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1)
6178300000104

第104章 以少胜多采石战(16)

徐霞客漫游神州

崇祯五年(1632年)秋,一场大雨集中降落在小寒山一带。小寒山东头陈家庭院里的小池塘积满了雨水。主人陈函辉正站在池塘边,望着池水出神。这时与他有金石之交的47岁的徐霞客,偕其兄徐仲昭走了进来。陈函辉连忙将兄弟二人让进屋中,为他们换下湿漉漉的外衣,又命童子搬来交椅。陈函辉问道:“二位从何而来?”仲昭道:“我陪霞客三游天台山、雁客山,正好路过这里。”陈函辉道;“颜延之曾说,嵇康与世俗之人的关系不谐调,他本是个餐霞之人。霞客先生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在山林野泽中奔波,是一位真正的餐霞宿露之人啊!”徐霞客大笑道:“难怪人人都不叫我的名子‘徐弘祖’,都叫我的别号‘徐霞客’。”陈函辉一边挑亮灯盏,一边道:“霞客先生,何不将您这些年来旅游的经过,大略说给愚兄听听?”徐霞客霍然站起身来,眨了眨一双绿色的眼睛,滔滔不绝地讲开了:“万历三十五年,愚弟头戴家母缝制的远游冠,脚穿芒鞋,离开家乡江阴,泛舟于烟波浩淼的太湖,登眺湖中巍然对峙的东、西洞庭两山,探访洞庭西山内那窈窈冥冥的林屋洞。万历三十七年,畅游齐、鲁、燕、冀之间,登泰山,拜孔林,谒孟庙,吊峰山孤桐。万历四十一年,东临屹立于万顷狂涛之中的落迦山。南下攀幽邃窈窕的天台天,追寻东汉人刘晨、阮肇采药遇仙女之处;陟‘千岩竟秀,万壑争流’的雁宕山,观望轰然下泻的大、小龙湫瀑流。唯万历四十二年至四十三年间,私念家在吴中,西邻江南佳丽之地——秣陵(今南京),岂可失之交臂?于是,二十四桥明月,三十六曲浊河,一览无余。等到万历四十四年,我到更遥远的地方旅游,春初,游松奇石怪、云翻泉涌的黄山,峰峦错耸的白岳。入夏,游山环六天峰(三十六峰)的武夷,溪曲三三水(九曲溪)的九曲。早秋,游竹树交阴、松柏葱郁的五泄,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兰亭,一观大禹王陵墓旁的窆石,遍览水光潋滟的西子湖。万历四十五年虽家居,然而,也去过邻近的宜兴,察看了善权、张公诸洞。万历四十六年,攀登昂霄逼汉的九华山、挺秀大江边的庐山。泰昌元年,在荔枝新熟之时,抵达摩云插天、势欲飞动的江郎山,游览置于万山之上、围青漾翠的九鲤湖。天启元年至二年,历览当天地正中的嵩山,‘势飞白云外,影落黄河里’的华山,号称宽广八百里的太和山。俯窥瀛海、渤解,下溯潇水、湘江。在我看来,天下九州小得象九个模糊的小点,尚隐隐如指掌间。回忆起所遇的异人,如匡庐的慧灯禅师,终南的采药野人,华山的休粮道人,他们了无凡夫俗子的样态,至今,犹恍恍惚惚地站立在眼前。”陈函辉听了,他的心目中好象出现了一道无穷无尽的银河一般。他长长地叹了口气,问道:“先生如此旅游,难道不觉得疲倦?”徐霞客道:“不觉得疲倦。对于我大明天子所统治的地方,我并未全去过。粤西、滇南,有待于来日游览。至于说到峨嵋一行,因奢酋发难,我仅草草至秦陇而返,这并非是我的意愿。我本想到阆风、蓖嵛等荒远的地方考察一番!”说罢,才重新坐下。仲昭接着对陈函辉道:“我弟非常孝敬老人,每次出游,总是携带琪花、瑶草、碧藕、雪桃一类的东西而归,为家母上寿。又向家母讲述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沿途的新鲜见闻,家母听后,总是喜形于色。霞客曾因家母年迈,不愿到远方旅游,家母却对他说:‘从前就跟你说过,好男儿志在四方,岂能象藩篱中的雉鸡、车辕下的马驹?我尚能多吃饭,现在我给你做出个样子看看!’说罢,令霞客陪她游荆溪、句曲等地。一路总是走在霞客的前面。天启四年,家母已八十大寿。这年。霞客又出门,正在华山下的青柯坪游览,忽然心动,急急忙忙地返回家。这时,家母已染重病,次年,从春到秋,霞客每天把汤、药端到家母的床褥间,衣未尝解带。家母去世,霞客日夜象个孩子似的哭泣。等到服阕,霞客慷慨地说:‘从前,因母在,此身未可许人;如今,何不将此身许于山水?’于是,他再次来到家父、家母的墓前,磕了几个头,从此,不计里程,不计年月,开始了新的旅游生涯。持数尺长的铁棍作磴道,无险不攀。能在霜露之下睡觉,能忍数日之饥饿,能逢食即吃,能与山魈、野魅在夜间对话,身穿单衣、夹衣就能过冬,能徒步走数百里。夜里,靠着破壁或枯树,点燃松枝,走笔作游记。”陈函辉听了,向仲昭问道:“您有这样一位弟弟,是否感到骄傲?”仲昭未及答话,只见弟弟已泪流满面。他也就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他知道,是因为自己说的一些话,引起弟弟对老母的思念之情。陈函辉见仲昭不答话,猛然把目光投向徐霞客,徐霞客破泣为笑,并故意问自己:“我这是怎么了?”问罢,又哈哈大笑起来。这时,童子端上酒菜,三人一起畅饮起来。酒席上,陈函辉向徐霞客问道:“君可曾一登雁宕山绝顶!”徐霞客笑而不答。

次日,天未晓,徐霞客偷偷地离开了陈家。天明,仲昭独自告别陈函辉,返回故乡。

10天之后,徐霞客突然来到陈家,对陈函辉道:“我已取小道,扪薜萝,攀越三十里龙湫,有宕在那里,即传说大雁留宿的地方。我又缘石磴向上攀登十几里,发现正德年间的白云、云外两僧居住的圆形草屋尚在。又走了二十里,抵达雁宕山巅,那里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夜间环绕着我的住地。我在那里住了三宿才下山。”陈函辉听了,顿时目瞪口呆。

崇祯九年(1636年)九月的一天,陈函辉在庭院里采摘着熟透的栗子,驿使送来徐霞客在旅途中写来的信。陈函辉打开信一看,那上面仅写道:“问津西域,不知何时复返东土!”

原来,早在两个月前,徐霞客待到仲昭从福建返回,便与哥哥握手言别,出门去了。

徐霞客首先抵达浙江、江西等地,重温旧梦。其次漫步在湘江两岸,扬帆于洞庭湖中。然后直扑南岳衡山,历览七十二峰,十洞,十五岩,三十八象,二十五溪。接着向蜀地进军,北抵岷山,南过大渡河,穿越黎山、雅山、瓦屋山、晒经山。再挺入云南境内,横跨金沙江,南游澜沧江,北寻盘江。

一日,徐霞客正行走间,他突然想给好友陈函辉再写一封信。于是,蹲下身子,掏出纸笔,将自己一路的种种惊险经历写了进去,接着,他告诉陈函辉:“长江的上源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黄河之水也不是从天上来。黄河发源于昆仑山之北,长江发源于昆仑山之南,有五省的水流流入黄河,有十一省的水流流入长江。长江的流量是黄河的几倍……”

崇祯十二年(1639年)九月,风急霜繁。徐霞客长啸一声,走进滇南。次日,他双足剧烈疼痛,行走极为困难。次年正月,丽江太守派人驾驶车辆,护送徐霞客东归。至楚江,徐霞客不能站立起来,黄冈县令派人将他抬上船只。六月,徐霞客终于回到了座落在长江南岸的故乡。

徐霞客再也不能将客人引进室内。每日,唯将从各地搜罗到的怪石放置榻前,摩挲相对。崇祯十四年(1641年)冬,他怀着未能踏遍祖国山山水水的遗憾,离开人世。

他死后,季会明等人将他生前游历、考察名山大川记述精详,文笔生动的日记整理成了富有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幕僚中的改革家——魏源

魏源,字默深。清代经学家、史学家和诗人,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在经济思想上也有建树,著作有《海国图志》。

魏源1794年生于湖南邵阳,这里山青水秀,风景秀丽,魏源在这种秀丽的环境中长大。美丽的大自然,使他自幼形成豁达开朗、宁静深邃的性格。

魏源的父亲魏邦做小官,长年在外,家中只有母亲维持生计,但生活仍过得恬静和谐。魏源从小就喜欢读书,常常母织子读,欣然忘贫。在这样的环境中,魏源养成了勤奋读书、自强不息的精神。一方面,由于家庭不富裕,父母的殷切期望使他想能通过个人努力求得一官半职,让生活好起来。更重要的是他个人有着报效国家,兼济天下的愿望,从小就有“读古人书,求修身道,友天下土,谋求时方”的抱负。为此他常常读书到深夜。为了不惊扰母亲,就把油灯藏到被子中照着看书,有时母亲甚至要哭着来劝阻,但魏源还是不时熬夜到黎明。到老年时他还怀念这段时光:“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魏源20岁时到北京读书,沿途的见闻使他大开眼界,增长了许多过去闭门读书未曾见过的知识,遇到了当时学术泰斗陶澍、刘逢禄以及后来与魏源齐名的龚自珍等同辈学者。在北京的学习使魏源迈上了新的知识境界,他开始确立其兼济天下的思想。他针对当时的社会陋习提出了“通经致用”的思想,要求人们不能只是空谈道理,或只注重琐细事物,而应关心民生疾苦,探求富民强国的政策,振兴中国,救民于水火之中。

魏源的改革精神在其为一些高级官员当幕僚时逐渐体现出来。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盐法改革。当时两淮地区是全国最大的产盐地区,盐课收入最多。但由于长期以来的管理不善,出现不少问题,1830年行销引数已由一百六十多万降至五十多万,共亏课银一百多万两。而食盐价格的上涨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魏源经过一番调查,认为盐务中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表面上体现出来的私盐问题,而要整顿整个盐务,从根本上进行改革。1830年,他与陶澍拟定改革盐法十五条,1832年又制定票盐章程十条。这些措施既改变了盐商垄断的弊病,又清除了盐务中的许多陋习。实行票盐制后,盐票畅销,盐贩获利,盐价下跌,盐课增加,成效卓著。但在依靠非法收入的官吏阻挠下,此举最终还是被迫终止实行。

魏源一生阅历丰富,中年时他经历了一段军旅生涯,但在军中,魏源还是受到排挤,意见不被采纳。在见识了统治阶级的荒淫无道之后,魏源对局势已感到了悲观绝望。1841年,魏源被迫离开浙江前往扬州。是年5月,林则徐被发配新疆,7月与魏源在苏州京口会晤。两人对朝廷的无能、投降派的无耻,都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对国家之隐患,也深表忧虑。临行之前,林则徐将在广东为了了解敌情而翻译的《四洲志》交给魏源,希望他能编纂二部《海国图志》,以使中国人对当时世界形势和各国情况有所了解。

魏源在鸦片战争失败后回扬州开始了写作生涯。《海国图志》初为50卷,后增至60卷,最后增至100卷,内容相当丰富,并附有地图。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军事、政治制度都有精辟的论述。在经济上他着重介绍了外国开办工厂和矿工的情况,他说“凡金银、铅、铜、铁、煤、盐,中华例禁不许私开,惟国人准取”。在制造业方面,他认为应该学习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凡有利于国家的技术皆可学习,凡有利于民之物皆可制造。他对保守派把工业当成“奇技淫巧”予以坚决驳斥。他说:“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

晚年的魏源在高邮受到革职处分,仕途失意,加之对清朝社会现状十分不满,情绪非常低沉,因而皈依了佛教。

综观魏源一生,从早年的刻苦攻读,中年时期的效命疆场,勤奋著书,无一不体现了他爱国家、爱人民的优秀品质。可以说,他的所作所为,是后人的楷模典范。

四重身份集于一身的郑观应

郑观应,字正翔,号陶斋,又号杞忧生、慕雍山人等。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近代中国洋行买办,民族资本家,改良主义思想家,设备企业经营家。著有充满爱国主义思想的《盛世危言》。

郑观应的父亲郑文瑞是一位村塾教师,由于经常做些修桥补路、赈荒救济的公益事宜,因此在乡里颇有声望。郑观应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自然从小就随父亲读四书五经,学八股文。但“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对郑观应却关上了大门。16岁时,郑观应考秀才未中,便对仕途失去了兴趣,决心学贾。

这对郑观应来讲,是一条现成的道路。因为他所在的香山县离省城广州不远,与香港隔水相望,与澳门也近在咫尺。而香山人素有与外商打交道的传统,有绰号叫“买办之乡”。郑观应的叔父郑廷江是上海新德洋行的买办,亲戚曾寄圃是上海宝顺洋场的买办,堂兄郑济东也在宝顺洋行做事,而名噪一时的大买办唐廷枢、徐润更是他的姻亲和世交。因此,1858年郑观应离开家乡来到上海,投奔叔父郑廷江,打工兼跟叔父学英语。两年后,郑观应被曾寄圃所在的宝顺洋行委以负责轮船揽载等业务,正式开始了他洋行买办的生涯。

宝顺洋行的买办生涯使他的英语水平迅速提高,也对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等情况有了广泛的了解。1874年,郑观应与英商太古轮船公司签订了三年的合同,受聘为公司总经理,相当于总买办的地位,负责所有轮船揽载及用人事务。在这里,郑观应的经营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不但年俸高达七千两,还有数目更大的分红。合同期满后,又与太古签了五年合同,继任总经理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