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浮生三侃
6176500000015

第15章 闲谝男女(6)

“二手男人”

你听过“二手货”“二手车”,不知你可曾听过“二手男人”?“二手男人”指有情史或婚史,但现在处于情感和婚姻之外的男人。男人没有女人家无主,女人没有男人身无主。婚姻与家庭是绝大多数人的最终归宿,一旦拥有,一般不甘心它的破碎,是这种归属感使红尘中的男男女女百折不回头,直到踏上回“家”的路。

人说男女比例失调,会有一部分爷们讨不到老婆。用我乡下二奶奶的话说,这你是“正愁的不愁,愁的癞呱子没球”,这个你纯粹是瞎操心。金花配银花,葫芦配西瓜,好赖搭配下来也剩不了几个。在交易量空前的婚姻之市,婚姻是一种组合,当组合不成,就面临重组,反正,一个萝卜一个坑。罗马的归罗马,上帝的归上帝,“谁的娃娃谁抱”,都会有主的。

当前国内离婚率仍处上升状态。有人说,离婚的女人像根草,离婚的男人像个宝。如果说婚姻是一场赌博,一般情况下,与男人相比,女人更输不起。究其原因,这是男女事实上的不平等的具体体现,也是“二手男人”更比“二手女人”抢手的潜在原因。“二手女人”和二手车相似,只要一倒手,肯定跌价。

曾经网上有“野蛮女友”说:天下最好用的就是“二手男人”。如果按股市的行情论,“二手男人”市场始终是“牛市”,闻风从“熊市”赶来的女人们趋之若鹜。“二手男人”比毛头小伙还要抢手,如果把男人比作是牛,女人比作是草的话,如果说作为毛头小子的小牛犊只吃嫩草的话,而作为“二手男人”的老牛则是老的、嫩的、不老不嫩的一概不拒。比如说一个50岁的“二手男人”,其婚姻取值区间上至与其年龄相仿的女人,下至正值妙龄的青春少女,即18~50岁,而同龄“二手女人”的再婚取值范围可能是50~70岁。

当然,不是所有的“二手男人”都是宝。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如是总结:谈过若干次恋爱的男人,是“二手男人”中的次品,此种男人略显毛糙,身上还有没打平的锋芒与棱角,还有几分张狂与浮躁,此种男人要躲得远一些的。“二手男”人中的上品应是至少结过一次婚,在爱河中呛水数次,生死历尽,准备平静生活的。但毛病是激情不再,像是一个被打磨得极好的工艺品,好看不好用。只有一种男人值得去终生追求:此种男人风流上乘,好色而不****。虽历经N次不幸婚史与情史,但仍然寻找自己镜中花式的情人标本。此乃“二手男人”中的极品。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三十岁的男人是期货,四十岁的男人是俏货,五十岁的男人是抢手货。在“二手男人”争夺中得手者振振有辞地说:“二手男人”归识货的。这话不知出自谁的“圣经”?

就像时尚消费中的瘦身、美容、丰乳用品一样,当前使用“二手男人”已成为一种时髦。话虽如此,“二手爷们”也别以宝自居,顾影自“恋”,甚至游戏人生。生活也许欺骗过你,但对生活,你须真诚。有道是:玩物丧志,玩人丧德。放飞的情感有时像一团火,玩火者必****。

梁祝化蝶:中国式爱情自慰

一曲《梁祝》,千古绝唱,潸落了多少悲楚的泪水,激溅起无数凄美的情愫。它让人唏嘘,让人惋叹,让人膜拜。有人说梁祝的爱情主导过中国民间情感舞台的千年辉煌,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留下了绚丽灿烂的诗章。真的如此么?

《梁祝》的故事说青春少女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求学,邂逅青年书生梁山伯,梁祝二人过从甚密,义结金兰。同窗三年,山伯不知英台为女性。毕业前,山伯送行,一路上小女子有18次暗示情意,但愣头小伙始终未察。最后,祝英台表示家有小九妹,愿为山伯做媒,望他早来祝家。

山伯后获悉真情赶去祝家庄,但这时英台已被其父许配他人。她据理抗婚,至死不从,并与山伯在绣楼中相会,表明心愿。山伯突遭此打击,气急而病,一病而亡。英台闻噩耗拼死到梁家吊孝。后马家前来娶亲,英台浑身缟素,要求途经山伯之坟一祭,祝父无奈只好应允。轿至山伯坟前,英台下轿祭奠痛哭,霎时雷电大作,风雨交加,霹雳一声坟头开裂,英台纵身跃入坟中。瞬间阴云四散,雨过天晴,一对美丽的蝴蝶自由地在一碧长空中翩翩起舞,这就是梁祝精灵的化身,表达了生不能成婚匹配,死也要成双结对的强烈愿望。

在礼教桎梏下,人们的情感被长久地压抑禁锢成了一潭死水。梁祝的出现符合了人们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良好祝愿心态,爱情的玫瑰是在说不清的甜蜜与苦涩夹杂着淡淡哀怨及无尽缠绵悱恻中悄悄绽放,人们便用内心的真挚与善良幻化成就了梁祝生不能同床、死却要同穴,做人不能如愿,化蝶也要双飞的动人情感。后来经过历代诗、词、歌、赋、戏曲、音乐等形式不断完善、充实、升华,梁祝的故事不仅凄婉动人,而且荡气回肠。

陈钢与何占豪的小提琴协奏曲将梁祝的爱情故事推向了极致。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梁祝化蝶,是那么自由,那么高洁,那么美丽,又出入于花间,给人的美感是欢愉的,轻松的,流动的,清纯而又漂亮的。然而,这一切都是由悲情幻化。

然而,我以为,这恰是中国式爱情自慰。千百年来,这个爱情谎言闪了多少痴情断肠人的腰?在中国,不要说市井小民,村氓野夫,就是公子佳人,帝王将相也不曾演绎动人的爱情。其实,梁祝爱情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梁山伯和祝英台作为爱情主体的平等。但是,祝英台作为闺中少女,她没有解放,她没有独立人格,梁祝的悲剧是封建父权族权下的必然。

关于“中国式爱情”,我喜欢李敖的“大中华,小爱情”的“歪论”。在上下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我们简直找不到多少可以歌颂的爱情故事、不病态的爱情故事。一个号称中华五千年的伟大民族,居然盘点不出来多少像样的爱情故事,这可真是中国人的悲哀!

问题出在哪里?老李说中国的爱情传统,有了“宫外孕”,出了“怪胎”,少了“爱的漂亮”的条件。我们先看看西方那场为了一个女人的战争。在斯巴达国王墨涅拉斯举行的一次宴会上,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爱上了主人的妻子,美丽的海伦。海伦随帕里斯私奔,还卷走了许多财宝。这激起了希腊人的愤怒,他们推举墨涅拉斯的哥哥阿伽门农为首领,组成希腊军,远征特洛伊城,决心惩罚海伦的不忠,帕里斯的不义。然而尽管希腊人在数量上大大多于特洛伊人,特洛伊城被围困十年才被攻破。事后,参与那场战争的老兵看到海伦竟感慨地说,为了这样一个女人打十年,值!而我们的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却被拱手送给异邦和亲。人家以战争夺女人,我们以女人换和平。一语以蔽之,我们没把女人当人。也就是说,在中国式爱情里,作为爱情主体的女人是缺位的,因为她没有被置于与男人平等的地位。地位的不对等,自然不会有经典的爱情。

在权力与女人不可兼得的时候,西方的爱德华八世的表现是“不爱江山爱美人”;而东方的唐明皇呢?表现却是“江山情重美人轻”!中国人家喻户晓的《长恨歌》恋史,男方指手画脚,发了不少“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假誓。到头来却不能同生、不能共死、不能横刀救美,自己早早开溜。你说就你这德行,活着时陪你玩已经算瞎了狗眼了,死了谁和你结为连理枝呢?

上下五千年华夏爱情的星空中,吴三桂不过乍现“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灵光,然而,这只怪鸟被卫道者一骂就是几百年!

人家喜欢了就要拥有,就是打个头破血流,狼烟四起也在所不惜。我们却斯文得要命,客客气气拱手相让,女人嘛,衣服,拿去穿去。人家喜欢了就爱,得不到了就抢就夺,我们明知喜欢却不敢说,爱你在心口难开。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郁闷之极,只听阵阵叹息,还有床板吱吱作响声。最后只能以生命殉情,美其名曰死后化蝶。何必自欺欺人。都化作了尘土了,包括蝶。相爱的人啊,你说那百花丛中的蝴蝶,哪个是你我的前身。统统扯淡,扯****蛋。

梁祝的故事发生在西晋,如今想来,蝶化千年,但我看这蛋要扯万年,甚至是亿万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