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思路决定出路提升版
6180000000066

第66章 忍小节才能成就大事

一件小事,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水准,在小事上能够忍让的人,他的成功之路上,定会少去许多麻烦。

生活中,有些东西需要我们去忍一时,才会有更多的快乐在后面等着你。如果能忍这一时,能将痛苦忍一忍,能将小事忍一忍,那么就不会因小失大了。因此,无论在生活、工作、学习之中都要养成善忍小节的习惯,从而成就一番事业。

《三国演义》中说张飞闻知关羽被东吴所害,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次日,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报告张飞,三日内办妥白旗白甲有困难,须宽限方可。张飞大怒,让武士将二人绑在树上,各鞭五十。打得二人满口出血。鞭毕,张飞手指二人:“到时一定要做完,不然,就杀你二人示众!”范疆、张达受此刑责,心生仇恨,便于当夜,趁张飞大醉在床,将张飞一刀刺死。

时年55岁的张将军,就这样因一件小事而结束了叱咤风云的一生,值与不值,后人自有评论,只希望大家以此为鉴,该忍则忍,保全大局。既然水已成舟又何必再去做那些图一时痛快而损害了长远利益的事情呢?

春秋时期,郑灵公在位期间,由公子宋和公子归生辅政。有一天,有人从汉江带回一个大鼋,献给灵公。灵公命厨师炖肉汤招待朝中官员。这时,公子宋对灵公说:“我每次食指跳动,总要尝到好吃东西。今天食指跳动了几下,果然又有好东西品尝了,你看灵验不灵验?”

灵公听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的食指跳动灵验不灵验,这一次还得由我决定!”于是,他暗中吩咐厨师,厨师心领神会,含笑而下。到了品尝鼋肉的时刻,郑灵公命令诸臣按官职大小,依次坐定。公子宋位居第一,洋洋自得,等着品尝。郑灵公却突然宣布,今天赏赐从最下席开始,公子宋变成了最后一位,他明知道这是灵公拿自己开心,又找不到反对的理由,只好压住火气,耐心等待。大臣们一个个得到了赏赐的鼋羹,纷纷称赞,眼看只剩下公子宋一人了,公子宋眼睁睁地等着厨师呈上来鼋羹。谁知,这时厨师向郑灵公报告说,鼋羹没有了。在众臣面前受到如此冷落和戏弄,公子宋真是怒火中烧。目睹公子宋的窘态,郑灵公开心极了,哈哈大笑,指着他说:“我本来是命令遍赐君臣的,谁料想却偏偏少了你一个人没有。看来,这是命里注定你不该吃鼋肉啊。你看你的食指跳动要吃好东西的说法哪一点灵验呢?”听了此话,公子宋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灵公捣的鬼啊!为了挽回面子,他这时已完全失去了理智,顾不得君臣之礼,突然起身走到郑灵公面前,将手探入灵公面前的鼎中,捏了一块鼋肉,放进口中,反唇相讥道:“我现在已经尝到了鼋肉,食指跳动哪一点又不灵验呢?”说罢,不辞而别。公子宋的言行,深深激怒了郑灵公,他当着众臣的面,愤愤地说:“宋也太无礼,他眼中还有我这个君主吗?难道郑国就没有刀斧能砍掉他的脑袋不成?”众臣吓得纷纷跪倒在地,连连规劝,郑灵公仍愤愤不已。

一场盛会就这样不欢而散。从此,郑灵公与公子宋结下了仇恨。公子宋因惧怕郑灵公找借口除掉自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先发制人,在这一年的秋天派人刺杀了郑灵公。两年之后,郑灵公之弟追查公子宋对郑灵公冒犯之罪,将公子宋杀掉,暴尸于朝,尽诛其族。君臣二人因一件小事而反目成仇,最后双方都死于非命,实在令人可惜。

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是人与生俱来表达情感方法,一个人在这世上,难免会遇到令人高兴或气愤的事。兴奋的事可以使人心情愉快,精神奋发,并使生活充满无限的希望;而令人气愤的事往往就会使人义愤填膺,怒火中烧,很可能使人丧失理智,做出不可收拾的不良举动。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气上心头时,意气用事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不论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总是超出人所能想象的,在这个时候,即使平常说话非常谨慎的人,也会因少虑而祸从口出。然而,尽管生气是人之常情,但一个人生活在世上,若能高高兴兴地过一生,那不是一件很美的事吗?所以,我们应尽量以愉快的心情来处理生活上的各种问题。即使生怒,也最好能尽量忍在心里,不要爆发,用理智来抑制激愤,这样才能使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我们要善忍小节,培养自己成大事的良好习惯。能够忍耐别人小的过失和缺点,才有机会成就大的事业。

我们做事要牢记着忍小节才能成就大事的道理。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味地强调细枝末节,以偏概全,就会抓不住要害,没有重点,头绪杂乱,不知从何下手。因此无论是用人还是做事,都应注重主流,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阻碍了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