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6178200000178

第178章 汉宫春梅

晁冲之

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惟是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空白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赏析]

此咏梅之作。调虽长调,其寄意却单纯,只就梅之品性孤高与环境冷落两方面反复写来,其情自深。

首句“潇洒”二字状梅品的清高,概尽全篇。“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枚,极写梅的孤洁瘦淡。芳洁固然堪赏,孤瘦则似须扶持,以下二句: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梅花是凌寒而开,其蕊寒香冷,不仅与蜂蝶无缘,连候燕也似乎“怕春寒、轻失花期”实在是双倍的遗憾。“惟是有”一转,说毕竟还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其词若自慰,其实无非憾意,从惟是有的限制语中不难会出。

过变三句言“清浅小溪如练”,梅枝疏影横斜,自成风景,虽在村野(“茅舍疏篱”),似胜于白玉堂前。以问句提唱,紧接又一叹;“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故人”即指林逋,此谓“梅妻鹤子”的诗人逝后,梅就失去了知音,“疏影横斜”之诗竟成绝响。即有“微云淡月”、暗香浮动,又有谁赏?(“分付他谁”)不过“孤芳”自赏而已。仍以问意提唱,启发末二句,言孤芳自赏就孤芳自赏罢:“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这里“空自倚”三字回应篇首,暗用杜甫“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句意,将梅拟人化,意味自深。

此词风格疏淡隽永。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词中梅的形象给人以清高拔俗的感觉。为了塑造这样一个形象,作者选择了“潇洒”、“稀”、“清浅”、“冷落”、“微”,“淡”等一系列色淡神寒的字词,刻画梅与周围环境,俨如一幅水墨画,其钩勒梅花风格精神尤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