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石湖居士,谥号文穆,吴县(今属江苏)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考中进士,被委任徽州司户参军一职。隆兴二年,担任枢密院编修官,后来被提升至礼部员外郎、崇政殿说书。乾道六年(1170),以资政殿大学士、充金祈请国信使的身份出使金国,还为此行撰写了一卷记录沿途所见的《揽辔录》。从金国回来后,先后担任过中书舍人、礼部尚书、参知政事、端明殿学士等职,绍熙四年卒,时年六十八岁。词风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妍亭馀稿》,现多以散佚,今存《石湖词》一卷,其中也多有遗篇。
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赏析】
据范成大本人所写的《骖鸾录》记载,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春,他赴桂林上任,途中过萍乡,当时大雨刚停,天空初霁。因路长春困,词人在柳塘畔稍作休憩。嫩黄的柳叶抽出芽儿来,春塘又被雨水灌满,值此佳景,词人诗兴大发,创作了这篇作品。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阳光透过云层,斜照在地面上,阴影斑驳,就像太阳的脚踏在地上。在阳光照耀下,地上的雨水蒸腾起雾气,因而形成了“紫烟浮”的景象。日光温暖,云脚低垂,水汽浮生,给人以明亮但又略带潮湿的感觉,符合春日雨后的特点。这个时节天气转暖,暖意透过“轻裘”为人所感知,“破”字生动形象,且令天气转暖成为了一个动态的过程。
气候宜人,令人倍感舒适,身心都得到了放松,便容易心生倦怠,故而词中云:“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温暖的阳光,醉人的花香,都易使人困乏。“扶头”是一种酒,也可用来比喻喝醉的人手抚额头的状态,而“午梦扶头”一句的意思是,“天色”与“花气”都令人熏熏欲醉,词人午后昏昏沉睡,进入了醉人的梦乡。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下阕紧承“午梦”而来,将春日的困倦比作池塘里的春水,然后又用另一个比喻,把心中微妙的“愁”比作“縠纹”,两个比喻妥帖形象,将词人在慵懒春日里微妙细腻的情怀抒发殆尽。
紧接着“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三句,又翻出新奇之景。东风无力,并不能卷起大浪,只是温柔得吹皱了一塘春水,待要细看,池塘里又变得风平浪静,不见一丝涟漪。这三句既描绘实景,也暗喻词人的心情:春慵也是一种令人无从捉摸的情绪,就像池塘里的春水一样缠绵徘徊,沉浮不定。
这首词的主角并非词人,也不是明丽的春景,而是人在春日困乏慵懒的心绪,是一种无形且微妙的生理和心理体验。词人以精妙的比喻和新奇的构思,把它化入具体可感的春色中,生动而富有情趣。
【大师导读】
词意清宛,咏味之如在图画中。
——宋·黄昇《中兴词话》
字字软温,着其气息即醉。
——明·沈际飞《草堂诗馀别集》
石湖词音节最婉转,读稼轩词后读石湖词,令人心平气和。”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