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6178200000204

第204章 第二百〇 明月逐人来

李持正

星河明淡,春来深浅。红莲正、满城开遍。禁街行乐,暗尘香拂面。皓月随人近远。

天半鳌山,光动风楼两观。东风静、珠帘不卷。玉辇将归,云外闻弦管。认得宫花影转。

[赏析]

李持正是南北宋之交的人。此词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录存,云得苏东坡叹赏,则当作于徽宗朝以前。

词写的是洋京上元之夜灯节的情况。

词采取由远而近的写法,从天空景象和季节入手。“星河明淡”二句,上句写夜空,下句写季节感。

“红莲”句转入写灯。说“红莲满城开遍”,“开”字又从莲花本身生出,花与灯两意相关,给人以欢快的美感。

“禁街行乐”二句,写京城观灯者之众,场面之热闹。

元宵夜,老百姓几乎倾城出动,涌到街上去行乐看热闹,弄得到处灰尘滚滚;而仕女们的兰麝细香,却不时扑火星中,使人欲醉。“皓月随人近远”句,即苏诗的“明月逐人来”。此时作者把视线移向天上,只见一轮皓月,似多情的伴侣,“随人近远”。这种现象,常人亦有所感觉,但经作者灌入主观感情,出以新巧之笔,便见不凡。

下片又转回写灯节的热闹。而笔墨集中于君王的游赏。“天半鳌山”三句,与皇帝坐在御楼上看灯。鳌山上千万盏熠熠发光的彩灯,璀璨辉煌,使他感到十分悦目赏心,故曰“光动凤楼两观”。

“玉辇将归”三句,写皇帝回宫。这时候,楼上乐队高奏管弦,乐声鼎沸,仿佛从云外传来,这就是“玉辇将归,云外闻弦管”的意思。“认得宫花影转”,皇帝回宫时,臣僚们帽上簪着窗花,在彩灯映照下,花影也就跟着转动了。这样写臣僚跟着归去,是很生动的。此风至南宋犹存。姜白石有诗云:‘万数簪花满御街,圣人先自景灵回;不知后面花多少,但见红云冉冉来。’可与此词互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