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大国医2: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6207100000010

第10章 上士养心,神安体健——国医大师的心药方(1)

以偏救偏,以情胜情——王玉川教授论“情志相胜法”

大师手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曾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这是认识了精神因素与形体内脏、情志之间,及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根据“以偏救偏”的原理,创立的“以情胜情”的独特方法。

——王玉川摘自《中医养生学》

养生馆

中医把人的精神活动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类型,即为“七情”,认为七情与脏腑的功能活动有着密切关系。七情分属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称为“五志”,即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也就是说,七情是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的,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不会使人发病。但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性的情志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又不能适应时,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医称之为“情志病”。

对于情志病的治疗,王玉川教授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情志相胜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王老指出:“这是认识了精神因素与形体内脏、情志之间,及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根据‘以偏救偏’的原理,创立的‘以情胜情’的独特方法。”为了让大家对这种方法有更深的理解,他还引用古例加以阐释。

1.悲胜怒

王老指出,怒为肝志,悲为肺志,因金能克木,而肝属木,肺属金,所以可用“悲”来治疗各种由“怒”引起的疾患。古有一少妇,因丈夫不轨怒而生病。医生让其丈夫以一石块,煎煮至烂后取汤给她服。丈夫听信医生的话,昼夜不停地煎煮石头。妇人见到丈夫如此关心体贴自己,为其情所动,结果其病不药而愈。石头再煮也不会烂,医生的高超就在于运用了“悲胜怒”这个方法。

2.恐胜喜

根据五行生克的理论,恐由肾主,属水;喜由心主,属火。水克水,故恐能克胜过喜的情志病证。对此,范进中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范进考了好多年都没有考中,有一天终于中举了,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时激动,痰迷心窍,发疯了,最后被他最惧怕的岳父一巴掌给扇清醒了。

3.怒胜思

王老指出,怒属木,思属土,木克土,故愤怒能抑制忧思。《华佗传》里记载着这样的一个病例:有一个郡守因为思虑过度,造成身体里有淤血。华佗收了这个郡守很多礼,但不是给他治病,而是写了一封信骂他,说他不仁不义。华佗的信一下子把他激怒了,怒则气上,这样就把他胃中的淤血一下子全倒了出来,他吐了几口血,病就痊愈了。其实,这是华佗的治疗方法,那个郡守是因为思虑太多而得的病,这就是“怒胜思”。

4.喜胜忧

中医认为,忧为肺志,喜为心志,因火能克金,所以可用心之志——“喜”来治疗由肺之志——“忧”引起的各种疾病。《图书集成》介绍,有个姓韩的丞相患了病,适值天久旱不下雨,换了10个医生治疗均未治好。丞相有个懂医学的朋友来给他诊脉,并以手指计数后说:“某日天下雨。”说完就走。韩丞相非常生气,忧虑地想,为什么讲下雨,而不讲我的病是否能治呢?到了某日下午暴雨,丞相大喜,在院庭里行走,直至天亮,病症全没了。

5.思胜恐

思虑是可以战胜恐惧的,土克木,因为恐属水,土是脾,而脾主思。“杯弓蛇影”的故事,实际上就是一则思胜恐的案例:有一个人到乐广家做客,在饮酒时看到杯中有蛇,回家想起吃下肚中之蛇,心里惊恐,于是就生病了。乐广听到这件事之后,又把这个人请到家里,取了一杯酒,又让墙壁上挂的弓影照入杯中,客人才明白原来上次看到的是弓影,顿时病态全无。

最后,王老还告诉大家,在运用“情志相胜法”时,要注意情志刺激的总强度,一定超过或压倒致病的情志因素,或是采用突然的强大刺激,或是采用持续不断的强化刺激,否则就难以达到目的。

健康锦囊

中医认为,身心是相通的,身体不舒服可以通过心理调节治愈,同样,心情不好也可以通过身体刺激加以舒缓。以下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1.拍打胸脯:胸脯的位置有一个膻中穴,属于心包经的募穴,专门募集心包经的气血,是心脏这个君王的臣使,可以令人产生喜乐。如果膻中穴不通畅,人就会郁闷,这对人的身体是不利的,拍打几下就可以缓解。

2.手指弹桌:将双眼轻轻微闭,哼着喜欢的小曲、京剧或念着诗词,用手指有节奏地敲打桌面,就能缓解抑郁情绪。因为十指肚皆是穴位,叫十宣,最能开窍醒神。

3.按压太阳穴:按压时要两侧一起按,用指腹、关节均可。顶住之后逐渐加力,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产生了这种感觉后,就要减轻力量,过一会儿再逐渐加力。如此反复,每10次左右可休息较长一段时间,然后从头做起。

4.双手合十: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双手合十其实就是在收敛心包。双手合十的动作一般停在膻中这个位置,那么掌根处正好对着膻中穴。这样做,人的心神就会收住,一合十,眼睛自然会闭上,因为心收敛了,眼睛自然也会收敛。

千金难买的清心良方:王氏打坐养心法

大师手记

我从小就会太极、少林拳等武术套路,后来我还向大人学打坐,到现在我还经常练习打坐。打坐其实就是让人保持心无杂念,让大脑得以休息的健身方法。所以,我建议有时间的年轻人学学打坐。

——王绵之摘自《国医大师谈养生》

养生馆

王绵之教授出身中医世家,从小家人就教给他各种各样的养生功法,而在众多的功法当中,他最爱打坐。他认为,打坐可以让人保持心无杂念,让大脑得以休息,是极好的养心方法。

王老曾经两次罹患癌症,两次都闯了过来,这恐怕与他常年坚持打坐养心不无关系。说到具体的打坐方法,实际上有很多种,包括道家打坐法、佛家打坐法等,其中有很多繁文缛节,只有那些潜心修行的人才会认真钻研,而一般人很难掌握。因此,王绵之教授为大家推荐了一种简易打坐法,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方法如下:

打坐

1.坐姿不强求。坐于高椅、板凳自便,双腿交叉。最好于毯状物上盘腿而坐,五指张开,放于膝或大腿上。

2.全身处于微微绷紧中的放松状态,挺胸、展肩、收腰、收颌,头顶像放了一碗水或一本书的感觉。

3.双眼睁开,看所有的一切都逐渐进入广阔状态,刚开始不习惯,可先闭一会儿眼睛,再看自己的鼻尖,慢慢凝神后再抬眼。

4.深呼吸,即腹式呼吸,一边呼吸,一边进入大脑空白的状态,可以想象大海、森林。

5.刚开始打坐10~20分钟即可,当双腿和脚掌麻胀感增强,可将双腿收起后交叉,双手相交,抱膝而坐,深呼吸至双腿不麻后再起立。

王老的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非常适合在快节奏的生活下越来越浮躁的现代人。如果你感觉自己经常疲惫不堪、心浮气躁,那么不妨每天抽空打打坐,排除杂念,这样会使你心情放松,特别是炎热的夏季,可以做到“心静自然凉”。

健康锦囊

在打坐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采用黄帝内视法,以达到健五脏、护心神的目的。这是一种以观想为主的修炼方法,主要借助观想自身五脏,“神行则气行”,用意念调集内气,防治有关脏腑和经络疾病。

这种方法最早记载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其法为:“存想思念,令见五藏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勿辍也。”它冠以“黄帝”,显系托名,所谓“内视”,即“目视心想”自身内脏的形态及机能,要求意识形象鲜明,若真有所见。具体方法为:修习时,闭目存想,观想自身体内五脏,一个个如悬挂钟磬,光芒四射,五色分明。其中肝为青色,心为红色,脾为黄色,肺为白色,肾为黑色。可以五脏同时观想,也可按五行相生顺序遍想五脏,即按肝→心→脾→肺→肾之顺序想,一般先把一脏观想清楚后,继而想下一脏,依次想下去,便可以对五脏起到保健的作用。

移精变气,其病乃治——神奇的祝由疗法

大师手记

《素问·移情变气论》言:“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古代的祝由疗法,实际上是心理疗法。其本质是转移患者的精神,以达到调整气机,精神内守的作用。

——王玉川摘自《中医养生学》

养生馆

在《中医养生学》中《精神养生》这一篇中,王玉川教授谈到了“祝由疗法”。“祝”者,咒也,“由”者,病之缘由也,“祝由”即向神灵祝说患病的缘由并祈祷神灵加持。祝由疗法,就是以符咒禁禳为主,配合其他方式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祝由疗法的历史源远流长,在《素问·移精变气论》中就有将其用于治疗疾病的明确记载:“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由此可知,早在《内经》时代,祝由疗法就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疗效显著的方法,流行于民间。

王老认为,《内经》中的祝由疗法属心理治疗范畴,既非药物、针石疗法,亦非向鬼神求医,而是一种通过语言、行为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精神的转移调节,以调整逆乱气血,从而达到祛除病因的心理疗法。它渗透着心理治疗的分析引导、疏泄劝慰、说服教育、支持保证、暗示转移等方法,也囊括了中医意疗法的意示入眠、语言开导、移情易性、暗示解惑等疗法。

当然,我们现在不需要再用“祝由”这种方式来治病了,但根据其治病原理,我们可以利用“移情”的方式来祛病除烦,维护身心健康。王老为我们推荐了以下三种方法:

1.升华超脱法

升华,即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不良情绪的干扰,用理智战胜生活中的不幸,把理智和情感化作动力,投身事业中,以工作和事业的成绩来冲淡感情上的痛苦,寄托自己的情思。超脱,即超然,在思想上把事情看得淡一些,行动上脱离导致不良情绪的环境。在心情不快、痛苦不解时,可以到环境优美的公园或视野开阔的海滨漫步散心,以驱除烦恼,产生豁达明朗的心境。

2.移情易性法

移情,即排遣情思,改变内心情绪的指向性;易性,即改易心志,进而排除内心杂念和抑郁,改变其不良情绪和习惯。“移情易性”的具体方法很多,可根据不同人的心理、环境和条件等,采取不同措施,进行灵活运用。《北史·崔光传》说:“取乐琴书,颐养神性。”《理瀹骈文》说:“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千金要方》亦说:“弹琴瑟,调心神,和性情,节嗜欲。”古人早就认识到琴棋书画具有影响人的情感,转移情志,陶冶性情的作用。实践证明,情绪不佳时,听听适宜的音乐,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或喜剧,苦闷顿消,精神振奋。

3.运动移情法

运动不仅可以增强生命的活力,而且能改善不良情绪,使人精神愉快。因为运动可以有效地把不良情绪的能量发散出去,调整机体平衡。当自己的情绪苦闷、烦恼,或情绪激动与别人争吵时,最好的方法是转移注意力,去参加体育锻炼,如打球、散步、爬山等活动,也可采用传统的运动健身法和太极拳、太极剑、导引保健功等。此外,还可以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以肌肉的紧张消除精神的紧张。

健康锦囊

我们为大家推荐一种心理放松疗法,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修炼,可以人使心旷神怡、精神百倍,此法尤其适合紧张焦虑的上班族。

1.练习者以舒适的姿势靠在沙发或躺椅上。

2.闭目。

3.将注意力集中到头部,咬紧牙关,使两边面颊感到很紧,然后将牙关松开,咬牙的肌肉就会产生松弛感。逐次一一将头部各肌肉都放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