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班师回国之日,燕庄公亲自送行。一路上两人边聊边走,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出了燕国边界50里。直到他们分手的时候,齐桓公才猛然想起周礼的规矩,就说:“古往今来,诸侯送诸侯不得送出边界,我们怎么能违反规矩呢?”说着就要把这50里土地割让给燕国。燕庄公已经得了500里土地,说什么也不肯再要齐国的50里地了,可齐桓公一心要别人承认他是霸主,说话做事既讲信用,又守规矩,所以非要燕庄公收下不可。就这样燕国又得到50里好地。
诸侯们见齐桓公千里迢迢亲自率军援救燕国,打了胜仗还不贪土地,没有一个不从心眼里服他的。从那以后,齐桓公这个霸主的威信就更高了。
鲍叔牙让贤
周襄王三年(公元前649年),襄王的异母弟弟带仗着母亲惠后的势力,勾结伊川、洛水一带的戎、狄,围攻洛阳,想要抢夺王位,管仲奉齐桓公的命令带兵去援助周天王,回来不久,便病倒了。齐桓公很着急,常去看望他。有一天,齐桓公又去看望管仲,见管仲骨瘦如柴,病情严重,十分难过,握着管仲的手说:“你的病越来越重了,万一你一病不起,谁能够替我管理国家呢?”当时齐国有名的大臣宁戚、宾须无已经先后去世。管仲叹了口气说:“唉!可惜宁戚早死了。”齐桓公问:“除了宁戚之外,就没有别人了吗?我想任用鲍叔牙,你看怎么样?”齐桓公心想,鲍叔牙是元老重臣,对国家有很大功劳,而且又是管仲的朋友、大恩人他肯定会同意。不料管仲却说:“鲍叔牙虽是个道德高尚的人,但是您不能让他做相,管理国政。因为他对别人的过错老是记在心里。这谁受得了?做相的人,度量不大一些怎么行呢!”齐桓公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便问:“隰朋怎样?”管仲说:“隰朋为人很谦虚,遇事不耻下问,又能公而忘私,做相是可以的。”说完,长长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怕隰朋年纪太大,活不了多久了。”齐桓公又问:“那么易牙怎么样?”管仲十分严肃地回条:“您就是不问,我也要讲的。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您千万不要亲近他们。”
易牙、竖刁、开方是什么样的人呢?管仲为什么劝齐桓公不要亲近他们呢?
易牙本来是齐桓公的一个普通的臣子,心肠毒辣并且野心很大。他知道,要想爬上高位,必须得到国君的信任,便想尽办法接近桓公。他有一手好的烹调技术,先是做了许多美味的菜肴送给齐桓公的妃子卫姬吃,向卫姬讨好。后来竟把自己刚刚三岁的儿子杀了,做成人肉菜献给桓公吃,骗取了桓公的信任。
坚刁本来是侍候齐桓公的一个小童,他很想往上爬,但是因为不是宦官,不能进入后宫,便阉割了自己。从此齐桓公非常宠爱他,让他跟随在自己身边,在后宫出入。
齐桓公听管仲说不能亲近易牙,很奇怪,便问:“易牙为了让我尝尝人肉的滋味,把自己的儿子都杀了,这说明他尊敬我超过了爱他的儿子,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可怀疑的?”管仲回答说:“人们最疼爱莫过于自己的儿女,易牙能把自己最心爱的小儿子杀了,对您又会怎么样呢?”齐桓公又问:“那么竖刁有什么可怀疑的呢?他为了能侍候我,把自己都阉割了,他对我的忠心不是超过了爱惜他自己的身体吗?”管仲说:“竖刁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还能对您尽忠吗?”停了一会儿,齐桓公又问:“那么开方呢?他的父母死了,他都不去奔丧,他爱我超过了孝顺他的父母呢!”管仲语重心长地说:“开方放弃了太子的地位来侍候您,可见他的野心比太子的地位还要大,您千万不要重用他,否则,会给国家带来祸乱。”
齐桓公听管仲说得有道理,便问:“这三个人在我身边已经很久了,为什么从前没听你说过呢?”管仲说:“河岸的大堤挡着水不让泛滥成灾。我管理政事的时候好比大堤,总挡着他们的,不让他们在您面前为非作歹。现在大堤要垮了,水就要泛滥起来,您一定要当心啊!”齐桓公点了点头。
过几天,管仲的话传到易牙的耳朵里。易牙气坏了,马上跑去找鲍叔牙。他说:“老将军,谁不知道管仲是您推荐的啊!可是管仲这个人却忘恩负义,国君让您做相,他却说了您一大堆坏话,推荐了隰朋,我真替您抱不平!”易牙满以为鲍叔牙听了这番话,会要恨死管仲,谁知道鲍叔牙反倒哈哈大笑,竖起大拇指说:“管仲忠于国家,不讲私人交情。这正是我推荐管仲的缘故啊!隰朋。比我强多了。”易牙碰了一鼻子的灰,满面羞愧地溜走了。
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管仲去世了。齐桓公采纳了管仲的建议,任用隰朋作相。没过一个月,隰朋也死了。齐桓公请鲍叔牙作相?鲍叔牙认为自己不合适,坚决不同意。齐桓公说:“现在朝廷里没有再比你强的了,你不同意,那么让谁来做相呢?”鲍叔牙这才说:“我的缺点您是知道的,您一定要我做相,那得把易牙、竖刁、开方赶走。”齐桓公说:“这事管仲早已说过,我一定照办。”当天齐桓公就把这三个人赶走了,并且不许他们再入朝。
鲍叔牙作了齐国的相以后,继续施行管仲的政策,所以齐国还能保持霸主的地位。
从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可以看出,鲍叔牙有知人之明,他向齐桓公推荐任用了管仲,使齐国富强起来。后来,管仲并没有因为这个原因就推荐鲍叔牙接替自己作相,而是推荐了比鲍叔牙更贤能的人。鲍叔牙不但没有因此责怪管仲,反而认为管仲做得对。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同时又以国事为重,心怀坦白。后人一直称赞他们这种真正的交情,“管鲍之交”就意味着这种意思。
郑庄公和他的母亲
郑武公的夫人名武姜,她生了两个儿子,郑武公都很喜欢。
郑武公年岁已大,准备立太子继位。他与大臣们商议决定立长子寤生为太子。夫人武姜坚决反对,她想让小儿子共叔段当太子。理由是寤生出生时是难产,不吉祥。实际上她是偏爱小儿子,不喜欢长子。郑武公没有采纳她的意见,立寤生为太子。不久,郑武公病逝,太子寤生即位,称郑庄公。
郑庄公对弟弟共叔段很喜爱,为了安慰母亲,他将京地封给弟弟。大夫祭仲进谏道:“京地面积太大,位置又极重要,只能封给未来的嫡子,不该封给兄弟呀!”
郑庄公很为难地说:“母亲曾经为共叔段要过京地,不答应她,她会生气的……”
共叔段终于得到京地,便高高兴兴地离开母亲武姜,来到京地。按照母亲的密令,他开始招兵买马,训练武士,暗中策划谋反,并与母亲里应外合,准备袭击郑庄公,夺取国君的位置。共叔段的阴谋活动早被大夫祭仲看在眼里,他劝郑庄公早日清除隐患,消灭共叔段。可是郑庄公却碍于手足之情不忍下手,怕伤了母亲武姜的心。
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72年),共叔段率领战车、甲土偷袭都城。武姜准备预先打开城门,派心腹侍卫作为内应,企图一举取胜。然而郑庄公已知其举事日期,早有戒备,提前派子封率二百辆战车讨伐京地。他们乘其不备,把共叔段的人马打得落花流水,狼狈溃散。郑庄公兵临城下,共叔段逃到鄢地。于五月辛丑那天,共叔段只带领几名侍卫逃到共国避难。
郑庄公平息了叛乱后,武姜很丧气,也无人理睬她。大夫们都提议处死这个罪魁祸首,可是郑庄公不答应,最后将她送往颍地囚禁起来。
宫廷侍卫押送武姜离开都城时,郑庄公来送别母亲,他流着泪难过地说:“母亲莫要责怪我,您现在是国家的罪人。我发誓,不到黄泉之下,我们母子二人是永远不能相见了……”
武姜浑身发抖,羞愧难言,哭着走上了去颍地的路。
一晃几年过去了。郑庄公很想念母亲。有一天,驻防颍地的将领颍考叔来拜见郑庄公,还呈上一份厚礼。郑庄公留他一道吃饭。席间郑庄公再三请颍考叔多吃些肉,然而颍考叔却丝毫不动。郑庄公有些恼怒,颍考叔连忙解释道:“臣下家里有一位年迈的母亲,我想把您送的肉带给她吃,孝敬母亲……”
郑庄公被这番话触动了心事,他凄楚地叹息道:“你想母亲,随时可以见到。可我何尝不想母亲哪!只是我发过誓,不到黄泉之下母子二人不能相见……”
颍考叔笑道:“这容易!臣为您开掘一条地沟,一直挖到流出泉水,你们母子可以在地道中见面,这样不是两全其美吗?”
“这样做不违背誓言,正合我的心意!快去办理吧!”郑庄公惊喜万分,重赏了颍考叔。
几个月之后,郑庄公与母亲武姜在“黄泉”之下相见了,两人抱头痛哭,但是那种融融的天伦之乐却充溢在地道中。
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大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卒于公元前500年左右。他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曾经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官),由于这个条件,使他有机会阅读大量图书典籍,成为一个博学的人。据说,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周礼等方面的学问。老子晚年,看到周王朝横征暴敛,虐待人民,危机四伏,日渐衰落,于是他弃官出走,去过隐居的生活。当他经过函谷关时,镇关将尹喜设宴为他饯行,席间,老子不时谈及他对时势及道的见解。尹喜深受启发,为老子的思想所折服,便向老子施礼道:“先生即将西出函谷。不知何日再见先生之面,再亲耳聆听先生之教诲,何不趁此,将先生的学说写赠于我?”
老子思忖片刻,想到自己年事已高,能亲自参与朝政,为复兴天下效微薄之力,如今诸子百家,众说纷纭,唯我道德观念独树一帜,既然尹喜有约,何不趁此书写成章,以传后人。不然,道德观要与我之躯体一同故去了。想到此,老子欣然应允。
老子挥毫疾书,才思如泉涌,很快写下了上下两篇共五千多字的著作,这就是著名的《道德经》,亦称《老子道德经》或《老子》。这部书文字简炼,内容却相当丰富,涉及对宇宙、社会、人事等诸多方面的认识。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之本源。当时,人们对众多自然现象难于解释,误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各种现象都是神在显灵,人间的一切都是由天决定的,天神主宰万物。老子通过对宇宙自然界的悉心观察,认为天只是一种物质,天并没有意志,天是依其自身的规律运行,并不能主宰人间的吉凶祸福。那么,什么是“道”呢?老子阐释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意思是:有一个混然一体的物质,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存在着,万物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万物之母。我不知道如何称呼它,给它起个名字叫“道”。“道”才是最根本的东西,是产生整个物质世界的总根源。老子还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人是以地为根据,地是以天为根据,天是以道力根据,道是以自然为根据。老子进一步强调说明,世界万物的生长、发展、变化,都是受自然规律约束的,并不受上天意志的支配,从而否定了天神的存在。
老子的《道德经》充满了辩证的观点。老子看到了事物的存在彼此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他说,善恶是对立的两个方面,有善就有恶,有恶就有善,而且两者是互相转化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世间事物是由互相对立而生,由互相对立而成,由互相对立而倾倚,由互相对立而产生和谐,由互相对立而产生顺序。一方不存在,对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对立面并存而且可以互相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是福的前提,福又含着祸的因素,它们是互相转化的,也就是说,祸可以变成福,福也可能变成祸。老子虽然发现了事物的矛盾性,也认识到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关系,但他却忽略了转化的条件,也忽略了对立面的斗争在转化中的作用,从而把转化看成是循环的重复。这些都是他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也正是基于这种片面性,老子不可能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他既憎恶贵族生活奢侈,又同情人民生活困苦,认为理想的生活是清静无为,复返自然,主张回到原始的淳朴的社会,也就是所谓归真返朴。在那个没有战争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人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乌托邦”思想。然而,老子的社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迫切希望社会安定的愿望。
曹刿指挥鲁军抗齐
齐襄公做了许多坏事,致使国内危机四伏,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公子纠都想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6年,公子小白出奔到莒国。这年齐国的大臣杀死了齐襄公,立公孙无知为国君。变乱发生后,公子纠就跑到鲁国;次年,齐国的大臣又杀死了公孙无知。这时,公子小白和纠都想回国争夺君位。小白抢在前头,做了国君,号称齐桓公。但是鲁国仍派兵送公子纠回国,结果没有成功。后来齐国虽然迫使鲁国杀死了公子纠,但仍不罢休,借口鲁国参与了齐国的内政,于公元前684年春天发动了对鲁国的进攻,这就是春秋时有名的“齐鲁长勺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