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大国医2: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6207100000001

第1章 《黄帝内经》藏大药,体健寿延从中求(1)

长寿有大道,阴阳莫失衡——张灿玾谈“阴阳学说”

大师手记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就是说,阴阳双方必须保持平衡固密的状态,双方若不协调,就像只有春天没有秋天,只有冬天没有夏天一样,所以必须注意调和阴阳。就人体来说同样如此,若能保持阴阳的平衡协调,就是正常状态,若这种协调平衡遭到破坏,出现“阴阳离决”时,人就要气绝而亡。

——张灿玾摘自《张灿玾医论医案纂要》

养生馆

张灿玾教授对《黄帝内经》的阴阳学说颇有研究,他在《张灿玾医论医案纂要》中用了大量篇幅对此进行探讨。他认为:人体只有保持阴阳平衡,才是正常无病的状态。如果阴阳互为胜负的一面超出了一定的限度,阴阳的平衡协调无法恢复,即出现“阴阳离决”,人就要气绝而亡。因此,从养生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时刻维持自身的阴阳平衡。

我们要想平衡阴阳,就必须先弄明白什么是阴阳。其实阴阳的原始意义非常朴素,“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其根据就是日光的向背——面向太阳的一面为阳,背对太阳的一面为阴。后来,阴阳的概念不断扩大,从描写具体状态逐渐演变成一种抽象的理念。例如,高的地方容易照到阳光,照到阳光的地方总是温暖、明亮、生命力旺盛,这些就都属于阳;反之则属于阴。概括地说,凡是积极的、运动的、热烈的就属于阳;凡是消沉的、静止的、冷凝的就属于阴。

后来,阴阳的概念又被应用到人类自身,进入了中医学领域。中医学上认为“阴”代表储存的能源,具体到形上包括血、津液、骨、肉,性别中的雌性等;而“阳”则代表能源的消耗,是可以通过人体表面看到的生命活力,包括无形的气、卫、火,性别中的雄性等。“阳”的生命活力靠的是内在因素的推动,即“阴”的存储。

事实上,张灿玾教授所强调的“人体阴阳平衡”,就是指要使人体能量的储存(阴)与能量的消耗(阳)协调起来,不能出现偏差,否则就会生病,严重的就会“阴阳离决”,导致生命的终结。比如,有些人整天拼命工作,身体过度损耗,慢慢疾病就找上门来了。刚开始可能只是轻度的阴阳失衡,出现一些头疼脑热、失眠乏力的状况,即我们所说的亚健康状态。这时如果还不停下来调和阴阳,长期下去就会使身体接近“阴阳离决”,那么离死亡也就不远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每天好吃懒做,享受山珍海味,却没有一个正确的途径来释放自身的能量,也会导致阴阳严重失衡,出现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所谓的富贵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来平衡阴阳,阴虚则滋阴,阳虚则养阳。如果你有下列状况:身体消瘦,脸色暗淡无光或潮红,有时会有烘热感;口舌容易干燥,口渴时喜欢喝冷饮,四肢怕热,易烦易怒,容易失眠;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等,就说明你是阴虚体质。平时应当多吃些木耳、银耳、山药、猪肉、蜂蜜等滋阴的食物,而忌吃烧烤煎炸等容易上火的食物,韭菜、羊肉等助阳的食物也要远离,尤其要少吃辣椒。

如果你畏寒怕冷,常年手脚冰凉;小便多、清白,仿佛水喝进肚子就直接排出来;脸色淡白无光,精神不振;时常腹泻;头发稀疏,黑眼圈,口唇发暗,舌体胖大娇嫩等,很可能是阳虚体质。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吃些羊肉、韭菜等补阳的食物,远离伤阳的冰冻食品,夏天要少吹空调,晚上不要熬夜。另外,还可以用艾草灸督脉,因为督脉是“阳脉之海”,汇集了全身经脉的阳气,并把阳气输布到体表以抵御外邪。

健康锦囊

这里为大家推荐一种平衡阴阳的健身法——单脚站立。方法很简单,两眼微闭,两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任意抬起一只脚就可以了。千万不能睁开眼睛,否则就达不到锻炼的效果了。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等车、等电梯的时候都可以做,还可以用来解闷除烦。

单脚站立

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每天早、中、晚做三次单腿独立。假如今天单腿独立的是左腿,那么一天当中就总是左腿,不能早上是左腿,中午是右腿。刚开始时,也许只能站三五秒钟,如果站不稳可以手扶墙壁,但必须锻炼到自己能独立站稳,然后逐渐延长时间,这样才能起到平衡阴阳、养生强体的作用。

这种方法的妙处在于:它可以让人在放松中心性逐渐变得清净专一,久而成习,一个人的心境也会慢慢变得淡定,同时对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都有调理的作用。另外,闭上眼睛后,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脚底,气血便向下流注,激活了气血的循环,达到了活血化淤、除浊布清的效果,相应的身体各器官都得到了滋养,免疫力增强了,身体也就健康了。

味有所藏,气和而生——方和谦论“四气五味”

大师手记

四气:寒、热、温、凉(平)。五味:辛、甘(淡)、酸、苦、咸。《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天地生长离不开气味,人体生命的运转亦离不开气味……辛甘淡者为阳,酸苦咸为阴。而温热者治寒,寒凉者治热。总之,有机体接受外界物质,均起到滋养形体的新陈代谢作用。

——方和谦摘自《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方和谦卷》

养生馆

方和谦教授的案头总有一本《黄帝内经》,他闲时便顺手拿来翻一翻,而且每读必有新得。有一次,他读到《素问囗六节脏象论》中“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一段,立即联想到药物的药性与气味,写成一篇名为《论四气五味》的小文,其中不乏闪光之处。

方老指出,四气包括寒、热、温、凉(平),五味包括辛、甘(淡)、酸、苦、咸,天地生长离不开气味,人体生命的运转也离不开气味,中药就是利用药物不同气味的作用,来调节人体各个器官功能的平衡,产生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每一种药物都有气、味两方面,一般气味相同的药物作用相近,但它们又各有特性;气味不同者,作用功能则不同。“辛甘淡者为阳,酸苦咸为阴。而温热者治寒,寒凉者治热。”日常临证处方用药,都是以药性的一性之偏,以补人体的一气一味之不足。

俗话说“药食同源”,既然药物有四气五味之分,那么食物也同样有四气五味之别。方老认为,饮食的四气五味不能太偏,否则就会生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因不懂四气五味而偏食致病者。如过食生冷,导致脾阳损伤,使寒湿内生,发生腹泻腹痛等;过食肥甘辛辣厚味,致温热痰浊、气滞血壅,症见痔疮、痈疽;过食酸的东西,会使肝气太旺、脾胃虚弱,症见胃脘胀满、两肋隐痛等;过食咸的东西,会伤肾气,症见肌肉萎缩、腰膝酸软。事实上,不论是平时的饮食,还是体弱进行食补,都要用四气五味理论来指导。如体质偏热、病属热证者,宜吃凉性食物;若体质偏寒、病属寒证者,宜吃温热性食物,如吃寒性食物,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使病情加重。

在治病时,根据四气五味配合食疗,则疗效显著。例如老人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致头昏目眩者,宜多食贝类海产品;肺热咳嗽、吐痰黄稠、口干思饮、便干者,宜多食雪梨、百合、豆腐等清热化痰之品;肝火上亢而致目赤眩晕等,宜吃荸荠、海蜇皮等清热泻火;心脾血虚而致心慌心悸、面色萎黄、失眠者,宜多吃桂圆、红枣等温补气血。

方老还指出,人体五味的需要,不是恒定不变的,要根据身体内的五味盛衰来调整。如咸味的食盐,乃五味中不可缺少之物,尤其夏天或运动后出汗多、有病时用利尿药小便多等,都会使体内的盐消耗过多。如不及时补充,则人体感到无力,相反,如及时补充,无力感即可消失,故有“咸能壮力”之说。然而,饮食过咸,又会促使身体贮存大量水分,易发高血压或加重肝肾疾病之病情,因此有此类病患者当少吃咸食。

总之,日常饮食中不要偏食,否则会使四气五味偏盛偏衰,致使人体阴阳也偏盛偏衰而生疾病。应当根据四气五味理论来调整日常饮食,以保健延年。

健康锦囊

东汉名医张仲景对食物的四气五味颇有研究,制定出了四季饮食养生法。

1.春季:主食选用甘凉性味的小麦加工成的各种面食,再配用一些米粥;副食主要选用辛甘之品,如葱、芫荽(香菜)、韭菜、胡萝卜、花生、圆白菜、鸡肉、猪肉等。因春天气候温和,人体阳气开始升发,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起来,多食用辛甘食品,以助阳气,利于代谢。配用甘凉主食,可防阳气太过。

2.夏季:主食用甘寒性味的小米,配用面食、绿豆粥;副食主选甘酸清润之品,如青菜、西红柿、冬瓜、丝瓜之类,以及鸡蛋、鸭肉、牛肉等。夏天热,阳气盛,选用性味寒凉、甘酸、清润之品,可清热祛暑,甘酸又可化阴而保护阴气;切忌辛辣之品,免伤阳气;常吃大蒜,防伤脾胃之阳。

3.秋季:主食、副食均用甘润之品,主食以大米、糯米等谷物为主,配以面食、白薯等,稀粥中常放些芝麻、核桃仁。副食除各种蔬菜外,要多吃各种水果,肉类可食猪肉、兔肉、河鱼等。秋季气候凉燥,多吃甘润之品可生津润燥。忌辛辣(生葱、辣椒之类),少用苦瓜、芫荽、黄瓜等苦寒、甘寒与发散之品。烹调味道以清淡为主。

4.冬季:主食用甘温性味之品,如玉米、高粱米,搭配些米面,稀粥中放些芸豆、赤小豆。副食应具有滋阳或潜阳、理气功效的蔬菜(大白菜、青萝卜、白萝卜、豆芽菜、木耳等),肉类品选用甘温助阳之品(羊肉、狗肉、鸡肉等),可以温补阳气,又能避免化火而阴阳失调。烹制的食品,味道应五味相配,略浓些,禁忌偏食或多食。

血气不和,百病乃生——调气活血论“衡法”

大师手记

气血是阴阳的主要物质基础,《素问·调经论》谓“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未并,五脏安定”,“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表明气血不和是导致阴阳失调、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

——颜德馨摘自《颜德馨中医心脑病诊治精粹》

养生馆

颜德馨教授提出了“衡法治则”的理论,其原理在于利用调气活血药物的作用,疏通气血,调节气机升降,平衡气血阴阳,改善机体内环境,使淤血去、血脉畅,改善局部及至全身的血液循环,促进气血顺畅,使人体在新基础上达到阴阳平衡,从而广泛地治疗“久病”与“怪病”,有病可治,无病防病。

事实上,颜教授“衡法”理念的源头就是《黄帝内经》。《内经》有“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之说,认为气血是形体、脏腑、经络、九窍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行之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起着营养和联络脏腑组织、表里上下的作用,人的生、长、壮、老、病、死,尽管其表现形式不同,但归根到底都离不开气血的变化。气血以流畅和平衡为贵,若气血失畅,平衡失常,就会引起一系列连锁的脏腑寒热虚实病变,从而导致疾病丛生。《灵枢·口问》谓:“夫百病之始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怒,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厥绝,脉道不通……乃失其常。”指出病邪不论来自何方,首先都要干扰气血的功能,使其紊乱,以致阴阳失衡,经脉淤阻不通,气血循行失常。《素问·调经论》则谓:“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守”即保持之意,“守经隧”即要保持气血在经脉中运行通畅。气血通畅不仅反映了机体的精、气、血、津液的充盈健旺,也表明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正常。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旦气滞血凝,脏腑经脉失其所养,功能失常,疾病即随之而起。

小贴士

用按摩锤敲打周身,可起到调气活血的功效,最好每天2~3次,每次5~10分钟,具体时间可据个人情况而定。如果身体患有疾病,可按本书指导,着重刺激相关穴位。

按摩锤

颜老根据《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的理论,提出“气为百病之长”之说,认为气为一身之主,升降出入,周流全身,以温煦内外,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得以正常活动。若劳倦过度,或情志失调,或六淫外袭,或饮食失常,均可使气机失常,而出现气滞、气逆、气虚、气陷等病理状态,并波及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产生种种疾病。另外,《医学入门》谓:“人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胎也。凡寒热、蜷挛、痹痛、隐疹、瘙痒、好忘、好狂、惊惕、迷闷、痞块、疼痛、癃闭、遗溺等症及妇人经闭、崩中、带下,皆血病也。”气分、血分是疾病发展的两个分期,邪之伤人,始而伤气,继而伤血,或因邪盛,或因正虚,或因失治、误治,邪气久恋不去,必然伏于血分。《素问·缪刺论》谓:“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由此,颜老认识到了“血为百病之胎”在治病过程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