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生日蛋糕”
游戏目标:提高宝宝的动手能力。
游戏准备:各种颜色的橡皮泥。
游戏方法:
①家长拿出橡皮泥,教宝宝制作生日蛋糕。
②先用橡皮泥搓压出若干个直径2厘米的圆柱体(面积大小可以自己把握),做成“蛋糕”。
③用橡皮泥搓成细条,呈波浪形贴在“蛋糕”上。
④将“蛋糕”按大小顺序叠起来,并固定好。
⑤用橡皮泥搓出心形小球插在小棍上做成小蜡烛,插在“蛋糕”上。“生日蛋糕”就做好了,家长可以让宝宝自己试试。
贴心提示:如果有条件,家长可以事先带宝宝参观蛋糕房的师傅是怎么制作蛋糕的。
替奶奶穿针
游戏目标:教宝宝学会将线穿入不同型号的针眼内。提高宝宝的动手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各种型号的针、线。
游戏方法:
①宝宝应当主动替奶奶穿针,因为老年人眼花看不清针眼。并且要学会穿大号缝被的针、中号缝衣针和小号绣花针。
②教宝宝穿针之前要先把线头理顺才能穿进针眼。
贴心提示:让宝宝学会做精细的活,不但要学会穿针,以后还要学会缝扣子和缝好撕裂的破口。
学削苹果
游戏目标:教宝宝学会用刀去果皮、去核、切片。
游戏准备:一个苹果、一把水果刀。
游戏方法:
①先让宝宝洗净双手,家长把苹果柄附近削去一圈,让宝宝参照家长拿苹果和拿刀的办法慢慢削,到接近底部时可由家长帮忙。
②削好皮后在盘子上把苹果切开两半,用刀尖刺入核部把核掏出,然后把苹果切片放在盘上。初学时最好选用质软的苹果,可以用圆头餐刀或带锯齿的削果皮刀练习。
贴心提示:让宝宝学习削苹果皮,一来可以自我服务,二来可以练习用刀,为以后学会用小刀削木质的铅笔打下基础,但是要注意安全。
学削铅笔
游戏目标:让宝宝学会利用工具的技巧,培养宝宝的清洁习惯。
游戏准备:铅笔刀、铅笔。
游戏方法:
①用铅笔刀套在铅笔上,轻轻转动使末端变尖,利于写字。用铅笔刀要注意手的巧劲,太过用力就会使尖端断在里面。
②有些宝宝不愿意用铅笔刀,喜欢自己用小刀。用小刀比较灵活,铅笔写钝了只要把铅芯削尖就行,铅芯已经很短时才削木质部分。用小刀的精巧要求高些,如果不是把铅打断就不必削木质部分,暂时做不到可以另换一根铅笔做作业。
贴心提示:要教宝宝养成清洁的习惯,削铅笔时要垫一张纸,把铅笔碎屑用纸包好扔进废纸篓内,尽量不要让铅笔屑掉到地上。
学剪指(趾)甲
游戏目标:教宝宝做好精细的自我服务,练习手的精巧。
游戏准备:指甲刀。
游戏方法:
①先让宝宝用指甲刀着剪塑料瓶碎片。
②学会后学剪左手的指甲,再试用左手拿指甲刀剪右手的指甲,最后才学剪脚趾甲。要告诫宝宝进刀不要太深,以免伤及指(趾)甲下的组织,宁愿每次少剪一点儿,下次再修剪。
③剪指(趾)甲的最佳时间为洗澡和洗头之后,因为洗头洗澡时水会浸湿指(趾)甲,使之变软而利于修剪。
贴心提示:宝宝凭身感觉去调节指甲刀的深度,比家长替他剪更不易受伤,要放手让宝宝去做。
拍球比赛
游戏目标:提高宝宝的反应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游戏准备:两个乒乓球拍、一个乒乓球。
游戏方法:
①妈妈当裁判,将乒乓球用小网兜装好,并提在手里(以宝宝的情况调整高度)。
②游戏开始,先由宝宝用乒乓球拍来回拍击乒乓球,只要有一次没有拍上球就算失误,接着由爸爸拍击,看谁拍击乒乓球的次数多。
贴心提示:可以变换角色重复进行该游戏,获胜者,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剪窗花
游戏目标:提高宝宝的动手能力。
游戏准备:几张各种颜色的手工纸、剪刀。
游戏方法:
①教宝宝将正方形纸对角折三次,然后让宝宝在三角形的三条边上任意剪出大小不等的三角形、半圆形、方形等各种形状的豁口。
②打开手工纸,看一看,剪的窗花都是有趣的镂空图案。让宝宝找找图案中有没有完全相同的,为什么它们会相同。
③也可以将对角折三次的手工纸剪成四瓣花,再在各边剪出豁口,剪成一张四瓣花形的窗花。
贴心提示:注意提示宝宝不要把三角形剪断。
简单的折纸
游戏目标:提高宝宝的动手能力,让宝宝理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
游戏准备:剪刀、纸。
游戏方法:
①家长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沿对角线把纸折起来,问宝宝:“形状变了,这是什么形状呢?”并对宝宝说:“这是三角形。”
②把正方形折纸平行地折一下,告诉宝宝这是长方形。
③让宝宝也拿着折纸和家长一起折,使宝宝理解各种形状的名称。
④把折纸折叠之后,用剪刀剪成三角形、四方形和长方形。
贴心提示:全都剪完了,摆在桌子上,家长可以一一问宝宝“这个像什么”、“那个像什么 ”。宝宝会一一作答,如有的像眼镜,有的像糖果、豆腐。这样可以启发宝宝的想象力。
弯铁丝
游戏目标:发展宝宝的观察力及辨别能力在尝试操作中掌握拉、折、弯的技巧。
游戏准备:带塑料皮的铁丝若干。
游戏方法:
①家长先弯几个铁丝造型,让宝宝观察,分别说出它们像什么。
②让宝宝自己尝试用铁丝弯出自己喜欢的造型。
③请宝宝自己动脑筋,设计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造型。
贴心提示:最后家长和宝宝可以共同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给予评价。
动物吃“馒头”
游戏目标:增进家长与宝宝的感情,提高宝宝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一个小沙包,两个大可乐瓶取瓶口部分。
游戏方法:
①和宝宝一起收集大的可乐瓶,将可乐瓶洗干净。
②家长帮忙将可乐瓶从中间一分为二,取带瓶口的部分,并将其修剪整齐以免刺伤宝宝。
③将瓶口向下,在瓶子上贴上一些宝宝喜欢的图画。
④家长再准备一个小沙包,内装少量大米(太重会打伤宝宝)。
⑤将沙包装在瓶子里,然后家长与宝宝面对面站立,手握瓶口,用力把沙包抛出去,尽量抛入对方的瓶子里。
贴心提示:待宝宝熟练游戏后,可以加大彼此之间站立的距离,这样可增加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
键盘指法游戏
游戏目标:提高宝宝手指的灵活性,让宝宝在使用电脑时达到手口一致。
游戏准备:键盘、写有字母的小纸片。
游戏方法:
①先给每个手指“找朋友 ”:(左手)小拇指管 A,无名指管S,中指管D,食指是组长,管F和G。
②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先单指练,再几个手指交替练。
贴心提示:初学的时候,可以在键盘和与之相对应的手指上贴相同颜色的小纸片,使手指和键盘上的字母一一对应。
漂亮的线绳花
游戏目标:提高宝宝的动手能力。
游戏准备:各种线绳,如鞋带、帽子绳、纸袋提绳等,胶水、纸板、剪刀、筷子等工具。
游戏方法:
①家长和宝宝按照事先设想的线绳花轮廓,在一张硬纸板上涂好胶水,把一根筷子立在胶水中心。
②将线绳围绕筷子盘在纸板上,一朵圆圆的线绳花就做好了。
贴心提示:家长可以和宝宝共同想办法制作出各种形状的线绳花。
堆馒头
游戏目标: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性,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儿歌《堆馒头》: “堆馒头、堆馒头,馒头堆得高又高,香喷喷,喷喷香,大家吃了哈哈笑。”
游戏方法:
①家长和宝宝边念儿歌,边轮流伸出右手大拇指(其余四指呈抓握状)。
②第一人伸出后,第二人握住第一人的拇指,第三人握住第二人的拇指……直到最高处。
贴心提示:此儿歌可改编,如“堆香蕉”、“堆苹果”等。特点也可以换,如“甜滋滋”、“酸溜溜”等。
弹玻璃球
游戏目标:教宝宝判断数量多少,提高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玻璃球15~20枚。
游戏方法:
①把玻璃球放在地板上,把球散开,然后家长和宝宝一起弹球,谁弹中了,就归谁。
②弹的球与被弹的球要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以30厘米为好。
③家长击中了,玻璃球就归家长。然后轮到宝宝弹球,弹不中再由家长弹球。
④最后比较谁弹中的多,谁弹中的少。
贴心提示:注意,弹球的时候,不管弹中没弹中,每个人都只能弹一次。
坐轿
游戏目标:锻炼宝宝的手臂力量。
游戏准备:六个小伙伴。
游戏方法:
①家长将六个小伙伴分成两组,三人一组,两人抬轿一人坐轿。
②抬轿的两人各自把左手握在对方的右手腕上,然后互相把右手握在对方左手腕上,形成井字形。坐轿者双脚各插进抬轿者双手形成的环圈中,坐在手掌形成的“井”字上。
③家长叫“1、2、3”,各组同时侧向疾跑,快者为胜。
贴心提示:坐轿、抬轿者可轮换角色。
编织
游戏目标:提高宝宝的手指技巧和手眼协调能力,教宝宝学会集中注意力做事。
游戏准备:鞋盒、毛线、一张小纸板。
游戏方法:
①家长拿一个鞋盒,在鞋盒较近的两个对边上各开六个洞。剪三条长毛线,将每条绳子穿过盒子再折回来打结,就有六条细绳。
②取一条更长的毛线绕在一张小卡片上做线轴。
③让宝宝从线轴上拉出一条线,将线头绑在第一条绳子上。
④先让毛线经过六条绳子,再从绳子下绕回去,然后将线轴从绳子下面拉起来,再从绳子上面经过,反复进行。
贴心提示:当线轴上的线用完后,让宝宝重新绕上更多的毛线,并将新绳子和旧绳子连接起来。
牙签游戏
游戏目标:提高宝宝的推理和排序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游戏准备:牙签若干。
游戏方法:
①将牙签依照一种规律来排列,例如|——|— —或/\ /\等方式。
②排列时,你可以先帮宝宝熟悉这种规则,再问他:“下一根该怎么放?”或者给宝宝一些牙签,看他能不能发现这种逻辑顺序,照样排下去。
贴心提示:除了上述玩法,也可以将牙签涂上各种颜色,然后配合数量和方向来排列。例如:一根红、两根黄,一根红、两根黄等,让宝宝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