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大国医2: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6207100000018

第18章 调动经穴养命丸,铸成金刚不坏身——国医大师经穴养生方(4)

条口穴属足阳明胃经,胃经多气多血,如果它能够平和调顺,就会使内外得养,五脏皆安。贺老认为,刺激条口穴,能鼓舞脾胃中焦之气,令其透达四肢,祛除风寒湿邪,促使滞涩之经脉通畅,濡养筋骨,通利关节。灸此穴治疗肩周炎,每每获效。方法为: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6.伏兔

伏兔位于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位于大腿前面股四头肌处。本穴属足阳明胃经,为“足阳明脉气所发”,又为“脉络之会”,故有强腰益肾,通经活络之功。贺老常用此穴治疗下肢麻木、肌肉萎缩、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等病。方法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施灸时患者取跪姿。

7.肾俞

肾俞为肾脏之气输注之所,可益肾填精,强壮元阳,灸此穴可防治由肾气亏虚、肾阳不足引起的各类肾病,如阳痿、早泄、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方法为: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或艾条温灸10~15分钟。另外,用手心快速摩擦肾俞穴,约呈45度角,频率保持在80~100次/分,坚持3~5分钟,也可起到相应的保健作用。

8.至阴

至,极也。阴,寒也,水也。至阴意指体内膀胱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体表。膀胱经循头后部而行,故至阴穴可治疗头后部疼痛。贺老用此穴治疗胎位不正,亦取得佳效。方法为:治疗前让患者排尿,松解裤带,取双侧至阴穴,同时艾条悬灸,调整与皮肤的距离,以局部潮红而不感灼痛为度,约20分钟,每日1次,直到胎位恢复正常。

9.魂门

魂门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穴名之意为肝魂出入的门户,主治肝部疾患。贺老用它治疗由痹证引起的全身酸痛,获得了不错的效果。方法:艾条灸,每天2~3次,每次10分钟,可根据病情适当调节。

健康锦囊

腧穴的定位方法有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折量定位法、指寸定位法、简便取穴法4种。具体如下:

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

(1)固定标志:指各部位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肚脐等。如腓骨小头前下方1寸定阳陵泉;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定三阴交;眉头定攒竹;脐中旁开2寸定天枢等。

(2)活动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即需要采取相应的活动姿势才会出现的标志。例如,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听宫;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取颊车等。

2.骨度折量定位法

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又称骨度分寸定位法。以《灵枢·骨度》规定的人体各部的分寸为基础,结合历代学者创用的折量分寸(将设定的两骨节点或皮肤横纹之间的长度折量作为一定的等分,每1等分即为1寸,10等分为1尺)作为定位的依据。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均可按这一标准在其自身测量。

3.指寸定位法

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手指同身寸取穴法,常用有以下3种。(注:本书所说的“寸”皆为同身寸。)

(1)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

(2)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4.简便取穴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中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如立正姿势,垂手中指端取风市;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尽端凹陷处取列缺等。此法是一种辅助取穴方法,为了定穴的准确,最好结合体表解剖标志或骨度折量定位等方法取穴。

裘老常用任督二脉除病大穴

大师手记

督脉是人体诸阳经脉的总汇,同时和肾脏也有密切联系,对脑及足厥阴肝经亦均有影响。它在人体中,主要有两种作用,一是督禀阳气,二是统摄其元……任脉为阴经脉气的总汇,“任”字具有“妊养”的含义……本脉与三阴经脉、阴维脉及冲脉均有密切联系,故有总调人身阴气的功能。

——裘沛然摘自《壶天散墨:裘沛然医论集》

养生馆

裘沛然教授从小就学习针灸,对经脉穴位可谓了然于胸,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他常用的任督二脉上的穴位。具体如下:

1.神庭

神庭为督脉穴位,是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裘老常灸之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眩晕,效果非常好。方法为:手持艾条,温和悬灸神庭穴,以局部灼热感为度,灸30分钟,每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

2.百会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是手、足三阳经及督脉阳气交会之处,每天用手指旋转按摩30~50下,可以很好地固护阳气,不仅能够缓解疲惫,而且对胃下垂、子宫下垂等内脏下垂疾病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3.风府

风府位于人的后颈部正中,在枕骨孔的位置,中医认为是风邪入脑,导致中风病发生的部位。裘老用按摩风府的方法治疗中风后失语,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方法为:在风府穴上轻轻地揉动,每次坚持按揉10分钟,直到局部有温热感为止,每天按揉3~5次,1个月为一疗程。注意:一定要轻轻按揉,可先在自己头上试试,以不感觉不适为度,用力过猛可能危及生命。

4.大椎

大椎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被称为“阳中之阳”,具有统领一身阳气的作用。裘老用热水冲刷大椎的方法治疗风湿病,疗效很好。方法为:每天临睡前烧一大锅热水,水温比平时略热一些,冲刷大椎穴10分钟左右,直到穴位皮肤泛红,整个头颈后背乃至全身都感觉发热冒汗时停止,之后注意保暖,好好地睡上一觉。

5.命门

命门在背后正中线,也就是腰部的两肾之间,用艾灸法刺激可补肾壮阳,缓解女性手脚冰凉、老年人关节怕冷、男性尿频尿急等诸多由肾阳虚引起的症状。方法为:取一定量的附子,切成细末,用黄酒调成0.4厘米厚的饼,中间用针刺出一些小孔,然后放在穴位上,用艾炷灸,每次灸3~5分钟,每个月灸1次就可以了。

6.长强

长强位于尾骨尖端与****之中点凹陷处,为“督脉所起之源”,是保证人体气血升降循环的关键穴位,对于中气下陷证,如脱肛、痔疮、便秘等,都可以通过刺激长强穴来防治。具体的做法也很简单,趴在床上,让家人帮忙艾灸长强穴,每次穴灸20分钟左右,长强处感到发热就可以了。或自己每天在临睡前用手自我按摩,每次约5分钟,也可改善****血液循环。

7.膻中

膻中穴位于胸部中央,就在两个****连线的中点。它是心包经的募穴,募穴也就是脏腑之气汇聚的地方,所以膻中又被称为“气会”。女性从月经前7天开始,每天临睡前按揉膻中2分钟,月经来后停止,可以解除乳房胀痛,防止乳腺增生。

8.中脘

中脘位于脐上4寸,为任脉与手太阳、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灸该穴可温暖中焦,补益气血而荣养肌肤,还可治疗冻疮。方法为:冬季冻疮发病时,用艾盒灸中脘30分钟,每周灸2~3次,直至冻疮愈合。

9.神阙

神阙穴,就是指人的肚脐眼。它是腹部的核心,所以对于发生在腹部的疾病有很好的调理效果。裘老用它来治疗五更泻,效果很好。方法为:在肚脐眼里填满细盐粒,然后用艾条灸,每天2次,每次半根,隔日1灸,10次为一个疗程。

健康锦囊

十二经脉从四肢末端至肘或膝方向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总称“五俞”。这是以水流的大小来形容各经脉气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意指经气自四肢末端向上作用于头面躯干,像水流一样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经气初出,如水的源头,所以称“井”,多位于四肢爪甲之侧,如涌泉为肾经井穴。经气稍盛,如水成微流,所以称“荥”,多位于指(趾)掌(跖)部,如劳宫为心包经荥穴。经气渐盛,如较大水流灌注,所以称“输”,多位于腕(踝)关节附近,如足临泣为胆经腧穴。经气充盛,像水流之长行,所以称“经”,多位于腕(踝)或臂(胫)部,如阳谷为小肠经的经穴。经气统盛深入处,宛如水流汇合,所以称“合”,多位于肘(膝)部附近,如少海为心经合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