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学点怪诞行为学大全集
6203500000020

第20章 遇见未知的自己(7)

送包装的

除了礼物本身,还要注意一下外观。自行设计包装或礼物,会让接受者尊重你的创造力和你为此花费的时间。但无论哪种方式,馈赠者都是在拿自己的个性下注。礼物的原创性代表了他的独特性和被认可的需求。

送代金券的

把代金券或一些钱当礼物送非常便捷。但既然你都不在乎送的是什么了,别人拿它干什么也就不用你操心了。

这种无形的馈赠里包含了些含蓄的意味(不打算让收礼的人猜透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力),同时也有尊重的成分在里面(即便他不知道我们是怎么送的,反正是送出礼物了)。提个私下的问题:“这礼物(这钱)我收着踏实吗?”

送礼——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我们好好琢磨,因为只要过好了这一关,很多事会变得更好。

第七节 恐慌危机:为什么恐惧能让人关注本能

公车上如何选位反映了什么

搭乘公交车、火车、地铁这些交通工具,这些行为看起来是很平常,但是从你上车的那一刻起,你已经在无意中展示你性格中的某些特点。

1人们喜欢找“顺眼”的人同坐是警惕心理在起作用

人们通常都比较愿意找一个看上去“顺眼”的人同坐,这其实是自我保护意识的体现,是警惕心理在起作用。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他们发现,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旁边的座位总是空着的。人在陌生环境中,自我防御意识会更强。而在这个时候,那些衣着干净整齐、长相好看的人就容易被人接受。

这里的“顺眼”并非是人们从美学角度进行的评价——漂亮、有气质等。人们通过对装扮、举止等地分析,也会判断出对方是否能对自身造成威胁,以及这种威胁大小。例如某辆公交车上有两个空位,一个旁边是健壮有力的男人,另一个旁边是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显然后者对人造成威胁的可能性比前者低,因此多数人会认为后者比较“顺眼”而选择与其同坐。这是因为人在陌生环境中,自我防御意识会更强。

同时,心理学家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人坐在别人刚刚坐过、尚有余温的座位会感到很不自在,因为这种“余热”被视为一种污染,甚至有些人会站起来,等座位凉了再坐。

2喜欢选择后面的座位的人自我保护心理强

人们在上了空的公交车后,通常不会选择第一排的位置,而是选择车厢的后半截,在靠近车门的座位坐下。

跳上一辆空荡的公交车,小阳总是喜欢径直往后走,到了车厢的后半截,再找个靠近车门的位置坐下,接着他便可以惬意地欣赏沿途风景,或是读书看报。小阳说,这个位置让他觉得踏实。

意大利非语言交流学家马克·帕克利对人们在车厢中的行为做了多年研究,他认为,人们上了空的公交车后,一般都不会选定第一排座位,第一排的位子通常都要到了车厢快满时才有人坐。

其实,这种选择是人类特有的安全感造成的。这是因为如果你坐在第一排座位,坐在背后的人会使你感到一种潜在的威胁,因为你无法看见他们在你背后做什么;相反,如果你坐在了车厢的中后部,看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后脑勺,就会觉得踏实。可见,小阳选择座位的方式是符合大众行为规律的。

3把腿伸长的人比较自我

在车厢里最不被喜欢、最不受欢迎的是那些太过自我的人。他们通常表现在:把腿伸得很长、对着手机大声嚷嚷或是把包放在旁边占座。

车厢里的空间原本就是有限的,大部分人都会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他人,而这些“不招人待见”的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就习惯了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过于以我为中心,不懂得换位思考,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其实,在车厢这样一个封闭又相对狭小的环境中,还是应该懂得体谅一下周围的人,比如腿不要伸得过长,打电话的声音也要轻些。

4容易入睡的人比较健谈

在乘火车长途旅行时,人们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放眼望去,有的人呼呼大睡,有的人顷刻便与左邻右舍打成一片,也有人捧着书本消磨时光。

那么,透过这些行为又能反映出什么呢?那些看书、看报,不与别人搭讪的人通常自我防御意识比较强,并且更多的关注自身。他们中的一些人有着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信条,而读书看报的行为也是在向周围的人传达一种信息:“别理我,让我安静点儿。”但同时,他们也有可能在保持沉默的同时揣摩着周围人。

而那些一上车就喜欢找一个人聊天,没几分钟就把私房话全抖搂出来的人大都属于多血质。他们开朗、喜欢广交朋友,但也比较敏感,易激动。当然,与周围的人混熟还有一个特殊的好处――可以让自己尽快入睡,因为从心理上来说,他们比别人有了更多的安全感。

可以说,在车上的一举一动都反映了你的某些个性,但是你也不需要因此而刻意注意你的行为,顺其自然就好了,不过还是要不要影响到周围的人。

乘电梯的时候,人为什么总是往上看

乘电梯的时候,人们的眼睛是往哪里看的呢?估计大部分人的眼睛都会习惯性地盯着电梯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心里跟着默念:“1、2、3……”那么,为什么在电梯里大家都习惯性仰着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难道显示的楼层数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吗?还是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心理效应在背后起作用呢?

首先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理由就是,抬头盯着数字看,是在观察自己所要到的楼层是否已经到了。不过除此之外,实际上,乘电梯往上看的行为与我们的“私人空间”有着很大的关系。所谓私人空间,是指在我们身体周围一定的空间,一旦有人闯入我们的私人空间,我们就会感觉不舒服、不自在。私人空间的大小因人而异,但大体上是前后0.6~1.5米,左右1米左右。据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私人空间比男性的大,具有攻击性格的人的私人空间更大。在拥挤的电车中我们会感觉不自在,就是因为有人进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间。不过,人的私人空间会根据对象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假设一个人前方的私人空间为1米,如果对方是亲近的人,私人空间也许会缩小到0.5米,但如果是不喜欢的人,也许会扩大到2.5米。而对于憎恶的人,则会敬而远之。人需要私人空间,对他人侵入这一空间,会作出各种反应,在电梯里抬头看就是反应的一种。

电梯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在电梯中,人与人的私人空间出现了交集,也就是说互相感觉到对方进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间,所以会感到不舒服,都想尽早离开电梯这个狭窄的空间。向上看正是想尽快“逃离”这个狭小空间的心理的表现。

此外,盯着显示楼层的数字看,不只是为了确认是否到了自己要去的楼层。当我们急于离开这个狭小空间时,不停变换的数字能让我们感到电梯在移动,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在向“解放”前进,从而让缓解焦急的心理。在封闭的空间里,这种数字变动给神经高度紧张的人们一种安心感,数字变动这种潜在的提示给人们就快要离开封闭走向开放空间的感觉。不过,很多电梯的楼层显示数字的部分,竟然没有广告,这让人有点意外:难道广告商都没有注意到这一块资源丰富的“广告沃土”吗?也许很多人忽视了原来利用人们乘电梯抬头看的心理其实也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这一点。

和在电梯中一样,在拥挤的地铁中,人也会采取类似的行为模式,这就是坐座椅的位置。当很多人涌入一节空车厢之后,长座椅的两端先被人坐满,而座椅的中央后被人坐满。在地铁里,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如果靠边的座椅空着,就会有人从很远的地方跑过来坐下(尤其是中年大婶)。这一点上,日本人表现异常明显,日本人非常注重私人空间,不愿轻易与陌生人有较为亲密的接触,这会让双方都感到非常尴尬在。地铁中,日本人都喜欢坐在靠边的座椅。他们认为坐靠边的座椅,不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只有一侧与他人接触;在游乐场,即使会浪费座位,增加等待时间,工作人员也不会把两个陌生人安排在邻座。这种行为也是由人的私人空间意识引起的。靠边的座椅,只有一侧与别人接触,因而大多数人都喜欢坐在这里。万一不小心睡着了,还可以减少倒在别人身上的几率,用手机发短信时也不用担心别人偷看了。总之,周围的人越少,我们就越自在。

不过,也不是所有靠边的地方都会让人感到舒服自在,比如公共厕所中靠近入口一端的小便池或马桶就经常受到“冷遇”。快餐店、咖啡馆等高靠背座椅靠近外侧的一端也不太受欢迎。这是因为高靠背座椅本身就可以确保一定的私人空间,而靠外侧的一端反而容易将人暴露。此外,对于长座椅来说,如果两边都没人,有时我们也会选择坐在中间的位置。人的行为真是有趣而多变。

因此,从在电梯抬头看这个习惯中的“私人空间效应”延伸来看,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上,要注意充分考虑人们对于“私人空间”的心理需要。而人际交往互动中,也要注意尊重和理解对方的“私人空间”,给别人一点理解,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当某人撒谎时,你怎么才能知道呢

你会不会有时很苦恼于别人是不是在欺骗你呢?其实,当某人撒谎时,你是可以看出来的。

那么,当某人撒谎时,你怎么才能知道呢?所以识别非语言的欺骗姿势是很重要的。当我们说假话,进行欺骗,看见或听见不真实的事时,我们往往会用手捂住我们的嘴、或耳朵。儿童的这些行为就特别明显,因为儿童往往是公然不讳地采用这些欺骗姿势。如果儿童说了谎话,他常常用手捂住嘴,似乎想阻止这些谎言出口。当他看到某些他不愿意看到的东西时,他便用手或胳膊把眼睛捂起来。如果他不想听家长的训斥,他就用手把耳朵捂起来。当人们长大之后,会更加注意自己的动作,那些动作也就不那么明显了。但是,当他撒谎时,下意识地仍然会不小心地表现出来。

当某人使用手脸并用的姿势时,并不意味着他一定是在撒谎。不过,那的确表明,此人可能欺骗你,对其他姿势群的观察可能证明你的怀疑。不要孤立地解释手脸并用的姿势,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1.守卫嘴的姿势

守卫嘴的姿势——用手捂住嘴,用拇指顶住下巴,头脑指示嘴不要说出正在说的谎言。有时,这个姿势可能只是几个手指或者攥着的拳头捂在嘴上,但它的含义仍然是一样的。

许多人用咳嗽的办法来掩盖守卫嘴的姿势。如果一个人说话时,采用这个姿势,那就表明,他在撒谎。但是,如果当你说话时,对方捂住嘴,那就表明人家觉得你在说谎。对公众讲话的人最感不安的场面之一是,当他讲演时,听众全都摆出这样的姿势。如果是一对一的对话,或者是听众不多的时候,最好是暂时停止讲话,问问:“是不是有人想对我刚才讲的话发表意见?”这样可以使听众的反对意见摆到桌面上来。你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改进你的讲话,回答问题。

2.揉眼睛

聪明的猴子说,“不要看坏东西。”揉眼睛是头脑试图阻挡它看到的欺骗或谎言行为,或者避免看到他与之讲谎言的那个人的面孔。人们是经常揉眼睛的。如果谎言很大,他们往往故意看别处,通常是看地板。女人习惯于轻轻地揉揉眼睛,这可能是由于她们生来避免做大动作,或者是为了避免弄坏自己的化妆。她们还用眼睛望着天花板,避免听者对她们的凝视。

3.拽领口

对撒谎人的姿势的研究表明,撒谎引起面部和颈部肌肉组织的疼痛感觉,因此,需要揉一揉或挠一挠。这似乎提供了一个充足的理由去解释,为什么人们在撒谎时要揪揪领口,因为他们疑心被别人识破,仿佛撒谎使汗水流到脖子。当人们愤怒或失望的时候,也揪揪领口,以便使脖子周围的空气凉爽一点。当你看到某人使用这个姿势的时候,如果你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把刚才的话重复一下吗?”或者“请你澄清这个问题”,那就会使这个撒谎的人露馅儿。

4.揉耳朵

听者把手放在耳朵周围或者放在耳朵上面,试图不听谎言。这是成年人的一个姿势。揉耳朵的其他变种包括:揉耳朵的背面、揪耳朵、用指尖来回钻耳孔、用整个耳朵捂住耳孔。最后一个姿势是一个信号,说明此人听腻了,或者他自己想说话了。

触摸鼻子

实际上,触摸鼻子的姿势是守卫嘴的姿势的微妙翻版,可能是在鼻子下面轻轻得抚摸了几下,或者也可能是迅速地、几乎察觉不出地触摸鼻子一下。有些妇女在完成这个姿势时,只是稍微摸一下鼻子,以免破坏自己的化妆。

关于触摸鼻子的来源,有这样一种解释:当负面的思想进入头脑时,下意识指示手捂住嘴,但是,在最后一刻,为了变得不那么明显,手快速地离开脸,触摸了一下鼻子。还有一个解释是,谎言使鼻子的神经末梢感到刺痛,于是产生触摸鼻子的动作。人们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此人的鼻子发痒,怎么办?”鼻子痒痒,通常是揉揉或搓搓,而不是触摸。像守卫嘴的姿势一样,触摸鼻子的姿势既可以被讲话的人使用,以掩盖自己的撒谎,也可以别听话的人使用,表示怀疑讲话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