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大国医2: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6207100000022

第22章 培育厚土,濡养天赐之身——国医大师消化科门诊(1)

胃痛分寒热,病除痛自消

大师手记

遇冷、饮冷则痛发作或加重,舌白,脉细者属寒。脾胃气虚者,大多兼有内寒。在内寒的基础上,易感外寒,可呈内外俱寒之证。……治法以补脾益胃佐以理气。

——徐景藩摘自《当代名医临证精华·胃脘痛专辑》

胃脘痛一症,泛见于多种疾病,因寒致痛者固然不少,但在慢性胃炎,则以热证居多。病机以木郁化火,横逆犯胃为主。……治疗当以调气清热和胃为原则。

——张镜人摘自《当代名医临证精华·胃脘痛专辑》

健康攻略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包括西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等多种病症。中医学认为,造成胃痛的原因有很多,如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但大体可分为寒证与热证两种。

脾胃病专家徐景藩教授指出,脾胃气虚者大多兼有胃寒,其临床症状为:胃脘痞胀,隐痛,嘈杂,空腹为甚,得食则缓,食量减,大便易溏,容易疲倦,遇冷或饮冷则痛发作或加重。对于此类胃痛,他主张采用补脾益胃佐以理气之法,临证常用古方六君子汤,其方如下:

【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陈皮3克,半夏4.5克。

【用法】上为细末,作一服,加大枣2枚,生姜3片,新汲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症见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等。

张镜人教授指出,热证胃痛的病机以肝郁化火,横逆犯胃为主,一般慢性胃炎皆属热证,患者症状以脘痛、腹胀满、口苦、嗳气为主。脘痛的特点为时而隐痛,痛无定时,伴有灼热、嘈杂感;久痛者常呈刺痛之症,且痛点总在同一部位。对于此类胃痛,张教授认为当以调气清热和胃为治则,他自己拟定了一个基本方,随证加减应用,疗效切实。其基本方为:

【组成】炒白芍9克,清炙草3克,苏梗5克,制香附9克,生白术9克,平地木15克,旋覆花9克,代赭石15克,八月札15克,炒黄芩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调气清热和胃,适用于慢性胃炎。

徐景藩教授认为,虽然治胃病常用汤剂温服,从而有利于益气、养胃、行气、通络,但如果配合散剂则更能运用自如。这种方法很简单,即把药物研成极细粉末后内服,例如用延胡索、广木香、白芍、甘草、肉桂、乌贼骨、贝母、白及、参三七、黄连、琥珀等药分别研细,置于瓶中盖密,根据病情选用1~3味,随时调配,临时1次或1日数次,用开水送服,的确是治疗胃病的良好剂型。

养生无极限

胃的病变主要在脘,脘即是腔,饮食不当便容易损坏胃腔,即损坏胃的内膜。因此,养胃之道在于护膜。徐景藩教授对养护胃膜之法深有研究,他总结了以下几点:

1.用白及粉按1∶8的比例加水,调成糊状内服,不仅能止血,且能改善胃脘胀、痛、嘈杂等症与炎症、溃疡等病理变化,是当前胃病“护膜”的首选良药。若与藕粉相调,卧位服药,还有改善食管黏膜病变的效用。

2.黄芪、山药、饴糖、大枣等辨证配用,皆有护膜的功效。

3.属于寒证的胃痛,不可多用久用辛温燥烈之品,如姜(良姜或干姜)、桂(桂枝或肉桂)、川椒等。同时,理气的药物也要注意不要过于辛燥,以免损伤胃膜。

4.脾胃气虚患者,可配食山药粥、红枣粥。阴虚胃热的患者,可配食藕粉、蜂蜜、牛乳等,既有营养价值,又有护膜的作用。

术芍连脂巧配伍,慢性腹泻不留根

大师手记

据数十年临证实践,总结用药经验,常以白术、白芍、黄连、补骨脂4味为方中之骨干药。随证而巧为配伍,治久泻每获良效。

——徐景藩摘自《当代名医临证精华·慢性腹泻专辑》

健康攻略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如水样的一种病证。古人将大便溏薄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注者称为“泻”。因此,腹泻在中医学中又被称为“泄泻”。泄泻日久不愈,历时达三个月以上,反复发作,时重时轻,即被称为慢性腹泻。

徐景藩教授认为,慢性腹泻病位以脾为主,以脾为先,继而涉及肝、肾二脏。他指出,慢性腹泻必然会导致脾气虚,在此基础上还会造成脾阴虚与脾阳虚。脾气虚则肝气易郁,肝愈郁而脾愈虚,二者相互影响;此外,久泻脾虚则肾火不足,火衰则脾气更虚,最后甚至水谷腐熟运化都会受到影响。因此,他主张在治疗上应重在辨证,同时兼顾三脏。

徐教授积数十年临床经验,认为在慢性腹泻的治疗上,白术、白芍、黄连、补骨脂这四味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中,白术具有健脾燥湿之功,补运相济,补而不滞,可配加茯苓、甘草、炒山药以增其效。白芍具有柔肝和营、缓急止痛之效,与赤芍同用可治痛久血淤,与防风配伍适用腹鸣且痛者。白芍用量10~30克,对于凡是舌上少苔,便前腹痛的患者,宜重用。白术、白芍皆适合炒用。另外,补骨脂可以温肾涩肠,与黄连相配,一来可清除肠腑潜在之热,二来涩肠而不至敛邪,坚阴而不至过温。补骨脂与黄连的比例为7∶1。对于久泻而粪质甚稀的患者,可用益智仁与补骨脂相配,以增加温脾之功。

小贴士

慢性腹泻一日三餐参考

早餐:细挂面、鸡蛋,如:细挂面、半个煮鸡蛋、一杯鲜桔汁。

午餐:大米、豆腐、瘦肉末、番茄,如:烂米饭、肉末豆腐、浓番茄汁一杯。

晚餐:大米、苹果,如:烂米饭、煮苹果。

一般来说,治疗慢性腹泻习惯用汤药口服,但对于久泻脾虚生湿的患者来说,徐教授主张用散剂口服。因为散剂利用小肠吸收从而发挥药效,并可黏附肠壁,减少肠腔内渗液。在临床上,他常用炒白术、炒苍术、怀山药、茯苓、炙甘草等药研至极细末,过筛,然后加入两倍的米粉及少量白糖即可。用量可根据病情而定,一般每次用药粉20克,米粉40克,用淡水调匀,边煮边搅,煮熟呈糊状后服用,既有治疗功效,又有营养价值。

除此之外,徐老还常用****法来治疗重症慢性腹泻,他认为这种经直肠给药的方法有利于直达病所,提高疗效。方法如下:

【组成】地榆30克,石菖蒲15~20克,白及10克。

【用法】上药浓煎成150~200毫升,每晚大便后取右侧卧,药液保持在40℃,以每秒1滴的速度徐徐滴灌,****后臀部垫高约20厘米。右侧卧——平卧——右侧卧,各5分钟,然后保持平卧,尽量保留8个小时以上,每晚1次,连续5日,停2日再灌5日,持续1~2个月,效果非常好。同时加服汤剂(术芍连脂等药),则效果更佳。

养生无极限

慢性腹泻患者的饮食宜精心配制,灵活掌握。一般饮食原则应当是少油腻、少渣滓、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烹调方法以蒸、炖、煮、烩为主,忌用炸、爆、煎制菜肴。优质蛋白质食物中鱼、瘦肉、蛋类及各种豆制品少油腻、富营养,可适当选用。为了增加维生素C又不使腹泻加剧,可选用含纤维素少的水果,如香蕉、菠萝、苹果泥或煮熟的苹果。

此外,还可以用经穴疗法来对付慢性腹泻。神阙穴是寒气入侵人体的主要通道之一,因此驱除寒气也可以从神阙穴下手。神阙穴也就是人体的肚脐眼。取独头蒜1个,生姜3片,捣烂后外敷于肚脐上,用胶布固定住,每晚更换,3~4日即可见效,简单又快捷。

对症润肠通便,彻底解决便秘之患

大师手记

肠内郁滞日久,耗气伤津……采用解郁通腑,润肠通便的方法进行疏导,而不采用大承气汤之类峻下,恐伤其正。

湿热之邪盘踞于内,阻滞气机……以清热燥湿凉血为主导,兼以养血润燥通腑行气,意在攻邪,且保存津液以行舟,并谨遵“腑以通为用”之要义,以调畅气机来达到通腑泻浊之目的。

——李玉奇摘自《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内科分册》

健康攻略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一周排便一两次,有的甚至长达数周才排便一次;还有一些人,虽然每天都多次排便,但排便异常困难,每次都需要30分钟以上,排出来的粪便却硬结如羊粪,数量很少。这两种情况都属于便秘。

李玉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脾胃专家,他在便秘的治疗上有着独特的见解。下面,我们就通过两个案例来为大家介绍李教授的诊治经验。

2004年6月7日,李老接诊了一位17岁的男孩。这个男孩面临着中考,学习压力很大,已有半个月没有排便。患者的其他的症状为:腹胀,没有明显疼痛,偶尔有排气,无恶心呕吐,伴泛酸、嗳气,食少纳呆,口干乏力,睡眠不足但质量尚可,小便正常。此前曾用两瓶甘露醇****,有便排出,症状略微缓解,但后来又无排便,而且腹胀加重。通过进一步的了解,李老还发现他体格偏瘦,营养状态欠佳,经常不吃早餐,而且喜辛辣饮食,经常吃方便面喝碳酸饮料。最后,李老诊断为“脾约型便秘”,治疗采用消食健脾,活血行气之法,处方为回溪汤加减。其方如下:

【组成】桃仁15克,当归15克,厚朴15克,槟榔15克,莱菔子15克,火麻仁15克,郁李仁5克,酒军5克,沉香5克,神曲15克,麦芽15克,扁豆15克,桑葚子20克,草决明2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共6剂。

另外,李老还嘱咐男孩要注意调理情志,不要吃油腻食品,尤其不能以方便面及碳酸饮料为食。等到6剂药用完,复诊之时,男孩的病情已经大有好转,于是李老在上方的基础上去掉了桃仁、沉香、神曲、麦芽及扁豆,另外加了香附15克、肉苁蓉10克,还是6剂,水煎服,日1剂。这6剂药服用之后,男孩的便秘已经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