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学点怪诞行为学大全集
6203500000025

第25章 遇见未知的自己(12)

我们并不要求特别的冥想环境或像萨拉姆那样的濒死经验。或许学校某个男孩突然注意到一束阳光照亮了灰尘,他已不再是费力学数学的五年级学生。当他感觉到历历在目的神秘性时,将会心一笑,他的整幢大厦和小学生的故事都被封存在静止自由的觉性大海中。或许某个走在大街上的妇女,思念着一个遥远的朋友,有一刻,她忘记了自己的差事,感受永恒以及生命的微妙。在争论时,我们停止,发笑,放下和沉默。这些灵光闪烁的时刻都提供了自由的滋味。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开始观照是“谁在觉知”时,我们可能会像寻找水的鱼一样感到困惑。我们发现,没有什么是坚实的,没有人在感知。这是一个美妙的发现。觉知是无色相的。它非有非无,不来不去。而是只有一个清晰的“知”空间,意识的虚空,它是空无的,同时又是知的。当你拿着这本书,意识在读文字,并思索意识的本质,学会信任它。它是没有限制的意识,能反映一切,但又不被影响。

要逐渐培养出区分生命事件经验和“知”之意识的能力。你要学会安住于这个“知”,沉着,在任何情况中,纵使困难或困惑,也要安心下来。这个安住完全不同于我孩童就知道的病态的疏离。我年幼时出于恐惧,分裂我的经验,通过我作为旁观者的微妙距离,保护自己。当我们真正安住于觉知时,我们的经验是开放亲切的,不设防的。有了它,慈悲心会生起,我们会觉知到心与生命的自然联系。

禅修者玛丽亚是当地医院急诊室的护士。关于她如何学会使用安住于觉知的艺术,她是这样描述的:“有时候不太忙,而我的心漫游在纷纷妄念里,这时我可以自找工作做,检查病人或做书面工作。有时,我们可能会碰到一大批意外事故、心脏病发作、哮喘的患者。我做我的工作,但也觉知整个事发状况。我学会了开放觉知。那情形好像我的心变得宽阔而寂静,专注当下感知所感而同时又不执著于它。我想,这就像是运动员说的流畅状态。我在工作当中,做一切正确的事情,但某部分的我,只是看着这一切,保持沉默。”

“这些日子里,这个情况出现较多,不仅仅出现在工作中。当我禅坐时,这种觉知变得更强烈。我与儿子有过一次大吵,这当中,我能感觉到身体紧绷,还有自认为看法是多么正确。只要感觉,我放松下来,转移到意识虚空中,事情就开阔了。那时我是在说不,但还能感受到 不 背后潜藏的那股强大的爱,感受到这些只是我们的角色,我们必须演好角色,但这背后是无尽的虚空,一切都是圆满的。”

当我们学会安住于觉知,关注和寂静就会同时出现。它会聆听下一步的事,也会觉知整个事发状况,这里面有宽阔的虚空,以及万物相互联结的爱。当其中有足够空间时,我们的整个生命可以既领会这个情势又感到自在。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舞蹈,我们悠游于美妙的旋律中,但不执著于它。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可以接纳,放松身心,并返回到意识的空性。

我们对别人的行为,往往会得到同样的反应

照镜子是日常生活中一个普通不能在普通的细节,出门前照照镜子,回家后照镜子,洗澡时照镜子,人们总喜欢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看着真实的自己才有踏实的感觉,让人不再怀疑眼前的人究竟是谁。通过照镜子也能增加个人信心,帮助恢复斗志,让生活充满激情。真实状态的意识是****的、完美的、明确的、真空的、透明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在过去十年的生活中,蒂姆的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尽管蒂姆的母亲专门照顾他,他还是在慢慢地恶化,最后变成类似植物人的状态。他无法说话,就像幼儿一样要人照顾,需要喂食、穿衣。一个星期天,蒂姆的母亲外出购物,蒂姆和他的兄弟,当时15岁和17岁,看着足球,他们的父亲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突然,他向前倾倒,跌落在地上。两兄弟立即意识到可怕的事发生了。他脸色灰暗,呼吸不匀且急促。两人吓坏了,蒂姆的哥哥要他拨打911。还没等他做出反应,就听见过去十年来没有听到的一个几乎快要忘记的声音打断了他: “不要打911,儿子。告诉你妈妈,我爱她。告诉她,我没事。”然后蒂姆的父亲去世了。如今已是心脏科医生的蒂姆接着说:“因为他在家中意外死亡,法律规定要做尸体解剖。结果,发现我父亲的大脑几乎完全坏掉了。”

很多人都会问自己:是谁在讲话?我到底是谁?生命的大部分是无法解释的,它只能被见证和体会。与人交往,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这人一眼看上去就不错,与自己很投缘,果然大家谈得很好;而另外一些人一接触,感觉上讨厌,结果真的格格不入。心理学中有一条规律:我们对别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往往会做出同样方式的反应和回答。

西方科学家对意识的性质和起源问题的探索还在起步阶段,濒死经验和灵魂离体现象的新近科学研究,以及远程监视实验,让我们能够一瞥意识的其他方面。佛法心理疗愈学让我们直接进入这个奥秘,让我们看看意识是如何无关乎任何对象或内容而运作的。

我们可以很简单地从照镜子开始。当我们这样做时,常常会吃惊地看到,我们的身体看起来却比较老,即使我们感觉不老。这是因为身体存在于时间中,但观察到此身体的意识是超越时间的,从不老化。我们直觉地感受这一点。于是,我们只要与人打交道时,我们发现自己的待人态度会在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中反射回来。如同你站在一面镜子前,你笑时,镜子里的人也笑;你皱眉,镜子里的人也皱眉;几乎很少有人认识到这条心理学规律是多么重要和多么具有预测性,反而得意的归之于自己的感觉灵验。

实际上,如果你事先就确认某人难以对付,则你很可能会用多少带有敌意的方式去接近他,在心中握紧你的拳头战斗。其实当你这样做时,你简直就是设置了个舞台让他去表演,他也就被逼扮演了你为他设计好的角色。而如果你事先认为某人是友好的,你就会用友好的方式去对待他,在你的感染下,他自然也以友好的方式待你。退一步,就能超越时间觉知自身的经验。

通常我们把意识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事,就像鱼忽视水那样忽视了意识存在,所以我们无休止地专注于经验的内容上,即发生在我们身体上的事、感情和思绪。然而,每次我们起心动念去思考或感知,意识都会接收所有发生的事。除非我们察觉意识的性质和功能,否则就不可能活得明智。

请记住镜子中的你才是真正的你,不要将自己当做自己的敌人,保持友善之心才能让镜中的你与真正的你融为一体,做人才会坦坦荡荡,朋友才能遍天下。

为何只因一条相同的内裤,就沦为了友情奴隶

人生在世,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毫不掩饰的生活,物欲时代,多少人已经沦陷,无法自拔,为了达到各种目的,在不自觉间戴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面具,好有什么值得相信,恐怕已经很难找到了。

从上幼儿园时起,艾利杰就选择了自己的第一个女友——瓦莱丽,一个满口蛀牙的小女孩。因为她和艾利杰穿着同样的内裤,一条带有红色草莓图案的白色小内裤,那是在她坐下的时候,艾利杰不经意间瞥见的。在艾利杰幼年确立的社会交往的原则中,这条准则似乎对艾利杰还具有另外的意义,于是艾利杰总是去这个奇怪的家庭玩。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艾利杰沦为了友情的奴隶。每次来玩的时候,小瓦莱丽都会向艾利杰索要一件新礼物:小珍珠手镯、艾利杰洗礼时的纪念章、多彩的发夹、糖果,甚至妈妈刻有家族徽章的戒指,都送给了她。艾利杰放弃了一切,疯狂地包庇瓦莱丽,送她礼物,满足她贪得无厌的胃口,并且听命于她的专横,这在艾利杰眼中都是理所当然的。

除了内裤,艾利杰们没有任何共同点:瓦莱丽与她的母亲和三个哥哥生活在一间狭小阴暗的公寓里,房间里充满了嘈杂。艾利杰隐约地感到有责任去弥补生活对她的不公正。妈妈感觉很不舒服,反对艾利杰的交往,她无数次故弄玄虚地要求艾利杰,换来的却是艾利杰对这个可怜人的狂热的善良。尽管艾利杰费了这么大力气,艾利杰两人的关系还是没能维持到幼儿园之后,从此艾利杰就完全失去了她的消息。

从这段经历中,给艾利杰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一条内裤就足以改变和同类人关系的性质,而不是用心感受朋友,只因为一条相同的内裤,内心就默认了两个人的内心情感。

直到七月的某一天,巴黎的天气非常炎热,这星期艾利杰已经是第三次要去波提切利展会做讲解参观了。走到第三个大厅的时候,艾利杰再也坚持不住了,溜去了洗手间。

洗手间很宽敞,有一面巨大的金色镜子,艾利杰可以在镜中从头到脚地看到自己。与自己的影子面对面让艾利杰感到精神振奋。艾利杰满意地审视着自己剪裁合体的小黑套装,把短裙在腿上提高一些来观察效果,艾利杰还跳起了一小段色情舞蹈。这种效果令艾利杰迸发出了全新的能量,艾利杰把裙子一直提高到了大腿根部,露出了里面白色花边的小内裤。突然,艾利杰灵光一现,把它脱了下来。

走在通往主展厅的走廊上,接着径直走回到队伍中去。所有的感觉都苏醒过来。这次行为真是冒险,艾利杰觉得自己好像突然间变成了窃取情报的高级间谍,正在执行特殊任务,身边充满了危险。无论是谁,哪怕只是随便看上一眼,都会戳穿艾利杰的秘密,无法克制的脸红让艾利杰的心事暴露无遗。由于紧张,艾利杰迅速钻进了人群。艾利杰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围绕在身边的同伴们,当他们中的一个人不小心碰了艾利杰一下,长时间的寒颤就会传遍艾利杰的全身,就像喝下了一大口凉水。艾利杰的神经高速运转着,在交谈中表现出机智的谈吐,来掩饰艾利杰的骚动不安。

从那以后,只要找到适合的机会:令人厌倦的午餐,过于严肃的会议,拖沓冗长的鸡尾酒会……艾利杰就会悄悄地脱下自己的内裤,静待周遭世界的变化。

内裤,没有什么比它更普通的衣物,然而它却担当着如此重任,小女孩根据相似的准则选择了自己的朋友,她选择了最隐秘的、藏匿于众人视线之外的部分,通过隐私的相同拉近两人关系,并构成她们关系全部意义的是一个秘密的因素。位于内裤之上的,通过对友谊的要求,小女孩对小瓦莱丽提出了关于女性的问题。她们两人间的关系“不顾众人反对”地建立起来,是出于对一种神秘的识别信号的信任。正是由于它,孩子可能一生中第一次违背了母亲的意愿,这场友谊是带有自由性质的。这种违背的行为,沿着属于孩子家庭的细枝末节的轨迹继续了下去。

发生在成年后的故事,与叙述的开始部分是一脉相承的:内裤,幼儿期认定的事物,在两个故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联系,使其中的含义变得简单明了。年轻的女人脱掉内裤,违背了礼仪的规定,这些涉及女性身体的规矩是从父母,特别是母亲那里承袭下来的。母女相承的羞耻心在这种全新的体验中遭到了破坏。通过这种异端行为,女儿再一次背叛了母亲,从她的精神影响中解放出来,于是世界在她眼中改变了。一个没有保护的天地,无遮无拦地显现出来,仿佛内裤就是一道让人逃跑的门闩。取下它,就象征着从禁锢中解放出来,并且那些性意味的幻想也因此而展开了。

这种行为使世界收回了熟悉的美丽外表,一切都变得陌生和令人不安。年轻的女人觉得自己令人向往,且被周围的男人吸引,因为她感到自己与他们非常不同,想要摆脱使她觉得沉重的东西,却又不知该如何摆脱,也不知为何摆脱,而另类的行为,让她产生轻松的兴奋狂热。但是与此截然相反的是,与母亲的疏离造不完全性的“缺少”。然而,向他人提出的问题又一次针对着性别的特征,脱去内裤的事实使场景变得富有性别,同时也揭露出了这种根本性的差异。

现代都市人生活压力大,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解压方式,大多数人想毫无掩饰的活,但是生活却不能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平台,只有寻求肉体上的解放与不掩饰,才能得到平衡。

外表很健康的女性也会患抑郁症

生活中,恨一个人很简单,爱一个人却很难。有抑郁倾向的人都是热衷于倾诉自己不幸的人,任何人都可能去恨他人,但是,并非任何人都能够去爱别人。情感上不成熟的人,可能会憎恨别人,只有情感上成熟的人,才有可能去爱别人。

美国的ABC新闻,曾在早间时段的新闻里播出了长达一周的关于抑郁症的特别报道。其中有几个地方颇为有意思,报道里出现的抑郁症患者中,有外表看上去特别健康的女性。她们虽然在不停地向别人讲述自己的不满或不幸,但身体却是非常健康的。说话声音有力,并且是用一种带有特别的憎意或者说是带着某种敌意在厉声发泄着什么。那些患了产后抑郁症的女性也是一样的。

总之,这些人并不去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具体的行动,而只是一味地倾诉自己的不满或不幸,因而从外表看来,看不出来任何肉体上的疲倦来。情感上不成熟的人能够做到的,只是去压抑心中的憎恨欲念,其本身是无法从其内心深处消失的,而是以一种非外现的方式逐渐堆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