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6178200000124

第124章 定风波

李珣

雁过秋空夜未央,隔窗烟月锁莲塘。往事岂堪容易想,惆怅,故人迢递在潇湘。

纵有回文重叠意,谁寄?解鬟临镜泣残妆。沉水香消金鸭冷,愁永,候虫声接杵声长。

[赏析]

这首词一开始提供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夜,一位女子正倚窗而立,凝望着河汉星空。一队大雁悠然南飞而过,之后,浩瀚的星空又显寂寥。只见荷塘月色蒙着一层淡淡的烟雾……。表面上看去,这些似乎是客观的描绘,但仔细吟味,发现词人所描绘的景并非是“无我之景”。一个“锁”字却大煞风景,使人有“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子夜歌》)的怨叹。此怨意从何而来?“往事岂堪容易想”,原来有一段往事不堪回首。下面不说“往事”内容如何,只写道“故人迢递在潇湘而使她深感”惆怅“由此一笔,则所谓”往事,虽不写,也已写了,词笔之含蓄如此。

词的下半阕,作者进一层描写了女子的心理活动。她本想给远行的“故人”写信寄思念之意,又愁无可托付之人。信未写成,百无聊赖,女子只得含泪卸妆就寝。夜深人静,此恨绵绵,自然是不能安睡。床前焚的香早已灭尽了,就是那香炉也变得冷冰冰的了。夜漫长,耳边不断地传来秋虫的悲鸣和远处的捣衣声。以此反衬周围的寂静,寂静的夜又反衬了女子内心的思潮汹涌,辗转反侧,可谓传神。

这首词刻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用“雁”、“候虫声”、“桁声”紧扣住秋夜,用短句“惆怅”、“愁永”来贯穿全篇,使词始终处在低沉的调子之中,烘托了主题。无论是景色描写还是意境塑造方面,都与当时盛行的“花间派”创作手法不同,给人以“清疏”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