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6178200000158

第158章 卜算子

杜安世

尊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才欲歌时泪已流,恨应更、多于泪。

试问缘何事?不语如痴醉,我亦情多不忍闻,怕和我、成憔悴。

[赏析]

这首词写闻歌有感。一位歌女的动情演唱引起词人强烈共鸣,不禁一掬同情之泪。其情事大类白居易《琵琶行》,对照读之,最足见此词在写作上的特色。

词分三层。上片都为一层,写歌女的演唱,相当于白诗对琵琶女演奏的叙写。“尊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一曲歌而能具千重意,想必亦能说尽胸中无限事;而这“无限事”又必非乐事,当是平生种种不得意之恨事。

“试问缘何事?不语如痴醉”,是第二层。对歌女的悲凄身世作了暗示,相当于琵琶女放拨沉吟,自道辛酸的大段文字。但白诗中的详尽的直白,在此完全作了暗场的处理,或者说设置为悬念了。却取得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末三句为第三层,写词人由此产生同情并勾起自我感伤,相当于白居易对琵琶女的自我表白。但白诗明写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认同感和缘由,此词却没有,他只说“我亦情多不忍闻”,词人已从歌词本身猜测到歌女身世隐痛,又联系到个人某些经历,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物伤其类的感情。非如此决不至于“怕和我、成憔悴”的。

可见歌行所长在叙事,妙在形容的委曲详尽,得其情实;小令所善在抒情,妙在悬念的设置,化实为虚,得其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