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词人追溯自己的生平。蒋捷是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进士。两年后,他还不及展示自己的抱负,南宋都城就被元军攻破。蒋捷入元后隐居宜兴竹山,所以“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竹”作为四君子之一,一直都以坚韧、高洁的形象为人称道。词人想“种竹”却苦于“无家”可种,即表明了宋亡后词人的漂泊无家感。他即使种不了竹但还是要“借竹为名”,以此表达自己高洁的品质。“犹”字顿挫,表明志节犹存。词人自号“竹山先生”亦有此意。
下阕感叹时光飞逝。春天的风还未吹完,秋天的风就又吹来了。“春风未了秋风到”表达了韶华难留的无奈。也正是因为这种转瞬即逝的流失感,让词人生发出“老去万缘轻”的感慨。
岁月无情,时间的洗练中磨损了青年人的豪情壮志,曾经努力追求而今都只能“轻”之。“轻”的更深层含义在于对残酷现实社会的轻视。蒋捷的许多人生追求和志向都在王朝的覆亡中灰飞烟灭,于是就“把平生”都用在了“闲吟闲咏”上,“谱作棹歌声”意为让渔者舟子去歌唱自己的词作,这从侧面表现出了词人寄情山水的志趣。蒋捷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放浪形骸、无拘无束的浪子形象。然而这一切又并非词人本意。在闲淡的语字中,隐含着词人的亡国之痛。
清代的刘熙载在文学评论著作《艺概》中曾这样评价蒋捷词:“蒋竹山词未极流动自然,然洗练缜密,语多创获。”后世多以蒋捷词为填词标准。
【大师导读】
其词炼字精深,调音谐畅,为倚声家之榘镬。
——清·纪昀《四库全书提要》
竹山有俗骨,然思力沉透处,可以起懦。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赏析】
霜天晓角,又名“月当窗”,原意为秋天早晨的号角,词曲风格凄婉迷离。它由北宋词作家林逋首创,发展到南宋末期,该词牌经蒋捷等词发展,风格有了很大改变,曲调变得清新活泼起来。这首《霜天晓角》即为一首非常有趣的情景小令。
词篇幅短小精致,犹如一出奇巧欢乐的舞台剧,内容活泼,语言直率而质朴。词人采用了白描的手法,勾勒出窗外摘花人的身影。“人影窗纱”四字仿佛帷幕上灵动的线条。纱窗上有人影,屋内人马上想到“是谁来折花?”面对有人来摘花,屋内主人并没有斥责之,不仅说“折则从他折去”,还要关心“知折去、向谁家?”
由前文描述,可知屋主人的性情温和友善。“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验证了屋主人的身份之高贵。古时唯书香门第,达官贵人的房屋建有檐牙。教人摘花,还教人戴花,“说与折花人:须插向、鬓边斜”,要把花戴在心上人的鬓角边。此番描述仿佛可见屋内主人莞然一笑,其性格之温和愈发明显。
本词新颖别致。通篇直白的情节叙事,并辅以人物心理活动,语言清新明快。这里的折花人身份也众说纷纭,一说是少女,一说是少年。词人不曾点明折花人的身份,留给读者许多遐想的空间。这首词写作手法奇特,风格轻松活泼,与蒋捷抒发亡国哀思的词作不同,更趋向于民俗小调,充满着清淡而又典雅的情思,是蒋捷早期词作中的佳品。
【大师导读】
竹山词语语纤巧,字字妍倩。
——明·毛晋《竹山词跋》
声声慢(黄花深巷)
秋声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赏析】
“秋”在文人骚客笔下多浸染惆怅,蒋捷这首词也不例外,其特殊之处在于,词人用精确细腻的笔触发掘秋天特有的声音。通过秋之声的描述,展现出别有意味的秋景。词人也借秋之声抒发了自己苦闷而怅惘的心情。
起篇三句即描绘出萧瑟秋景图。词人用“深巷”来营造深邃寂寥意境,用“红叶”和“黄花”构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与秋天整体的苍凉色彩感形成鲜明对比。他临窗听到凄凉冷清的声音,那也许是风吹落叶的声音。最后词人用“凄凉”总括秋景给其带来的主观感受,同时揽起全词情调,
接着词人写到秋雨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雨滴像豆子一般大的滴落下来,已是深秋,阴冷的风夹着豆大的雨点,寒气逼人而且湿重无比。雨声之后是“更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稀稀疏疏的打更声从丽谯门那边传来,更鼓楼没有锁住,因此这更声听得无比清晰。古时一更为五点,“二十五点”即是五更,表明词人于凄寒的风雨之夜,无法成眠,只得听着打更声。他细数更声直到五更天,可见长夜于他而言是一种煎熬。
除了风雨声,打更声,还有“檐底铃声”。屋檐下的风铃声使得词人想到远行的朋友。“问谁摇玉佩”,指风铃声听起来好像友人随身携带的玉佩的声音,一时间词人以为是远行的朋友归来。这一细节从侧面表现词人对朋友的思念。风吹动风铃的声音,使之产生幻听,也正是这份美丽的误会蕴藏着意蕴深远的艺术美。
下阕写破晓前的秋声。“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是军营里传出的声响。“彩角”是异域号角,在此喻指元朝军队。“吹月堕”指明时间是破晓前,月亮还挂在天上。在这个时间点上,军营里开始渐渐骚动起来,有来自异域的胡笳声、人声、马的嘶鸣声。词人通过一连串特殊声音的描写,暗示元朝取代南宋。在清寒的秋天早晨,这样的声响听在词人耳中犹显凄厉。对这些声响的描述属于虚写,因词人此时正于竹山隐居,本听不见边疆号角。因此本处描写实为表现身为南宋遗民的词人在家国覆亡后的内心痛苦。
黎明之前,词人还听到邻居家的“砧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意为邻居的妇人借着烛光,在砧石上捣练衣物。深秋已至,百姓要赶制冬衣,“尚”字暗示邻人已劳作一夜,而词人也已听了一夜。
岳飞曾在《小重山》中写道:“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借蟋蟀鸣叫抒发其满怀愁绪。蒋捷在本词中写道“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与岳飞词表达的情感相类,同样借蟋蟀的鸣叫声来抒发自己的满心忧愁,仿佛蟋蟀的鸣叫就是代替自己在“诉愁”。然而这愁蟋蟀都不能全部吐露,还要“把一半、分与雁声。”词人又借大雁的凄切的鸣叫声来表达内心愁苦,愁情加倍。“分与雁声”四字看似随意,实则匠心独具。古人多借“飞雁传书”以表思念之意,本处用“雁声”照应前文因“檐底铃声”而产生的对友人的思念,翻进一层,表达词人内心的思念之切。
整首词作以一系列声音来表现秋意,在声音的转换中,词人的愁绪也呈现递进趋势。全词谋篇严谨,意象繁而不乱,词情传达层层递进,具较高艺术水准。
【大师导读】
词中以“豆雨中”开始,以“雁声”收尾,以夜晚和黎明划分上下片,以凄凉为主线,再现了主人公在一个秋夜听到的十种秋声。从对这种种秋声的描写中,使人领悟到有一副“愁人”的耳朵在谛听着一切,有一个彻夜不眠的主人公正在从这一片使他共鸣的凄凉的秋声中寻求感情的寄托。
——范之麟《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