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1)
6178300000101

第101章 以少胜多采石战(13)

罗贯中敷演三国史

一场春雨洒落大地,残留在空中的乌云还遮蔽着偏西的太阳。罗贯中来到老师施耐庵的家门口,一眼便看见老师站在庭院里,正对着那丛竹子出神。他蹑手蹑脚地走过来道:“老师如此聚精会神地观赏竹子,其中必有深意在!”施耐庵转过头来一看,弟子罗贯中已站在他的跟前。他笑着对罗贯中说:“还是那样顽皮,快进屋里!”罗贯中道:“弟子就在外面陪着老师观竹,岂不别有一番情趣?”施耐庵捋了捋飘在胸前的胡须说:“我非常喜欢这丛竹子,它们美化了我的庭院。在教书、写作之余,我总要观赏它们一番。”他又用手指着那些大大小小的竹子道:“贯中,你看,竹芽伸出头,笋壳垂着手,嫩叶张开嘴,柔枝抬起腿,竹竿伸直腰,短促的竹节,挺拔有力。”罗贯中道:“这丛竹子在老师心目中美极了,他一定能启发您的创作灵感!”他刚说完,一阵微风吹来,水珠从竹树上滚落下来,滴滴嗒嗒地响成一片。施耐庵道:“听到这种声音,我就象听到梁山好汉向敌营冲去的脚步声!”他的话音未落,天空的云彩飘散,夕阳照射下来,竹树在地面投下花花点点的影子。他接着说:“看到这竹影,我就象看到了梁山泊那深邃幽远的样态一般!”罗贯中道:“这丛竹子难得生长在老师的庭院里,它们也好象不愿夹在池边岸旁的杂树中间!”施耐庵仰天大笑道:“贯中的话总带几分幽默的色彩!”他止住笑声,又非常认真地说:“我想,贯中无事不登门,此番来这里,必有话要对老夫讲!”罗贯中道:“今日来老师这里,一来打听一下老师创作《水浒传》的情况,二来要告诉老师,我已开始动笔写作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施耐庵听了,高兴地说:“我们到外边去,边走边谈!”

罗贯中搀扶着施耐庵走出白驹场。施耐庵道:“我们就到前面那道低矮的山梁上转一转!”罗贯中半开玩笑地说:“老师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路上,施耐庵首先问道:“有这样一把古琴,它的原料为根植洞庭湖畔、傲立风雨之中的梓木,生长于龙门山巅、几经生死考验的桐树,它又经技艺高超的工匠精心制作而成。你说,它的音质如何?”罗贯中答道:“优美。”施耐庵接着说:“老夫希望你制作出这样的古琴。”罗贯中道;“老师是在暗暗要求我,深入开掘历史题材,精心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出一部足以流传百世的长篇历史小说。”施耐庵大笑道:“好个机灵鬼!”接着,他语重心长地说:“贯中啊!在我的成百上千的弟子中,唯有你和我一样,在创作小说。”罗贯中道:“历代的人们认为:凡是小说,均为浅薄琐屑的言论,属于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类的东西。唐、宋、元以来,诗、词、曲等作品大量涌现,写小说的人却很少。老师勇于向传统观念挑战,锐意破除陈规陋习,埋头创作长篇小说,其功绩将超越前代英才。老师所写的部分《水浒传》手稿,我已拜读多遍,我相信,老师一旦创作完《水浒传》,它一经问世,必将震撼千百万读者的心。小说的价值,也就由此被人们真正发现。基于这种认识,我便一步一趋地跟在老师的后面,创作长篇小说!”施耐庵再次大笑道:“贯中啊!你总是振振有词!”

师徒二人翻上那道低矮的山梁,但见女萝草披覆四野,它们有的爬到树枝上,有的缠在别的植物上。在暮霭的笼罩下,它们那半绿半黄的皮肤更加引人注目。风吹过来,它们拳曲起身子,风吹过去,它们又伸直脊梁。施耐庵指着一片女萝草道:“这种草最没有个性,这一点也最不足以取法!一个有个性的人,只有鸣钟巨雷才能叩开他的心扉,只有光风霁月才能比拟他的胸襟、怀抱。个性不鲜明的人,写不出好作品!”罗贯中道:“我一定记住老师的教导,努力做一个有个性的人!”

星星开始眨眼,月亮露出笑脸。师徒俩仍站在山梁上。罗贯中借助星、月微淡的光,望了望老师那苍白的脸庞,然后,轻声地问道:“老师,您觉得岁月过得快吗?”施耐庵说道:“我觉得岁月过得太快了!我活在世上的时间不会太长了!”他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你刚才说,要向我打听一下创作《水浒传》的情况,《水浒传》的创作已进入尾声。我一旦死去,你一定替我把它修订好,让它及早问世!”罗贯中道:“祝您老人家健康长寿!”他也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我从明日开始,就帮你整理手稿!”施耐庵道;“不,你现在不能间断《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创作!”说罢,他叫罗贯中重新搀扶着他,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下山梁。

就在这年秋天,施耐庵与世长辞。

广阔的平野上,布满枯黄的秋草。罗贯中驾车来到施耐庵的坟墓旁,望着那尚新的坟土,不觉潸然泪下。他按着车上的手伏板,略微俯下身,礼拜老师的亡灵。然后,他默默地站立着,陷入一片沉思之中。他由汉代的扬雄闭门著《太玄》、《法言》的旧闻,联想到老师生前呕心沥血地撰写《水浒传》的情景。由汉代的董仲舒因专心致志地读书、讲学,竟多年不窥看宅旁的园田的逸事,联想到老师生前在烟霞缭绕的乡间开辟教学场所的举措。由晋代的王猛曾在桓温面前高谈阔论的传说,联想到老师生前在大庭广众之下,滔滔不绝地演讲的场面。他竟然对着老师的坟墓大声道:“您与先贤完全可以并驾齐驱!”他又在心里默默地念道:“尊敬的老师,您的学术造诣极高,您的才华横溢,从前,我不停地向您请教。如今,您为何非辞别这个白日普照的世界,长眠于黑暗的地下,使我再也不能耳闻目睹您的音容笑貌!”良久,黄昏来临,衰飒的秋风从树梢上吹过,野雀在灌木丛中乱蹦乱跳。罗贯中再次对着老师的坟墓大声道;“老师!您放心吧!我很快会把您的伟大著作整理出来,让它及早远播四海!”

长话短说。罗贯中将老师的遗著《水浒传》修订完毕,交给出版商刊刻、发行之后,继续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经过多年的惨淡经营,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历史小说。

罗贯中主要依据陈寿的《三国志》、裴松之的《三国志注》等书提供的历史事实,并参考历代有关的文学作品,写成《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书重点叙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之间互相争斗的故事,全面铺写了魏、蜀、吴三国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到如今,一代风流才子罗贯中虽然已逝去五、六百年,可是,他在《三国志通俗演义》里所塑造的诸葛亮、曹操、关羽等人物的形象,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目中。

明代画坛四大家

在我国明代中期的画坛上,有四位最为杰出的人物,他们是: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吴门四大家”。

在四大画家中,居核心的人物是沈周,他曾做过文征明、唐寅的老师。沈周的画名很大,许多人能以得到他的画为荣,因此,向他求画的人多极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有时简直到了穷于应付的地步。文征明曾对别人说:“我的老师心地善良,谁向他求画,他都慷慨赠予,真是飘然世外的神仙。”沈周的朋友作诗云:“送纸敲门索画频,僧楼天外避红尘,东归要了南游债,须化金仙百亿身。”有一次,他为躲避索画的人,悄悄住进了苏州一个僻静的寺庙里,但还是有人打听到他的住处,一传十,十传百,许多求画的人不远万里来到庙里,直到沈周为他们画完为止。还有一次,有一位以卖画为生的寒士,因母亲生病没钱医治,就临摹了一幅沈周的画,找到沈周向他说明原因,求沈周题字,沈周二话不说,为他提字盖章,让寒士拿到市上去卖。

沈周,字启南,号个旧,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吴县)相城人。生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卒于正德四年(1509年)。

沈周的祖父沈澄、伯父沈贞(又名沈贞吉)、父亲沈恒(又名沈恒吉),都是在当时有一定声望的能诗善画的人物。沈周从小受到他们的熏陶,除跟父辈学习诗画以外,还拜了名师进行指导。他和其祖父、父亲一样,从不看重功名,而是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绘画、诗文创作之中。在他还很年轻的时候,诗、画就已经非常好了。他的书法遒劲舒展,诗文“挥洒淋漓”。但最主要的成就是在绘画方面。

沈周最擅长画的是山水画。青年时,他取法于南唐著名画家董源,中年以后以元代负有盛名的山水画家黄公望为师,后来又学元代山水画家王蒙的笔墨,南宋马远、夏硅的布局、用笔、造型。总之他广采博取,继承发扬,终于创出了自己的风格。他在《庐山高图》中以其蓊郁深邃、坚实浑厚的笔墨画出了庐山的恢宏气势,感情奔放,成为一幅不朽的名画。

沈周的山水画大多描绘的是江南名胜佳景。如吴中的虎丘、天平、灵岩、张公山、善卷洞,常熟的“三桧”,镇江的金焦二山,浙江的雁荡山、钱塘江、灵隐寺等。同时,也工写意花鸟、蔬果画,多以重墨着色,雄浑扩展,生动传神。

沈周还创立了“吴门画派”。即以吴门(苏州)为中心,逐渐取代了宫廷绘画和浙派的地位,对明清山水画影响很大。

沈周一生中带过许多学生,但最让他得意而后来又较有名气的是文征明、唐寅和仇英。

文征明,原名壁,字征明,号衡山居士。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生于常州,后长期居住在苏州。是苏州文坛画界继老师沈周之后的又一中心人物,人们称他和沈周是“吴派”两大家。沈周死后,文征明成为“吴派”的领袖人物。

文征明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是位廉洁的官员,死后也没给他留下什么遗产,所以他家属于较为清贫的那种。但文征明却很有些自尊,他最怕的是别人对他的怜悯。有一位叫史俞谏的都御,看到文征明那么有才学,可家境贫寒,就想送些钱给他,问文征明每天生活困难吗?文征明说,我每天都有粥吃。俞又指着他的衣服说,为什么破旧成这个样子?文征明说,这是淋了雨的缘故。

文征明小的时候并不聪明,但他知道“笨鸟先飞”的道理,所以他学习起来非常刻苦,常常废寝忘食,终于成为诗文、书画方面的全才。

文征明的绘画师法沈周,也广泛学习宋元诸名家,最擅长山水画。他的山水画有细致和粗率两种,以工细一体为多,其中又有设色与水墨之分。有幅《江南春》的画,以浅设色,是他细密秀美风格的代表作,粗笔水墨山水的代表作是《古木寒泉》和《风雨山水》。文征明的山水画一部分表现了现实生活,另一部分则临仿古人作品。他的山水画多种多样,数量多,流传广。

文征明的画多有诗或题记,介绍诗与画,画与生活的关系,题字多少,位置如何,用什么样的字体等都很有讲究,独具匠心,把诗、书、画三位一体地发展到了更完美、更普遍流行的地步。

画坛四家中有位生性倜傥、狂放不羁的才子叫唐寅,也是诗书画三绝。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别号很多,如桃花庵主、南京解员、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他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生于江苏吴县的一个小酒店商人之家。父亲为改变其低贱商人地位,从小教导他努力读书,博取功名。唐伯虎天份极高,又读书用功,当地才子祝枝山形容他“幼时读书不识门外街陌”。16岁时参加府学生员考试就得了第一名。读书之余,他喜好绘画,就拜名师指点。后来,他结识了一些放荡不羁的江湖名士,整日豪饮,吟诗作画,无心再考什么功名。在好友祝枝山极力劝导之下,才又重整旗鼓,潜心读书。弘治十一年(1498年)参加南京应天乡试又夺得了第一,次年北上去参加会试时,他的才名早已在京城传开,但眼看就要取得功名之际,却发生了一件事,从此改变了唐伯虎的一生。有个纨绔子弟,买通有关人员,得到会试考题,请唐伯虎为他拟卷,后事情败露,唐伯虎也被牵连入狱,取消了名籍,永远不许他参加科举考试。后被释放,发配到浙江做一小吏。唐伯虎不从,说:“士也可杀,不能再辱。”于是回到家中,但家里却又发生了兄弟纠结,夫妻反目的事情,一气之下,他离家出走。他先后游历了湖南的祝融山、江西的庐山、浙江的天台山、福建的武夷山等地,名山大川的雄浑瑰丽使他眼界大开,心胸顿觉豁然开朗,也唤起了曾令他着迷的绘画书法艺术,他决定从此专攻绘画,超然洒脱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唐伯虎返回家乡,建了一座房屋,取名“桃花庵”,自称“桃花庵主”,他白天作画卖画,晚上喝酒看书,客来就饮,客去不留,过着无拘无束、创作诗画的生活。朋友文征明调侃地说他:“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二壶。”他自己作诗云;“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醜;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眼;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拔桃花月满天。”“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就写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显现出他的一股傲岸不平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