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6178200000230

第230章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赵彦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赏析]

此词不知作于何时何地;管倅是谁,也不详。从词中所叙的情况可以知道:管倅与作者是老朋友,他们在作中相逢,不久又分手。作者客中送别,格外感到凄怆,便写了这首词。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俗话说:“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特别是当双方都处在困苦的境遇中,久别重逢,深情似旧,其乐可知。作者极言相遇之乐,目的正在于更深地跌出下文所写的别离之苦。这叫做“欲抑故扬”,乃一种为文跌宕的妙法。

“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乍见又匆匆别离之苦,词人联想起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著名诗句。后来以此诗谱入乐府,名《阳关曲》,为送别之歌。但作者此时连唱《阳关》的心情也没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客中送别,比王维居长安送友人西行时还更多了一层愁苦。因此,这两句很自然地过渡到下片,引出“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的喟叹了,“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无据,即无端,有无边无际的意思,这无边无际的愁苦,该怎样形容呢?词人不借重于比喻,而是巧妙地将它融入于景物描写之中,用凄切的寒蝉声和暗淡的夕阳光将它轻轻托出。“寒蝉鸣”为声,“斜阳暮”为色;前者作用于听觉,后者作用于视觉。这样通过声色交互而引起读者诸种感觉的移借,便派生出无穷无尽的韵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