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不可不知的人性法则
6182700000006

第6章 在不幸面前决不哭泣流泪

在生活中,每个女人都会有沮丧的不幸时候,但沮丧并不是不可克服的,一遇上不幸的事就知道流泪的女人是难以成就什么大事,眼泪并不能使不幸变成幸福,最重要的是坚强的去面对困难。成大事的女人要拿出勇气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找出引起沮丧的原因并努力设法改变现状,一定要避免有难就哭的可悲场面。

沮丧情绪常常会扩大生活的不幸。有的人在沮丧中形成了对他人冷漠的态度,认为这样可以报复别人,其实这样不但无助于事情的解决,还会进一步损害自己。因为这样做,无论在肉体上,精神上都将进一步影响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无法坚强地面对现实。事实上,沮丧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很难引起人足够的重视,但成大事的女人不能不注意这个细节:不要因沮丧而扩大生活的不幸。

要成大事的女人应该像对待所有其他的不幸后果一样,对于不幸带来的沮丧,不是一味地自怨自艾、杞天忧人,而是振作起来,采取勇敢的态度、奋进的态度去直视面对它,以积极乐观的精神去征服它。

如果你见过张璨,如果你知道她的人生经历,你一定会感到十分惊讶,这样一位年轻,美丽,脸上还留有一股学生气的女士,竟然拥有那么多令人羡慕的财富,而她的经历会更让你惊讶。

在中学时代,到北大读书成为张璨最大的梦想。但是由于第一年高考的失利,她被分配到东北的一所大学。张璨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梦想:

“我就跟我父亲商量,他说你自己决定吧,你要是想去,我就把我的羊皮袄(他特珍贵的羊皮袄,平时都舍不得穿的)给你带上。你要是不想去,你就再考一年。”

父亲的宽容给了张璨自由选择的机会,她选择了再考一年,并由理科改成了文科,报考专业也从生物改成了国际政治,终于在第二年,也就是1982年的秋天,她跨进了北大校门。

在北大一个宁静的午后,张璨被一篇小文章迷住了:

“这是篇很短的文章,讲一个孩子在15岁的时候有很多梦想,比如要去世界探险、写一本书、开一家公司、拍一部电影、生两个孩子等。他把这些梦想都写下来,然后一步一步去实现。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很多人都午休了,校园里非常安静,我卷着这篇文章,在校园里一边走着一边想:以后我也要实现我的梦想,我也要让日子过得非常的丰富。”

张璨在五彩缤纷的校园中自由地呼吸,她还是各种活动的积极分子,20岁不但赢得了大学生演讲比赛的冠军,还当上了学生会文化部的副部长。繁花似锦的未来已经在张璨面前铺开,就等着她去书写了。

可是,命运对她却偏偏不像对别人一样,就在这个时候,人生和她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大学三年级的一天,张璨的父亲接到一封北大的来信,让他到学校谈谈。原来,他那个从小到大都是好学生,都是学生干部的女儿,竟被北大注销学籍了!

“把孩子领回家吧。”校方对她父亲说。

张璨当时是北大学生会文化部副部长。1984年国庆35周年游行,也就是北大学生打出“小平你好”条幅那次,张璨是北大2000人集体舞的总指挥,一路边走边跳,规模浩大,她说光是午饭吃的面包,都得用公共汽车拉。张璨时年20岁,天之骄子,无忧无虑,心境明朗,充满活力,觉得生活很美好。但她突然被注销学籍了,全北大惟一一个!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她说当时真有“天上地下”的感觉。注销学籍的原因是有人举报,三年前她曾考上了某大学但没去,第二年又考上北大。按当时规定,有学不上的考生必须停考一年。

如果换作别人,可能就会一脸沮丧地哭泣得天昏地暗地跟着父亲回家了,这样的打击太沉重了。但是张餐没有哭,反而是勇敢的留了下来。

宁静快乐的大学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张璨说:“我不停地写申诉材料,找人谈话,上访,国家教委啦,人民日报,团中央我都去过,一直折腾到毕业。”系里每周找她谈一次话,劝其离校。但就是这样,张璨也没有陷入沮丧的沼泽地,她选择了奋起抗争!

那次全班同学兴高采烈地去大连实习,不准张璨去。她说反正豁出去了,当时她两手抓住门框子,跟老师较起劲来了,把老师堵在屋里。不让去,就不放你出来,眼看校车就开了,她的眼泪差一点就要流出,但她还是极力的告诉自己:“我绝对不能哭。” 最终张璨获得胜利了,老师熬不过她,让她上了车。

惟一一条路就是考研究生,才能拿到一纸文凭,但学校不出证明就没法考。“我当时真想跪下来求他们:给我一个证明吧,让我考!为什么人都那么心硬呢,怎么就那么不通人情呢?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幸亏有周围同学的帮助和关心,否则,我真会变得绝望、消沉,把社会看得很坏,把心里那点儿美好的东西统统打碎……”

张璨高中时的班主任,为她的事在全校大会上做检查。这位老师最后说:“我没错儿,我相信张璨是个好学生,咱们10年以后再看。”

别人把这话传给了张璨,她回忆说:“听了这番话,我才真正地坚强起来。”

遭遇不幸的张璨也是幸运的,因为这里是北大,她得到了来自同学和老师的热忱关怀。他们不但关心她,还在有意识地训练她坚强的品格,他们告诉她,什么事都不能哭,什么问题都要想尽办法去解决,一定要比别的北大同学读更多的书。

张璨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他们都给了她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也使她在面临不幸时懂得去调节自己,而不会以眼泪来获得他人的同情。她印象特别深的有这么一个人:“我当时有一个师兄,下过乡、插过队,当时岁数很大了。我特别怕他,为什么呢?比如我兴致勃勃的去打饭,他就端着一盆饭、一盆菜,穿着特别旧的衣服,站在学生食堂熙熙攘攘的学生中间,问我:“读什么书了,我列的书单你都读了吗?读书笔记写了吗?”

在这样的关怀中,张璨不但没有把不幸扩大,反而变得越来越坚强和勇敢。

1986年7月,张璨的同学都毕业了,大多分到中央机关当干部。只有她虽然完成了学业,却因没有文凭,只得到一纸说明,大意是说被注销了学籍,但坚持上课,成绩合格,学校不管她的分配。不过这个时候,张璨的心态已经很平静了:“那时已经被大家给磨练出来了,有了一颗平常心。我反而觉得正是因为没有工作,我的机会更多。”

在张璨的毕业纪念册上,同学们给她留下这样一行赠语:“与众不同的经历,造就与众不同的道路。”

实际上,能够让张璨如此达观、平和地面对生命中的不幸和灾难的,还得益于她的家庭的良好影响。

张璨说:“我很幸运,生在了一个相亲相爱的家庭环境。正直、向上、关心他人是军人出身的父母给我的最大财富。他们也经历过不幸,比如我父亲就被隔离审查过,在这之前他的职位也很高,但是他从没有沮丧过,他对国家、对他人和自己都非常有信心。他怎么调整自己呢?他在我们家后面种了很多菜,是全楼种得最好的。他还做了很多尝试,包括在一株杜鹃花上嫁接出3种不同颜色的花,比如粉的、白的、红的……。”

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幸,甚至是灾难,但是不幸和灾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很多女人在不幸中变得沮丧、冷漠、偏执、不信任人、天天以泪洗脸,觉得全世界人都对不起自己。欲成大事的女人不要因小小的沮丧而流泪扩大自己的不幸,那样你就会真的不幸了。

在生活中,每个女人都会有沮丧的不幸时候,但沮丧并不是不可克服的,一遇上不幸的事就知道流泪的女人是难以成就什么大事,眼泪并不能使不幸变成幸福,最重要的是坚强的去面对困难。成大事的女人要拿出勇气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找出引起沮丧的原因并努力设法改变现状,一定要避免有难就哭的可悲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