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1)
6178300000110

第110章 以少胜多采石战(22)

但是,正当太平军在军事上节节胜利之际,由于洪秀全没有处理好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致使太平天国发生内讧,东王杨秀清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领太平军的一支精锐出走。太平天国的实力大损,清朝乘机重建江南和江北大营,天京的形势又危急起来。

为了挽救危亡,洪秀全亲自担任军师,大胆提拔当时只有20多岁的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等人,并在1858年重新建立五军主将制,于是太平军的军心复振。同年冬,太平军在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的率领下,再一次攻破江北大营,获三河大捷,打得清军统帅曾国藩差一点跳水自杀。1860年春,洪秀全采纳干工洪仁玕、忠王李秀成的计策,又攻破了江南大营。

但是清军在杰出统帅曾国藩的率领下,又转而围困长江上游的军事要地安庆,尽管洪秀全多方调遣兵力组织解围,安庆还是在1861年9月陷落,太平军开始丧失军事上的优势。然而,正值政权危亡之际,洪秀全却开始沉醉于修身养性和宗教研究,并把自己封闭在天京的宫殿之中。懒于梳理国事,造成太平天国中枢指挥系统出现障碍。1862年5月,清军对太平军采取大包围之势,曾国藩率部到达天京城下。为急于解围,洪秀全命令李秀成等“十三王”率兵自上海、浙江前线回援,于天京城外与清军大战45日,但是未能解围。1863年12月苏州失守,天京岌岌可危。此时,李秀成劝洪秀全“让城别走”,放弃天京,但是洪秀全拒绝出走。19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国政权被推翻。

洪秀全以一个乡村教师的出身,领导了一场历时18年,纵横18省的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农民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开启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河,不愧为“反清第一英雄”(孙中山语)。

维新变法康有为

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人称“南海先生”。广东省南海县银塘乡人。戊戌变法的主要代表和领导者。

康有为1858年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他从小就喜欢读书,敏思好学,乡里人都喜欢他,称他为“康圣人”。康有为的青少年时期正是祖国遭西方列强侵略的苦难年代。国势的衰微和政治的腐败,使他产生了一种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封建文化的批判情绪。康有为认为只有改变腐败的政治局面,才能使国家富强,从而摆脱被列强欺凌的命运。但是,他从小耳濡目染的儒家思想不可能解决中国当时的问题。为此,他开始苦苦寻觅救国的真理。一个偶然的机会,康有为结识了清朝翰林张鼎华。通过张的介绍,他了解到北京已经酝酿着维新变法,并初步了解了当前的国际形势,知道西方存在着一种不同于中国的社会制度。维新变法的思想开始在年轻的康有为心中明确起来。

1882年,康有为在北京的举人考试中落榜。虽然没有金榜题名,但是他一点也不觉得沮丧,因为沿途他看到了很多西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并把它们买了下来。拥有这么多的进步书籍,使他如获至宝。回到家后,他专心地研究起来。从此康有为的视野逐渐开阔,思想也日趋成熟。不久,他写成了《大同书》。在书中,他提出了“无有阶级,一切平等”的社会理想。

1884年的中法战争,由于清政府的昏庸无能,使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民族的奇耻大辱,使康有为心急如焚。1888年,康有为在北京应试期间,冒着杀头的危险上书光绪皇帝,请求改良政治以挽救民族危机。康有为是鸦片战争以来提出维新变法救治中国的第一人。但在当时,这样一个无名小辈上书皇帝,不但不会有任何成效,而且只能被视为犯上作乱的狂妄举动。因此,这次上书使康有为再一次名落孙山。

严峻的现实使康有为懂得了变法并非一件易事。他回到家乡继续为他的理想而不屈地奋斗着。他创办了“万木草堂”,为救国培育了很多人才。不久,康有为又写成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书,为以后的戊戌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1895年初,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军队在东海和辽东被日军打得惨败。爱国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清政府却派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拱手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而且还要赔偿两万万两白银……消息传来,举国一片悲愤。此时,康有为正在北京投考进士。此情此景使康有为心如刀绞,他失声痛哭道:“呜呼噫嘻,万里之广土,四万万之民众,而可有此约哉!”痛定思痛,康有为决定再一次上书皇帝。

这年5月,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邀集了在京十八省1300名举人在宣武门外松筠庵内开会。会上,康有为声泪俱下,慷慨陈词,痛诉民族危亡之势,号召大家联合上书,变法维新。大家被康有为的爱国激情所感染,纷纷推举他起草奏书。康有为连夜挥泪写成了一万八千字的《上今皇帝书》。奏书强调拒绝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和变法维新之意义,并请求皇帝鼓励人民学习先进国家和民族的科学文化,开办工厂、筑造铁路等;废除八股考试,发展教育等等。大家传阅后,群情激昂,1300多人都在上面签了字。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汉朝用公家车马接送被征举的士人,后来就用“公车”作为举人应考的代称)。5月4日,康有为率领签名的人把上书送到都察院,但是都察院的官吏却以皇帝已在和约上签字为借口而拒绝呈递,因此上书没有成功。但是,康有为领导的爱国之举轰动了北京城,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从此掀开了序幕。

“公车上书”第二天,会试揭榜,康有为中了进士。他借机第三次上书皇帝。这次上书终于被光绪帝看到并受到其赞赏。这使康有为大受鼓舞,他第四次上书请求迅速变法。为了扩大影响,他还发起了维新派政治团体“强学会”,并创办报纸《中外纪闻》。10月间,康有为到上海创办了强学分会和强学书局,发行《强学报》。于是,维新变法运动就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了。1897年,德国强占我国胶州湾,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康有为第五次上书皇帝,痛陈变法保国之大义。年轻的光绪皇帝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终于决定变法求存。

后来,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变法运动失败了,但是康有为历尽艰辛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的探索,却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变法英雄谭嗣同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祖籍湖南浏阳,生在北京。他是自愿为戊戌变法献身的英雄。

谭嗣同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在他12岁时,母亲、哥哥和姐姐相继死于白喉病,他本人也受到感染,但昏死三天后又苏醒过来了,所以父亲给他取名叫“复生”。谭嗣同的继母对他肆意虐待,父亲也对他日益冷淡。封建礼教的约束和家庭的冷漠,使少年谭嗣同对封建道德深恶痛绝,这成为他日后猛烈抨击礼教纲常的思想渊源。

在谭嗣同的青少年时代,有两个人对他影响很大,一个是文师欧阳中鹄,另一位是京城义侠“大刀王五”。欧阳中鹄非常推崇明末清初的爱国思想家王夫之和黄宗羲的学术和气节。谭嗣同认真研读了他们的著作,其中的民族、民主思想对他影响极深。“大刀王五”本名王正谊,他武艺高强,生性豪爽,喜欢劫富济贫,行侠仗义。谭嗣同拜他为师习武,由于义气相投,两人结成了生死之交。

1884年,20岁的谭嗣同离家出游,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寻求经世济民大计的漫游生涯。在这“堪绕地球一周”的生活中,谭嗣同广泛接触社会,了解了人民的疾苦,加深了他对封建制度和清政府的不满。马关条约签订后,谭嗣同痛心疾首,写下了一首摧人心肺的感事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此后,谭嗣同毅然投入到了维新变法的爱国运动中。

维新变法两个月后,谭嗣同不顾大病初愈,赶到北京,在军机处专门商讨变法事宜。正当勇士们满腔热忱,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废寝忘食地工作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挥起屠刀,向这些爱国志士们猛扑过来。9月初,慈禧太后和直隶总督荣禄密谋,准备趁光绪皇帝10月到天津阅兵之际发动兵变,推翻新政。形势急转直下,手无寸铁的光绪帝急忙和谭嗣同、康有为等人商量对策。大家一时慌乱起来。在这万分危急之时,谭嗣同自告奋勇去找当时统率新建陆军的袁世凯,要他在阅兵时杀死荣禄,保护皇帝。老奸巨猾的袁世凯当即满口答应,并表示“杀荣禄就像杀一条狗一样”。为了防止袁世凯变卦,谭嗣同临走时又试探他说:“这一次报皇帝的恩,救皇帝的难,立奇功大业,在于你;如果贪图富贵,向太后告密,杀了我,你可以升大官。”阴险狡诈的袁世凯马上满脸堆笑,并发誓说决不做那种见不得人的卑鄙勾当。可是谭嗣同走后,袁世凯马上向荣禄告了密。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迅速将光绪帝秘密囚禁,并下令追捕改良派。变法人士纷纷出逃。很多人都劝谭嗣同赶紧出走,他的武师“大刀王五”以性命相许,保他出城,但是都被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说:“各国变法,都是流了血才成功的。但是,现在中国还没有听说有因变法而流血的人,这也许就是我们祖国之所以不昌盛的原因。那么,这种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事,就从我谭嗣同开始吧!”

9月25日,两个清兵突然闯进谭嗣同的住处,谭嗣同从容被捕。在狱中,谭嗣同没有丝毫的恐惧和悲痛,因为他早已作好了为变法献身的准备。在监狱的墙壁上,谭嗣同慷慨题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张俭和杜根都是汉代人,因受权贵迫害,奔走逃命。“两昆仑”说法不一,一般理解是:一指康有为,一指大刀王五。)

在给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绝命信中,谭嗣同写道:“我今被捕,自料必死,我死不足惜,可怕的是瓜分大祸就在眼前,我担心的是民族的命运和祖国的前途。”他身陷囹圄却心怀国计,多么高尚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啊!

1898年9月28日,古老的北京城昏天黑地,黄沙弥漫。菜市口一带,岗哨林立,气氛森严。杀气腾腾的刽子手押着以谭嗣同为首的六个犯人即将执行死刑。在刽子手举刀的一瞬间,谭嗣同仰天大笑,长吟“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绝命诗慷慨就义。数万名围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谭嗣同光荣地为变法殉身了。他那为了祖国的富强和昌盛不惜付出一切的伟大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代有志于振兴中华的人们去奋斗和抗争。

蒲松龄执著写《聊斋》

“唉,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刘氏长长地叹了口气,低声说道。

望着面容憔悴的结发妻子,蒲松龄心里好一阵难过。可这次分家也是实在没有办法,兄弟四人各自娶妻生子,都聚在老父门下,妯娌之间难免不和,年迈的父亲蒲架看到实在难以维持,便主持分了家。可是蒲松龄的哥哥、弟弟都分得了新屋正房;有厨房有卧室。而蒲松龄仅分得农场老屋三间,四周空空荡荡,没有近邻。野风一吹,树丛簌簌,蓬蒿沙沙,很有些吓人。

刘氏扶摸着腹中躁动的婴儿,又紧紧搂住儿子。想用这母爱驱除这黑夜带给儿子和未出世孩子的恐惧。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阵的鸡叫猪嚎。蒲松龄一惊,尽管他已经写了一些鬼怪狐仙的传奇小说,不过,此时他倒有几分害怕。稍微迟疑了一下,他迅即提起墙角的顶门杠冲到院子里。原来,是一只饿急了的老狼来偷小鸡。三只小鸡被狼追得四下逃窜,圈里的小猪也吓得东奔西突。蒲松龄使出浑身的力气才把木杠投向老狼,狼哼叫着掉转身奔向了荒野。

蒲松龄痴痴地望着狼消失的方向,似乎有了什么灵感,猛地回到屋中提笔唰唰地写了起来。不知怎的,他已经迷上了写异事志神怪。他越来越喜欢文艺,喜欢人民群众中流行的通俗俚曲,不仅喜欢听,喜欢看,而且自己还能度曲,又善诗词。他的好友张笃庆曾经写了一首诗,规劝他把心思聚拢回来,一心研读经书习作策论和八股文以应付岁试、乡试,不要再写那些神妖鬼怪之类粗俗的东西了。蒲松龄却不这样看;他19岁初应童子试,获得了县、府、道三级第一名,可是后来乡试却一再受挫,绝不是他喜好民间文艺所致。所以他一直执著地坚持志怪传奇小说的写作。

生活的窘迫,使蒲松龄不得不岁岁游学。终于在康熙九年(1670年)秋(也就是分家的第5个年头,此时他已有二男一女),他接到了同邑友人、宝应知县孙蕙的聘书,于是,他来到宝应,做了孙蕙的幕宾。

孙蕙念同乡可作亲信、帮手,蒲松龄又工诗文,生计困难,所以象朋友似的待他,并不拿他当外人。

这一天,蒲松龄、孙蕙二人正在舟中对酌、唱和,忽然手下来报,由于运河淤泥太厚,漕运受到影响,河务大员严令限期挖掘疏通河道。孙蕙听罢,将酒杯重重一摔,气愤地说:“我宝应县,地狭民敝,连年水患,田园漂没,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我为一县父母,怎忍心驱迫民众?”蒲松龄敬重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