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家争鸣”中各家的相互影响,还表现在思想资料的继承关系上,并不局限于某家只继承某家,而是各家之间互相吸取营养。比如,法家韩非批判继承了老子的一些思想资料,他作《解老》、《喻老》两篇,把老子的唯心主义的“道”,改造为唯物主义的“道”,吸收到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中去。又比如,荀子本是儒家,但他改造了儒家的“礼”,给“礼”赋予“法”的内容,以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而著名的法家韩非、李斯都是儒家荀子的学生。可见,儒法两家并非壁垒森严;处于绝对斗争之中。历史的事实倒是与此相反,儒法两家逐渐合流。这种趋势是从荀子开始的。所谓“荀、孟之争”,并不是儒法斗争,而是儒家内部的派别之争,是荀子对孟子思想的批判改造。这种批判改造正是儒法合流的先声。因此,荀子是儒法合流的关键人物,也是开始总结“诸子百家”的第一人。韩非对儒家的批判也不是什么两条路线的斗争,因为他不仅批判儒家,同时也批判墨家、杨朱学派和道家等,这是在荀子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诸子百家。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韩非完成了法家理论的系统化,成为先秦法家集大成的人物。
到了战国晚期,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兼儒墨,合名、法”,使“诸子百家”融合在一起。这是政治上由封建割据走上全国统一的趋势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反映。
“百家争鸣”是怎样形成的呢?
春秋中后期,随着奴隶制的土地制度的破坏,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开始产生,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逐渐形成。到战国时期,这两个阶级,构成了封建社会的两大对抗阶级。但是,奴隶主阶级还存在,大量官私奴隶仍然存在。个体手工业者和商人在城镇有相当大的数量。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过去的“官学”变成私学,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多起来。他们分属各阶级各阶层,这时以“学者”身分出现,对于各种学术问题,天文、地理、数学和物理争论不休。对于政治制度,更是各有主张,而争论不已。“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就是由春秋战国叶期复杂的阶级状况决定的。
春秋中后期,周天子地位衰落;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都先后夺取了政权,但处于封建割据的状况。统一的封建政权还没有形成。新兴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都把主要精力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改革,而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落后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方面。由于居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本身政权还不巩固,他们的思想当然还没有能成为统治思想。这就为“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使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各阶级的思想家,都能够自由地著书立说和四处奔走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还有,战国时期“养士”的风气很盛,如齐国在齐威王、齐宣王时,在都城近郊的稷下专门开辟了供“文学游说之士”“不治而议论”的学宫。后来的大贵族“四公子”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养士”多达几千人。这对“百家争鸣”起了促进作用。
“百家争鸣”局面随着秦统一六国;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也就相应地基本结束了。
总之,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繁荣有重要作用。它是我国学术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周易》是一部什么书
《周易》在先秦著作中是比较重要的一部书。它包括两部分,一个是经的部分,这里面有卦及六十四卦的卦辞,和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这些统统叫做《易经》。另一个是传的部分,这里面有彖辞、象辞、系辞、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篇,而彖辞、象辞、系辞又各分为上下篇,这样加起来就有十篇。过去的人叫它为“十翼”,我们叫它为《易传》。传和经的关系,传是解释经的,是对经的注释和论述。
《周易》中的《易经》部分,据历史记载,是起源于殷末周初。因为早在殷代就有凿龟占卜的事实存在。而从《易经》的一些内容来看,如征伐、祭祖、婚丧、农牧业生产情况,与殷代甲骨文的卜辞,有不少相同的地方,所以《易经》部分产生于殷末周初的说法,是可信的。《周易》中的《易传》部分,过去说是春秋时期孔子一人搞的,这个说法不太可靠。《易传》里面固然有一些春秋时期的资料,但也有一些是战国时期的资料,如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种道器相对的术语和思想,是战国以前所没有的,甚至那里面有不少阴阳五行的思想,那是战国末期甚至是更晚的一些东西,所以《易传》大体上是在战国末期才形成的,也同时说明它不是一人一时完成的,更不是孔子一个人写的。当然,孔子是读过易这类书,并作为经典传授给门徒。他或他的门徒对传的部分,作过某些添补,那也是可能的。
因此,《周易》经的部分可作为研究殷周之际的思想材料,传的部分可作为研究春秋到战国末期的思想材料。
那末《周易》是怎样出现的呢?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内容逐渐丰富,社会矛盾也逐渐复杂的时候,人们对一些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还不能达到科学的理解,他们就求神问卜,在龟甲上钻孔,烧出“兆”纹,以后简化为用一些草杆子,重叠组合出一些变化的数字。人们根据这些变化,来解答种种的疑问,判断吉凶。这样,久而久之,人们根据这些积累,就整理归纳出文字和符号来,以后又不断加以补充。于是这种卜筮一类的书就出现了,《周易》就是这类书中的一种。
但是,在《周易》这部书中,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上如天文历算的成就,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复杂现象,并且对这些现象又力图作种种的解释和说明。因此,《周易》就不仅仅是一部宗教迷信书,而且它还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在哲学上,《易经》把人们在自然界中经常接触的天、地、雷、火、风、泽、水、山的八种物质,作为产生世界万物的根本,其中又以天、地为最根本,其他六种是天地产生的。这八种东西各有卦名,如天为乾、地为坤等等,这八种卦又互相组合,就产生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用物质性的东西来说明万物生成,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在以天地(即乾坤)为主的八卦、化成万物的过程中,又以阴阳二者来推动万物形成和变化,而阴阳二者又是对立的,阳是积极进取的性质,阴是消极退守的性质;因此阴阳二者在各种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作用,即所谓“刚柔相推”,使不同事物之间相反相成、进退顺逆;从而显示了千变万化的世界。而某一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会过渡到“物极必反”的对立面中去,这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这是《易经》部分的主要思想,它在后来的《易传》部分又有了发挥。例如在《恒卦》的彖辞里说:“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者也”,强调了世界是在永恒的变化着。又如在《系辞传》里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所谓“穷”,就是事物发展到顶点,“变”就是由顶点向反面变化,“通”就是变为反面之后又开始新的发展,“久”就是表示有这些过程之后才能长期存在下去。其它还有所谓“物不可以终尽”,“物不可以终通”等等,这些都是发展了《易经》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但是,《周易》这部书也有许多糟粕,这在传的部分尤其明显。首先是它在一些地方,把发展的整个过程,看做是“无往不复”的循环论。例如它把“日月相推”的变化,看作是寒往暑来岁岁如此,看不见质的飞跃。正如恩格斯说:它把运动理解为“永远在同一个圈子里旋转着,从而也就永久停留在同一地点上”(《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二卷,371页)。正是这种循环的观点,又引申出“中”、“和”的调和论,以至在动中求静,即所谓由“变易”开始,到“不易”为极终。其次,在《周易》中,还有不少阴阳五行之类的神秘气氛,以及儒家等级尊卑的思想等等。
由于《周易》一书,既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又有不少糟粕,所以它对以后的哲学史发展,有着不小的影响,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都对它分别引用并加以解释和发挥,曾为中国哲学史上两条路线斗争的内容之一。
当然,《周易》一书的内容,不仅仅就是这些哲学方面,它还有社会历史以及自然科学思想等等的资料。总之,《周易》一书,是我们研究先秦历史和思想方面的重要著作。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现存作品305篇。它代表了我国从西周初期(公元前约11世纪)到春秋末期(公元前五世纪)五百多年间的诗歌创作。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奴隶社会由兴盛时期到逐渐瓦解和封建社会产生的历史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