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6202600000003

第3章 收获的效益未必可观,付出的成本必定壮观

愚公移山——细算成本效益账

【寓言典故】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万丈。北山居住着一个愚公,他年纪将近90岁了。他家正对着两座大山,苦于大山阻塞了他家的出路,他召集全家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成他的意见。于是在愚公的率领下,三个能挑担子的儿孙,将敲凿的石头和挖掘的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就这样,从冬天到夏天,他们才能往返一趟。愚公移山的事情遭到了智叟的嘲笑:“以愚公这样的年纪和体力,怎么能搬得动这么多的山石土块?”愚公说:“我的子子孙孙是不断绝的,但是山却不会增高,因此一定能挖掉这两座山。”这样,愚公每天挖山不止。后来,天帝知道了这件事,被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就命夸娥氏的儿子搬走了两座山,从此愚公的家门前路途平坦。

(选自《列子·汤问》)

【趣味解读】

愚公移山的精神为毛主席所称道,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愚公移山绝对不是精明的经济学选择。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角度来说,挖山的成本过高,需要子子孙孙无数代的付出,收益仅仅是方便了愚公后代的出行。与搬家相比,移山显然是成本高、收益低。当然,作为一种精神,“愚公移山”代表着执著与坚持,受到人们的尊重,这和经济学不能混为一谈。

任何一个经济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时,都要考虑具体经济行为在经济价值上的得失,以便对投入与产出关系有一个尽可能科学的估计。在经济活动中,人们之所以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就是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成本收益分析的特征是:自利性、经济性、计算性。具体来说,成本收益分析追求的效用是行为者自己的效用,不是他人的效用;由于行为者具有自利的动机,总是试图在经济活动中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成本收益分析蕴涵着一种量入为出的计算理性,成本收益的计算特性是达到经济性的必要手段。

作为市场中的经济人,不能不考虑成本效益问题。成本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应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计量。在经济学中,几乎任何成本都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计算成本。比如说你打算开一家服装店,在计算成本时,你可能会考虑到店面的房租、进货的费用、借款的利息、付给雇员的工资、水电费、税金等。在扣除这些费用之后,你认为自己还会赚到钱。但这样的计算是不完全的:你漏掉了自己的工资,你垫付的资金的利息,还有开服装店的机会成本等。只有把这些成本也考虑在内,才能决定开服装店是否值得。

因为我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看付出多少成本和获得多少收益。而要获得收益,就必须进行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如果成本大于收益,一般是不会去做的。

经济学中,做出任何选择必须考虑成本与收益。故事中的愚公移山只是为了出行方便,但为了出行方便而世世代代去挖太行和王屋这两座大山,这究竟值不值呢?挖山是有成本的,且不说为了挖山所需要的镐、筐等需要花多少钱,仅就愚公一家人不从事任何有酬劳动,放弃的收入该有多少啊!如果天帝并没有将山移走,那愚公的后代可能直到现在还在挖山!这就是愚公移山的预期成本。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说,很明显是成本过高而收益过小。

人们虽然知道成本效益的概念,却经常忽视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问题。几年前的央视春晚小品《装修》中:巩汉林怕装修工人偷工减料,宁愿花几十块钱打的去买一根一毛钱的钉子。黄宏有一句经典台词:就这脑袋,在我们农村就是叫驴给踢了!但在现实生活中,付出成本太大而收益较小的选择比比皆是。

【经济学点睛】

任何一个经济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时,都要考虑具体经济行为在经济价值上的得失,以便对投入与产出关系有一个尽可能科学的估计。在经济活动中,人们之所以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就是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淳于髡出使——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寓言典故】

淳于髡是齐国的大臣,能言善辩。齐威王时,楚国大举进犯齐国。齐威王于是派淳于髡去赵国搬救兵,并为淳于髡准备好了送给赵王的礼物:百斤黄金,驷马车十辆。淳于髡听到这样的安排,仰天大笑,把帽子都给笑断了。齐威王问淳于髡为什么笑,他回答说:

“我从东方来的时候,看见路旁有个向神灵祈祷丰收的人。他提着一只猪蹄子,端着一杯酒,祷告说,‘请神灵保佑,让我的山坡地能收到满笼粮食,平坦的土地能收到满车的粮食。五谷丰登,让我家的粮食堆积得满满的!’我看他奉献的东西太少,而要得到的东西却很多,所以我笑他。”

于是齐威王就把礼物增加到黄金千镒(每镒为二十两)、白壁十对、驷马车百辆。淳于髡告辞,立刻出行,来到赵国。赵王拨给他十万精兵,一千辆包有皮革的战车。楚国听到这个消息,连夜退兵。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趣味解读】

这则故事向我们揭示了这样的道理:付出得少就没有巨大的收获。

在经济学中,收益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是永恒的主题。因此,我们要想取得最大利润,就要遵循成本最小化原则。不过,成本最小化是要求在合理的范围内,否则自然也就没有收益。

“天助自助者。”自己没有采取积极主动的付出,就算是上帝也帮不了你。就好像一个虔诚的教徒每日祈祷上帝自己可以中大奖,却从未付出行动去买一张彩票。没有现实的投入,哪里会有现实的收益?

经济学成本与收益的概念已深入人心,这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称之为成本。没有投入,自然也就没有收益。人人都想获得更大的收益,这是经济人的利益心态的驱使,但只有合理范围的付出后,你才会有理想中的收获。

《守株待兔》的寓言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这在经济学家的眼里可以用来阐述成本最小化原则,即付出最小的成本来获取更多的“兔子”。故事里的农夫其实并不傻,他知道比较自己的收益和成本,而且知道在树下等撞死的兔子,比种地要来得轻松,付出的成本也小很多,他觉得这是他成本最小化的一个途径。不过,他混淆了成本最小化与不付出成本的界线了,成本最小化不是不付出成本。

人人都希望收益大于成本,都希望成本是零就好了。在这种追求最大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就会呈现非理性的一面。其实,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不过是个幌子,在那些令你怦然心动的利益背后,总有你不愿看到的另一面。我们必须明确这一点:要想得到收益,就要先付出相应的成本。

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到处都充满着经济品的稀缺的世界,相对于需求而言,物品和劳务总是有限的,它通常需要支付一个正的价格才能获取,所以不可能免费赠送给你。假若是免费,那也只是表象,在其背后,“买的不如卖的精”、“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软”,越是大利,你越要小心谨慎,一步留神,你就会上当受骗,千万不要因为贪图小便宜而把自己置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付出成本才会获得收益,这样的道理对我们的人生之路也有一定的启发:我们不只为了现在而活着,我们必须要为自己的长远目标积极行动起来,付出切实可行、持续不断的行动成本。只有付出了努力的成本,才会推动我们不断超越自我,向理想的殿堂迈进。

【经济学点睛】

人人都想获得更大的收益,这是经济人的利益心态的驱使,但只有合理范围的付出后,你才会有理想中的收获。如果没有成本投入,自然也就没有收益。

画蛇添足——投入适度成本才能获得最佳效益

【寓言典故】

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便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正好。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那壶酒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没有喝到酒。

(选自《战国策》)

【趣味解读】

这则寓言故事比喻多此一举,反倒费力不讨好。在经济学中,我们都知道这样的道理:有投入才会有产出,但并不是投入越多产出越多,一味增加投入未必会增加自己的收益。如《画蛇添足》的故事中,画出蛇的形状就能获得收益,倘若再增加自己的成本投入——“添足”,只会最终没有收益——“没有喝到酒”。

俄国的托尔斯泰曾经写过一个寓言:一只母鸡每天都下一个鸡蛋。女主人想,如果多给母鸡喂些吃的,它下的蛋肯定会增加一倍。但是她真的这样做了后,发现母鸡长得很肥胖,根本不下蛋了。

不同的寓言故事,揭示出相同的经济学道理:只有适度的成本投入,才会获得最佳的收益。

在经济学中,要谋求收益的增加,必须分析影响成本各种因素中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是要做到“单元成本”的分析。有人认为,只要增加投入,就一定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从而达到降低平均成本的目的。然而,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并不一定投入越多,所获得的收益就越大。

有一种情况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一直在下降。这种行业的生产技术特点是在开始时需要大量投资,以后产量增加时,每单位产品增加的成本并不多,最初的投资分摊在越来越多的产品上,从而平均成本越来越少。

第二种情况是,无论产量如何变动,平均成本基本不变。这种行业一般在经济中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行业,它的市场需求量不大,产量也不大,所用的生产要素并非经济中较为紧缺的要素,不与其他行业争夺生产要素,因此即使产量增加,要素价格不会上升,成本也不会增加。而且初始的投资也不大,例如钢笔等小物品。

其实,更多的是第三种情况,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先下降。当产量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平均成本达到最低。如果产量再增加,平均成本就增加了。也就是说,平均成本先随产量增加而递减,后随产量增加而增加。达到平均成本最低时的产量就是适度规模的产量。

在经济学中,投入的成本越来越多,但不一定能让生产成本降下来。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规模经济的概念。规模经济又称规模效应,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若厂商的产量扩大一倍,而厂商增加的成本低于一倍,则称厂商的生产存在规模经济,与规模经济对应的是规模不经济。

在现实中,采取多大规模能实现成本最小化,取决于企业生产与市场的特点。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一个行业所使用的设备越大,越专业化,技术越复杂,创新越重要,规模就越大越好。从市场的角度看,产品标准化程度越高,需求越稳定,规模就可以越大。例如,在钢铁、化工、汽车等重型制造业中,这些企业的规模往往较大,小企业难以在这些行业生存。

其实,有很多企业,规模扩大了,但是成本降不下来,效益上不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实现适度的投入。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投入越多但收益越少的情况。比如在农业生产中,一味地往田地里增加肥料,所获得的产量一定是,随着肥料的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先是递增的,当达到一个高度后,再增加肥料,农产品的产量是递减的,如果肥料太多就会把庄稼烧死,最后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再如很多国有企业,人员很多,也就是劳动投入多,但是效益却很低,于是“减员增效”使之达到合适的规模,便能达到适度的成本投入,达到最佳的收益。

只有投入适度的成本,才能获得最佳的效益。其实我们将经济学的这种“度”应用到生活工作中,何尝不是如此呢?

【经济学点睛】

只有适度的成本投入,才会获得最佳的收益。

梁国商人——你意识到成本变迁了吗

【寓言典故】

梁国有个商人到南方做生意,过了七八年才回到自己的家乡。他临走前,脸上长满了粉刺疙瘩。到了南方之后,由于食物洁净,空气清新,久而久之,脸上的疙瘩逐渐消失了,容貌也变得十分俊美。

他从江南回到家乡后,照镜子看了一下自己的身影,觉得自己长得实在是太好了。他回到家中,刚登上大堂,看见自己妻子,他就惊慌地跑走了。一边跑一边说:“这是什么怪物,这么难看。”妻子上前问寒问暖慰劳他,可是他却说:“我跟你有什么关系?”妻子给他送来了茶水,他生气地推在一边不喝;妻子给他送来了饭菜,他也生气不吃;妻子跟他说话,他一言不发,只是面对着墙叹息;妻子穿戴整齐,打扮得很漂亮来侍奉他,他竟唾弃而不理睬。最后他愤愤地对妻子骂道:“你长得如此丑陋,哪点配得上我?赶快走开!”他的妻子终于离开了他。

后来,由于北方土地和气候的影响,这个人的肌肤逐渐憔悴,又恢复了原来丑陋的模样。

(选自苏轼的《东坡志林》)

【趣味解读】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在经济学中也有同样的道理,随着时代的变迁,相同的钱所得到的收益是不一样的。以1元钱为例,有人曾做出这样的比较:

30年前,1元钱能做什么?

交一个孩子0.6个学期的学杂费(一个学期1.6元),治疗一次感冒发烧(含打针),买20个雪糕、7斤大米、50斤番茄、20斤小白菜、20个鸡蛋,到电影院看5次电影,乘20次公交车。

现在的1元钱能够做什么?

乘公交车1次(非空调车),买2个鸡蛋,夏天买0.5斤小白菜、0.8斤番茄、0.7斤大米,看病挂号1次(最便宜的门诊),看0.05次电影。

30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是1元钱的购买力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实,1元钱的变迁也能运用到经济学的成本分析当中,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小王6年前投资100万元办了一个工厂,但今年企业停产关闭了。在这6年时间里,企业每年的总收益是20万元,6年共收益120万元。这样算下来,总成本为100万元,总收益为120万元,利润为20万元,投资利润率为20%。

这种算法可以说是正确的,也可以说是不正确的。说这种算法不正确,是因为总收益、总投资、利润都是用货币计算的。而现在的20万元钱与未来的20万元钱的实际价值并不相同,也就是说20万元钱的实际购买力并不相同。

比如会发生通货膨胀,以通货膨胀率为10%来计算,这种情况下,现在1元钱的购买力在一年以后就会贬值10%,即现在的1元钱在一年以后买不到同样的东西。换一个角度来看,即使没有通货膨胀,我们将1元钱存入银行,如果利率是10%,一年后就成了1.1元,这1元钱在一年后已经不只1元了。

在这里,引入两个概念,现值与贴现。我们把一笔未来货币现在的价值称为现值,把未来某一年的货币转变为现在货币的价值称为贴现。在影响一笔货币价值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通货膨胀率和利率,通货膨胀率和实际利率之和为名义利率,所以我们常用名义利率来进行贴现。

假设名义利率为r,某一年的货币量为Mn,货币的现值为M0,n代表第n年。贴现的公式如下:

M0=Mn/(1+r)n

例如,未来一年后的货币量为110万,名义利率为10%,这笔钱的现值为:

M0=110万/(1+10%)=100万

在确定一笔投资是否有利时,我们比较的不是现在的投资与未来的收益,而是现在的投资与未来收益的现值。也就是说,不是在未来能赚多少钱,而是所赚的钱的现值是多少。

在作出长线投资决策时,贴现的概念是极为重要的。长期投资的收益是在未来若干年中,但离现在越远,同样一笔货币收益的现值越小。如果不考虑这一点,看来似乎是赢利的投资实际上是亏损的。

在考虑时间因素时,不仅有贴现,而且有投资风险。在作出投资决策时,要考虑这些产量能带来的收益现值。因此,我们在计算成本时,应该把这些考虑在里面。

【经济学点睛】

在确定一笔投资是否有利时,我们比较的不是现在的投资与未来的收益,而是现在的投资与未来收益的现值。也就是说,不是在未来能赚多少钱,而是所赚的钱的现值是多少。

郑人买履——身边不可忽视的交易成本

【寓言典故】

有个郑国人,想要到集市上去买鞋子。早上在家里时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椅子上。到了集市,当他拿起鞋子的时候,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鞋呢?”他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选自《韩非子》)

【趣味解读】

这则寓言意在讽刺那些固执己见、死守教条、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单从“郑人”买鞋的结果来看,他在集市与家之间往返两趟,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最终还是没有买到鞋子。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他的交易费用实在是太高了。

交易费用又称交易成本,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提出。他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认为交易成本是通过价格机制组织产生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以及利用价格机制存在的其他方面的成本。

我们看生活中的这样一个例子:

一天,小李的女儿想吃饺子。于是,小李清早便去排队买饺子皮,没想到排队买饺子皮的人实在太多了。等了半天之后,终于轮到他了。等他买完饺子皮回家,再急急忙忙赶去上班,还是迟到了5分钟。如果直接能购买,不用排队,就不用承担迟到的损失了。

小李买饺子皮排队所花的时间和迟到所遭受的损失,就是他的交易成本。

交易费用可分为广义交易费用和狭义交易费用两种。广义交易费用即为了冲破一切阻碍,达成交易所需要的有形及无形的成本。狭义交易费用是指市场交易费用,即外生交易费用,包括搜索费用、谈判费用以及履约费用。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交易行为,都要以不同的形式支付交易成本。如果你是一个烟民,明明知道楼下小商店的香烟比商场里的贵5角钱,但你还是在楼下小商店里买。虽然我们可能没有注意到交易成本的概念,其实这个行为本身就蕴涵了交易成本的概念。我们简单地来分析一下:在楼下小商店里买香烟,虽然贵5角钱,但你只需要下楼就能够买到香烟。倘若去商场,你要乘车,或要多走很长时间的路,其中所消耗的时间,是你并不愿意支付的。多花5角钱,为自己节省了大段时间和精力,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很合算的。也就是说,楼下小商店在定价的时候,已经将你的交易成本算进去了。

交易成本是人与人之间交易所必需的成本。对于每个不同的人来说,其自身的交易成本是不同的。在菜市场上可以看到不少老太太与小商贩为几角钱的菜价而讨价还价。这是因为,老太太已经退休,她用来讨价还价的时间并不能作他用,如果能买到便宜的蔬菜,就是降低自己的生活成本了。但是如果放到年轻人身上,贵几角钱就是贵几角钱吧,有讨价还价的时间还不如抓紧时间多挣钱。

【经济学点睛】

交易成本是人与人之间交易所必需的成本。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交易行为,都要以不同的形式支付交易成本。认识身边的交易成本,才能合理降低生活中的交易成本。

借四壁余光——坐享他人之利的“搭便车”智慧

【寓言典故】

甘茂在秦国受到排挤,希望通过苏秦游说秦王,又担心苏秦不愿意,于是他讲了一个寓言故事:

从前,长江边上住着一群姑娘,她们白天乘船打鱼,晚上聚在一间屋子里做针线活儿,大家共同出灯油。

有一个姑娘家里很贫困,出不起灯油,也常和大家混在一起借光做针线活儿。

其他的姑娘觉得她占了大家的便宜,不合理,就商量把她赶走。

那个穷困的姑娘,看出了大家的意思,决定离开她们。

这个姑娘在临走时对她们说:“我因为拿不出灯油,所以常常先来把屋子打扫干净,把坐席铺好,让你们都能舒舒服服地做针线活儿。你们何必吝惜这照在四壁上的余光呢?这点余光,不用也就浪费了。你们让我借点光,对你们有什么损害呢?我觉得我对你们还是有些好处的,为什么一定要赶我走呢?”

姑娘们一商量,认为她说得对,就留下了她。

(选自《战国策·秦策》)

【趣味解读】

我们现在口语中经常所说的“借光”,就是由“借四壁余光”演变而来的。经济学角度来说,故事中的姑娘是搭了人家的便车。

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当然,搭便车“不付成本”是相对而言的,而不是绝对零成本。搭顺风车的时候,也要自己走到可以搭车的马路上,很少有陌生人开车到你家门口,敲门问,你今天要搭我的顺风车吗?

在经济现象中这种搭便车的现象非常常见,例如,对于一些弱势产品,搭强势品牌“广告便车”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策略。在强势品牌大肆宣传的时候,弱势产品就大力铺货,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产品进入市场的阻力,可以使产品迅速进入终端销售市场,更快与消费者见面。还有另一种非常普遍的搭便车商业行为,那就是为了普及和推广一个品牌,很多企业都选用与自身品牌相适应的明星来代言,这种“名人效应”从某一方面来讲就是一种搭便车行为。

搭便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久而久之,以至于没有人愿意“开车”了,因为人人都希望付出很少的成本从而得到较大的收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以下这个故事给出了解答。

美国一个小镇的居民喜欢在7月4日美国国庆日这天看烟火。这个小镇的企业家艾伦决定举行一场烟火表演,可以肯定艾伦会在卖出门票时遇到麻烦。因为所有潜在的顾客都能想到,他们即使不买票也能看烟火。烟火没有排他性,人人都可以看烟火。实际上,人人都可以搭便车,即得到看烟火的机会而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

尽管私人市场不能提供小镇居民需要的烟火表演,但还是有办法解决问题:当地政府可以赞助7月4日的庆祝活动。镇委员会可以向每个人增加2美元的税收,并用这一收入雇佣艾伦提供烟火表演。

如果政府确信,总利益大于成本,它就可以提供公共物品,并用税收为它支付,可以使每一个人获得搭便车的权利。对于可能产生搭便车的物品或服务,应由政府来提供。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能经常享受到免费的产品和服务。花香四溢、环境优美的公共花园,可以免费出入;只要买个电视机就可以收到几十个电视台的信号,而我们从未付钱给信号的发射者;守卫祖国边防的军队,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危,我们并未直接付钱给他们……

【经济学点睛】

搭便车的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并用税收为它支付,可以使每一个人获得搭便车的权利。

塞翁失马——不让沉没成本牵绊前进的脚步

【寓言典故】

靠近边塞一带,一个老翁的马逃跑到了胡人的领地。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位老人并未显得特别悲伤,别人都认为他很豁达。经过几个月,他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来恭喜他,这位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祸患呢?”家里又多了一匹好马,他的儿子很喜欢骑,有一次,从马上掉下来折断了大腿。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位老人说:“坏事也有可能会变成好事。”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仗。靠近边塞一带的人,十室九空,绝大部分的人都战死了。唯独他的儿子因为瘸腿的缘故,保全了性命。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趣味解读】

对于塞翁而言,丢失了马和儿子摔折了腿,无疑是极大的“失”,但他以博大的胸襟坦然面对自己的“失”。看来,塞翁虽然没有学过经济学,但他却懂得“沉没成本”的概念,经济学中的沉没成本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关于“沉没成本”的概念,《汉书?朱买臣传》中《覆水难收》的故事足以解释。西汉时期有个读书人朱买臣,家境贫寒,但他仍然坚持读书。几年时间过去了,他的妻子实在受不了贫寒的生活,终于决定离开他而嫁给了一个家境比较殷实的人。

几年后,朱买臣出人头地,做了太守。当他衣锦还乡时,很多人挤在街道两旁,他的前妻也在人群中。当她看到朱买臣穿着官服、戴着官帽,威风凛凛地过来时,她不禁为以前离开他而自责,主动上前要求和朱买臣复婚。朱买臣叫随从端来一盆水,泼在地上,对前妻说:“泼出去的水,是再也收不回来了。”

后来,“覆水难收”便比喻一切都已成为定局,不能更改。其实,“覆水难收”就是一种沉没成本。举例来说,如果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而且不能退票。但是看了一半之后觉得很不好看,此时你付的钱已经不能收回,电影票的价钱就是沉没成本。

当然有时候沉没成本只是价格的一部分。比方说你买了一辆自行车,然后骑了几天低价在二手市场卖出。此时原价和你的卖出价之间的差价就是沉没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沉没成本随时间而改变,那辆自行车骑的时间越长,一般来说你的卖出价会越低。

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电影的例子中,会有两种可能结果: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两种情况下你都已经付钱,所以应该不再考虑钱的事。当前要做的决定不是后悔买票了,而是决定是否继续看这部电影。因为票已经买了,后悔已经于事无补,所以应该以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决定是否再看下去。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选择把电影看完就意味着要继续受罪,而选择退场无疑是更为明智的做法。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沉没成本是不应该影响我们决策的,因为不管你是不是继续看电影,你的钱已经花出去了。作为一个理性的决策者,你应该仅仅考虑将来要发生的成本(比如需要忍受的狂风暴雨)和收益(听电影所带来的满足和快乐)。不管做出何种决定,钱都已经花了,它是个确定的常数,不应该影响我们其后的决策。

然而,现实中的我们却很难做到如此理性与释然。不要因为存在沉没成本而影响了你的理性决策。你仅仅需要考虑某件事情本身的成本和收益,至于以前和这件事情相关的成本你是不应该考虑在内的。

其实,不计沉没成本也反映了一种向前看的心态。对于整个人生历程来说,我们以前走的弯路、做的错事、受的挫折,何尝不是一种沉没成本。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总想着那些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只能是自我折磨。

泰戈尔曾说:如果你为错过了月亮而伤感,那么你也要错过繁星了。覆水难收的“沉没成本”,就像是永远沉没在太平洋的海底深处一样,再也不可挽回。所以,应该承认现实,勇敢地承认自己过去言行的对与错,把已经无法改变的“错”视为昨天经营人生的坏账损失、今天经营人生的沉没成本。以全新的面貌去面对今天,这样才是一种健康的、快乐的、向前看的人生态度,以这样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才可能轻装上阵,才可能有新的成功,才会有辉煌的人生和幸福。

【经济学点睛】

沉没成本就是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