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袭抚顺、拔清河,胆愈壮、气愈粗,遂将一名被掳汉人割去双耳,鲜血淋漓地送信与明,要求“纳金帛,以图息事”。然而万历帝的回答却是:“调兵遣将,犁庭扫穴。”于是,双方意愿冲突的结果即萨尔浒大战。而战争的后果,又出现他们谁也没有料想到的一系列历史事变。
努尔哈赤直扣边门,突袭抚顺的败报驰至京师,卿科道会议在筹划“大举征剿”赫图阿拉的决策。
明朝为进攻后金,在忙碌地准备着:
委任将帅——抚臣李维翰削籍为民,派兵部待郎杨镐为辽东经略,周永春为辽东巡抚,起用山海关总兵杜松,征调还乡老将刘(tǐng)等。
调集兵马——征集福建、浙江、四川、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主客兵星驰援辽。到萨尔浒之战前,据辽东巡按陈王庭条奏,各地援辽兵马,“据臣亲查点过,主客军丁各四万有奇”(《明神宗实录》内阁文库本,第47卷)。
增赋转饷——加派辽饷,每亩三厘五毫,实派额银二百万余两(《明神宗实录》第574卷);转输粮秣,以应军需。
咨文朝鲜——辽东都司咨文朝鲜,胁迫出兵,合力征讨。咨文称:“皇上赫然,计必剿除。用调四方之锐,遄(chuán)兴六月之师;输粮若阜,军气如雷;奴之期命,其焉至矣。”(《光海君日记》第127卷)
颁布军纪——巡按兼监军陈王庭、辽东经略杨镐,制定军纪,颁布全军。
万金赏格——从经略杨镐奏,擒斩努尔哈赤者,万金悬赏,加级示酬。兵部刊印榜文,晓谕天下,并传示叶赫以及朝鲜:“能擒斩奴儿哈赤,赏银一万两,升都指挥世袭。”(《明神宗实录》内阁文库本,第47卷)
明朝经过十个月的酝酿和准备,各路援辽兵马齐集辽阳。但兵马未及休息喂养,明廷求胜心切,又恐师老财匮,便趋杨镐进兵。
万历四十七年,即天命四年(1619)二月十一日,辽东经略杨镐、蓟辽总督汪可受、辽东巡抚周永春、辽东巡按陈王庭,在辽阳演武场,会集征讨努尔哈赤兵马誓师。杨镐宣布军令十四款,官兵违令者斩。并取尚方剑,令将抚顺临阵脱逃的指挥白云龙,当场枭首示众。但在祃(mà)祭时,大将屠牛刀不锋利,“三割而始断”(王在晋:《王朝辽事实录》第1卷);刘招孙在教场驰马试槊(shuò),木柄蠹朽,槊头堕地。誓师后,经略杨镐等议兵分四路,分进合击,直捣赫图阿拉。
西路:即抚顺路,以山海关总兵官杜松为主将,率保定总兵王宣、原任总兵赵梦麟、都司刘遇节、原任参将龚念遂等官兵二万余人,以分巡兵备副使张铨为监军,由沈阳出抚顺关,沿浑河右岸(北岸),入苏克素浒河谷,从西面进攻赫图阿拉。
南路:即清河路,以辽东总兵官李如柏为主将率管辽阳副总兵事参将贺世贤、都司张应昌、管义州参将事副总兵李怀忠、游击尤世功等官兵二万余人,以分守兵备参议阎鸣泰为监军,推官郑之范为赞理,由清河出鸦鹘关,从南面进攻赫图阿拉。
北路:即开原路,以原任总兵官马林为主将,率开原管副总兵事游击麻岩、都司郑国良、游击丁碧、原任游击葛世凤等官兵二万余人,以开原兵备道佥事潘宗颜为监军,岫岩通判董尔砺为赞理。并有叶赫军二千人助攻,以管游击事都司窦永澄监叶赫军。开原路由靖安堡出,趋开原、铁岭,从北面进攻赫图阿拉。
东路:即宽奠路,以总兵官刘为主将,率管宽奠游击事都司祖天定、南京六营都司姚国辅、山东管都司事周文、浙兵营备御周翼明等官兵一万余人,以海盖兵备副使康应乾为监军,同知黄宗周为赞理。同时,明朝胁迫朝鲜国王李珲,派都元帅姜弘立、副元帅金景瑞领兵一万三千人,受总兵官刘节制,并以管镇江游击事都司乔一琦为监军。宽奠路由涼马佃出,会合朝鲜军,从东面进攻赫图阿拉。
辽阳和广宁为明朝辽东根本重地,派原任总兵官前府佥书官秉忠、辽东都司张承基领兵驻守辽阳;又派总兵官李光荣戌守广宁,以防蒙古贵族骑兵。并以管屯都司王绍勋总管督运各路粮草。
经略杨镐为诸路军总指挥,坐镇沈阳。各路兵总共十万余人,号称四十七万,以张扬声势。杨镐既庸懦昏聩,又骄躁寡谋。原定二十一日分道出师,十六日天降大雪,改于二十五日。但大学士方从哲、兵部尚书黄嘉善等连发红旗,催杨镐进兵。杜松因大雪迷路,请缓师期。刘也以未谙地形,再请缓师。杨镐勃然大怒道:“国家养士,正为今日,若复临机推阻,有军法从事耳。”(《明史纪事本末》)遂悬尚方剑于军门。杨镐只图侥幸取胜,既不知已,又不知彼,于天气、地理、军心、敌情,他一概不顾,便大张旗鼓地下令出兵。
兵法曰:“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藏于九地之下。”但明军尚未出动,军期早已泄露。据山西道御史冯嘉会言:
我师进剿,出揭发抄,略无秘密,以致逆奴预知……又闻奴酋狡黠异常,不但辽左事机,尽为窥瞰,而长安邸报,亦用厚赀抄往,盖奸细广布,则传递何难?(《明神宗实录》第582卷)
努尔哈赤探知明军的部署、师期,便确定了迎击明军的战略原则。经略杨镐兵分四路,分进合击;努尔哈赤并没有分散兵力,四面出击,而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他说:“恁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夏允彝:《幸存录·东彝大略》)这就是集中优势兵力,逐路击破明军。后金汗努尔哈赤在明军四面压境的危难时刻,坚定了一个夺取战争胜利的铁的军事原则,选择了一条走向成功的光明道路。他在确定反击明军的战略原则之后,又“调度安排,机构周密”(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第1卷),作出相应准备:操练兵马,整备器械;派出哨骑,搜集军报;查勘地形,寻机设伏;坚壁清野,埋粮填井;撤回各路屯寨兵民,将力量集中到赫图阿拉,攥成一个拳头——迎击来势汹汹的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