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菜根谭的提醒
6170800000007

第7章 中和之道,内外有度

原文: 气度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慎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译文: 气度高远旷达的人,易流于妄自尊大放荡不羁;心思缜密的人,易流于琐碎拘泥或心机太重;性情淡泊的人,易流于孤芳自赏;自己操守严谨的人,易流于对人苛刻。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相对应的正反两面,有好必有坏。人有一种优点,容易伴随着一种缺点。所以,做人要中和,行为要适度。

孔子讲:“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恭、慎、勇、直都是人的美德,但必须要经过礼来中和它。不然就是偏激,这四个美德也成了毛病:太恭敬了则很辛苦,太谨慎了则成窝囊;太勇猛了则容易冲动而添乱,太直率了则容易伤人而误事。[A21]

中庸,最早由孔子提出,作为儒家的立身处事准则,对中国人的影响异常久远、深刻而广泛。清廉正直又能宽恕别人,仁厚慈爱又能当机立断,明白自信又不排斥异见,刚直不阿又不矫枉过正、伤害别人,商人没有铜臭气,军人没有粗鲁气,文人没有酸腐气,则为高人。

清朝嘉庆年间有个怪人叫龚定庵,以狂闻名,(康有为、梁启超受其影响很大)当时就预见中国边境会出大问题,他作了篇文章,说天下将乱,因为缺乏人才。文章骂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说“朝无才臣,军无才将,巷无才偷,泽无才盗”。

他感叹那是一个人才末时代,过不了多少年,天下将大乱。果然不出半个世纪,内忧外患接踵而至。虽有“中兴名臣”曾国藩从中打点,奈何大厦将倾,非独木能支。

龚定庵之子更怪、更狂。在读父亲的文章时,把父亲的神主牌放在旁边,拿一根棍子,读到他以为不对之时,就敲打一下神主牌,斥道:“你又错了!”其怪,其狂,也属非常。

我们从小就知道不要骄傲,但骄傲实则是两个概念,没有内涵确自以为是为骄,有内涵而看不起人为傲。骄傲之人宽容不足,缺乏机巧圆润,其所作所为也非平常人所能理解和认同。

一位哲人说过:“虚心待人,则于人无忤;自满者反是。”他把虚心看做是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可谓一语中的。若一个人在春风得意时,能戒夸张和傲慢,喜怒不形于色,修养足,德行厚,聪明内敛,谦恭近人,才能受人欢迎、尊重。[A22]

心思缜密的人,心机太重也不好。智计有它欠缺的地方,谋略存有它的敌手,谨慎对待他才能减少祸患。宝剑不用的时候总是要善加收藏,不可以随便示人,智谋也是一样。若时时处处使用心机,去算计人、算计事,最后难免臭名昭著,或被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终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所以,智谋不要轻易随便的使用。

修养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内在态度,是决定人生成败的重要因素。我们做人做事的态度和行为,实质上都与内在修着有关,要做事先要做人,良好的修养是做人之本,我们的举手投足,以及对待得失成败的态度,都与前途、事业、及生活有着莫大的关联。

不仅如此,修养还决定了一个人的素质和社会层次、品行高尚才能得人心,得人心者才能成大事。修养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安身立命,因此绝对不能轻视,良好的修养并非朝夕可就,而是要靠我们持之以恒的打磨。