上以发病时剧烈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为主要特征。一般情况下,慢性胆囊炎的症状并不明显,多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除此之外,还有急性胆囊炎,它主要与胆汁淤滞和细菌感染相关,多数在进油腻晚餐后半夜发病,临床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放射;常伴发热、恶心呕吐,但寒战少见,黄疸轻。
张镜人教授认为,胆囊炎与胆结石的病机大体相同,因此在治疗方法也大同小异。他认为,除了常用的治胆三金(金钱草、郁金、鸡内金)之外,海金沙也是利胆排石的良药,故临床常配合应用。下面两帖方子为张老治胆的常用方,仅供参考:
1.利胆1号方
【组成】金钱草30克,预知子15克,谷芽12克,炒黄芩、郁金、炙延胡索、川楝子、赤芍、白芍、制香附、海金沙(包)、连翘各9克,青皮、陈皮、柴胡、炒枳壳、炙鸡内金各6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疏泄肝胆,清化湿热。适用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
【加减】症状缓解后,可用中成药金胆片、保和片巩固治疗。
小偏方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医师宋效芝采用民间验方:每日用灵芝10克切片浸泡代茶饮,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
2.利胆2号方
【组成】金钱草、干芦根各30克,郁金、金银花、炒赤芍、炒薏苡仁、谷芽、甘露消毒丹(包)各12克,黄芩、夏枯草、连翘、桑叶、菊花、川楝子各9克,炒枳壳、知母各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疏理肝胆,清化湿热。适用于胆囊炎、多发性胆结石。
3.柴胡利胆汤
【组成】茵陈、金钱草各30克,蒲公英20克,延胡索、枳壳、黄芩各15克,柴胡、郁金、大黄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病情重者每日2剂,每6小时服药1次,1周为一个疗程。
【加减】内热炽盛者加黄连、栀子;湿重者加薏苡仁、厚朴;呕吐甚者加半夏、竹茹;腹痛甚者加白芍;胆道蛔虫者加乌梅、槟榔。
【功效】适用于急性胆囊炎。
4.柴胡三黄汤
【组成】蒲公英20克,白芍18克,金银花、柴胡各15克,黄芩12克,半夏、川楝子、延胡索各10克,鸡内金、大黄、黄连、枳实、青皮各9克,生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10剂为一个疗程。
【加减】如伴有黄疸者,加茵陈30克、栀子10克;伴有结石者,加金钱草30克、海金沙20克。
【功效】适用于急性胆囊炎。
5.黄芪绿梅汤
【组成】黄芪30克,延胡索、生山楂各12克,太子参、生地黄、枸杞子、白芍、何首乌、生大黄(后下)、莱菔子各10克,青皮、陈皮各6克,绿梅花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胁痛减轻之后,去生大黄,加白术12克。
【功效】养阴柔肝,清胆排石,适用于泥沙样胆囊结石、胆囊收缩功能不良。
6.清胆汤
【组成】金钱草30克,大黄(后下)20克,木香、枳壳、郁金各15克,柴胡12克,黄芩、白芍各10克,芒硝(冲服)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痛剧加川楝子、延胡索各10克;热重加金银花、紫花地丁各20克,黄连10克;恶心呕吐加半夏、竹茹各10克;纳呆、舌苔腻加鸡内金、莱菔子、砂仁、藿香、佩兰叶各10克;便秘加重大黄、芒硝用量,便溏去芒硝、大黄,加白术、茯苓各20克。
【功效】主治手术后胆道残余结石。
养生无极限
中药排胆结石反应较重,耳穴压豆可以促进排石,减轻排石反应。具体方法如下:
把贴有王不留行的小方形胶布贴敷在患者一侧耳穴上,每3日两耳交换1次,饭前饭后分别压耳穴5~10分钟,常用穴为肝、胰胆、十二指肠、交感、内分泌、内质下、神门、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