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1)
6178300000073

第73章 闻鸡起舞(13)

在药剂学方面,孙思邈提出不仅要了解各种药品的性能,还要掌握组成方剂的分配原则。例如医生不了解药物的特性,配方时又不分主次、轻重,以及药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而随意拚凑药方,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使病情恶化。他在总结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了创造。东汉名医张仲景制出了“当归生姜羊肉汤”,孙思邈把这个方变为四个方,即羊肉当归汤、羊肉杜仲汤、羊肉生地汤、羊肉汤,从而扩大了原方的治疗范围。

孙思邈在医学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博采诸家之长,总结自己多年临床经验,从病理、治疗、药物、方剂等方面出发,对内、外、儿、妇、钟灸等学科进行全面总结,在集当时和前代药学的基础上,用毕生的精力写成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称《千金方》,《千金要方》共30卷,总编232门,共载方论5300多首。《千金翼方》是《千金要方》的续编,也是30卷。

此书总结了唐代以前历代医学家的医学理论和医疗经验,也总结了他自己多年行医的经验和民间医疗经验。两书共收集了6500多个药方,淘汰了古代医书中一些不合理的药方,而且还提出一方治多病和多方治一病的方法。在药物的采集应用方面,全书共收载了800余种药物,对230多种药物的采集季节、不同产地以及药物的炮制方法作了详尽记述。此外还介绍了常用药材680余种。后人为了广泛传播孙思邈所收集的药方,把其中最重要的方子刻在石碑上,立在人们经常来往的地方,称之为《千金宝要碑》。

总之,《千金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医药经验的宝贵总结,也是孙思邈一生辛勤劳动的结晶,具有比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这部著作,不仅对唐以后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而且对推动周围国家的医学发展也起了一定作用。

孙思邈的医术至精,令人钦佩,而且他的医德亦十分高尚,令人崇敬。他说,一个好的医生治病,不能有丝毫贪求财物的念头,应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志愿。他不论贫富贵贱,也不分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一视同仁。每遇到急诊,他不论远近,不畏山路险阻,严寒酷暑,哪怕三更半夜,他都从不迟疑。有些病人远道来就医,孙思邈就把自己的住房腾出来,亲自煎汤熬药,问寒问暖。凡是贫苦百姓,他分文不收,还常常提供药草和饮食。据说一些贫苦患者,在孙思邈为他们解除病痛之后,心怀感激之恩,无以报答,离去前,就在孙思邈的宅旁默默地种下一个杏核。天长地久,杏树日多,茂密成林,繁花似锦,果实累累。这片杏林在他的家乡陕西省耀县孙家塬,至今仍繁茂不减当年。

孙思邈一生在医药学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后世尊称他为“药王”,有的地方还建起了“药王庙”,把他经常采药的五台山,叫做“药王山”,以示对这位医学家的尊敬。

法藏与华严宗

华严宗因宣扬《华严经》而得名,是我国隋唐时期形成的一个较有影响的佛教宗派。《华严经》为印度龙树所造,是印度佛教中有宗一派的重要经典。东汉末年,《华严经》传入我国,到东晋时由觉贤法师译出60卷。从此,研究《华严经》义理的僧人逐渐多起来,著作大量出现。华严宗的早期创始人是陈、隋之际的杜顺,被门徒追溯为始祖,智俨为第二祖,到智俨的弟子法藏,著述最多,华严宗形成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因此,华严宗真正形成宗派,应当从法藏开始。法藏死后,他的学说被弟子修改,后来澄观中兴华严宗,被尊为第四祖。华严宗的第五祖是宗密,在他死后不久唐武宗时期发生了会昌灭佛事件,华严宗遭到沉重打击。从唐中宗到唐武宗时期,华严宗依靠世俗统治者的支持,盛行了170多年,成为隋唐佛教四大显学之一。它不仅在我国北方极为盛行,而且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在世界范围内都很有影响。

华严宗的真正创始人法藏祖籍西域康居国,他的祖父因到中原王朝进贡,留居东土。法藏出家为僧后,年轻时期曾经参加玄奘主持的译经工作,后因见解不同而退出。法藏在唐朝参加了《华严经》新经的翻译工作,共译出80卷。公元670年,法藏被武则天罗致为御用僧侣。武则天为篡夺皇位,借佛教势力进行宣传,法藏为他导演了一系列政治活动。公元697年,唐朝出兵攻打契丹,让法藏建11面道场作法,结果天兵天将下凡,契丹人看到观音菩萨和无数神王从天而降,大败而归。公元699年,唐朝廷诏令法藏讲新译《华严经》,讲到关键时刻,讲堂和佛授记寺都为之震动。这两次佛法显灵,武则天都亲自褒奖,目的在于宣扬武则天代唐是佛法普照,天命所归的必然趋势。唐中宗神龙初年,法藏助武则天平定叛逆,被任命为三品僧官。唐中宗和唐睿宗两个皇帝都是由法藏受菩萨戒,中宗为他造5座华严寺。武周时期法藏更极尽荣宠,被武则天封为康藏国师,圆寂以后还赠官鸿胪卿。

法藏的世界观是以缘起论为基础的。这种理论认为,客观物质世界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只是一种没有自己本质属性的虚幻存在,是人心的显现。《华严义海百门》说:“被认识的对象尘是主观的心之产物,主观认识的心才是客体尘的基础。主观认识的对象尘和主观认识的基础心交互作用,就产生了客观世界的幻相。”虽然华严宗也使用主观心和客观尘的概念,但他们却否认有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规律,他们所谓的尘是经过主观意识改造的认识中的对象,没有物质属性。《华严义海百门》又说:“尘并非自己缘起,一定要待心而缘起;心也不是自我认识,有待于客体为缘。”法藏之所以要否定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目的就在于说明这些没有质的规定性的事相构成心的客体,每一个别事相都存在于全部事相的普遍联系之中,构成相互依存的关系网。这个关系网是由心缘起所变现,但又处在自己和自己的置换之中,又成为主观心所认识的对象,说到底,它只不过是对象化了的自我意识而已。

在认识论方面,华严宗提出了“六相圆融”学说。法藏认为事相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而且又有差异,事相这种差异性和诸事相的相互依存性就构成所谓的缘起理论。在事相相互依存、制约、变化和灭亡中,表现出六种状态,即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华严宗通过相对主义的诡辩论,说明六相可以圆融无碍,企图取消客观世界。法藏在《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中说,只有当别相构成总相时,它自身才成为别相;总相只有由别相构成时,它自身才成为总相。别相与总相以相互依存为成立的前提,但他由此引出别相即总相的结论,否定了事物整体与部分的差别。法藏用房子和木椽比喻总相与别相的关系,他说,房子是总相,木椽是别相,如果没有房子与木椽相互缘起,那么房子的椽只是一根根木头,不是椽;人之所以把它称作椽,是因为它成为房子的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缺了木椽,就不能叫做房子。所以说,木椽就是房子。同理,因为椽与瓦共同构成房子,它们具有同相,但当他们不因房子缘起时又具有异相。正因它们共同缘起构成房子,都是房子的组成部分,所以瓦就是椽,否定了事物的同一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区别。又因为房子是由椽瓦相互缘起促成的,这是成相,而构成房子的椽瓦又保留着各自特点,对房子来说又是坏相。所以说成相即坏相,坏相即成相,否定了事物产生与灭亡之间的区别。按照华严宗的理论,事物之间整体与部分、共性与个性、产生与灭亡的之间的差异仅仅是人主观感觉造成的,因此它没有定性。既然事物的差别性是依人心所致,那就完全可以随心所欲任意安排,在思想领域中得出通融无碍的结论。正是在这一点上,法藏在《华严经义海百门》中得出结论性的总结:“所以大小可以随心回转,这样就进入圆融无碍的境界。”可以看出,华严宗的六相圆融学说最终否定了事物之间的差别,而把这种差别简单粗暴地归结为主观意念的产物,这样得出的结论只能是抽象的精神世界。华严宗先掏空了世界的物质性,然后再讲世界的相互联系和变化,必然导致宗教神学论。

华严宗极力运用诡辩相对方法论证客观世界的不真实,目的在于夸大人的主观认识能力。最终引导人们走上通向天国的道路。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达到了这一目的。通过十玄门和四法界确立的法界缘起学说,比起唯识宗大人缩短了人们进入天国成佛的途径。具有更大的期骗性。

所谓十玄门,是华严宗认识证悟到10种方法,它包括同时俱足相应门,讲只要虔诚信佛,人人都会有圆满结局;一多相容不同门,讲个别与整体相互依存,既不妨碍,又不相同;诸法相即自在门,讲各个事物相互联系,各得其位;因陀罗境界门,讲各事物相互照应,无有穷尽,共同构成外界;微细相容安立门,讲事物义理与形体不相妨碍;秘密稳显俱成门,讲世界外物隐显俱由人心认知;诸藏纯杂俱德门,讲世间之物都通过感观与佛国相通;十世隔法异成门;讲过去、现在、未来九世俱生于一念;唯心回转善成门,讲世间万法皆因主观意念不同所致;托世显法生解门,讲世间万法皆可显现真如佛性。华严宗主张人们只要按照十玄门修炼,就可以懂得人类痛苦的根源,而要想消除痛苦,就必须按佛教教义认识现实社会,这样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到处充满佛性的完满精神世界,进行自我麻醉。

回法界是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华严宗所谓的事法界,就是他们反复论证的为人心所显现的事相,理法界就是他们所说的佛教真如世界的本体。法藏在谈到理事关系问题时说:“开始探究事理关系的人,应知现象大小是事,现象性空是理,因为事没有定性,所以事随理而融通。因尘世没有定性,遍通于一切事中;因一切事都具有同理,故理完全显现在尘世。所以《华严经》说广世界就是狭世界,狭世界就是广世界。”在他们看来,理法界和事法界二者是重合的,如果说理法界是一面镜子,那么事法界就是镜中映出的各种形象;万象与镜身为一体,故知理事无碍法界存在;又因理普现一切事中,万法皆具一理,故知事事无碍法界存在。华严宗用水比喻理法界,用波比喻事法界,用水波交融比喻理事无碍世界,用波波交融比喻事事无碍法界。可见,华严宗的回法界学说,目的在于说明佛教真如世界就在世间,佛性所体现的一切都是相互协调的和谐统一体,人们所希望的天国世界并不在遥远的未来,它就在眼前周围世界中,只要人们改变对现世的看法,按照佛教思想去认识现实和自身,就能够踏进佛教极乐世界的净土。

玄奘与《大唐西域记》

茫茫八百里沙漠,狂风席卷飞沙,百里不见人烟,天上没有飞鸟,地上看不见走兽,沙丘之上只有一僧人牵着一头老马在艰难地往前行走。

此僧人正是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唐僧,也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佛学家——玄奘。

玄奘(602-664年),俗姓陈,出生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受其父影响,13岁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为僧,取法号玄奘。他出家后勤奋好学,经常到各地听名僧讲学。唐朝初年,他到四川研究佛经。当时,四川比较安定,云集着国内很多有名的高僧,玄奘虚心请教,学问大有长进。后又到长安,跟名僧学习《俱舍》、《摄论》、《涅架》等经论,大小经论无不通达,但不能融贯。可是此时玄奘因求学勤苦,珍惜寸阴,已成为名噪江河南北的法师。

随着学识的不断长进,玄奘发现经卷与经师对佛教教义的解释迥然有异,又苦于中国佛经体系驳杂,译法紊乱,难以凭信。当时,天竺高僧波颇密多罗来中国,说天竺国那烂陀寺有位戒贤法师,对佛教各派的学说都很有研究,能讲解佛学最高经典《瑜伽师地论》。于是,他决心到佛学的发源地天竺(今印度)去学习佛经,求教于法学大师戒贤和尚,取得真经,以释惑疑。

公元626年,28岁的玄奘约集了几位同伴,奏请唐太宗,请求去西方取经。但由于当时唐王朝刚刚建立,西域受突厥人控制,政局动荡,而唐与西突厥的关系比较紧张,因此禁止人们从西北地区出境,鉴于此,唐太宗未准其奏。同伴们望难生畏,都退而不去,玄奘为学取真经,西行的决心并未动摇。

公元627年秋天,玄奘和尚趁长安附近遭霜雹灾害,皇帝下令百姓可四出随丰就食之机,与前往西域贸易的商人们一起偷偷地出发了。

他经凉州(今甘肃武成)、瓜州(今安西),快到玉门关(唐朝边境的最后一道关卡)的时候,骑的马死了,跟随他的两个小和尚也跑了,后面官府的差役又追了上来,玄奘躲在客店里,不知如何是好。瓜州的州官李昌拿着追捕文书走了进来,问他:“师父就是玄奘法师吗?”玄奘犹豫了一下,没有回答。李昌说:“师父如讲实话,弟子可以给您想个办法。”玄奘见李昌态度诚恳,就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和到天竺取经的真实意图。李昌听后赞叹道:“师父取经,研究佛法,真了不起,我一定尽力帮助。”随即撕碎追捕文书,说:“师父赶快走吧,否则天黑,就出不了关了。”玄奘又惊又喜,赶紧离开客店,直奔玉门关。

玉门关与新疆之间有片大沙漠,当时叫做莫贺延碛,极为难行,玄奘只带了一匹在这条路上走了十多次的老马,就闯入了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